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

bookmark

二十一日,孫權出淝水,入駐淮河北岸的下蔡。

他與諸葛瑾、侍從鄭泉、立信都尉馮熙漫步在城外軍營邊,正要送鄭泉、馮熙前往兗州參拜劉協。

彼此心情愉悅,輕鬆,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此時此刻都已經想明白了。

不只是孫權,所有吳軍將校都想明白了。

不是漢軍能打,而是魏軍不經打,自己等人被張遼一場偶然勝利嚇住了步伐,原來魏軍是真的虛弱,魏軍內部矛盾重重。

仔細想一想,赤壁戰役以來,己方也就在逍遙津吃了個悶虧,說到底是輕敵大意引發的。

爲什麼輕敵大意,還不是因爲我衆敵寡,讓張遼鑽了漏洞?

也是這一戰,才形成了魏軍不可敵的心理障礙;正是因爲這個心理障礙,漢軍在西線、中線戰場連戰連捷高歌猛進;而己方受迫於魏軍威名,或議和,或請降,做出了許多讓漢魏笑話的舉措來。

也正是因爲這個心理障礙,才浪費了寶貴的戰機。

可恨呂蒙自詡名將,卻連這點東西都沒看破,害的江東爲天下人恥笑。

當年若北取青徐,既能一雪逍遙津恥辱,還能輕易攻掠、佔據人口、物資相對豐饒的兗豫青徐四州之地。

不像現在,四州人力、物力都已被魏軍折騰耗盡,百姓躲避兵役、徭役四處躲藏,追隨漢軍逃往荊州。

前後兩年時間,現在的黃河以南的中原大地,比起兩年前,足足少了三分之一底蘊!

現在局勢與前年何其酷似?

前年關羽破樊城,縱然能擊敗徐晃拿下南陽,也將在宛口與曹操對峙,相互牽扯兵力,空耗。

而己方就能輕取兗豫青徐,一舉奠定霸業之基。

只恨聽從呂蒙之言!

原來魏軍是這麼的虛弱,難怪潘濬的新軍能擊敗宿將曹仁,難怪漢軍能把魏軍壓着打。

只恨醒悟的太晚,只恨漢軍身爲友軍時,卻不肯詳細吐露魏軍之虛弱!

好在……漢軍被名聲所累,爲了遷移百姓,不得不放緩軍事行動。

漢軍肯定知道魏軍虛實,坐看己方被曹丕嚇唬、欺騙,實在是太過可恨。

孫權心緒起伏不定,總的來說還是歡樂居多,語腔含笑:“今不論曹丕、劉備誰勝,都將用兵兗州,誅討楊俊。以兗州之虛,難抵外敵兵鋒。於楊俊而言,曹植、臧霸不足依憑,唯有我江東將士可爲外援。”

鄭泉、馮熙二人認真聆聽,這次出使兗州使命重大,總的來說是己方強盛,十萬大軍屯居壽春,足以觀天下之變,主動權皆在江東。

兗州方面朝不保夕,雙方談判時,只要不是太過離奇的條約,兗州朝廷肯定會答應的。

這趟使命並不難,所以由陳留人鄭泉鄭文淵、潁川人馮熙馮子柔出任使者,兩人家族跟兗豫二州士族有所牽扯,過去也好說話。

鄭泉是有名的酒徒,唯一的理想就是裝滿一船美酒,喝了船頭喝船尾,然後睡在船中間。

宛口大營,劉備中軍所在。

荊豫馳道之上,遷移百姓匯聚結隊,或二三百人一隊,或七八百人一隊,吃着沿途漢軍提供的糧食,向南陽遷移。

劉備在營外散步,曬冬日的暖陽,身側跟着顏斐。

顏斐是最初的使者,據顏斐所說,平陽郡守徐庶將作爲後續的正使前來協商投降事宜。

急需要休養的魏國,因爲戰爭,因爲軍事失利,因爲淝水之敗,也因爲跟吳軍的反覆錯雜讓士民混亂的複雜關係,最終在田信催發下,釀成了兗州之變。

魏軍絕不可能輕易從宛口戰場撤離,這一撤,整個黃河以南、關中都將徹底失控。

現在還有發動決戰的力量,如果擊敗漢軍,魏軍揮師向東,傳檄可定州郡叛亂。

如果不打決戰,想帶着軍隊、青壯人口返回河北……那麼抱歉,魏軍中兗豫青徐四州籍貫的吏士很可能會潰逃,或逃奔歸附漢軍,或返回家鄉。

必須展現亮劍精神,不然魏軍從上到下的戰意都將瓦解,難以復聚。

好在張遼的戰旗始終飄揚在堯山,讓宛口周圍的魏軍始終有所念想。

而漢軍各營中也流傳一條流言,認爲是田信促成了劉協復辟,亦有流言說田信接受劉協的策封,成了陳王、豫州牧、大將軍。

劉協復辟一事中,田信究竟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這是許多人都在猜測、分析的事情。

