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今日陳靜

對於張既的言論,文昭思量許久,亦是感覺非常有道理。

羌人經過幾次屠戮、兵敗,能戰之士也只有不到八萬。而現在的涼州,精選的關中兵,以及原本的涼州軍,加起來亦有八萬之衆。

這八萬兵馬,還沒有加上各地的郡兵,只是單純的正規軍。

文昭之所以在此地,駐紮瞭如此多的兵馬,不僅是爲了在涼州練兵、屯田,以及預防羌人復起。

若是日後文昭領兵攻打益州,也可以從此地,迅速領兵殺入漢中。

也許有人覺得,直接在漢中練兵,豈不會更加方便。

然而,漢中之地雖然富饒,卻並不是訓練精兵的地方;更何況,假如在漢中大張旗鼓的練兵,劉璋、劉表必定會心存忌憚。

若兩人聯合在一起,恐怕就會爲文昭奪取益州,帶來天大的麻煩。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文昭纔在涼州駐紮了將近十萬兵馬。

別看羌人與關中軍的兵力相當,可是羌人的戰鬥力卻是非常低下,根本無法與關中兵相提並論。

縱然這些關中兵,有許多都是新徵召不久的士卒,可是他們再加上甲冑、武器精良的優勢,哪怕正面作戰,也不見得就會輸給羌人。

可以說,只要陳靜不率領大軍不長途奔襲,孤軍深入荒漠,根本沒有畏懼羌人的道理。

及至最後,張既還說道:“雖然涼州兵鋒強盛,可也不能讓涼州諸將有小覷羌人之心,主公不妨提點一下馬騰兵敗之事,好讓涼州諸將心懷警惕。”

文昭深以爲然,這才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陳靜,讓他自己判斷是否出征,而且不能輕敵大意。

卻說涼州諸將,瞭解到了文昭的意圖之後,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陳靜身上。

雖然有些人,對於陳靜這個空降的涼州刺史,非常不以爲然。

有些人認爲,陳靜若不是仗着與陳旭的親戚關係,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一州刺史的高位。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敢真的在陳靜面前說什麼。遇到這等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讓陳靜拿主意。

因爲很多人都見識過,陳靜冷酷的手段,以及他睚眥必報的性格。

以前有不少人不知道進退,在陳靜面前風言風語。

陳靜當時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可是過不了多久,那些人的腦袋,就會被懸掛在城牆上。

若是嚴重的,甚至連他們家人都會遭致牽連。

直到此時,衆人才知道陳靜乃是一個面帶微笑的毒蛇,敢於惹他的人,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當然,陳靜也並非單純的公報私仇,他所殺的那些人,背景也不是多麼乾淨。可以說,現在的許多官吏,乾淨的人根本沒有幾個。

只不過有時候是官府不想查,有時候是苦於沒有證據,才讓這些人逍遙法外。

可是陳靜卻從來不會按照常理出牌,只要他認定這個人有問題,沒有證據也沒關係,栽贓陷害是他的拿手好戲。

若是論起行軍打仗,陳靜算不得什麼,可要是論起詭詐以及玩手段,整個關中也沒有多少人比他強。

十二歲那年,陳靜就敢摸李家寡婦的屁股,而後嫁禍給同行的少年,讓其有苦說不出。

十七歲那年那年,陳靜就謀劃讓文昭燒燬村中田地,而後嫁禍給張其一家,再讓文昭殺人揚名,好成爲一方豪俠,擺脫黔首的身份。

也正是因爲陳靜的謀劃,文昭才能夠結識橋宇父子,並且最終得到橋玄的賞識,而學到了一身本領。

可以說,如果沒有陳靜這個族弟,文昭也不會走上這條爭霸的道路,更不會擁有現在的這種地位。

了不起,他也只是在一方諸侯帳下,討口飯吃罷了。

陳靜本來就是一個陰柔之人,笑裡藏刀,與程昱、李儒、賈詡交往的多了,他更是將這種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只不過由於陳靜一直隱藏在幕後,故此許多人不知曉他的才能罷了。

