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騎戰

曹仁聽到徐州軍的主力正在進攻山陽郡的第一感覺就是程玉瘋了,按照現在的情形來說,如果自己帶領兗州主力南下的話,很難猜想對方是否能守住徐州,這完全變成了一場賭博,只看誰的軍隊先開進對方的城池。

不過此時曹仁卻不想就這樣和程玉拼命,原因很簡單,曹洪是他的兄弟,而且是一個很重要的兄弟,在曹氏家族之中,和自己最投緣的除了孟德以外就要說子廉兄弟了。這麼多年如果沒有他在背後默默的幫助自己,恐怕自己也得不到如今這樣的地位名聲,如果沒有這幾個兄弟在的話,自己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樣的想法導致曹仁錯失了眼前的機會,不過只能以機會來形容,卻不是最佳的機會,徐庶可不會像程玉那麼頭腦簡單,他在出兵山陽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徐州的安排,就算曹仁能夠奪下徐州,也應該是山陽城破之後的事情了,到時候強弩之末的曹仁可以很輕易的就打敗。

爲了能快點出發到自己兄弟的身邊曹仁,出動了自己手下最強的騎兵,其實曹仁的騎兵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在江陵一戰中,以數百軍馬從周瑜領銜的吳軍中救出了牛金,其戰鬥力可見一斑。

不過這一次,曹仁卻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剛剛度過汶水沒有一天,突然有探路的輕騎回來稟報:“稟大將軍,西南遠遠有煙塵四起,由煙塵的高度和聲音來判斷,恐怕是敵人的騎兵。”

曹仁一聽是徐州的騎兵,也就不是很在意,都知道徐州的丹楊兵纔是最厲害的,而丹楊兵又是以步戰出名的,想來敵人的騎兵也厲害不到哪裡去。於是,曹仁命令部隊列好陣勢,緩緩前進搜尋地方的蹤影。

還沒有看到對方的身影,曹仁已經感覺到地面都在微微的顫動,這讓曹仁心中多少有了一絲警覺,敵人如果不是很多的話,必然就是軍紀森嚴,如果少量的騎兵又沒有整齊移動的話,是很難產生如此大動靜的。

等真正見到徐州騎兵的時候,曹仁暗自吸了一口冷氣,看來今天的事情要不簡單,對面的騎兵即使距離這麼遠也能看的出基本上排成了一條整齊的戰線,從衣甲裝備上又一點也不比自己差,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跨下一水的白馬,這讓曹仁想起了白馬將軍公孫瓚的傳說。據說公孫活着的時候,就連以騎兵著稱的烏丸都打不過他,每次一見到他的招牌白馬騎就落荒而逃,今天這些人馬不會是和公孫瓚有什麼關係吧?

不過曹仁很快又否定了這種想法,公孫瓚所在的幽州和程玉的青州之間隔着袁紹的勢力,程玉崛起又晚,兩個人應該沒有什麼關係纔對,想來對方是想借助白馬騎的威名來嚇住自己,想到這裡,曹仁的心中多少有了點底氣。

對方相距曹軍數裡也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兩軍相遇在平原之上,又都聲勢浩大,因而數裡之外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不過敵人調整的時間並不是很久,曹仁的兵馬還沒有來的及接近上去,敵人也已經發起了衝鋒。

在騎兵的眼裡,幾里路不過是咫尺而已,瞬間兩隊人馬都已經接觸上了,大家彼此的心裡都明白,也不用什麼客套,上來就是生死相搏。

真的一打起來,曹仁的心中越來越驚,對方的戰鬥力不但一點不比自己手下的騎兵差,反而隱隱有壓制自己的苗頭。

現在的曹仁只能希望自己趕緊找到對方的主將。曹仁本身很是好勇鬥狠,而且在如今的情勢下,如果可以擊殺對方的主將,即使對手有多麼強的戰鬥力,恐怕也會混亂崩潰的。

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曹仁在人羣中很快就發現了趙雲的影子,此時的趙雲正在人羣中左衝右突,對於這些小兵來說趙雲的存在簡直是一種噩夢,爲了殺的痛快,趙雲已經棄槍用劍,還是這種用鋒刃的武器在混戰中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曹仁一見到對方的勢頭已經知道了他如果不是敵人這隻軍隊的統帥也一定是一個核心的人物,如果可以成功的擊殺他,今天的戰鬥自己又很大的希望可以贏。

