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選擇

bookmark

聽到這個消息曹操也嚇了一跳,曹仁加曹洪兩個人帶的兵力接近自己總兵力的一半了,如果他們兩個的夾擊還不能擊潰敵人的話,那麼答案只有一個,敵人如果不是全軍出動的,也至少出來了一半以上。

想到這裡,曹操連忙下令:“集合人馬,我要親自帶兵回去支援,分一半人留在這裡。奉孝,你的身體不好,這裡就留給你指揮。仲康,你留下來,一定要保護奉孝的安全。公達,公明,你們和我一起回去支援子孝。”

這時荀攸突然獻計說:“主公,敵人全軍出動,如果只是與他爭鋒,難免損失要大一點。子孝子廉都是世之虎將,阻擋敵軍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我看不如我軍轉道任城,直接攻打敵軍的巢穴,想必敵人定然大亂,到時候他們在後面追殺,這裡的伏兵再衝擊敵陣,定也一舉將程玉擊潰。”

曹操如夢初醒,果然自己有點陷入死衚衕了,既然敵軍全軍出動,趁亂奪城當然要比和敵人混戰要好多了。但他還是看了一眼郭嘉,想再聽聽他的意見。

此時的郭嘉卻在深深的不安中,沒有任何理由的,只是由於一種天生對危機的直覺,讓他覺得似乎還有什麼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但仔細想想,公達的建議又沒有一點不對,也許是自己多心了吧?於是他對曹操說:“主公,公達所言大有道理,想必此舉定可將程玉擊敗,只是主公,您自己行事需要小心啊,我看您在多帶點人馬去吧,截殺敵軍只要阻擋一下就好,等子孝子廉他們趕來的時候自然可以大敗敵軍。”

“哎。”曹操一笑:“我本是武夫出身,千軍萬馬之中過來,不會有什麼事情的,你的身體不好,才需要多點人來保護你,今天如果能奪回任城,自然是先生的首功,我在城中設宴等先生回來慶功。”

說完曹操帶領人馬下山奔任城而去,只留郭嘉一個人站在當場,心中卻突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雖然郭嘉總能感覺到不對勁,他卻不知道,使他有這種感覺的人其實現在正在對面的山坳裡看着他這面的動靜。

看到曹操帶領兵馬離開山頂,程玉心中一陣狂喜,想來曹操是定不肯讓郭嘉衝鋒陷陣的,那麼只有留在山頂上了,前去劫營的管亥他們早已經得到自己的將令,如果曹操軍一到,他們就可以撤退。自己這裡的兵馬雖然不多,但山上已經派人支援兩次了,想來也沒有什麼力量了吧?

不過當程玉看到曹操軍行進的方向,嘴裡開始有點發苦,因爲他知道這條路通向的方向是任城,自己千算萬算,卻算漏了曹操攻打任城這一手,雖然對一個任城的得失自己不在乎,可是城內還有自己另一個最信任的人徐庶在裡面,萬一有失,自己又該怎麼自處?

對於徐庶陳宮這些人,程玉剛剛安撫過,他知道自己這麼三番五次的折騰只爲了一個郭嘉,他們的心裡恐怕會有芥蒂,因此在修養的時間裡已經和每一個軍師單獨談過話了,曹操對每個人都說明,如果是爲了他們的話,自己也寧願會做這一切的,但今天自己就要食言嗎?爲了一個郭嘉而把自己陷入險地,自己會毫不猶豫,但如果要把這些自己的心腹陷入險地,自己還能這麼瀟灑嗎?

時間可是不等人,程玉知道這麼想下去就會錯失時機,爲今之計只有先放棄今天的計劃,突襲曹操,也不能讓他去進攻任城。

程玉站起了身,剛要下達命令,身邊的趙雲卻突然插言:“主公是否要突襲曹操?”

程玉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有什麼話說,於是回答:“正是,子龍有什麼事情嗎?”

