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說服

伊籍心上雖然慚愧,可嘴上去不願失了荊州的臉面,於是說:“爲政者應心懷天下萬民,以仁指暴,卻不知道程司馬現在是否還再爲政?”

程玉聽伊籍竟然反言相譏,心中更是生氣,但冷靜和風度還是要保持的,順着伊籍的話就勢說了下去:“仁者,心懷天下大同,我自從做了朝廷的官,就時刻在想如何掃除割據,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先生身爲有智之士,應以百姓爲念,卻如何能只顧一人的名聲,罔顧蒼生禍福,不爲百姓出力,任天下糜爛而沾沾自喜於我曾經爲我的主公做過忠臣呢?”

一句話說的伊籍的臉色頓時通紅,半晌才喃喃說:“司馬所言極是,您有什麼需要我去做的,儘管說,我百死不辭。”

程玉見伊籍對自己的態度已經改觀,這纔對伊籍說正題:“雖然我也厭惡戰爭,但割據勢力沒有掃除,就不會有真正的安定,現在雖然荊州已經重歸朝廷的管轄,但劉公子卻在長沙不肯聽從朝廷的命令,我知道先生與他的私交甚好,希望您可以去說服他歸降朝廷,免得動起兵來讓其轄下的百姓受苦。至於他個人的方面,你儘可以告訴他,只要他不再與朝廷作對,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父子曾經爲百姓做的貢獻,一定可以讓他安樂富足的過完這一世。”

伊籍想也不想馬上答應:“大公子宅心仁厚,如果能對他說明道理,他自然會歸降的,既然大司馬讓我去做,我準備一下馬上就可以動身。”

程玉對他人品還是非常信任的,勉勵他一番以後命令手下人,伊籍有什麼需要的話,儘可能的滿足他,然後告辭回去,靜等伊籍的好消息。

劉琦知道徐州軍就屯兵城外,緊張的不得了,雖然自己有必死的決心,但只要能多活一段時間,誰又會反對呢?突然間有個士兵進來報告說城外有荊州伊籍求見他,劉琦馬上命令:“快將伊先生請進城來。”

身邊的劉磐告戒他說:“大哥,荊州已經歸降程玉多日,徐州軍現在就駐紮在城外,恐怕伊籍是個奸細,不應當讓他進城,就算讓他進來也不須如此的客氣啊。”

劉琦擺手止住兄弟的話:“賢弟,你是常年在外,不清楚機伯的爲人,機伯正直而又聰慧,與我的私交甚好,這些年要不是他在父親的面前替我說好話又時常爲我開脫,恐怕我早就被父親廢除繼承人的身份了,如今又怎麼能與你坐在這裡呢?”

“就算他真的從徐州軍營來,也必然是有見教於我,而不會是奸細,我反而覺得沒有能出去迎接他,是我的失禮了。”

劉磐對劉琦的話,自然是十分信任,見他如此推崇伊籍,就不在多說,只是陪劉琦在這裡等待。

不大的工夫,伊籍已經在幾個士兵的陪同下到了廳外,劉琦聽到外面的聲音,呼的站了起來,親自迎接出去。

還沒有出門,已經迎面看到伊籍。伊籍見到劉琦在這裡,畢竟是多年的朋友,一揖到地:“大公子,終於又看到您了,當日聽說江夏兵敗的消息,讓我爲您擔心了好久,如今見到您安然無恙我就放心了。”

劉琦也彎腰扶住伊籍的雙臂,將他扶起說:“我也以爲再也見不到機伯,如今能又見到您的面,就算死也無憾了,來快請到廳上,我們好好敘一敘別情。”邊說邊微弓着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兩人一邊客氣一邊一起來到廳上。

雖然伊籍和劉磐不是很熟,但畢竟都是素識,相互客氣了一番,分賓主坐下,這裡的主人已經變成了劉琦。

雖然這裡是長沙,但韓玄此時還沒有被任命爲長沙太守,這裡的太守不過是劉表手下的人,因爲兩位都是公子,才讓真正的主事者變成了劉琦,他反而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在自己的府中閒居。

都客氣過以後,劉琦也十分好奇於伊籍來這裡的原因於是問道:“機伯先生一直都在荊州,不知道那裡的情況怎麼樣了,我聽人說二弟已經在蔡瑁的慫恿下投降了程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您又如何來到這裡的?”

