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全殲、活捉

谷水之上,自從吳軍兵敗函谷關以後,他們當即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的吳軍,根本沒有隱藏自己蹤跡,反而不分晝夜順流而下,希望能夠早點離開。

“將軍還沒有醒來麼?”

旗艦之上,一個偏將臉上帶着愁容,對着身旁的士卒問道。

那個士卒乃是周泰親兵,聽見偏將詢問以後,眼中閃過一道黯然之色。

“將軍失血過多,現在非常虛弱。最爲嚴重的是,因爲左臂受傷,傷口已經有些腐爛。”

“若是不能儘早醫治,後果不堪設想。”

偏將聽到這裡,當即罵道:“這些軍醫都是廢物,將軍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都要陪葬。”

親兵雖然也關心周泰傷勢,卻也知道並非軍醫不用心。

他苦笑着說道:“將軍暫息雷霆之怒,並非這些人乃是庸醫,只不過船上草藥缺乏,環境也十分惡劣,周將軍傷勢惡化,也怪不得他們。”

這一次奇襲函谷關,本來按照諸葛亮等人推演,乃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故此,隨行的軍醫本就不多,草藥也非常少,因爲只要能夠拿下函谷關,一切東西都有了。

出人意料的是,陳旭提前有所懷疑,這纔派遣徐賢前往函谷關。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徐賢居然從一個漁民口中,得知了吳軍動向,而後果斷撇棄大部隊,晝夜不停奔襲函谷關。

隨後,徐賢更是將計就計,先殺蔣欽,再敗周泰,大破吳軍。

可以說,關中軍有此大勝卻也顯得非常僥倖,若不是陳旭有所懷疑,繼而派遣徐賢前往函谷關,函谷關肯定會失守。

若不是徐賢從漁民口探查到蛛絲馬跡,也不可能知道,有敵軍準備突襲函谷關。

若不是徐賢膽識過人,有擔當、有決斷,直接捨棄大部隊,而後率領精騎趕往函谷關,也不可能改變戰局。

所以說,關中軍的這場勝利,顯得有些僥倖、驚險。

然而,僥倖有時候也代表氣運,只能說天不亡陳旭,諸葛亮等人萬般算計,終究還是功虧一簣。

吳軍本來十拿九穩的突襲戰,一敗塗地也根本沒有人想到。

“哎!”

副將看了一下船艙,忍不住微微嘆了一口氣。

戰船之上人多空間少,環境本就十分惡劣,對於一個傷員更是如此。

更何況,周泰在上船之前,就已經因爲失血過多,以及連番遭受打擊,處於昏迷狀態。

“嘎吱!”

艙門被打開,一個士卒端着涼水,急匆匆走了出來。

“將軍如何了?”

這個士卒一臉愁容,帶着哭腔說道:“將軍面色潮紅,身如火燒,如果不能有所改變,恐怕熬不了多久。”

副將聽到這裡,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他想了許久,忽然問道:“此地距離谷城還有多久?”

“只有半日路程。”

思索半晌,副將一咬牙說道:“雖然現在局勢,我等應該一直撤離,只不過將軍命在旦夕,我等也只能攻下谷城了。”

船上環境差,缺少醫藥,谷城卻不是如此。

周泰的親兵楞了一下,繼而狂喜的說道:“若是能夠攻下谷城,將軍病情必定會有所改觀。”

副將下定決心以後,當即說道:“傳我軍令,準備攻打穀城。”

在副將看來,谷城之內守軍極少,哪怕現在的東吳水軍只是一支潰軍,也能輕易將其拿下。

如果能夠救回周泰,哪怕損失一些兵馬也在所不惜。至於可能出現的追兵,副將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谷城城內,徐賢讓士卒們偃旗息鼓,卻讓人將城門緊閉,做出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

至於城內大部隊兵馬,卻被徐賢派到了城外。

副將看到了徐賢的一系列佈置,有些奇怪的問道:“將軍既然準備伏擊東吳水軍,爲何又在城中擺出這麼一副架勢?”

徐賢笑道:“我等雖然在谷水之中,安置了攔江鐵索,卻也不見得能夠就將東吳水軍全部留下。”

“如果能夠引誘東吳水軍上岸,前來攻打穀城,就可以將他們全部留下來了。”

附近再次不解的問道:“既然想要引誘東吳水軍來攻,將軍爲何又緊閉城門,讓士卒們嚴陣以待?”

徐賢再次解釋道:“函谷關之戰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若是谷城毫無防備,纔會引得東吳將領懷疑。”

“相反,我故意讓人緊閉城門,而後派遣百餘士卒守城,做出一副緊張兮兮的模樣,東吳水軍必定以爲,城中沒有足夠守城兵力。”

“只有這樣,才能引誘敵軍來攻。”

副將思索半晌,說道:“將軍有沒有考慮過,這支東吳水軍已經成爲潰兵,肯定會想法設法儘快逃走。”

“既然如此,他們又有什麼理由攻打穀城呢?”

