第957章 鬥陣(下)

講述完了四門兜底陣要訣以後,諸葛亮當即讓人擂鼓、打旗號。

張郃、關羽、許褚正焦頭爛額,無論如何都衝不出去的時候,忽然聽見了戰鼓之聲。

待看清旗語之後,三人當即大喜過望,指揮着麾下士卒,不顧一切殺向東方。

東方青龍本來屬木,若是有上將駐守,則是四門兜底陣生生不息的源泉。

可是,這個方向並無上將駐守,也是這個陣法的唯一一個弱點。

前面張郃等人不是沒有衝擊過東方,只不過迫於陣法壓力,他們並未能傾盡全力,孤注一擲。

故此,三人一直未能衝出陣法。

只不過,看到諸葛亮令人打出的旗語之後,三人當即孤注一擲,不再理會其他三個方向的壓力,徑直前去攻打東門。

“殺!”

三員虎將彙集一處,以驚濤駭浪之勢衝殺向前,雖然打得十分艱苦,終究還是將陣法打出了一個缺口。

只不過在此過程之中,趙雲、張遼、龐德聯合進攻,再次給聯軍士卒造成了極大傷亡。

當關羽等人突圍而去的時候,前來破陣的一萬士卒,剩餘的不足三千人。

甚至於,就連張郃都受了傷,差點被趙雲一槍挑於馬下。

眼看關羽三人突圍而去,趙雲、張遼哪裡肯舍?

他們統帥四千關中騎兵,在後面追殺,朝着聯軍戰陣方向奔去,聯軍士卒已經膽寒,只是倉皇逃竄。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喝道:“弓箭手預備,掩護三位將軍迴歸本陣!”

隨着諸葛亮的一聲令下,聯軍的弓弩手當即嚴陣以待。

陳旭遙遙看到聯軍動向,當即讓人鳴金收兵,趙雲、張遼也不戀戰,帶着輝煌的戰果迴歸本陣。

雙方第一次鬥陣,以聯軍的完敗告終,聯軍雖然最終突圍而去,卻也只剩下殘兵敗將。

孰強孰弱,一眼可見。

關中諸將見此情形,全都興奮異常,對於這場戰爭的勝利,顯得十分高興。

須知,以前關中軍出城好幾次,都被諸葛亮的八卦陣困住,根本沒有辦法破陣。

關中諸將,對於諸葛亮那鬼神莫測的能力,亦是忌憚不已。

然而,自家主公今日在戰場上,光明正大以陣法擊敗聯軍,這種勝利對於士氣的提升,是無比巨大的。

“咚咚咚!”

“嗚嗚嗚!”

趙雲等人凱旋而歸,關中軍一方當即鼓樂齊鳴,歡迎着浴血奮戰的英雄們。

與之相反,聯軍一方此時卻愁雲慘淡。

先不說劉備、曹操、袁譚三方,都損失了不少士卒,單單是正面鬥陣的失利,都讓聯軍士卒心中,蒙上了一層陰霾。

諸葛亮眉頭緊皺,遙望着位於陣前的陳旭,良久不語。

關中軍方向,凱旋的鼓樂聲終於停止下來。

陳旭拍馬上前幾步,氣沉丹田,朗盛喝道:“諸葛孔明,還敢與我鬥陣否?”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亦是拍馬上前,而後喝道:“我擺下八卦陣,不知秦王敢來破否!”

陳旭大笑數聲,喝道:“區區小陣,破之何難,汝儘管擺陣便是!”

聽見了陳旭如此自信的話,諸葛亮不由心中一驚,可是他對於自己的八卦陣非常有信心,終究還是沒有怯戰。

“那麼,就勞煩秦王多等待一段時間!”

爲了保險起見,諸葛亮這一次,準備擺出完完整版的八卦陣,還要提前做好準備。

陳旭也不着急,靜靜等待着。

他準備在諸葛亮,最引以爲傲的陣法之上,狠狠打擊諸葛亮的信心。

只要諸葛亮不再像以前那般自信,自然就會露出各種破綻,那麼日後擊破諸侯聯軍,也就會容易許多。

這一次,諸葛亮仍舊以一萬人佈陣。

陣法中央,一個簡易的指揮台很快就被搭建起來,諸葛亮喚來關羽,讓其登臺指揮。

隨後,一萬士卒圍繞指揮台,按照九宮八卦方位,輔以五行生剋原理布成陣法。

關羽居於中央,而後有八員聯軍大將分守八門,陣法就此布成。

陣法剛剛形成,就好似憑空起了一層迷霧,將佈陣的聯軍士卒籠罩起來,有一種莫名的神秘感。

這層迷霧,好像把士卒們的殺氣凝成實體,攝人心魄。

正在觀看聯軍佈陣的關中諸將,見此情形都是臉色大變,心中也隱隱有了一種壓迫感。

這種壓迫感,比他們以前看到八卦陣的時候,感覺更加強烈。

“哈哈哈哈,八卦陣也不過如此!”

