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水淹

不只是那些老兵油子,有很多身心疲憊的士卒,都不願意起身搬運糧草。

直到徐晃怒而殺人,那幾個鼓譟之人的鮮血,噴灑在地上之時。士卒們的心中,纔開始畏懼。

徐晃一直比較愛護帳下士卒,但是這一次,他真的顧不上那麼多了。

甚至於,他都沒有先去向管亥這個主帥稟報,就直接給士卒們下達了命令。

徐晃將汾水的異常,以及這一路之上的遭遇聯繫在一起,想到了一種毛骨悚然的結果。

他們這一路兵馬,在纔開始攻打河東郡的時候,也是勢如劈竹。但是沒過多久,那些沿途的縣城,就開始有着零星的抵抗。

雖說這種抵抗,在三萬大軍面前,顯得有些微乎及微。卻也嚴重拖累了,這路兵馬的行軍速度。

正是因爲這樣,相比起張燕、張遼那一路兵馬,他們的進展才會如此緩慢。

以前徐晃尚未察覺到什麼,但是今日,他突然想到:若是西涼軍,故意拖累幷州中路大軍的行軍速度,他們卻是暗地裡調遣兵馬,進入河東郡。

那麼,徐晃他們將要面對的,將是一場惡戰。

若是徐晃他們,一直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那麼西涼軍就可以藏在暗處,從容佈局。

沒有理會士卒們驚駭的神色,徐晃暴喝道:“汾水水位有異常,我懷疑有敵軍截斷汾水上游,準備水淹白波谷。”

徐晃的話,在士卒們中間,引起了一陣騷亂。還好此處的士卒,大多都是白波軍。他們以前一直生活在白波谷,對於汾水水位的情況非常瞭解。

沒有人會跟自己的性命過不去,若是果真有人水淹白波谷。他們這些人縱然逃到山上,沒有了糧草,也會被餓死。

於是乎,附近的白波軍不再墨跡,迅速聚攏到了徐晃身後,準備聽他指揮。

徐晃對着身後的一些親兵說道:“你們現在,快去找到管將軍,向他稟報這裡的一應事務。”

說到底,徐晃只是一員副將。

他如此行事,雖然是爲這支軍隊好,但是多少有些逾越了。

而且並非所有的士卒,都能夠聽徐晃的命令。那些青州軍,不瞭解汾水的狀況,對於徐晃子午須有的猜測,根本沒人理會。

沒有管亥的軍令,徐晃現在,也只能鼓動附近的幾百白波軍,跟他一起往山上搬運糧草。

如此一來,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希望我的猜測是錯誤的”

徐晃在心中暗暗祈禱着,現在的徐晃,他只想跟時間賽跑。依照現在汾水的水位,上游一定積蓄了很多的水。

可以說,白波谷隨時都有可能被洪水淹沒。

這也是爲什麼,徐晃敢於繞過管亥的軍令,擅自行動了。如果他先去找到管亥,說服他相信自己的猜測。

然後管亥在下達命令,轉移軍中糧草。這麼看來,雖然好似非常簡單,卻也至少要白白浪費一個時辰的時間。

幾萬人的大寨,非常龐大。徐晃現在正帶着一些士卒,巡視到了營寨的最外面。

縱然他此時前去尋找管亥,也會耽誤一些時間。最浪費時間的,並不是尋找管亥,而是說服他轉移糧草。

管亥沒有在白波谷生活過,並不瞭解汾水的狀況。

再加上這件事情,只是徐晃的猜測。想要僅憑猜測,說服一向與他沒有什麼交情的管亥,無疑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大軍剛剛安營紮寨完畢,此時再妄動,很容易引起士卒們的不滿。

所以,徐晃乾脆先斬後奏。一邊直接鼓動一些人,前去轉移糧草;一邊派人向管亥彙報這裡的狀況。

等到管亥知道了他的所作所爲,哪怕心中不願,也會配合徐晃完成這次轉移。畢竟,軍中無戲言,朝令夕改乃是大忌。

當然了,徐晃如此行事,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風險。事情果真如他所料,被敵軍水淹白波谷尚好,若是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那麼徐晃的下場,絕對不會很好。

擅自調兵,蠱惑軍心,每一條都是死罪

徐晃是個有決斷,有擔當的人,正是因爲這樣,他纔敢於如此行事。換成其他人,哪怕有徐晃這樣的猜測,也不見得敢如此行事。

正在此時,楊奉帶着一些人,來到了徐晃面前,臉色疑惑的問道:“公明,士卒們奔襲一日,早已疲憊不堪。”

“如今剛剛安營紮寨完畢,你帶着這些士卒,急衝衝的想去幹嘛”

徐晃見到楊奉,頓時大喜過望。若是能夠得到楊奉的支持,就不需要等管亥的將令了。只需楊奉一聲令下,一萬白波軍都會聽從他的將令。

如此一來,搬運糧草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徐晃急忙說到:“將軍難道沒有注意到,汾水的水位嗎”

楊奉先是一愣,面露疑惑之色。而後忽然想起了什麼,失聲叫道:“難道有人故意在上游攔截汾水”

楊奉並不是一個愚笨之人,他在白波谷生活這麼長的時間,對於汾水的狀況,自然是非常瞭解。

以前是沒有想到,但是被徐晃輕輕點播一下,他就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徐晃凝重的點了點頭,說道:“我正是擔憂這些,纔想先帶領帳下士卒,前去將糧草轉移到山上。”

楊奉聞言,急忙說道:“公明深謀遠慮,行事並無大礙。我這就去召集軍中士卒,重新安營紮寨。”

