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叛亂

遼東軍哪裡會知道事情的真相,聽到卑衍這麼一說,信以爲真,紛紛喧鬧起來,卑衍將他們請來就早有準備,帳外的四周已經都安排了自己人,這裡的聲音應該傳不出去,於是對衆人說:“兄弟們,我們遼東軍都是精銳之師,怎容人如此輕視,不管你們怎麼想,我是決定一定要給程玉一點厲害看看,大不了到徐無山上當山賊去,願意出這口氣的就跟我一起,如果有不願意和我們一起的,我也不勉強你們,只要和我說一聲就好,不過想想以後跟程玉要吃什麼樣的苦,還不如散了。”?

帳內的衆人一聽,更是聒噪四起:“卑將軍,我們都聽您的,您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讓程玉和徐州人見識一下我們的厲害。”?

卑衍一見正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於是對衆人說:“那麼大家在這個上面按個手印,各自發誓,一定不將今晚的事情說出去。”其實他找的人也都是大膽敢幹的,又有誰會不同意,於是衆人共同發過誓以後,卑衍開始安排明天的事情。?

第二天的行軍雖然經過右北平,程玉卻乾脆繞城而過,他現在歸心似箭,又哪裡願意耽誤一點的時間,只盼所有人都可以插上翅膀,一天之間飛回到兗州去,解決眼前的危機,他卻不知道危機現在已經不只在他的眼前,還在他的肚子裡。?

到了天色擦黑,徐州軍終於停止了這一天的路程,就在路邊安下了營寨,雖然連日鞍馬勞頓,可是他因爲擔心兗州的事情,一點休息的心思也沒有,在帳中點燈看起了兵書,這些年的薰陶,他已經很適應古代文字了,沒有其他書看,看看兵書史書之類也可以解解悶。?

無瑕一直站在他的身邊服侍他,雖然現在她已經是夫人的身份,但是在骨子裡還是把自己當成了程玉身邊的侍女之類,一顆心全都撲在相公身上,對他服侍無微不至。雖然在軍旅中與程玉很少機會親熱,但是隻要能在他的身邊,自己也就很滿足了。?

眼見天色已經入更,無瑕伏在程玉的耳邊說:“相公,天色已經晚了,明日還在趕路,您還是早點安歇吧。”?

程玉探左臂到右邊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後將書放下站起身來,就要休息。無瑕正在服侍他脫衣服,突然外面喧譁聲起,程玉一驚,就要出去觀看,無瑕忙拉住他的手臂:“相公,您是萬金之軀,不可輕動,賤妾出去幫您看看。”說完轉身掀帳廉走了出去。?

程玉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心中感到不妥,又聽到外面喊殺聲起,忙將剛剛除下的外衣穿好,又套上甲冑。?

突然間帳廉一挑,無瑕由外面慌張的跑了進來,身後還跟着一身是血的趙雲,對程玉說:“相公不好了,不知道什麼原因,遼東軍造起反來,現在正在營內四處放火,見人就殺,子龍將軍剛剛殺了不少的叛軍,可他們人數越來越多,您還是避一避吧。”?

程玉雖然不知就裡,但心中知道最有可能就是卑衍搞的鬼,這個禍根,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在遼東的時候找個接口除掉他就好了。現在追悔已經來不及,程玉卻不肯逃走,隨手拿起寶劍就出了帳,趙雲和無瑕無奈,只得跟在他後面。?

果然,現在營中已經火光四處,喊殺連天,程玉非但不躲,反而挺劍向殺聲最大的地方趕去,一路上遇到不少的遼東兵,他們哪裡知道程玉的厲害,見到他過來,都想搶這個功勞,各揮兵器圍了上來。?

程玉哪裡懼怕這些,他的步戰能力說來還要強於馬戰呢,更大的場面都見過,這些亂兵他還真不放在眼裡,兩邊無瑕與趙雲兩個人也是都抖擻精神,一左一右,保護住程玉的兩翼。?

三個人如同尖刀般銳不可當,可是叛軍卻越來越多,程玉突然想起郭嘉的安危,忙讓趙雲過去保護,趙雲雖然更擔心程玉,但主公的命令,不敢不遵從,何況他也知道郭嘉在程玉心目中的地位,只得領命離去。程玉已經殺到手軟也不見叛軍退去,還好徐州軍雖然遭到突然的打擊,受了很大損失,但卻很快的由混亂中恢復過來,有意無意的向程玉身邊靠攏,越聚越多,可以讓程玉不用親自動手。?

