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各逞心中機

補完版

========================================================

孟獲聽兄弟們這麼說,心中也難免對劉備等人存有芥蒂,但在他的心中,現在畢竟和劉備之間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是到最後和劉備決裂的時候,於是好言撫慰衆人。

不料次日劉備竟然又請孟獲過營議事,雖然孟獲手下的衆人都對此表示擔心,但孟獲料想劉備不至於混亂如斯,還是決定前去,只是出門之前讓營中的衆將做好萬一的準備,不要被人賣了還不知道。

等到了劉備營中,孟獲才知道自己還是多慮了,原來劉備不是隻找了他一個人,昨日臨陣脫逃的馬超陸遜兩人也在受邀請之列,不過陸遜顯然是平日心思太多,雖然也敢來赴會,卻帶了不少的親兵衛士,想來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安排,馬超比他好一點,卻也是帶了龐德馬岱同來,相較之下,還是孟獲更光棍一些。

劉備孔明見到孟獲到來,都迎下了桌案,對昨天的事情表示了親真意切的歉意,跟陸馬兩人也是言辭懇切,跟他們卻不再說昨天的事情。

等談到了正題,大家才知道劉備今天叫大家來的目的並不是找後帳,而是劉備已經有了破敵之策,只聽劉備對大家說:“昨天一戰,雖然大家都盡了力,可是說來慚愧,竟然還是不能打敗徐州軍,不得不承認,徐州軍的戰鬥力確實在我等之上,可是就算敵人很強,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諸葛軍師剛剛定下一條妙計,今天想找大家來商量一下,希望這次可以同心協力,共破敵軍。”

衆人這才知道劉備的意思,只聽他清咳一聲繼續說:“有關破敵之策,也許我會有講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想請孔明先生來爲大家詳細的解說。”

眼前的情勢下,也只有孔明當仁不讓,只見他一揮手,已經有士兵將大幅的牛皮地圖舉了起來,孔明輕搖羽扇,踱到地圖前侃侃而談:“諸位請看,這就是眼前敵我兩軍的勢力分佈圖,這裡是吳侯的屬地,這裡是大將軍的封地……”他口中的大將軍當然並非是太史慈而是劉備的矯號。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敵人的領地連成一氣,無懈可擊,可是大家仔細一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荊州之地本就是按照劉表當初防範北方列強的要求而佈防的,其主要的防線都集中到這裡這裡,而這些地方,經過劉表的堅壁清野,已經是一片荒蕪,最近雖然有人煙居住,畢竟還是有限。”

衆人聽的一塌糊塗,頭腦裡有點搞不清那裡有沒有人和此次戰役究竟有什麼樣的聯繫,這裡也就陸遜比較聰明一點,能夠稍微的理解一點孔明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要避開徐州軍的主力,另開闢其他戰場嗎?”

孔明微微一笑:“正是此意。”

一聽孔明此言,連平日沒有什麼頭腦的馬超都發表了不同意見:“這個計劃行不通,眼下我軍與敵人一直對峙,敵人的主力部隊也都已經集結在了這裡,只要我軍稍有動作定然爲敵人所發覺,到時我勞敵逸,並且可以隨時設下各種陷阱來對付我軍,情勢未免過於被動,照我看來,那就不如直接硬功江夏城至少還有三分勝算。”

座中衆人除了劉備陣營的以外,大多頻頻點頭,確實眼下的形勢這種大規模的移動不太適合,難免會處處被動受制。

那裡孔明卻說:“大家先不要着急,我說的襲擊敵後並非是全軍行動,而是要在這裡分兵兩路。請諸位先聽我說完,我軍——不客氣的說,希望各位不要在意,現在在聯軍中的人數最多,佔到了一半以上,所以由我軍負責奇襲的行動,由此可以避過敵人的耳目渡江北上,然後經過這裡,一路上經過的地區都是人煙稀少敵人防守鬆懈的地方,最後直取淮南,騷擾敵人的後方。如果大家覺得這次行動過於危險的話,可以留守在這裡,只要佯裝出我軍主力仍在的樣子,拖住敵人的行動,等淮南被襲,敵人軍心渙散的時候,兩下夾攻,定可一舉大破敵軍。”

衆人底下議論紛紛,如果按照孔明所言,所有的危險都交給益州軍自己去承受的話,此計倒也無甚不可,哪知到突然間馬超又在一邊說話:“諸葛先生此計甚好,只是深入敵後之事未免太過危險,益州軍確實如先生所言,乃是現在聯軍的主力,容不得一點閃失,我看這樣,西涼軍本就不擅長陣地戰,人數又不足以影響大局,奇襲這件事情不如就交給馬某人和麾下的兒郎來辦。”

孟獲那裡聽到馬超之言,心中靈光一閃,突然抓到了問題的根源,馬上也對孔明說:“馬將軍所言甚是,在下所帶領的不過是一羣蠻荒野人,臨陣對敵恐怕並非所長,倒不如和馬將軍一起去,這種穿行於山嶺之間的活,應該還不成問題。”