就在此時,陳旭的笑聲忽然傳入衆人耳中,關中諸將才從那種狀態之中回過神來。

陳旭的聲音,就好像有着一種魔力般,方纔八卦陣給衆人帶來的壓迫感,一時間消失無蹤。

諸將回過神來,又驚又怒,他們都不知道,剛纔究竟是怎麼回事。

感受到了衆人疑惑的目光,以及眼中的忌憚,陳旭卻是笑着說道:“區區一點障眼法,不足爲懼。”

說到這裡,陳旭揚起手中長槍,遙指八卦陣,說道:“八卦陣,又名九宮八卦陣,首創戰國時期孫臏之手。”

“然而,諸葛孔明擺下的這個八卦陣,較之以往已經有了很大改變,無論是正中央的指揮台,還是兵種的多樣性,都與以前的陣法有所不同。”

“八卦陣,以不同兵種組成,利用人們的視覺、聽覺盲區,引誘、迷惑敵軍,威力巨大。”

“若不知曉破陣之法,一旦衝入陣中,就會跟着陣法節奏衝殺,時間久了就會銳氣消散,敗亡就在眼前。”

此時,陳旭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正如陳旭所言,八卦陣的確威力巨大,哪怕再精銳的部隊陷入陣中,也會被陣法的節奏迷惑,不停在陣內奔走,卻衝不出去。

時間久了,精銳的破陣部隊,就會變成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別看他說得輕鬆,可是眼前這個八卦陣,根據陳旭推測,至少有十六種變化。

若是攻入陣中,稍有不慎都會萬劫不復。

雖說陳旭前面擺出陣法,從一字長蛇陣不停變換,弄得聯軍灰頭土臉。

事實上,陣發一道千變萬化,《太平要術》中間雖然記載了許多陣法,可是短期之內,陳旭根本沒有辦法完全領悟。

不然的話,關中軍也不可能只變換到四門兜底陣,就露出破綻被聯軍突破。

《太平要術》之中的陣法,陳旭如果真的全部融會貫通,陣法就會詭異多變。

那個時候,一字長蛇陣就會一直變化,而後演變爲十面埋伏陣,縱然關羽、張郃、許褚三人勇冠三軍,也只能被陣法困死。

只不過由於時間太短,陳旭未能將陣法精要完全領悟,再加上士卒們訓練時日較短。

故此,後續越來越複雜的五虎羣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關中軍根本沒有辦法演化出來。

然而,陳旭雖然沒有徹底領悟陣法,卻也對於破除八卦陣有了一定把握。

前段時間關中軍屢次出城試探,陳旭已經知道了八卦陣的虛實,而且八卦陣與八門金鎖陣也有相通之處。

陳旭研究過八門金鎖陣,雖然擺不出八卦陣,卻也對其原理有了極爲深刻的瞭解。

關中諸將一開始聽說,八卦陣乃是雕蟲小技,還鬆了一口氣。

可是,他們聽到陳旭後面的話以後,頓時又緊張了起來。

閻行急忙問道:“這個陣法,還有什麼講究?”

陳旭微微一笑,道:“所謂八卦,出自《周易》,其中有八個卦象,分別是乾爲馬,坤爲牛,震爲龍,巽爲雞,坎爲豕,離爲雉,艮爲狗,兌爲羊。”

“這八個卦象,也分別代表八個圖騰,形成了八卦之勢。”

“八個圖騰,又代表了自然界的八種物質,分別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爲萬物之母;水火爲萬物之源,陰陽之基;風雷爲之鼓動,山澤終於形成。”

“諸葛孔明擺下的這個八卦陣,八個門戶分別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此八門,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物質。”

“乾坤天地爲萬物之母,乃是八卦陣之源泉,欲破此陣,必先毀其源泉,故此大軍應當從‘生門’殺入,往西南‘休門’殺出。”

“殺過這兩個門戶,則乾坤天地二卦自然破除,八卦陣根基不穩矣。”

說到這裡,陳旭停頓了一下,而後繼續道:“然而,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破陣,此陣具有修復能力,若不繼續進攻,要不了多久,八卦陣就會重新變得完好無損。”

趙雲問道:“那麼,下一步應當如何?”

陳旭說道:“如果說乾坤天地二卦乃是此陣源泉,則坎兌水澤二卦就是其陣眼。”

“源泉既破,再從正北‘開門’殺入,從東南‘景門’殺出,此陣必破。”

很多將領雖然沒有聽明白,卻也知道自家主公,對於八卦陣了熟於胸,當即紛紛請戰。

陳旭看到衆人表現,微微一笑,喝道:“子龍何在?”

趙雲上前喝道:“末將在!”

“汝率領五千騎兵,帶着指南針從正東‘生門’殺入,無論陣中如何兇險,前面道路如何,只管從西南‘休門’殺出!”

“末將領命!”

“令明何在?”

“末將在!”

