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回顧

兵力的懸殊使再強的防守也變的無濟於事,何況曹操知道今天晚上如果連任城都不能奪下的話,那麼自己的一戰就真是慘敗了。

終於在曹操親自督軍死戰之下,任城陷落。看着手下兵馬衝進城池,曹操終於忍耐不住,對程昱說:“仲德,這裡就交給你了,我回去看看奉孝他們有沒有危險。”也不等回答,撥轉馬頭帶領一部分人馬向屯兵的小山行去。

等到接近山邊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一個士兵眼尖,看到前面有一隊打着曹軍旗號的士兵,告訴曹操。曹操一看旗號,是曹仁的人馬,也不知道軍營那裡怎麼樣了,更加快速度趕了幾步。

到了對面能看見的距離,曹操才發現對面不止是曹仁,許禇也垂頭喪氣的跟在旁邊,也不管對面能不能聽見,曹操高聲喊道:“仲康,奉孝呢?奉孝沒有什麼危險吧?”

許禇也已經看到了曹操帶來的人馬,本就羞愧的無地自容不敢去見曹操,如今聽到曹操這一聲詢問更是不知什麼滋味,但既然主公問話,他還是催馬趕到了曹操跟前。

等兩馬相距沒有多遠,許禇由馬上跳下,搶了幾步跪倒在曹操馬前:“主公,仲康有負重託,望主公降罪。”

一聽許禇說這話,曹操心裡涼了半截:“許禇,你快給我說,到底奉孝怎麼樣了?”

“他不知所蹤,恐怕是被敵人劫持。”

“呀!”曹操只覺得頭暈目眩,險些從馬上掉下來,許禇聽見喊聲擡頭,忙躥起來扶住曹操:“主公,是我辜負了您,你就治我的罪吧,要保重身體啊。”

曹仁見曹操這裡情況不對,也飛馬趕了過來,扶住曹操,口中連聲呼喚:“孟德,孟德,你要振作啊。”

過了半晌,曹操才舒出一口氣來:“啊……程玉,吾與你勢不兩立。”衆人見曹操又能喊的出來,這才稍稍放下一點心,但對他如此大的火氣,還是要勸一勸。“孟德,不要生氣了,小心傷了身體,等來日再遇到徐州軍,將他們殺個片甲不回就好。仲康,你也要戴罪立功。”

曹操聽曹仁這麼一勸解,纔想起還有許禇在請罪,畢竟兵敗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何況自己也沒有想到敵人會來這麼一手,寧可放棄城池也要襲擊奉孝等人,看來程玉對郭嘉的重視還真的不是一般高啊。

“今日之事都是孤的錯,仲康也不必過於自責了,來日戰場之上,再報今日之恥吧。子孝,集合人馬和我回任城,也派人去通知子廉。”曹操有點頹然的帶領兵馬回到了任城,全然沒有一點奪回城池的高興。

等曹操仔細一詢問各方面情況,纔對昨夜之戰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原來,三更十分曹操見到的人馬只是程玉爲了堅定曹操信心派出的小股部隊,主力早就在各處埋伏好了,之所以不用主力行軍是怕曹操半路截殺,使計劃進行不下去。

這隻人馬到達曹軍營下以後,馬上發動了進攻,早就埋伏好的曹洪領人殺出來,卻不見敵人混亂,正在奇怪的時候,自己的背後又有敵人出現,整個戰場成了一張千層餅,到處都有敵人也到處都有自己人。不過這隻部隊也沒有把全力都投入到與曹洪作戰中去,他們似乎早就知道曹仁會帶領兵馬來支援,果然曹仁兵馬殺到的時候,徐州兵沒有一點混亂。又殺了一個多時辰,都分不出勝負,這些“劫營”的人馬才緩緩退走。

而程昱告訴曹操的事情則更讓他覺得這是一個早已經設好的局,原來當他進入城內時才發現,城中所有的糧草輜重已經都被運走了,現在的任城不過是一座空城。

這個消息,着實讓曹操也鬱悶了好久,但他有點卻不太理解,爲什麼程玉會用一座城的代價去對付一個郭嘉,又在心中審問自己,如果對方讓自己用一座城去換奉孝,自己會不會同意,這個問題讓他頭痛了很久,一直也想不出個結果。

