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離間

這邊程玉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荊州方向傳回來的消息,這幾天正好由於病的原因可以有藉口不去面對貂禪,也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怎麼解決這個可憐女子的問題。當然在他的心中等待的事情裡面,臥龍鳳雛的消息要遠比醫生的消息重要的多了,但沒有想到先回來的卻是另一個令他吃驚的消息。

當程玉聽說陳登回來求見的時候,連忙命令將他請進自己的“辦公室”,陳登一進來,給程玉行過禮後,程玉馬上就問:“元龍,你去曹操那裡怎麼樣?徐州牧有沒有任命下來?”

陳登苦笑着看了一眼程玉。

程玉的心裡馬上一沉,雖然徐州現在實際是在自己的統治之下,但如果沒有朝廷的任命,那麼自己現在就變的名不正言不順了。

陳登看出了程玉的心思,連忙解釋說:“稟主公,曹操已經同意任命主公爲徐州牧了,不但如此,還因爲主公除掉了呂布,對主公加官進爵,不過——主公還是自己看吧。”

程玉接過陳登雙手遞來的有司文書——聖旨自然不能由陳登帶來了,程玉看了一看,臉色也變的有一點凝重了,原來這次朝廷對程玉的任命竟然帶上了爵位,是“漢討逆將軍徐州牧萊陽鄉侯領膠東相”,但主要的問題就出在了這個爵位和後面的內容上,這個任命表示朝廷在承認了程玉佔有徐州的同時,還同時把膠東也從孔融的地盤上劃了出來,由程玉擁有,雖然程玉原來在東萊,但那時他名義上是孔融的部下,現在還把東萊用明文的方式規定是程玉的地盤,這明顯是挑撥他和孔融的關係。

這下程玉可是有點坐不住了,連忙把手下的幾大謀臣召集到一起,商量如何對付的問題。

陳登和徐庶是第一次見面,聽程玉介紹他的時候,言語裡充滿了尊敬,因爲彼此還不是很瞭解,於是對他也很不以爲然,只是寒暄了幾句,就步入正題,首先解說了一遍這次朝廷聖旨上的內容,接着說:“主公,現在朝廷之意怕就代表了曹操的意思,他希望借利益的衝突激化主公和孔大人的矛盾,以此來牽制主公的行動,坐收漁利,按照我的愚見來看,我們宜上表固辭,以安孔青州之心,遠曹孟德之計。”

陳宮則代表了另一種意見說:“主公,我看朝廷之意,逆之不妥,青徐二州皆民風彪悍之地,主公欲成大業,應以此二州爲根本,孔文舉爲人文弱,無成大事之器,不如主公藉此良機,挾青徐之力,請孔青州讓賢於內,則主公席捲天下之勢可以速成。”

兩個人說的都各有道理,不過對程玉來說,陳登的說法讓他有點不甘心,而陳宮的說法又讓他難以接受,突然想起既然現在自己有三大謀臣,既然有了不同意見,何不聽聽第三者怎麼說呢?於是他又把目光轉向了徐庶。

徐庶對兩個人的想法都仔細的聽過,經過權衡,此時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結論,見到程玉將目光投向自己,不慌不忙的說:“主公,兩位先生的話都十分有道理,元龍先生的話爲王者之謀,以仁德爲本,不失人心而又可保不中曹操的計謀,乃是穩妥之策。”

陳登聽了心裡還是很舒服的,沒有想到徐庶誰也不得罪又說:“公臺先生的話則爲霸者之意,取甲兵土地之利,進以置衡天下,乃是進取之圖。”

程玉一聽也是有點哭笑不得,只好正色問:“那先生的意思,到底我是應該做從王者之謀呢,還是應該走霸者之路呢?”

徐庶笑了笑說:“在下愚意,應穩中求進。我們是需要固辭,不過不是向曹操,而是向孔青州,主公和孔大人有兄弟之義,此時可回臨淄見孔大人,說明朝廷爲難之意,向他請求由他出面爲主公解說,免去青州之職。以孔大人仁厚奉公之人,定不會爲難主公。主公便可輕得青州之地,而又不會兄弟睨牆。如此計不成,再行其他計策也不爲晚也。”

程玉一聽,對這個綜合起來的計劃還是很感興趣的,另外兩個人雖然不太服徐庶這個人,但從主公的角度考慮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於是也都表示同意。

第7節 反間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10節 黃忠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10節 合兵第8節 歸降第4節 鬼狐復活第1節 失敗第6節 反擊第8節 衝陣第4節 轉變第7節 兵禍第3節 分兵第4節 變第8節 倒戈第7節 奪城第8節 陰謀第7節 遊擊第8節 請降第9節 通行第2節 魏延第4節 鬼狐復活第1節 敵營第6節 意外第6節 孔融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5節 戰果第9節 意外第2節 冤情第3節 備戰第10節 異心第8節 衝陣第3節 反擊第4節 師兄第7節 奪城第9節 三策第3節 脫險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6節 北寇第9節 說客順義公第2節 還政第2節 潰散第7節 反目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0節 雙敗第7節 低落第5節 突圍第9節 折肱第10章 城牆第十四節第3節 敗兵相遇第2節 潰散第5節 混亂順義公第5節 收穫第3節 二馬第8節 威名第7節 夜談第10節 施恩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轉變第4節 登位第10節 聯姻第2節 反計第6節 義士第4節 奇襲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7節 撤退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10節 先兆第10節 盟約第2節 撞車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試探第10節 漁人第3節 分兵第5節 訪賢第6節 舞劍第7節 凱旋第5節 破城第9節 頹唐第八節第6節 鐵騎第1節 霸王定計第5節 名將第4節 混戰第3節 刺殺(二)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鐵騎第7節 奪城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9節 挑戰第十七節第4節 死地順義公第6節 險地第7節 反間第4節 變
第7節 反間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10節 黃忠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10節 合兵第8節 歸降第4節 鬼狐復活第1節 失敗第6節 反擊第8節 衝陣第4節 轉變第7節 兵禍第3節 分兵第4節 變第8節 倒戈第7節 奪城第8節 陰謀第7節 遊擊第8節 請降第9節 通行第2節 魏延第4節 鬼狐復活第1節 敵營第6節 意外第6節 孔融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5節 戰果第9節 意外第2節 冤情第3節 備戰第10節 異心第8節 衝陣第3節 反擊第4節 師兄第7節 奪城第9節 三策第3節 脫險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6節 北寇第9節 說客順義公第2節 還政第2節 潰散第7節 反目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0節 雙敗第7節 低落第5節 突圍第9節 折肱第10章 城牆第十四節第3節 敗兵相遇第2節 潰散第5節 混亂順義公第5節 收穫第3節 二馬第8節 威名第7節 夜談第10節 施恩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轉變第4節 登位第10節 聯姻第2節 反計第6節 義士第4節 奇襲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7節 撤退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10節 先兆第10節 盟約第2節 撞車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試探第10節 漁人第3節 分兵第5節 訪賢第6節 舞劍第7節 凱旋第5節 破城第9節 頹唐第八節第6節 鐵騎第1節 霸王定計第5節 名將第4節 混戰第3節 刺殺(二)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鐵騎第7節 奪城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9節 挑戰第十七節第4節 死地順義公第6節 險地第7節 反間第4節 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