“汝率領五千騎兵,帶着指南針從正北‘開門’殺入,無論陣中情況如何,只管從東南‘景門’殺出!”

“末將領命!”

兩人得了軍令以後,就調集兵馬開始準備破陣。

臨走之前,陳旭對他們說道:“若是沒有指南針,你們衝入陣中以後,可能會迷失方向。”

“那樣的話,縱然知道破陣之法,也不見得能夠從正確的門殺出來,敗亡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說到這裡,陳旭卻是笑了起來,道:“只不過,有了指南針以後,縱然進入陣中再如何被迷惑,你們也能找準方向。”

“故,此次破陣並不困難。”

趙雲、龐德兩人聞言大喜。

趙雲當即率領五千精騎,徑直從正東‘生門’殺入八卦陣中。

龐德卻是帶領五千精騎,停在距離正北‘開門’不遠的位置,嚴陣以待。

諸葛亮見八卦陣擺好,關中諸將面露畏懼之色以後,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然而,當他看到趙雲、龐德的舉動,不由臉色大變。

可是諸葛亮仍舊在心中,悄悄安慰自己:“縱然陳文昭知道破陣之法,只不過大軍進入陣中以後,方向難辨,肯定會迷失而被困入陣中!”

諸葛亮剛剛想到這裡,就聽到了震天的喊殺聲。

“殺啊!”

趙雲率領五千騎兵,殺入八卦陣裡面以後,果真感覺天旋地轉,分不清東南西北。

好在趙雲隨身攜帶指南針,沒有絲毫猶豫,就往西南方向殺去。

這一路驚險無比,有好幾次趙雲都以爲前面乃是死路,或者有聯軍佈置的埋伏。

然而,一路殺過來之後,趙雲等人卻並無太大傷亡,反而把聯軍攪得天翻地覆。

哪怕關羽在指揮台上,不斷揮舞旗幟,仍舊未能挽回頹勢。

就這樣,趙雲橫衝直撞,在陣內衝殺了半個時辰,終於從西南方向的‘休門’殺出去了。

趙雲剛剛在陣內殺了一個對穿,龐德當即統領五千精騎,從正北的‘開門’殺了進去。

有了指南針的引導,龐德也沒有被八卦陣迷惑,一路披荊斬棘,徹底將關中士卒衝得七零八落,而後從‘景門’殺了出來。

戰爭到了現在,諸葛亮擺下的八卦陣已經完全被破,負責佈陣的聯軍士卒被衝得七零八落。

陳旭看到這幅情形,臉上不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而後讓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趙雲、龐德二人,再次率領騎兵衝殺,殺得聯軍節節敗退。

站在指揮台上的關羽,無奈之下只得下臺,開始收攏士卒,妄圖抵擋一萬關中精騎。

只不過,關羽的所作所爲,完全都是徒勞。

這場破陣之戰,一直持續到了夜幕降臨,以聯軍的徹底潰敗而告終。

趙雲、龐德斬將奪旗,兩人一路衝鋒斬殺聯軍將領十餘人,最終關羽率領兩千潰兵,倉皇逃回本陣。

這一次鬥陣,又以關中軍的大獲全勝告終。

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478章 韓遂死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99章 大婚第227章 來使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899章 解惑第759章 先登營第30章 缺糧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108章 破敵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87章 厚葬之第804章 爭鋒第89章 必敗論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1章 救人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121章 戰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42章 子午谷第384章 下一代第385章 鴻門宴第481章 春耕第172章 放風箏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21章 入徐州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66章 內亂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50章 搶功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70章 詐城第696章 輓歌第250章 搶功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89章 屠城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53章 陳駿第317章 謀關中第322章 饑荒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516章 再審第560章 反心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923章 對策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795章 益州定第267章 不可敵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1章 練兵第245章 大捷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769章 吳懿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67章 玉門關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38章 虛張聲勢第552章 韓莒子第807章 勸降第467章 殺羌令第245章 大捷第86章 甦醒第689章 中伏第486章 授課第53章 王延中箭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69章 止戈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489章 糾結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46章 金蟬脫殼
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478章 韓遂死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99章 大婚第227章 來使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899章 解惑第759章 先登營第30章 缺糧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108章 破敵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87章 厚葬之第804章 爭鋒第89章 必敗論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1章 救人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121章 戰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42章 子午谷第384章 下一代第385章 鴻門宴第481章 春耕第172章 放風箏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21章 入徐州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66章 內亂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50章 搶功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70章 詐城第696章 輓歌第250章 搶功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789章 屠城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53章 陳駿第317章 謀關中第322章 饑荒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516章 再審第560章 反心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923章 對策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795章 益州定第267章 不可敵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1章 練兵第245章 大捷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769章 吳懿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67章 玉門關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38章 虛張聲勢第552章 韓莒子第807章 勸降第467章 殺羌令第245章 大捷第86章 甦醒第689章 中伏第486章 授課第53章 王延中箭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69章 止戈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489章 糾結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46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