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求醫

雖然已經平定了青州的叛亂,但剛剛和袁紹講和,如果現在就和袁紹開戰會失去信義,只能先等待機會,這樣的時候正好可以用來做做內政。

此時突然有消息從江東傳來,孫策剛剛遇刺受了重傷。原來在北方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孫策也沒有閒着,他聽張昭的建議,專心於經營江南,除了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以外,還用計除掉躲在山中勾結山越時時騷擾後方的許貢,並且平定了整個江東,勢力已經延伸到了鄱陽湖周邊。

此時的孫策也是躊躇滿志,一心只等作好準備

就出兵荊州,消滅劉表徹底爲父親報仇,沒有想到徐貢逃散的屬下勾結劉表,首先對孫策發動了襲擊,在柴桑街頭刺殺孫策,孫策雖然殺散了刺客,但也身中數箭,被送回了秣陵養傷,不過已經月餘都還沒有好轉。

聽到這樣的消息,程玉大吃一驚,自己已經告誡過他,可是沒有想到孫策還是遇刺受傷,雖然孫策可能會成爲自己以後最大的對手之一,但做爲對一個英雄的崇拜,他實在不願看到這樣一個英雄就此身亡,可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他正在這裡發愁,恰好有人來報說故人來訪,程玉不知是誰,就令請進來。等一見到來人,程玉可是欣喜若狂,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只聽來人說:“程將軍別來無恙否?老夫北遊中原,恰好經過徐州就來看看您的病怎麼樣了。”這個人正是神醫華佗。

程玉見到華佗就要跪倒行禮,被華佗一把抓住:“大人乃朝中貴人,老夫不過是一個山野草民,如何當的起您的大禮。”

“哎呀華老先生,您對我有救命之恩啊。如果不是您將師兄張大人請來,我不過已經是冢中枯骨了,哪裡還有機會做什麼貴人。”

華佗“哈哈”一笑,對程玉說:“程大人能否讓老夫診看一下?”

程玉當然沒有什麼意見,將華佗請進了書房,華佗又是老樣子爲程玉仔細的檢查了一番,越檢查臉上的笑容越濃,最後對程玉說:“恭喜程大人,雖然現在病根還沒有完全除去,但現在已經好了八九成了,如果不出意外,並且按時服用藥物的話,再有一年半載就可以徹底除去病根。”

程玉得到這樣的消息,自然是十分高興,起身對華佗又是一禮:“多蒙老先生相助,我的惡疾纔能有希望。——老先生,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先生能否幫忙。”

華佗很奇怪,不知道程玉會有什麼事情求自己,只能詢問:“大人請說,如果能幫的上忙的話,我一定盡力。”

“在下的襟弟江南孫策近日受歹徒暗算,身手重傷,已經月餘而不愈,想老先生施仁心妙手,救他一命。”

華佗見是這樣的要求,自是沒有什麼意見:“程大人何必客氣呢,作爲一個醫者,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又何需請求,不知孫將軍現在在什麼地方,帶我去看看能不能有什麼辦法,各種外傷本是我所學的重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見這個問題也能有辦法圓滿解決,程玉自是十分高興,請華佗先在這裡休息一天,然後又給孫策寫了一封信,對他進行了一些規勸,希望他以後性格不要太暴躁,也不要總仗着武藝高強做一些危險的事情。

他是孫策的大舅哥,說一些這樣的話,自然不算什麼過分,又給大喬寫了一封類似的信,讓她也勸一下孫策,還叫他叮囑小喬,也看住周瑜不要火氣太大,他可不願意厚此薄彼讓某一個妹妹以後做寡婦。等這些信寫完,老樣子是由糜竺作爲出使江東的使者,陪同華佗一起到南方去。

此時的孫策手下衆將正在爲主公的傷勢久治沒有起色而發愁,他們也曾經派人去請過華佗,但此時他已經雲遊北方很久了,只找到他的一個徒弟吳普,雖然他也受到了華佗的真傳,可是畢竟缺少經驗,雖然病情沒有惡化,但一直也沒有起色。

聽說程玉派了使者來,雖然孫策的傷很重,但還是堅持着接見了糜竺。周瑜正在鄱陽防備劉表,因此今天陪在孫策身邊的是張昭,糜竺說明了此次前來主要是程玉聽說孫策病了,派他來表達一下慰問之意,並請了名醫華佗前來幫他治療,還有就是帶來幾封家書。

東吳的將領聽說把華佗請來了,都十分高興,華佗在外傷上的名聲可是天下無雙,據說有他來,只要還沒有死的人就可以救活,有這樣的醫生來,主公的傷勢自然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第4節 副將第5節 殉城第4節 北伐第10節 施恩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7節 襲殺第5節 夜襲第7節 任命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5節 求和第十八節第十二節第一節第1節 誘敵第9節 山口第十八節第1節 單福第1節 勝利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任命第7節 反目第7節 襲殺第6節 區別第2節 奉獻第8節 家事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1節 誘敵第3節 說服第4節 獻門第4節 糜竺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求和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失足第6節 北寇第1節 準備第3節 反戈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二馬第6節 鐵騎第2節 擺陣第1節 成就第7節 撤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0節 說服第1節 成就第7節 老友第4節 大戰第8節 結親第2節 回顧第3節 劫營(2)第2節 冤情第4節 脫險第1節 騎戰第9節 折肱第5節 醒悟第5節 虎將第5節 醒悟第10節 擔憂第7節 遊擊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8節 逆襲第5節 重逢第3節 血詔第10章 城牆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6節 義釋第8節 悔悟第10節 虎癡第5節 二劫第10節 敵城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3節 壽辰第十一節第4節 死地第2節 反計第6節 反撲第7節 抉擇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獻門第4節 大戰第7節 遇襲第9節 勸降第5節 混亂第十五節第4節 請求第4節 喜憂第1節 使第10節 奇兵第3節 密謀第6節 玉璽第10節 漁人第十四節第7節 報復第8節 閻柔第2節 還政第9節 意外第二節
第4節 副將第5節 殉城第4節 北伐第10節 施恩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7節 襲殺第5節 夜襲第7節 任命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5節 求和第十八節第十二節第一節第1節 誘敵第9節 山口第十八節第1節 單福第1節 勝利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任命第7節 反目第7節 襲殺第6節 區別第2節 奉獻第8節 家事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1節 誘敵第3節 說服第4節 獻門第4節 糜竺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求和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失足第6節 北寇第1節 準備第3節 反戈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二馬第6節 鐵騎第2節 擺陣第1節 成就第7節 撤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0節 說服第1節 成就第7節 老友第4節 大戰第8節 結親第2節 回顧第3節 劫營(2)第2節 冤情第4節 脫險第1節 騎戰第9節 折肱第5節 醒悟第5節 虎將第5節 醒悟第10節 擔憂第7節 遊擊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8節 逆襲第5節 重逢第3節 血詔第10章 城牆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6節 義釋第8節 悔悟第10節 虎癡第5節 二劫第10節 敵城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3節 壽辰第十一節第4節 死地第2節 反計第6節 反撲第7節 抉擇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獻門第4節 大戰第7節 遇襲第9節 勸降第5節 混亂第十五節第4節 請求第4節 喜憂第1節 使第10節 奇兵第3節 密謀第6節 玉璽第10節 漁人第十四節第7節 報復第8節 閻柔第2節 還政第9節 意外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