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隱情

準備了一些祭品,典滿、關平焚香祭拜天地,而後開始發誓:“念典滿、關平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在文昭、典韋、關羽、徐晃的見證下,拜典滿爲兄,關平爲弟。

關羽聽着熟悉的誓言,想起了在那個桃花盛開的時節,三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少年,發下的豪言壯志。

隨後,三人食則同案,寢則同室,形影不離,精神居然有些恍惚。

“不知不覺間,已經與兄長、益德分開許久,也不知他二人現在可好?”

忽然之間,關羽心中對於劉備、張飛,涌起了極其強烈的思念之情。現在的他,恨不能早日處理完解縣之事,回到豫州與兄弟團聚。

“平弟!”

“兄長!”

典滿、關平相互握着雙手,飽含深情的喊聲,驚醒了走神的關羽。他望着年少的兩人,臉上洋溢的青春氣息,感覺心中十分欣慰。

由於這場結拜,文昭、典韋和關羽之間的關係,再次被拉近了許多。

由於關羽心中思念劉備、張飛,故此隱晦的提點了一下關武之時。文昭對於此事,自然沒有忘記,他帶着典韋等人,就開始在村中四處尋訪起來。

至於關平父子,文昭卻沒有讓他們跟在一起。

村頭的大樹底下,一位老婦坐在下面乘涼,文昭上前向她行了一禮,問道:“媼媼,你知不知道村中的關武?”

老婦看着全副武裝的文昭,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她起身要向文昭回禮,卻被制止住了。

“媼媼乃是長輩,又豈可向我這個晚輩回禮?我只想打聽一下,關武此人平常的作風如何。”

對於關武殺人,關羽前去求助的事情,老婦自然也聽說過。畢竟這個村落只有這麼大,根本藏不住消息。

大批官兵的忽然到來,也讓老婦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她整理了一下思維,這才幽幽說道:“說起阿武這個孩子啊,當真是可好人吶。他不僅對待自己父親十分孝順,對於相鄰亦是非常友善,經常幫助大家。”

“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這孩子不喜待在家中種田,反而經常出門,聽說是結交什麼朋友。”

通過老婦的敘說,文昭對於關武此人,心中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關武不喜種田,卻喜歡結交四方豪傑,好遊俠。他也不是那種打着遊俠名頭,卻將鄉鄰弄得雞飛狗跳的混混。

說的明白一點,那就是關武此人有麼大志氣、大氣節,眼光長遠,不拘一格。

更爲重要的,此人乃是一個至孝之人。而他的父親,對於關武的所作所爲,亦是十分稱讚。

就連關武出門遊歷,也是因爲他父親再三勸說,關武才撇下老父一人在家,出了遠門。在衆人眼中,關武就是個講義氣、無可挑剔的好孩子。

老婦講了一段時間,嘆息的說道:“真是可惜啊,這麼好的一個孩子,卻因爲一時衝動殺了人,要被判刑一輩子。”

說到這裡,多愁善感的老婦,也不禁有些傷感。

辭別了老婦,文昭繼續帶着典韋、徐晃問了兩個人,他們說所之言雖然與老婦有所差別,卻也大體相同。

至於那個鄭屠,前面詢問的三個人,對於這個外來的屠戶,都有些不喜歡。言語之中,也頗有微詞。

詢問完畢了以後,典韋忽然說道:“主公,依照衆人所言,這關武也不是那種惡人。就連他殺掉鄭屠,也是爲父報仇,事出有因。”

“依末將看來,對於此人的懲罰,未免有些太重了。”

典韋年少好遊俠,義氣過人,爲友殺人亡命。關武的所作所爲,非常對典韋脾氣,故此他纔會爲關武求情。

文昭沒有說話,只是皺着眉頭,繼續前往其他人那裡打聽關武的事蹟。不想,在第四個人那裡,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說法。