身邊又有程玉的親兵將兩個人的馬牽來,程玉與無瑕各自上了自己的馬。眼見敵人也是越來越多,徐州兵本來兵就少,有因爲遭到突襲,現在能在程玉身邊的也沒有多少,在除去傷亡,更是已經快能數的過來,無奈之下,程玉只得放棄大營,帶領身邊這些人撤了出去。?

叛軍的主要目的就在程玉身上,如何肯放過,在後面緊追不捨,無瑕一見情況十分危急,轉身帶領剩下的人迎了上去,程玉本想阻攔,無瑕知道他的意思,在程玉的馬屁股刺了一刀,戰馬不再聽程玉的號令,落荒而去,程玉雖然着急,卻全無辦法。?

跑了一陣,終於能將馬帶住,程玉擔心無瑕的安危,一橫心,又催馬回來。正走之間,突然迎面遇到了一股叛軍,程玉心道不好,想要避讓,卻已經來不及,敵人爲首的正是卑寧,見是程玉,大爲興奮,催促手下的兵馬圍了上去,搭弓一箭奔程玉射去。?

他的箭法本來不準,今天卻如有神助,一箭正中馬眼,程玉胯下還是當年李天成送自己的墨足雪麟,已經跟了自己十年,沒有想到今天竟然折在這裡,戰馬哀嚎一聲,倒在地上。?

第2節 試練第5節 家常第十六節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師兄第10節 說服第10節 棄城第10節 擔憂第9節 緩衝第1節 驚變第5節 終第8節 救人第5節 二劫第6章 內應第6節 險地第4節 求醫第5節 終第8節 家事第五節第1節 許攸第5節 重逢第10節 奇兵第7節 溫侯第2節 回顧第8節 倒戈第10節 維谷第3節 比武(2)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醒悟第1節 使者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0節 維谷第5節 虎將第7節 分歧第10節 定策第10節 擔憂第1節 使第3節 急功近利第3節 理念第十五節第5節 收穫第2節 海船第十節第3節 水手第6節 拜山第8節 恢復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9章 集結第9節 挑戰第五節第9節 受困第7節 報復第5節 擾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4節 糜竺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內應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7節 波動第6節 自焚第4節 危機第10節 虎癡第3節 擇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喜憂第6節 失地第7節 退兵第9節 刺客第9節 貂嬋第1節 獻計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3節 鬥志第3節 身世第3節 反戈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8節 家事第5節 離間第7節 清野第4節 大戰第3節 壽辰第4節 請求第1節 “妥協”第8節 恢復第1節 除患第9節 緩衝第1節 擴軍第1節 受挫第4節 北伐第2節 聚賢第5節 破城(2)第5節 聯軍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節 霸王定計第6節 險地第8節 逆襲第9節 惺惺第7節 報復第9節 惺惺
第2節 試練第5節 家常第十六節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師兄第10節 說服第10節 棄城第10節 擔憂第9節 緩衝第1節 驚變第5節 終第8節 救人第5節 二劫第6章 內應第6節 險地第4節 求醫第5節 終第8節 家事第五節第1節 許攸第5節 重逢第10節 奇兵第7節 溫侯第2節 回顧第8節 倒戈第10節 維谷第3節 比武(2)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醒悟第1節 使者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0節 維谷第5節 虎將第7節 分歧第10節 定策第10節 擔憂第1節 使第3節 急功近利第3節 理念第十五節第5節 收穫第2節 海船第十節第3節 水手第6節 拜山第8節 恢復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9章 集結第9節 挑戰第五節第9節 受困第7節 報復第5節 擾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4節 糜竺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內應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7節 波動第6節 自焚第4節 危機第10節 虎癡第3節 擇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喜憂第6節 失地第7節 退兵第9節 刺客第9節 貂嬋第1節 獻計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3節 鬥志第3節 身世第3節 反戈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8節 家事第5節 離間第7節 清野第4節 大戰第3節 壽辰第4節 請求第1節 “妥協”第8節 恢復第1節 除患第9節 緩衝第1節 擴軍第1節 受挫第4節 北伐第2節 聚賢第5節 破城(2)第5節 聯軍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節 霸王定計第6節 險地第8節 逆襲第9節 惺惺第7節 報復第9節 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