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盟約

曹操爲人倒是簡單明瞭,一上來就問:“不知元直先生受程大人所託,來到這許昌,到底是爲了什麼事情呢?”

徐庶一聽,微微一笑:“主公知道曹大人以安定天下爲己任,想助大人一臂之力。”

曹操仰面大笑說:“好好好,我意在削平割據逆臣,不知你家主公又能助我什麼呢?”

徐庶回答說:“無論我家主公做什麼,怕都是對大人最好的幫助。”

“哈哈,此話何解啊。”

“現在天下豪強林立,北有袁紹於河北,南有劉表與荊州,淮南袁術時時心存野心,關西二賊刻刻欲犯大寶,近尚有劉備屯兵於汝南,張繡盤踞於宛城,曹公雖一心爲天子,只怕有諸侯不服,此時的曹公惟有興起義兵,收並亡鼎。區區徐州不過是彈丸之地,與曹公,不足以成其大,而與逆賊,卻足以亂其謀。我主程公,一心思報效朝廷,恨不能爲大人之行搖旗助威,正是忠義之士,如徐州之主易一逆賊,尚不知會爲天下造成多大浩劫。”

聽到這裡,下面一個插言道:“雖程大人忠義,但奈何力小勢微,如我家主公東巡,百姓可願迎我於徒?”

“十萬士卒,百萬煢首,必以幹契之舞迎大人於路。但只怕州郡空虛,爲賊人所乘。”

對對方的威脅,徐庶也以威脅相迴應,曹操也不想這麼容易就把關係搞的太僵,也想探探對方的底牌如何於是問道:“朝廷已經加封程玉爲徐州牧,以顯其忠義,又晉其爲萊陽侯,以彰其名節,不知程將軍又有何求呢?”

徐庶聽到這裡,臉色一整,站起身來對曹操認真的說:“我家主公願與大人戮力興扶漢室,合兩家各自微薄之力,而天下又有何人能抗呢?”

曹操哈哈大笑:“程玉有先生這樣的人輔佐,而我又何敢東顧呢,只要先生尚在,我必仰視東南,但有所需,能不從命?卻不知先生可願在許昌長住,以待詔於聖上左右?”

終於曹操圖窮匕現,想要試着用富貴將徐庶留下來。

“某之才疏,尚不如我家主公的萬分之一,正欲在我家主公身邊學習,待我學好之後,再來報效朝廷不遲。”

曹操見這樣不能他,又換了種方式,想要離間他,又問:“不知道元直先生在徐州又擔任什麼樣的官職啊?”

這個本來對徐庶來說是個比較困難的問題,程玉剛剛擔任徐州牧,手下的人還沒有封賞就派他來許昌了,此時的徐庶還是白丁,曹操想以次離間兩個人的關係。卻沒有想到徐庶回答說:“在徐州,主公分配的每一個官職必然要合乎他本身的才能,以我的才能來說,只配到四方去擔任使者,所以我的職務就是徐州使者。”

曹操聽了他的話,知道不管自己如何威脅利誘恐怕都不會有什麼結果,對徐庶的才能忠誠也十分欽佩,也就不再強求什麼。其實他也知道和程玉結盟的好處,此時如果程玉和他的關係比較融洽的話,可以讓自己專心西面的事情,於是用徵詢的眼光看了一下身邊得幾個參謀,大家都做了肯定的表示,於是一笑說:“有徐先生這樣的人,我怎麼敢小看徐州呢,以後我定然和徐州同進共退,也希望徐先生告訴程大人在我需要的時候能夠助我一臂之力啊。”

徐庶聽了這話,連忙對曹操說:“曹大人只要有什麼要求,徐州一定會全力支持你的。曹大人,我家主公說爲了表示誠意,有一份禮物要我轉交給大人。”說着,對身邊的侍從一擺手,那人馬上把手中的錦盒和信一起拿到了衆人面前。曹操手下的人將這些東西接過然後轉呈到曹操的手中。

曹操見錦盒上都貼着封條,上面還有編號,感到十分奇怪。先伸手將信封拿過來,展開信看了一下,臉上的神色變的有點奇怪,最後竟然笑出聲音來,見手下衆將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將信交給了身邊的衆人,衆人看過之後,臉色也都有點奇怪,郭嘉對曹操說:“想不到程玉竟然送這樣一個怪力亂神的禮物,我們不妨打開來看看,有些什麼奇怪的東西。”

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8節 無功第8節 無功第7節 平叛第7節 夜談第9節 說客第4節 脫險第5節 初戰第2節 潰散第9節 醒悟第6節 改道第2節 中伏第7節 報復第1節 軍師第8節 慘淡第5節 破城(2)第5節 醒悟第8節 指路第9節 通行第3節 疑心生暗鬼清明第10節 叛亂第8節 復仇第6節 反撲第六節第7節 撤退第8節 劫殺第1節 敵營第4節 請求第3節 鬥志第4節 調兵遣將第8節 條件第6節 義士第2節 不撓第10節 合兵第2節 巨星隕落第10章 城牆第10節 義父第10節 盟約第4節 鴻門第5節 處罰第3節 鬥志第7節 兵禍第2節 不撓第5節 借兵第8節 復仇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4節 鬼狐復活第8節 劫殺第6節 派系第8節 嚮導第9節 利益契子第4節 轉變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7節 堅持第五節第3節 急功近利第5節 聯軍第5節 重逢第8節 衝陣第4節 運氣第8節 家事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2節 兩難第2節 試練第6節 兵變第4節 喜憂第3節 詐城第5節 殉城第9節 選擇第10節 說服第7節 堅持第7節 任命第1節 許攸第3節 誓約第4節 北伐第9節 勸降第10節 黃忠第1節 “妥協”第2節 妙才第9節 內鬥第十五節第5節 張燕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4節 單于第1節 騎戰第4節 轉變第3節 退敵第3章 求死第6節 派系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4節 糜竺第5節 啓示第4節 大戰第10節 借兵(2)第5節 連陣逞威第1節 驚變第9節 刺客第1節 成就
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8節 無功第8節 無功第7節 平叛第7節 夜談第9節 說客第4節 脫險第5節 初戰第2節 潰散第9節 醒悟第6節 改道第2節 中伏第7節 報復第1節 軍師第8節 慘淡第5節 破城(2)第5節 醒悟第8節 指路第9節 通行第3節 疑心生暗鬼清明第10節 叛亂第8節 復仇第6節 反撲第六節第7節 撤退第8節 劫殺第1節 敵營第4節 請求第3節 鬥志第4節 調兵遣將第8節 條件第6節 義士第2節 不撓第10節 合兵第2節 巨星隕落第10章 城牆第10節 義父第10節 盟約第4節 鴻門第5節 處罰第3節 鬥志第7節 兵禍第2節 不撓第5節 借兵第8節 復仇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4節 鬼狐復活第8節 劫殺第6節 派系第8節 嚮導第9節 利益契子第4節 轉變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7節 堅持第五節第3節 急功近利第5節 聯軍第5節 重逢第8節 衝陣第4節 運氣第8節 家事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2節 兩難第2節 試練第6節 兵變第4節 喜憂第3節 詐城第5節 殉城第9節 選擇第10節 說服第7節 堅持第7節 任命第1節 許攸第3節 誓約第4節 北伐第9節 勸降第10節 黃忠第1節 “妥協”第2節 妙才第9節 內鬥第十五節第5節 張燕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4節 單于第1節 騎戰第4節 轉變第3節 退敵第3章 求死第6節 派系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4節 糜竺第5節 啓示第4節 大戰第10節 借兵(2)第5節 連陣逞威第1節 驚變第9節 刺客第1節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