擔任涼州刺史以來,陳靜通過拉攏分化,栽贓嫁禍,刺殺打壓,迅速掌控了整個涼州的軍政大權。

縱然馬玩等人心有不滿,卻也不敢在陳靜面前表露出來。

更何況,陳靜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關中之主陳旭,這個強勢的男子。

若是他們敢暗中對付陳靜,沒有人會懷疑,文昭的怒火將會燒便整個涼州,伏屍遍地,血流盈野。

這段時間,陳靜雖然牢牢掌控了涼州的軍政大權,卻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威望不以服衆。

這些人名義上雖然聽從自己調遣,可是心裡面,這些驕兵悍將,卻仍舊對他不以爲然。

畢竟,軍中強者爲尊,哪怕手腕再高,陰謀詭計再厲害,也不會得到士卒們的擁戴。

陳靜也知道,這些年來雖然文昭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他陳靜,卻經常隱於後方,名聲不顯。

涼州諸將之中有好幾位,以前都是雄踞一方的諸侯,看不起他陳靜也在情理之中。

故此,陳靜一直也想要立下赫赫戰功,讓自己擁有與地位相匹配的名聲。

以前他總覺得,有兄長文昭在臺面之上,自己隱於後面就可以了。然而他來到涼州之前,文昭與他的一番談話,才讓陳靜知道自己想錯了。

隨着陳氏勢力的擴張,隨着地盤越來越大,文昭就必須更多的挖掘宗族子弟,讓他們在各個地方擔任要職。

特別是陳虎與陳靜,早晚也會成爲領兵駐守一方的大將。

在這一方面,陳虎雖然魯莽,領軍駐守一方卻要遠遠強過陳靜,這個只知道背後使絆子的傢伙。

那一次交談過後,也讓陳靜猛然驚醒,曉得自己未來,也要在明面上有着顯赫的名聲才行。

只有這樣,當自家兄長需要他駐守一方的時候,陳靜才能夠穩住局面。

而這一次閻行意欲投降關中,就是陳靜立下天下功勞,揚名立萬的大好時機,他絕對不願意輕易放棄。

深深吸了一口氣,陳靜將目光放在了鍾繇身上,懇切的說道:“不知對於此事,先生有何高見”

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591章 張郃第747章 快來了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85章 鴻門宴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10章 切磋第528章 安置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534章 憂慮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476章 重逢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05章 約戰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3章 王延中箭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50章 九錫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6章 馬賊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62章 迷路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1004章 病危第180章 劫營第176章 困境第738章 再戰第659章 誣陷第266章 勸降第309章 劉備第805章 約戰致所有書友第58章 遊街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279章 水師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732章 第三天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339章 船毀第477章 反目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988章 三俊傑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8章 蘆葦蕩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0章 縱第286章 劍道第163章 洞房第633章 郭淮第472章 劫營第535章 仲達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2章 吹捧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41章 殺意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606章 鴻門亭第899章 解惑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779章 下戰書第1007章 託孤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50章 怒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59章 先登營第389章 殺貴妃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80章 抉擇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488章 博浪沙第472章 劫營第995章 袁譚人頭
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591章 張郃第747章 快來了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85章 鴻門宴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10章 切磋第528章 安置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534章 憂慮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476章 重逢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05章 約戰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3章 王延中箭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50章 九錫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6章 馬賊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62章 迷路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1004章 病危第180章 劫營第176章 困境第738章 再戰第659章 誣陷第266章 勸降第309章 劉備第805章 約戰致所有書友第58章 遊街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279章 水師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732章 第三天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339章 船毀第477章 反目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988章 三俊傑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8章 蘆葦蕩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0章 縱第286章 劍道第163章 洞房第633章 郭淮第472章 劫營第535章 仲達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2章 吹捧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41章 殺意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606章 鴻門亭第899章 解惑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779章 下戰書第1007章 託孤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50章 怒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59章 先登營第389章 殺貴妃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80章 抉擇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488章 博浪沙第472章 劫營第995章 袁譚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