趙雲在人羣之中也早就發現了他,這樣一員金盔武將在亂軍之中,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飛,自己手下精銳的騎兵竟然連攔都攔不住,怎麼能不激起趙雲的鬥志,因此他乾脆又將寶劍插回身後的劍鞘中,伸手摘下了馬鞍旁的亮銀槍,縱馬奔曹仁衝了過去。

曹仁此時正想先他破敵,見到敵人主動送上門來又怎麼能不高興,揮舞着手中的大刀就迎了上去。

第9節 諾言第1節 成就第5節 夜襲第3節 備戰第10節 盟約第6節 反擊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9節 挑戰第2節 說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8節 嚮導第8節 慘淡第3節 誓約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使第5節 借兵第三節第8節 迴心第3節 密謀第8節 請降第8節 陰謀第10節 內訌第9節 折肱第1節 議和第6節 換箭第2節 海船第3節 退敵第9節 戰利第3節 水手第9節 山口第7節 襲殺第2節 亂戰第10節 比武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節 弱點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3節 鬥志第7節 夜談第9節 說客第10節 擔憂第十九節第4節 調兵遣將第9節 竹槓第10節 施恩第9節 選擇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8節 陰謀第5節 虎將第二節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7節 平叛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刺殺第2節 妙才第9節 貂嬋第8節 求助第3節 神醫第10節 奇兵第4節 求醫第十四節第2節 回顧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1節 擴軍第5節 異狀第10節 借兵(2)第4節 鴻門第9節 三策第十四節第9節 內鬥第2節 說第4節 求醫第7節 報復第9節 說客順義公第7節 凱旋第7節 反間第3節 鬥志第十六節第7節 絕境第5節 夜襲第3節 平叛第9節 約戰第2節 中伏第3節 說服第2節 煉丹原料第8節 再會第十六節第7節 退兵第9節 詐城第6節 人才第7節 劫營第4節 危機第10節 維谷第8節 空城第7節 分歧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出使第9節 背城第6節 意外第3節 劫營(2)
第9節 諾言第1節 成就第5節 夜襲第3節 備戰第10節 盟約第6節 反擊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9節 挑戰第2節 說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8節 嚮導第8節 慘淡第3節 誓約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使第5節 借兵第三節第8節 迴心第3節 密謀第8節 請降第8節 陰謀第10節 內訌第9節 折肱第1節 議和第6節 換箭第2節 海船第3節 退敵第9節 戰利第3節 水手第9節 山口第7節 襲殺第2節 亂戰第10節 比武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節 弱點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3節 鬥志第7節 夜談第9節 說客第10節 擔憂第十九節第4節 調兵遣將第9節 竹槓第10節 施恩第9節 選擇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8節 陰謀第5節 虎將第二節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7節 平叛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刺殺第2節 妙才第9節 貂嬋第8節 求助第3節 神醫第10節 奇兵第4節 求醫第十四節第2節 回顧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1節 擴軍第5節 異狀第10節 借兵(2)第4節 鴻門第9節 三策第十四節第9節 內鬥第2節 說第4節 求醫第7節 報復第9節 說客順義公第7節 凱旋第7節 反間第3節 鬥志第十六節第7節 絕境第5節 夜襲第3節 平叛第9節 約戰第2節 中伏第3節 說服第2節 煉丹原料第8節 再會第十六節第7節 退兵第9節 詐城第6節 人才第7節 劫營第4節 危機第10節 維谷第8節 空城第7節 分歧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出使第9節 背城第6節 意外第3節 劫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