趙雲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對程玉說:“徐軍師在出兵之前特意將這封信交給我,說如果主公要改變計劃的話,就讓我將信給您看。”

程玉不知道這封信會是什麼樣的內容,等看了一遍,臉上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表情,問趙雲說:“徐軍師是在什麼情況下給你的?”

“稟主公,當時好象徐軍師正在收拾行囊準備

出發,而且我看到龐主簿陳軍師也都在收拾東西。”

程玉神色又變幻了好久,最後還是露出釋然的神色。原來徐庶的信上大意是說:他知道今天晚上曹操可能會去攻打任城,但爲了主公實現他的願望,只能讓這個計策按照原計劃進行下去,所有人都不會有什麼事情,他除了一座空城不會給曹操留下什麼東西,如果程玉看到書信,請在計劃完成以後到泗水邊上的臨泗小城去和他們會合。

第2節 奉獻第10節 敗逃第10節 擔憂第10節 奇兵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7節 抉擇第5節 瘋狂第8節 悔悟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溫侯第8節 歸降第1節 內應第9節 貂嬋第6節 孔融第7節 遊擊第3節 誓約第9節 避禍第3章 求死第1節 準備第2節 中伏第1節 試探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一節第4節 糜竺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2節 約定第十七節第4節 北伐第10節 內應第9節 說客第5節 困敵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失足第9節 利益第4節 兩雄交兵第9節 竹槓第3節 追殺第10節 敵城第7節 郡守第9章 集結第7節 退兵第1節 使第1節 獻計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5節 破城(2)第4節 單于第1節 失敗第4節 鴻門第1節 叛亂第1節 “妥協”第6節 兵變第2節 遇險第3節 密謀第1節 軍師第10節 縱虎第1節 驚變第6節 拒降第3節 血詔第2節 降卒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0節 盟約第9節 竹槓第10節 說服第7節 堅持第5節 突圍第10節 叛亂第6章 內應第1節 使者第2節 中伏第十三節第5節 求和第8節 陰謀第1節 擴軍第4節 登位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驕兵第10節 內應第1節 勝利第9節 三策第十一節第8節 閻柔第10節 衝擊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0節 雙敗第7節 任命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2節 反計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初戰第4節 內亂順義公第6節 區別第3節 援助第9節 諾言第2節 得逞第7節 遇襲第2節 海船第4節 變第9節 受困第6節 前奏
第2節 奉獻第10節 敗逃第10節 擔憂第10節 奇兵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7節 抉擇第5節 瘋狂第8節 悔悟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溫侯第8節 歸降第1節 內應第9節 貂嬋第6節 孔融第7節 遊擊第3節 誓約第9節 避禍第3章 求死第1節 準備第2節 中伏第1節 試探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一節第4節 糜竺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2節 約定第十七節第4節 北伐第10節 內應第9節 說客第5節 困敵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失足第9節 利益第4節 兩雄交兵第9節 竹槓第3節 追殺第10節 敵城第7節 郡守第9章 集結第7節 退兵第1節 使第1節 獻計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5節 破城(2)第4節 單于第1節 失敗第4節 鴻門第1節 叛亂第1節 “妥協”第6節 兵變第2節 遇險第3節 密謀第1節 軍師第10節 縱虎第1節 驚變第6節 拒降第3節 血詔第2節 降卒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0節 盟約第9節 竹槓第10節 說服第7節 堅持第5節 突圍第10節 叛亂第6章 內應第1節 使者第2節 中伏第十三節第5節 求和第8節 陰謀第1節 擴軍第4節 登位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驕兵第10節 內應第1節 勝利第9節 三策第十一節第8節 閻柔第10節 衝擊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0節 雙敗第7節 任命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2節 反計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初戰第4節 內亂順義公第6節 區別第3節 援助第9節 諾言第2節 得逞第7節 遇襲第2節 海船第4節 變第9節 受困第6節 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