這個人不是關家村本地人氏,而是從外地遷徙過來的百姓,在關家村落地生根。

據他所說,關家村本地人氏,對於他們這些外來戶極爲排斥,雖然沒有動手動腳,卻也時常擠兌他麼這些外來戶。

他們這些外來戶,本來就不是一個地方過來的人,並不十分團結。故此有時候,面對關家村人的風言風語,他們也只能默默忍受。

畢竟,華夏自古以來的鄉鄰意識極其嚴重,排斥外來戶乃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直到後來,鄭屠帶着他的家人在關家村定居以後,這種情況纔有所改變。

不得不說,鄭屠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作爲一個外來戶,不但能夠迅速在關家村立住跟腳,還能置辦其一份不小的家業。

鄭屠長得非常壯碩,滿臉橫肉,看起來非常兇惡。

起初也有不少關家村本地人氏,擠兌鄭屠。然而,鄭屠卻並不向其他外來戶那樣,小心翼翼的怕得罪本地人。

只要有人敢罵他,鄭屠就敢回罵過去;別人想要打他,他就敢拿起殺豬刀跟人拼命。一來二去之下,鄭屠在關家村本地人眼中,就成了極其不受歡迎的存在。

然而,鄭屠對待那些同爲外來戶的村民,態度卻是非常友善。

當初因爲有人跟鄭屠發生矛盾,兩人爆發了衝突,鄭屠仗着身強力壯,將那個關家村本地人氏打了一頓。

關武本來不怎管這些事,他也沒有擠兌外來戶。

然而本族的族人被打,一向講究義氣的關武,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當即邀人打了鄭屠,這才與鄭屠結怨。

好在關武知道一直擠兌外來戶不對,這才和關平一起跟族人們商量,希望能夠化解這些恩怨。

雙方雖然都有些不太服氣,最終也不願把事情鬧大。畢竟依照官府法律,百姓之間是禁止私鬥的。

就這樣,雙方和解以後矛盾自然也就減少了許多。只不過,對於關武當時帶人毆打自己的事情,鄭屠一直懷恨在心。

這纔有了後來,關父前來買肉卻被鄭屠羞辱的事情了。好在鄭屠也怕再次挑起紛爭,這纔沒有說的極其過分。

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13章 鄧芝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70章 詐城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55章 虎豹騎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99章 大婚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2章 離去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07章 求助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9章 東風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9章 程昱第246章 追擊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601章 魯肅(下)第389章 殺貴妃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08章 絕路第40章 出戰第207章 於夫羅第816章 天子崩第246章 追擊第260章 分歧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88章 矛盾論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208章 絕路第456章 中伏第332章 書信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55章 逼宮第107章 身亡?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3章 暴走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894章 決戰日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51章 祭奠第64章 野心第44章 一病不起第262章 中計第298章 獅虎鬥第101章 詭異第205章 罷兵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33章 郭淮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719章 心憂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923章 對策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57章 鬥陣(下)第161章 斬赤龍第304章 曹嵩第911章 勸諸葛第449章 說客第31章 練兵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33章 離間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91章 入敵營第946章 各有算計
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13章 鄧芝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70章 詐城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55章 虎豹騎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99章 大婚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2章 離去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07章 求助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9章 東風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9章 程昱第246章 追擊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601章 魯肅(下)第389章 殺貴妃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08章 絕路第40章 出戰第207章 於夫羅第816章 天子崩第246章 追擊第260章 分歧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88章 矛盾論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208章 絕路第456章 中伏第332章 書信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55章 逼宮第107章 身亡?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3章 暴走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894章 決戰日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51章 祭奠第64章 野心第44章 一病不起第262章 中計第298章 獅虎鬥第101章 詭異第205章 罷兵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33章 郭淮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719章 心憂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923章 對策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57章 鬥陣(下)第161章 斬赤龍第304章 曹嵩第911章 勸諸葛第449章 說客第31章 練兵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33章 離間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91章 入敵營第946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