伊籍已經覺得自己做的是光明磊落的事情,對劉琦也就沒有什麼隱瞞的必要。於是將荊州劉表病死,蔡瑁等人矯命立劉琮爲主,以及劉琮後來投降程玉的事情說了一遍。

劉琦聽到父親病亡的時候,也是悲痛了一陣,後來聽到蔡瑁立自己的兄弟爲荊州新主,卻沒有什麼太大的表示,雖然自己有些不齒蔡瑁,但畢竟劉琮還是自己的兄弟,對他還沒有什麼太大的惡感。

說來說去,伊籍終於說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上:“如今我隨程司馬的軍馬來到城外,受他的命令,特來向大公子說明利害,希望大公子能夠歸降大司馬。”

第9節 勸降第5節 借兵第5節 壯士斷腕第6節 險地第3節 反擊第4節 脫險第1節 許攸第5節 初戰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8節 閻柔第9節 緩衝第9節 鳳雛第2節 治胡第4節 冒進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六節第7節 奪城第2節 肺腑第3節 脫險第6節 前奏第10節 合兵第2節 說第6節 反撲第4節 審訊第5節 戰果第4節 師兄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10節 求助第5節 殉城第10節 借兵(2)第7節 分歧第1節 驚變第2節 兩難第8節 求賢第9節 山口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節 騎戰第9節 二喬第5節 收穫第5節 求和第8節 迴心第3節 神醫第2節 不撓第2節 談和第1節 叛亂第1節 使第9章 集結第3節 神醫第6節 拜山第10節 內訌第2節 爭論第8節 機謀第10節 衝擊第2節 談和第6節 生天第8節 劫殺第2節 聚賢第2節 談和第十八節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虛兵第6節 派系第9節 山口第9節 說客第6節 拜山第3節 說服第4節 戰備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7節 烏丸第8節 條件第3節 反戈第9節 子龍第5節 庭戰第4節 北顧第3節 脫殼第2節 遇險第2節 潰散第2節 規劃第9節 諾言第一節第十節第八節第4節 審訊第4節 北伐第4節 誘敵第10節 治療第1節 誘敵第5章 抉擇第9節 戰利第2節 說第6節 舞劍第6節 樓班清明第4節 大戰第10節 黃忠第3節 擇第9節 通行第4節 徐州
第9節 勸降第5節 借兵第5節 壯士斷腕第6節 險地第3節 反擊第4節 脫險第1節 許攸第5節 初戰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8節 閻柔第9節 緩衝第9節 鳳雛第2節 治胡第4節 冒進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六節第7節 奪城第2節 肺腑第3節 脫險第6節 前奏第10節 合兵第2節 說第6節 反撲第4節 審訊第5節 戰果第4節 師兄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10節 求助第5節 殉城第10節 借兵(2)第7節 分歧第1節 驚變第2節 兩難第8節 求賢第9節 山口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節 騎戰第9節 二喬第5節 收穫第5節 求和第8節 迴心第3節 神醫第2節 不撓第2節 談和第1節 叛亂第1節 使第9章 集結第3節 神醫第6節 拜山第10節 內訌第2節 爭論第8節 機謀第10節 衝擊第2節 談和第6節 生天第8節 劫殺第2節 聚賢第2節 談和第十八節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虛兵第6節 派系第9節 山口第9節 說客第6節 拜山第3節 說服第4節 戰備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7節 烏丸第8節 條件第3節 反戈第9節 子龍第5節 庭戰第4節 北顧第3節 脫殼第2節 遇險第2節 潰散第2節 規劃第9節 諾言第一節第十節第八節第4節 審訊第4節 北伐第4節 誘敵第10節 治療第1節 誘敵第5章 抉擇第9節 戰利第2節 說第6節 舞劍第6節 樓班清明第4節 大戰第10節 黃忠第3節 擇第9節 通行第4節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