孔明沉吟了半晌,才勉強的說:“其實並非僅僅是哪裡危險哪裡安全的問題,只是徐州軍的戰力一向強橫,少量人馬恐怕難以起到預計的效果,到時候反而會給敵人各各擊破的機會……”說到這裡,故意作出一副很爲難的樣子。

這邊馬超正準備與孔明爭搶一下,卻聽後面的陸遜說了話:“既然諸葛軍師如此說,我江東軍卻可與馬孟兩位大人協同出戰。”

這次反倒是馬超出來阻止:“陸將軍,江東軍的實力雖然強悍,可是人數未免多了一點,一路上難免有個風吹草動,讓敵人有所警覺,我想代替玄德公出戰,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想有孟大王的南兵助陣,什麼樣的堅城都不會再成爲障礙。”

陸遜卻是微微一笑:“馬將軍覺得江東兵多,我自己卻是以爲還不夠用,不過既然馬將軍如此說,在下也怕耽誤了事情,不如這樣,馬將軍與孟大王的人馬渡江北上,進襲淮南,我江南軍馬南下,再彙集一些人馬,出揚州,再與兩位會合,衆位看如何呢?”

孔明聽到陸遜如此說,偷偷的看了一眼他,臉上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異樣,然後馬上又恢復了常態,有些不甘心的說:“荊州淮南之地都是主公故土,兩位遠道而來,恐怕不夠熟悉吧?”

馬超馬上搶着說:“沒有關係,如果諸葛先生是擔心這個問題的話,儘可以派出一小隊荊州老兵作爲嚮導,我想有了諸葛先生的幫助,一定不會有問題的。”

諸葛亮見馬超已經鐵了心,也就不再與他爭執,衆人又研究了一下細節,這才各自離去。

剛離開蜀軍的營寨,馬岱就迫不及待的對馬超說:“大哥,我看這件事情不妥,以徐州軍的詭詐,豈能不防備我軍偷襲後路,恐怕一路上早已佈下無數的暗探,我軍貿然而去,恐怕會有危險。”

馬超哈哈大笑:“賢弟你太過慮了,只要我軍小心隱藏行蹤,哪有那麼容易被發現,就算被發現,以我西涼軍的神速,難道他便來得及防範不成?如果真的是有危險的話,恐怕孔明那個村夫就不會與我們爭搶此次機會了。以我看來,恐怕現在玄德也已經對我軍有了疑慮,這才一再借着敵人的手來削弱我軍的實力,乘着此次進軍,我軍也可以先暫時找到一塊落腳之地,到時候就算與他們翻臉,我們也有了自己的資本,要不然你看爲何連陸遜那個奸詐小子也要分一杯羹?要是有危險的話,他早就躲的遠遠的啦。”說到這裡,馬超略微的頓了一頓,“我看,如果得到淮南危險的消息,程玉恐怕會惱羞成怒對這裡牽制他的軍馬進行報復,那個時候纔是真正的危險,我想那個蠻王孟獲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纔會與我一同出兵的。——說起來他的領地遠在南中,與我們沒有一點利益衝突,又十分崇敬先祖(馬超一直自稱是馬援的後人),應該能成爲一個可靠的盟友。

見馬超分析的也十分有道理,馬岱這纔不再多言。另外一個方面,陸遜帶領自己的人馬回到營寨以後,也馬上召開了軍事會議,聽到劉備的這條計劃,下面有人提出了疑慮:“大都督,在目前的形勢下,雖然我軍的總體數量上比敵人要多,卻也沒有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再一分兵,恐怕任何一路的兵力都不足以面對敵人的全力攻擊吧?到時候恐怕一定會遭受很大損失的。”

陸遜聽到此言,哈哈一陣大笑對他說:“你擔心的一點都沒有錯,不但會遭受很大的損失,恐怕還有一路會全軍覆沒。”

衆人聽到這裡,臉上難免都略微變了顏色,卻聽陸遜繼續說:“不過這隻犧牲的人馬肯定不是我們。——孔明這條計策好毒啊,竟然把聯軍中所有的人都作爲犧牲品,想借着程玉之手將大家一次性都解決掉,到時候他在獨佔勝利果實,這種想法倒是不錯,可惜馬超自作聰明,中了孔明的詭計還自以爲看透了孔明,真是可笑。”

衆將聽的一陣奇怪:“那爲何大都督還要與馬超等人爭奪偷襲這個任務呢?”