完成了即定目標以後,程玉毫不猶豫的立刻撤軍,雖然今天略佔上風,不過是由於自己的計策實在出乎意料,加上自己用城池的代價削弱了敵人的力量,按照兵力來說,曹操軍比自己要高不少,自己又擺了曹操一道,恐怕他會瘋狂的反撲,到時候勝敗就難以預料了。

一路之上,程玉也是提心吊膽,對曹操追來倒是沒有什麼恐懼,不過一路上擔心的是郭嘉會有什麼地方想不開,又怕徐庶他們發生什麼危險。

第1節 投軍第3節 退敵第10節 合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歸降第1節 受挫第7節 堅持第三節第2節 規劃第1節 驚變第5節 擾敵第7節 絕境第6節 逃敵第6節 虛兵第3節 平叛第1節 失城第5節 驕兵第2節 擺陣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6節 兵變第10節 內應第9節 選擇第2節 進退第4節 戰備第4節 誘敵第三節第10節 施恩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2節 不撓第5節 壯士斷腕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7節 任命契子第九節第一節第10節 衝擊第6節 派系第8節 恢復第7節 分歧第4節 誘敵第3節 水手第10節 定策第6節 失地第10節 求助順義公第7節 波動第5節 初戰第3節 抵達第4節 雙雄第4節 奇襲第5節 張燕第7節 夜談第10節 雙敗第7節 任命第3節 說服第2節 中伏第5節 殉城第9節 山口第5節 壯士斷腕第3節 脫殼第10節 先兆第7節 凱旋第5節 陡遇強敵第8節 條件第6章 內應第5節 初戰第8節 恢復第4節 變第9節 出使第2節 異軍突起第6節 義釋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2節 潰散第9節 攻防第7節 劫營第10節 借兵(2)第7節 報復第3節 二馬第8節 希望第5節 醒悟第3節 刺殺(二)第6節 拜山第8節 復仇第8節 逆襲第9節 出使第7節 退兵第6章 內應第10章 城牆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2節 亂戰第5節 破城第1節 誘敵第9節 巨弩第2節 速戰第5節 名將第6節 兵變第2節 進退第9節 頹唐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5節 混亂
第1節 投軍第3節 退敵第10節 合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歸降第1節 受挫第7節 堅持第三節第2節 規劃第1節 驚變第5節 擾敵第7節 絕境第6節 逃敵第6節 虛兵第3節 平叛第1節 失城第5節 驕兵第2節 擺陣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6節 兵變第10節 內應第9節 選擇第2節 進退第4節 戰備第4節 誘敵第三節第10節 施恩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2節 不撓第5節 壯士斷腕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7節 任命契子第九節第一節第10節 衝擊第6節 派系第8節 恢復第7節 分歧第4節 誘敵第3節 水手第10節 定策第6節 失地第10節 求助順義公第7節 波動第5節 初戰第3節 抵達第4節 雙雄第4節 奇襲第5節 張燕第7節 夜談第10節 雙敗第7節 任命第3節 說服第2節 中伏第5節 殉城第9節 山口第5節 壯士斷腕第3節 脫殼第10節 先兆第7節 凱旋第5節 陡遇強敵第8節 條件第6章 內應第5節 初戰第8節 恢復第4節 變第9節 出使第2節 異軍突起第6節 義釋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2節 潰散第9節 攻防第7節 劫營第10節 借兵(2)第7節 報復第3節 二馬第8節 希望第5節 醒悟第3節 刺殺(二)第6節 拜山第8節 復仇第8節 逆襲第9節 出使第7節 退兵第6章 內應第10章 城牆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2節 亂戰第5節 破城第1節 誘敵第9節 巨弩第2節 速戰第5節 名將第6節 兵變第2節 進退第9節 頹唐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5節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