徐賢微微頷首,正色說道:“汝所言並非沒有道理,只不過那周泰身受重傷,再加上東吳士卒傷員無數。”

“料想船上沒有多少草藥,若是他們能夠輕易攻破谷城,將城中草藥、醫工劫掠一空,必定不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更何況,我雖然這麼佈置下來,卻也並不奢望吳軍真的會上岸攻城,故此纔會讓大軍出城,隨時準備攔截。”

副將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而後拜服不已。

卻說東吳副將決定攻打穀城以後,還擔憂城中兵馬太多,不容易攻克城池。

故此,水軍進入谷城境內以後,東吳副將就派遣斥候前去偵查。

沒過多久,斥候當即回來報告:“將軍,城門緊閉,城牆上面有關中軍守衛,敵軍早有防備。”

副將聞言臉色一變,繼而問道:“城牆上面有多少守軍?”

斥候說道:“好像只有一百餘人。”

副將聽到這裡,當即大聲笑了起來,說道:“若是城中士卒毫無防備,我纔會心有疑慮。”

“他們如此緊密防守,必定不會有詐,更不願意我們前去攻城了。”

“只不過,一個城門只有區區百餘人,又豈能守住谷城?”

說到這裡,副將冷笑了幾聲,而後下達命令:“傳令下去,準備上岸攻下谷城,好爲受傷的兄弟們搶奪草藥。”

或謂副將曰:“應當派遣多少士卒前去攻城?”

這次周泰統兵一萬前來突襲函谷關,卻在函谷關下折損了將近一半。

到了現在,東吳能戰之兵不足五千。

沉吟半晌,副將答道:“城中守軍太少,只需出動一半兵力即可。”

隨着東吳副將的一聲令下,兩千五百東吳水軍全都上岸,而後浩浩蕩蕩向谷城殺奔而去。

“敵襲!”

“敵襲!”

“敵襲!”

淒厲而略帶恐懼的聲音響起,守城士卒頓時慌亂起來。

“咚咚咚!”

戰鼓之聲隆隆作響,東吳副將帶着兩千五百士卒,呼嘯着開始攻打城池。

“死守城池,誓死不退!”

出乎東吳士卒預料,城牆上面那少得可憐的關中軍,雖然臉上帶着惶恐之色,卻仍舊頑強的守城。

東吳水軍缺乏攻城器械,幾千人攻打城池,居然都沒有將其攻下。

東吳副將見此情形,當即氣得臉色鐵青,有心製造攻城器械,卻又擔心函谷關守軍追來。

“傳我命令,只留守五百人看守船隻,其餘士卒全都攜帶弓箭前來攻城。”

“傳我命令,砍伐粗壯的大樹,準備撞開城門。”

東吳副將下達命令以後,很快又有兩千士卒來援,他們不停用弓箭朝城牆上面射擊。

沒過多久,城牆上的守軍就已經所剩無幾。

“撞門!”

而此時,一顆粗壯的大樹也被拉了過來,被東吳士卒們擡着開始衝撞城門。

“咚咚咚!”

城牆上的守軍,此時已經沒有辦法進行反擊,東吳士卒衝撞了十幾次,城門終於被撞開了。

東吳副將見狀,當即大喜過望,吼道:“殺進去!”

“殺啊!”

四千多東吳士卒,當即興奮的衝進了城中。

與此同時,徐賢卻在城外緊緊等候着,當他聽說谷城被破以後,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轉過頭去,徐賢對一個偏將說道:“你率領一千五百士卒,前去奪取東吳戰船。”

“諾!”

щшш _ttκΛ n _¢ ○

他又對另外一個偏將說道:“你率領一千五百士卒,乘坐船隻前往橫江鐵索的位置,務必將所有東吳戰船攔截下來。”

“諾!”

“對了,儘量生擒周泰。”

“諾!”

命令傳達下去以後,徐賢卻親率五千兵馬,朝着谷城方向殺去。

卻說東吳副將剛剛殺進城中,卻感覺有些不太對勁,整個谷城顯得太過安靜了。

甚至於,就連普通百姓都找不到。

“怎麼會這樣?”

就在東吳副將疑惑不解的時候,斥候跌跌撞撞跑了過來,驚恐的喊道:“啓稟將軍,有一支關中軍朝着谷城殺了過來。”

“什麼!”

東吳副將心中駭然,他很快就想通了,爲何城中空無一人,自己絕對是中了關中軍的計策。

東吳副將急忙問道:“領軍者乃是何人?”

斥候略帶恐懼的答道:“關中上將徐賢!”

東吳副將,此時臉色已經變得煞白。

函谷關一戰,徐賢將計就計,以少勝多,已經殺得吳軍膽寒。

不僅是普通士卒,就連東吳副將亦是如此。

“怎麼可能,徐賢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抵達谷城?”

