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盜竊案

放那個路人離開,文昭有些愕然的自言自語:“縣令斷案,既然能夠吸引這麼多百姓觀看?”

典韋當即甕聲甕氣的說道:“主公此次前來,不正是爲了考察此人才能麼,何不趁此良機,前去刁難他一番。”

“俺倒要看看,此人是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

文昭亦是心中一動,就找了一個落腳的位置,將身上的鎧甲脫了下來,穿着一身便裝。典韋等人亦是有樣學樣,都是一身便裝打扮往縣衙趕去。

此時進入了縣城之內,倒不用太過擔憂文昭的安危。畢竟縣中還有一些兵卒,若是遇到事情只需大喊一聲,就會有人前來相助。

故此,對於文昭脫掉外面鎧甲,只懸掛佩劍之事,典韋倒也沒有阻攔。只是他自己的兩雙鐵戟,卻被帶在了身上。

文昭等人來到縣衙,發現已經有人,將縣衙圍得水泄不通,只見堂下跪了一老一少兩人。

縣衙之上,一個文士端坐首位,拿着手中的文書仔細閱讀,並沒有說話。堂下圍觀的百姓,亦是稟住了呼吸,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過了許久,張既才擡起了頭,對着跪在地上的兩人喝到:“張家丟失了一千二百錢,可是在你們家中尋到,你二人合謀盜竊張家財物,可有此事?”

新豐縣城治安一向非常好,盜竊案發生的也非常之少。故此當人們得知,這二人犯了盜竊罪以後,全都議論紛紛。

那個年輕人聽見張既的話,就要開口說話,卻不想老漢率先說道:“這些財物都是我盜竊的,與我家孩兒並無絲毫干係。”

青年臉色漲得通紅,輕聲喚道:“阿翁……”

“閉嘴!”

那個年長的犯人,好似知道兒子要說什麼,當即厲喝一聲,嚇得青年不敢再說話。

張既看到堂下的一幕,眼睛微微一眯,再次問道:“你二人都知道財物藏在哪裡,如何不是你們合夥盜竊?”

老漢在地上磕了兩個響頭,悲泣着說道:“錢財真是老漢我本人偷的,只不過後來被小兒發現了,此事跟小兒完全沒有關係啊。”

張既聞言也不答話,只是將目光在青年身上停留半晌,這才問道:“可是如此?”

青年一臉遲疑,卻只是不答話,那個老漢當即急了,厲聲喝道:“明廷問話,你怎敢不據實以告?”

青年張了張嘴巴,卻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

張既沒有再逼迫青年,反而拿出來了一卷文書,緩緩說道:“李老漢一生勤懇本分,從來不會作違法亂紀之事。”

“今年年初,李老漢之妻病重,李氏父子散盡家財,都未能將其醫治好。後來,張家的財物就丟失了。”

說到這裡,張既也沒有理會兩人的表情,再次自言自語的道:“李老漢之子李文,乃至孝之人,見其阿母病重而無錢財醫治,先向人四處借貸。”

“不料錢財仍舊不夠,李文遂心生惡念,將張家財物盜取,藏在家中。”

李老漢聞言大驚,急忙說道:“此事真是老漢我所爲,與小兒沒有一絲關係。”

張既制止了老漢的話,道:“先讓我把話說完。”

李老漢看着張既嚴厲的眼神,遂不敢再言。

張既卻是繼續說道:“後來東窗事發,李老漢爲了李文的前途着想,就將罪行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因爲李老漢知道,親親相首匿並不犯罪,到時候只需要推說,自己盜竊財物被李文發現,卻沒有被首告,李文即可免罪。”

“李老漢如果一口咬定錢財是自己盜竊的,本官亦是沒有辦法給李文定罪。”

親親相首匿,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親親相隱。

雖然法律規定,得知別人犯罪而不首告者,以犯罪論處。然而法不外乎人情,出於人性的考慮,也有些許例外。

相互關心相愛的人,尤其是父母血親,即便他們有了過失,也不忍苛責追究,興師問罪,而動了包庇迴護的惻隱之心,這樣才正常。

哪怕秦國時期律法苛刻,若是子告父,官府也不會受理此事。

到了漢代,‘親親相隱’進而形成了刑律的一項原則:即,親屬之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的並不不論罪。