畢竟是田信拒絕接納楊俊等五千餘人,打發楊俊等人返回兗州控制地方,偏偏這夥人極有默契的復辟劉協,引發大範圍的響應。

中原變局之大,紛紛擾擾,連劉備也錯愕許久,更別說其他將校。

總之有一點是確定的,魏軍分裂後,己方已經勝券在握。

今年決戰大勝,則有攻克雒陽光復舊都的戰機,至於兗豫青徐四州,反覆折騰一陣,自能傳檄而定。

這四州已經沒了戰爭潛力,防守不足,更別說是進攻。

考慮到喜歡攪風攪雨的孫權……也沒好顧慮的,淮河北岸的廣袤中原大地,就是吳軍最好的墓地。

等進入冬季枯水期,河水結冰,吳軍想跑都沒法跑。

就吳軍的陸地行軍、作戰、補給能力,對此劉備沒什麼好說的。

他看着遷移百姓,思索馬超、田信,心中有所慶幸,以幾天前的形勢,如果馬超拒絕從譙縣撤圍,那戰況走向就會朝不利於漢軍的方面發展。

好在田信嚇住了馬超,馬超沒有任性去賭一個復仇的機會。

馬超是極有可能放縱自己,任性去賭一個機會,馬超就是一步步賭博,一步步賭輸淪落到這一步的。

也虧當時張遼夜襲馬超時田信作壁上觀,沒有被馬超牽着鼻子走,展現出了無情的原則性。

已經在田信原則性面前吃過虧,所以馬超不敢賭,他若敢賭,短期內左軍很難攻破譙縣堅城,田信、北府兵也不會遷就他。

賭輸的話,馬超將一無所有。

是田信的原則性壓制了馬超的任性,馬超若有離奇舉動,或許田信就敢像收拾孟達一樣收拾馬超。

田信是原來的左軍副將,對左軍廣大的吏士而言,北府兵是曾經的袍澤,他們也更信任信譽良好的田信。

只要田信出現在馬超的營壘、陣前,振臂高呼,頃刻間或許就能架空馬超。

這是好事麼?

就譙縣戰場發生的事情來說,暫時是好事。

可長遠來看呢?

前軍、左軍、右軍、北府兵對將領的擁護、依賴性太過深厚。

成都的趙雲衛軍,漢中的魏延西府兵,自己的中軍、後軍,從體量、戰績上來說,比上述四軍差一點點。

此外還有諸葛亮益州軍、李嚴荊州軍、黃權湘州軍、士燮交州軍這四支地方外軍。

田信救過李嚴的命,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李嚴不會針對田信,逼的急一些,以李嚴的性格,可能會丟棄荊州軍,自己躲起來。

沒有李嚴的荊州軍,會聽誰的?

荊湘一體,荊州軍如此,湘州軍呢?

魏軍內部矛盾重重,漢軍雖然眼前一團和睦,可今後誰能壓制田信?

放田信開拓西域……捨不得。

兗州士族像狗一樣纏上來,還是被田信一腳踹飛,在原則性上來說,田信足以壓制士族最少三十年。

把老一輩見過大場面的士族熬死,剩下的小輩自然會老實許多。

思索着這些事,劉備從袖子裡拿出一卷帛書,是楊俊、王覽寫給他的降書。

一份有投降條件的降書,以恢復‘國家舊制’爲題的降書。

中原士族無法攻陷田信,現在越過田信來向他表忠心……如果答應,頃刻間可得關東之地,那將置關羽、田信於何地?

兗豫青徐士族表現出來的風骨,令劉備很不舒服。

經歷中原混戰,在曹操、曹丕大殺特殺後,活着的這些人骨頭已經斷了,可以支持曹丕篡漢,也能理直氣壯擁立劉協復辟,或許今後還能勸進孫權,或別的阿貓阿狗做皇帝。

未及多久,關羽從前線趕來,劉備將這卷帛書遞出。

關羽沉眉不展,道:“元直先生至此,或許另有高論。”

“非也,元直來此也只能討價還價,此根本大事,容不得妥協。”

劉備閉眼面朝暖融融的太陽:“雲長,我想知道關中士族還會有何出奇舉動。”

這幫人自導自演,不給活路,看着他們蹦躂,或許還能做出更離奇的事情。

關羽鬆一口氣,隱約有所覺悟,對此也只是一嘆:“只願彼輩好自爲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
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