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除患

?這也就算是程玉偶爾搞的一點兒童級別的小陰謀,如果二袁到了自己手中,殺也不是放也不是,實在成了燙手山芋,還不如由蹋頓這個外人幫自己解決。?

蹋頓倒是十分痛快,一回到自己的陣營,上萬的烏丸人都在等他的命令,他看了一眼下面的幾個俘虜,然後對手下說:“來人,將這兩個人砍了。”?

“不要殺我,我們袁家可是對你烏丸有恩啊!”袁尚還不甘心去死,尚想用言語來打動蹋頓。?

這些胡人最瞧不起的就是貪生怕死之人,何況他所謂的“恩”就連傻子也看的出來是互相利用,不止蹋頓連其他的烏丸人都一臉鄙視的看着他。?

袁熙比他尚有一點骨氣,鐵青着臉一言不發,蹋頓對他的感觀就好一點,但既然答應程玉,也只好委屈他了。?

幾個烏丸士兵往上一闖就要將他們三個壓下去處置,突然蹋頓想起程玉還要留一個人,忙說:“那個書生就不要殺了。”?

人和人的區別就是在這種時刻體現的最明顯,沮授一聽不殺自己,反而不高興:“蹋頓,爲何獨不殺我?爲人臣者就該爲主上死節,我願陪主公一同赴難。”?

所有的人都對他這句話肅然起敬,蹋頓語帶尊敬的說:“那個漢人,你雖然如此說,我卻不能殺你,我必須將你交給漢人大王,由他來處置你。”?

袁尚還想心存僥倖的再和蹋頓說說,蹋頓一揮手,旁邊的士兵涌上,將兩個人帶到後面,喀嚓了事。?

沮授拼命的掙扎,但他相較這些異族勇士來說,還是太過瘦弱,完全掙不出對方的控制,只能望着主公被押下去的身影淒涼嘶叫。?

片刻,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已經獻了上來,沮授看到,心中一痛,徑自昏死過去。蹋頓慌忙檢查一下,卻發現沮授並沒有什麼事情,這樣更好,叫上幾個精壯士兵,擡上沮授,捧着二袁的人頭,向程玉軍的隊伍走過來。?

當程玉見到被擡上來的沮授,先是嚇了一跳,難道註定河北最有才華的人都要死在自己手中,卻不能得到一個?等蹋頓向他解釋沮授只是暈倒的時候他才稍微放下一點心。?

再見到袁氏兄弟的人頭,雖然說不上高興的不得了,也起碼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以後不必在擔心會有人在背後捅自己刀子,當即邀請蹋頓與自己一同回營,要宴請蹋頓。?

越是原始的民族往往就是越豪爽的民族,蹋頓見程玉邀請自己,連一點懷疑懼怕的感覺也沒有,欣然答應,正在這時,突然有哨兵來報:“啓稟大人,西南方一哨人馬殺來,鋪天蓋地不知其數,請主公定奪。”?

程玉不知是何處人馬,也吃了一驚,蹋頓已經將程玉當成了好朋友,主動對程玉說:“大王何須親自出馬,我受到你的邀請正愁沒有禮物送給你,不如這樣,讓我們烏丸兒郎來幫你迎戰一場,作爲我對你的謝禮。”?

雖然他出於誠摯,但程玉又怎麼敢用,只是道謝,然後命太史慈帶領兵馬迎過去,怕他造次,又命龐統隨他一同前往。自己則陪同蹋頓回到城中等待消息,至於蹋頓帶的烏丸兵,蹋頓也派了手下人前去通知他們迴歸本寨。?

因爲有城外這不明身份的人馬在,程玉也只是強做歡顏,雖然他掩飾的水平一般,但用來濛濛蹋頓這樣的直心眼倒也不難,也就沒有給蹋頓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

過了好久,卻見龐統喜衝衝的進來,臉上洋溢的歡樂大老遠就可以看的出來。程玉一見他的臉色,知道來的一定是友非敵,心裡的一塊大石纔算落地,坐直了身軀等待龐統的好消息。?

果然,龐統進入大廳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主公。”?

“喜從何來?”?

“主公,這一哨人馬乃是張燕的黑山軍,聽說主公的威名,又聽說烏丸……”說到這裡想起蹋頓正在座,委婉的說:“烏丸的蹋頓大王正在這裡做客,特來相見。”?

雖然蹋頓不能明白這話的意思,程玉卻是一點就通,知道原來是張燕趁着烏丸入侵的機會來投奔自己。應該說這黑山張燕還算是不錯的人,不但沒有趁自己和烏丸作戰來擴張自己的勢力,反而雪中送碳,多少可以說是有一點民族氣節吧??

第7節 分歧第5節 殉城第5節 連陣逞威第9節 挑戰第3節 追殺第8節 家事第7節 起兵第5節 破城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節 敗退第2節 外篇第4節 鬼狐復活第8節 復仇第四節第7節 公子第10節 虎癡第4節 調兵遣將第7節 夜談第十六節第5節 重逢第8節 無功第一節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調兵遣將第9節 約戰第十六節第1節 單福第3節 水手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7節 遊擊第8節 說客第10節 合兵第3節 鬥志第6節 派系第4節 雙雄第6節 拒降第9節 子龍第6節 險地第3節 鬥志第9節 巨弩第1節 叛亂第10節 內應第4節 混戰第十四節第4節 登位第6節 區別第7節 反目第8節 條件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庭戰第1節 誘敵第2節 還政第3節 援助第7節 平叛第2節 錦盒第7節 撤退第5節 啓示第六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5節 收穫第2節 肺腑第2節 降卒第1節 刺殺第6節 拜山第七節第8節 重任第7節 起兵第9節 竹槓第5節 虎將第2節 降卒第5節 混亂第6節 人才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3節 壽辰第7節 襲殺第1節 驚變第4節 調兵遣將第8節 長子第1節 驚變第6節 換箭第十七節第3節 援助第3節 管亥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0節 雙敗第4節 脫險第3節 比武(2)第6節 虛兵第十三節第5節 異狀第4節 轉變第10節 漁人第5節 初戰第3節 理念第6節 人才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5節 求和第2節 會盟
第7節 分歧第5節 殉城第5節 連陣逞威第9節 挑戰第3節 追殺第8節 家事第7節 起兵第5節 破城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節 敗退第2節 外篇第4節 鬼狐復活第8節 復仇第四節第7節 公子第10節 虎癡第4節 調兵遣將第7節 夜談第十六節第5節 重逢第8節 無功第一節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調兵遣將第9節 約戰第十六節第1節 單福第3節 水手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7節 遊擊第8節 說客第10節 合兵第3節 鬥志第6節 派系第4節 雙雄第6節 拒降第9節 子龍第6節 險地第3節 鬥志第9節 巨弩第1節 叛亂第10節 內應第4節 混戰第十四節第4節 登位第6節 區別第7節 反目第8節 條件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庭戰第1節 誘敵第2節 還政第3節 援助第7節 平叛第2節 錦盒第7節 撤退第5節 啓示第六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5節 收穫第2節 肺腑第2節 降卒第1節 刺殺第6節 拜山第七節第8節 重任第7節 起兵第9節 竹槓第5節 虎將第2節 降卒第5節 混亂第6節 人才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3節 壽辰第7節 襲殺第1節 驚變第4節 調兵遣將第8節 長子第1節 驚變第6節 換箭第十七節第3節 援助第3節 管亥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0節 雙敗第4節 脫險第3節 比武(2)第6節 虛兵第十三節第5節 異狀第4節 轉變第10節 漁人第5節 初戰第3節 理念第6節 人才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5節 求和第2節 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