相反,假如自己家人犯了盜竊罪,你反而去官府首告,不僅他的家人會被治罪,就連他本人也會被判刑。

這種思想其實自古就有,《論語·子路》中有言: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當然,並非所有的罪行,都是適合‘親親相隱’。

就比如謀反、謀大逆、謀叛及其他某些重罪;或者是某些親屬之間,互相侵害的罪行,都不在此列。

哪怕如今關中使用了新法,這條原則仍舊沒有改變。

張既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了李文身旁,親自爲他整理了一下散亂的頭髮。

繼而他柔聲說道:“我知道,這件事情是你做的。只要你也絕口否認,我也不能給你判刑。”

“然而,汝父願意爲你揹負盜賊的罵名,你既然乃至孝之人,甘願爲救母親犯罪,又怎麼忍心看到自己老父因罪發配?”

說到這裡,張既幽幽一嘆,道:“我只問一遍,張家的錢財到底是誰偷的?你的答案就是這個案件的最終宣判!”

話畢,張既直接站在一旁,緊緊盯住李文。

李老漢生怕自己兒子承認,大聲喊道:“是我做的,是我做的,你不能承認。”

然而,李文卻是忽然向李老漢磕了幾個響頭,涕淚縱橫的說道:“阿翁美意,孩兒又豈會不知?”

“可是若讓阿翁替我頂罪,我就真的禽獸不如了。”

話畢,他擡起了自己的胸膛,對着張繼說道:“張家財物,正是我所盜竊,與家父一點關係都沒有,還望明廷能夠還家父一個清白。”

“至於我的罪行,但憑明廷宣判!”

李老漢聽見李文的話,臉色當即變得煞白,卻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張既此時卻是臉懷笑意,說道:“汝之罪行,吾自然會秉公宣判。按照律法,盜竊者除了交還贓物以外,還應當罰與贓物相同價值的財物。”

“若是交不起罰款,就要發配服徭役以頂罪。”

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625章 殤第740章 戰畢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29章 交易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61章 斬赤龍第568章 生死鬥第81章 董卓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477章 反目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1006章 家宴第606章 鴻門亭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51章 祭奠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1章 相邀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794章 三策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004章 病危第227章 來使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390章 清洗第625章 殤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899章 解惑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56章 碾壓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13章 隱情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379章 圖謀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791章 入敵營第737章 餘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19章 噩耗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446章 考覈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145章 回馬槍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637章 衝突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99章 大婚第933章 狙擊戰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898章 試探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507章 求助第339章 船毀第285章 無名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902章 錦囊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6章 攻破濮陽第185章 高順第570章 離別第285章 無名第100章 議事第280章 司馬懿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6章 折辱第261章 相爭第29章 薦文昭第206章 擒張遼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44章 碰撞第299章 大婚第353章 烏龍第117章 交談第655章 鬧事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72章 華雄第443章 張遼中伏
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625章 殤第740章 戰畢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29章 交易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61章 斬赤龍第568章 生死鬥第81章 董卓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477章 反目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1006章 家宴第606章 鴻門亭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51章 祭奠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1章 相邀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794章 三策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004章 病危第227章 來使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390章 清洗第625章 殤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899章 解惑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56章 碾壓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13章 隱情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379章 圖謀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791章 入敵營第737章 餘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19章 噩耗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446章 考覈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145章 回馬槍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637章 衝突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99章 大婚第933章 狙擊戰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898章 試探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507章 求助第339章 船毀第285章 無名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902章 錦囊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6章 攻破濮陽第185章 高順第570章 離別第285章 無名第100章 議事第280章 司馬懿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6章 折辱第261章 相爭第29章 薦文昭第206章 擒張遼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44章 碰撞第299章 大婚第353章 烏龍第117章 交談第655章 鬧事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72章 華雄第443章 張遼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