“哈哈,馬超這個人向來自大,就連他那點可憐的頭腦都是他引以爲奧的東西,如今的形勢下,如果沒有人犧牲很難打破僵局,既然他一心求死,我只好幫上他一把了。現在雖然看起來我們與他們一樣都是襲擊敵後,可是他所行進的路線都是程玉控制下的地方,隨時都有可能會遭遇到危險,至於我們,一路都行進於江南,搞不好還真被我們偷襲成功,一舉擊敗程玉的徐州軍呢。”

衆將對陸遜又是一陣吹捧,讓陸遜心中更加洋洋自得。

孔明離開中軍帳,一路上臉色都是十分陰沉,一邊的劉備微微有些不開心的說:“想不到陸遜小兒還是看透了其中的關節,他這麼一來,恐怕獲利也不會在我們之下啊。”

孔明沉聲說:“其實以陸遜的心機之深來看,他能看透也不足爲奇,雖然讓他將計就計,乘機擴充了自己的實力,但比較起程玉的威脅來說,他還是要小許多。只要這一戰獲勝,將來我們也一定會有對付他的機會。只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騙倒程玉……”似乎感覺到自己的失言,孔明馬上住了口,不再多言。

接下來的幾天,兩軍竟然出乎程玉的意料,非但沒有四分五裂,反而更加親密,將整個營寨都合併在了一起,看起來似乎有種同心協力的感覺。

每天都有聯軍的士兵在外面討戰,雖然程玉並不喜歡這種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硬拼,但是每日操練一下,保持大家的緊張狀態也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選擇。

可是漸漸,程玉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開始的幾天是各處的兵馬輪流討戰,可是幾天以後,竟然只有劉備軍的人來討戰,而且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人,程玉的心中就已經生出了警覺。

恰好這個時候,程玉佈置下的眼線送回情報,在江北有一直不明身份的人馬正在向淮南方向行進,速度很快,人數不明。接着程玉又得到消息,城外的敵營中現在只是虛張旌旗,其中已經沒有多少敵人。程玉的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次恐怕要來真格的了,以孔明的性格,不發動則以,一旦發動,恐怕就是一個驚天動地的連環陰謀,於是忙召集手下的人商量對策。

另一面,劉備與孔明卻已經率領大軍離開江夏很遠,劉備仰頭望着天空說:“軍師,敵人會中計嗎?”

孔明滿懷信心的說:“無論程玉能否中計,我想他現在都不會很好過。”

第8節 劫殺第4節 雙雄第3節 破陣第1節 成就第6節 改道第6節 俘虜第1節 獻計第4節 冒進第8節 倒戈第6節 鼓舞第5節 初戰順義公第5節 名將第3節 擇第3節 平叛第7節 奪城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叛亂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受挫第十二節第8節 空城第3節 理念第1節 勝利第5節 啓示第十八節第9節 折肱第9節 說客第3節 神醫第9節 山口第7節 撤退第6節 鼓舞第10節 維谷第2節 說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10節 謹慎第10節 先兆第9節 三策第2節 反計第4節 冒進第8節 無功第7節 凱旋第1節 內應第9節 通行第2節 妙才第1節 試探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5節 破城第4節 冒進第1節 失城第1節 受挫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6節 意外第7節 醫聖第10節 先兆第5節 殉城第2節 冤情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樓班第五節第9節 意外第9章 集結第1節 軍師第6節 逃敵第10節 異心第10節 奇兵第2節 得逞第1節 許攸第3節 壽辰第3節 身世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4節 糜竺第8節 求賢第3節 敗兵相遇第10節 敵城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7節 溫侯第9節 子龍第5節 連陣逞威第9節 避禍第10節 定策第5節 庭戰第8節 求助第四節第四節第10節 內應第10節 失足第二節第2節 規劃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7節 公子第5節 破城第2節 異軍突起契子第5節 處罰第4節 登位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6節 區別第5節 處罰第2節 擺陣
第8節 劫殺第4節 雙雄第3節 破陣第1節 成就第6節 改道第6節 俘虜第1節 獻計第4節 冒進第8節 倒戈第6節 鼓舞第5節 初戰順義公第5節 名將第3節 擇第3節 平叛第7節 奪城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叛亂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受挫第十二節第8節 空城第3節 理念第1節 勝利第5節 啓示第十八節第9節 折肱第9節 說客第3節 神醫第9節 山口第7節 撤退第6節 鼓舞第10節 維谷第2節 說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10節 謹慎第10節 先兆第9節 三策第2節 反計第4節 冒進第8節 無功第7節 凱旋第1節 內應第9節 通行第2節 妙才第1節 試探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5節 破城第4節 冒進第1節 失城第1節 受挫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6節 意外第7節 醫聖第10節 先兆第5節 殉城第2節 冤情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樓班第五節第9節 意外第9章 集結第1節 軍師第6節 逃敵第10節 異心第10節 奇兵第2節 得逞第1節 許攸第3節 壽辰第3節 身世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4節 糜竺第8節 求賢第3節 敗兵相遇第10節 敵城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7節 溫侯第9節 子龍第5節 連陣逞威第9節 避禍第10節 定策第5節 庭戰第8節 求助第四節第四節第10節 內應第10節 失足第二節第2節 規劃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7節 公子第5節 破城第2節 異軍突起契子第5節 處罰第4節 登位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6節 區別第5節 處罰第2節 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