徐晃卻是搖頭道:“現在的一切還只是猜測,若是想要知道是否真有其事,還需帶兵往上游觀察一番。”

“奈何沒有管將軍將令,我根本不能指揮很多的兵馬。至於帶兵擅離營寨,更是絕無可能。”

楊奉聽到管亥的名字,臉上頓時露出不屑的神色,說道:“公明勿憂,我這就先去召集白波軍,然後帶領三千兵馬,前往上游偵察情報。”

“至於其他兵馬,都先協助你搬運糧草。管將軍那裡,日後我自會向他分說。”

“不必了”

兩人正說話間,忽然聽見一道渾厚的聲音響起。

徐晃、楊奉轉頭,卻發現管亥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來到了他們的身後。

管亥能夠身爲百萬青州黃巾的統帥,又怎麼會真的只是一個,沒有頭腦的莽夫

他作爲這路兵馬的統帥,自然會留意軍中的一切動靜。

可以說,軍中的兩萬青州軍,都是管亥的嫡系。從徐晃開始殺人的那一刻起,就有青州士卒,悄悄的前去向管亥彙報。

楊奉、徐晃看到突然出現的管亥,都是有些不知所措。不跟主帥商議,擅自調兵,這可是犯了軍中大忌。

哪怕楊奉有些瞧不起管亥,也不敢在明面上頂撞他。

管亥根本不在意兩人的表情,說道:“臨走之前,主公就算再三交代過我,說公明有大將之才。讓我在行軍的過程之中,多多聽從公明的建議。”

“我只是一介莽夫,不懂什麼大道理。以後但凡遇到這種事情,公明只需知會我一聲即可,我一定全力配合公明行事。”

徐晃聞言,頓時羞得滿臉通紅。直到現在,他才知道,自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正要向管亥賠罪,就聽到管亥突然說道:“楊奉何在”

楊奉渾身猛然打了一個激靈,下意識的說道:“末將在”

管亥到:“你率領三千兵馬,沿汾水逆流而上,看看上游有沒有敵軍攔截河水”

“是”

口中雖然說是,但是楊奉心中多少有些膩歪。本來他瞞着管亥,帶兵先去偵察到敵情以後,這個功勞就是他自己的。

但是現在管亥下達了這道將令,縱然他取得了這份功勞,也要分一半給管亥。

看到楊奉,帶領着三千兵馬離開,管亥纔對徐晃說道:“公明,白波谷中有幾座大山,我們將營寨轉到哪座山上合適”

沒有絲毫猶豫,徐晃就說道:“北面的那座山上,地勢險峻、樹木參天。若是白波谷果真被水淹沒,我等也可以到山上砍伐樹木,建造船隻。”

“依末將之見,營寨應當安扎在北山上面。”

管亥看了一下白波谷中的地勢,憂心忡忡的說道:“若是白波谷被水淹沒,大軍縱然躲進山中,也不過是甕中之鱉罷了。”

“我們可不可以直接撤出白波谷,在外面選擇一個,地勢較高的位置安營紮寨”

想了一下,徐晃說道:“將軍所言甚是。然,某唯恐在轉移的過程中,大軍就被洪水吞沒。”

“依末將之見,還是先轉移到北山之上。等到楊奉將軍,偵察到汾水上游的詳細情況以後,再做決斷不遲。”

想了一想,管亥終究還是同意了徐晃的建議。兩人就帶領着剩下的士卒,開始轉移營寨。

忽然之間,只聽到一聲巨響,只見一道洪流自汾水上游猛衝過來,直接沖垮了汾水兩岸的河堤,撲向幷州大軍的營寨。

管亥、徐晃見狀,駭得面無人色。

他們一邊大聲呼喊,讓士卒們逃到北山,一面拼命往高地上面奔去。

正如徐晃擔心的那樣,他們還沒來得及先轉移完畢,洪水就已經灌入了整個白波谷。

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60章 鬥將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87章 擇婿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240章 被圍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630章 縱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55章 鬧事第286章 劍道第33章 離間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79章 圖謀第380章 謀兵權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491章 心憂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558章 張鬆第186章 馬賊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68章 棺木第957章 鬥陣(下)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63章 遊行法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33章 投效第925章 改名第650章 九錫第444章 嫁禍第377章 驚變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378章 殺眭固第853章 陳駿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77章 張裕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02章 錦囊第866章 孫權第989章 刺客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976章 曲有誤第30章 缺糧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6章 再議黃巾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17章 交談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53章 王延中箭第769章 吳懿第332章 書信第737章 餘波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879章 酷吏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326章 誘敵第263章 心憂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擇婿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723章 小霸王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27章 亂起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58章 遊街第339章 船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07章 身亡?第355章 鍾繇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330章 按律當斬
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60章 鬥將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87章 擇婿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240章 被圍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630章 縱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55章 鬧事第286章 劍道第33章 離間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79章 圖謀第380章 謀兵權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491章 心憂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558章 張鬆第186章 馬賊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68章 棺木第957章 鬥陣(下)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63章 遊行法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33章 投效第925章 改名第650章 九錫第444章 嫁禍第377章 驚變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378章 殺眭固第853章 陳駿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77章 張裕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02章 錦囊第866章 孫權第989章 刺客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976章 曲有誤第30章 缺糧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6章 再議黃巾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117章 交談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53章 王延中箭第769章 吳懿第332章 書信第737章 餘波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879章 酷吏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326章 誘敵第263章 心憂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擇婿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723章 小霸王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27章 亂起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58章 遊街第339章 船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07章 身亡?第355章 鍾繇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330章 按律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