沒有人回答副將的話,他急急忙忙的說道:“快關城門,快關城門!”

聽到徐賢的名字,副將已經膽寒,根本沒有勇氣出城與其交戰,就想要據城死守。

一人說道:“我們死守城池,周將軍卻該如何是好?”

副將答道:“關中軍沒有戰船,周將軍性命無憂。”

有一人說道:“我等處於賊軍腹地,若是困守城池之中,既無糧草供給,又無援軍相救,豈不成了甕中之鱉?”

副將卻是卻說道:“難道要出城與徐賢交戰麼?”

“周泰將軍、蔣欽將軍在的時候,尚且被他以少勝多,殺得丟盔棄甲。現在關中軍數量比我們還多,如何與其交戰?”

又有人說道:“我們可以突圍,重新逃到戰船之上離開。”

副將冷笑道:“徐賢何等人也,又豈會沒有提前準備,我等現在想要與戰船匯合,纔是自尋死路。”

衆人聽到這裡,遂不再多言。

城門被關閉了,東吳士卒都來到了城牆上,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踏踏踏!”

沒過多久,徐賢就已經率領五千關中軍,兵臨城下。

徐賢拍馬向前,以長槍遙指城中,喝道:“天兵到此,何不早降!”

東吳士卒懼怕徐賢威勢,不敢答話,東吳副將只能硬着頭皮說道:“你若有本事,只管前來攻城便是。”

徐賢冷哼一聲,道:“冥頑不靈!”

“咚咚咚!”

戰鼓之聲隆隆作響,本來還空無一人的谷城之內,忽然殺出了兩千關中軍,他們呼嘯着殺向城門。

“怎,怎麼會這樣?”

東吳副將,此時心中一片冰涼。

由於時間緊迫,剛剛攻破城門,就得知徐賢領兵來攻,東吳副將根本沒有時間仔細查探城內狀況。

更何況,這些關中兵都是分散隱藏在民宅之中,縱然想要探查,也不容易將他們找出來。

“殺啊!”

隱藏在城內的關中軍,宛若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本就惶恐不安的東吳士卒,此時再也毫無戰心。

徐賢厲聲高喝:“現在投降尚且不晚,再有猶豫,城破之時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震天的喊聲衝破雲霄,東吳副將臉色慘白,他悲泣的說道:“是我害了大家,你們都能投降,唯有我不能!”

言畢,東吳副將拔劍自刎,那些忠於他的親兵,也都哀嚎不已,然後緊隨副將而去。

失去了主帥的東吳士卒,再也沒有絲毫戰意,紛紛將武器扔在地上。

這一場戰爭,徐賢憑藉自己的智謀與威名,幾乎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得數千東吳士卒不敢與其交鋒。

與此同時,當那些留守戰船之上的東吳士卒,看到關中軍殺來以後,駭然失色,乘船逃竄。

然而,戰船行駛沒多久,就有橫江鐵索將他們攔了下來。

只剩下五百士卒的東吳水軍,在絕望之時,紛紛投降,昏迷的周泰也被生擒。

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28章 有鬼第274章 安心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3章 擊賊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67章 不可敵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71章 擒張任第949章 東風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3章 流言四起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67章 不可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02章 錦囊第135章 趙家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60章 登岸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310章 馬騰第565章 密謀第928章 拜將第266章 勸降第284章 旭之志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9章 薦文昭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9章 再次掌兵第399章 密信第805章 約戰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794章 三策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2章 暗鬥第72章 華雄第287章 厚葬之第899章 解惑第247章 反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01章 封官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79章 回蒲阪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271章 唐姬第902章 錦囊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04章 曹嵩第1001章 怒火第802章 狼煙第894章 決戰日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98章 獅虎鬥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19章 心憂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76章 困境第892章 陷陣營第468章 沙盜第638章 諸葛至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51章 馬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22章 吹捧第921章 入徐州第270章 交鋒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682章 不安第1章 魂入漢末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22章 吹捧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53章 烏龍第899章 解惑第508章 出巡
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28章 有鬼第274章 安心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3章 擊賊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67章 不可敵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71章 擒張任第949章 東風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3章 流言四起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67章 不可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02章 錦囊第135章 趙家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60章 登岸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310章 馬騰第565章 密謀第928章 拜將第266章 勸降第284章 旭之志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9章 薦文昭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9章 再次掌兵第399章 密信第805章 約戰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794章 三策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2章 暗鬥第72章 華雄第287章 厚葬之第899章 解惑第247章 反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01章 封官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79章 回蒲阪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271章 唐姬第902章 錦囊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04章 曹嵩第1001章 怒火第802章 狼煙第894章 決戰日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98章 獅虎鬥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19章 心憂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76章 困境第892章 陷陣營第468章 沙盜第638章 諸葛至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51章 馬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22章 吹捧第921章 入徐州第270章 交鋒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682章 不安第1章 魂入漢末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22章 吹捧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53章 烏龍第899章 解惑第508章 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