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

興平二年六月,在袁術、袁紹兩人帥大軍與曹操爭戰中原、河北之時,呂布帥着剛招募不久的軍卒聚集在高唐、廖城兩地,準備強渡黃河,攻入河北境內。

暖風迎面吹來,帶着花粉香味,令人心底升起愉悅之感。陳翎望向四周,磨肩擦踵着,熙熙攘攘中,皆是披甲控弦的兵卒。

陳翎恭候在城門口,等待主公溫侯呂布的到來。

在主公來廖城之前,平北將軍高順被調至北海,掌管軍政大事,諸葛瑾輔佐,而琅邪郡則由李封代理,高覽副之。

其餘諸將,駐守齊國郡的魏續,駐守東萊郡的侯成,這兩人都沒有接到來自主公呂布傳令,因此按兵不動,繼續駐紮兩郡,維持地方事務。

駐守濟南國的郝萌、韓猛兩人,接到主公呂布傳令,率軍至廖城跟隨出征。

駐守祝阿的公孫羽,駐守漯陰的柳毅,駐守著縣的徐盛,被調至高唐,聽候張遼的命令,準備渡河攻擊平原城。

駐守歷城的廖化,由於歷城乃是泰山進入平原郡的門戶所在,此次戰役,廖化沒有接到來自呂布的傳來,因此同魏續、侯成兩人一般,繼續留駐歷城,以策萬一,防禦或有來自曹操的偷襲。

同時,管亥被派遣至高唐,協助張遼進攻平原城。張遼、管亥兩人豎起呂布主旗,準備在溫侯攻入樂陵郡,襲向平原城時,渡過黃河,共擊袁軍。

而許褚、陳宮、呂玲綺等人隨侍溫侯呂布左右,以供征戰之用。

由此,張遼一部,以張遼爲主帥,管亥副之,麾下有大將徐盛、公孫羽、柳毅,呂曠、呂翔等人,總計兵力爲三萬餘;而廖城這邊,是以主公溫侯爲大帥,陳宮、陳翎輔之,帳下大將有周泰、郝萌、韓猛、許褚、薛蘭、呂玲綺等,總計兵力約爲三萬六人。

至此,溫侯呂布兵分兩路攻襲翼州的部屬基本完成,只等各將帥軍到達聚集處,便可兵發翼州,攻城略地。

城外青苔石間,散發着一股潮溼的味道,令陳翎心神一清,等待的時間有些久了,在這樣的微風中,有些昏昏欲睡。

再次遙望了一眼官道,見路旁青葉花開,偶爾有騎卒踐踏着滿地花瓣的泥道奔馳而來,陳翎見之,心中暗暗失望,這些都是諸將的傳令使,不是主公的騎軍兵卒。

駐紮在樂安的周泰已經到來,他現在沒有和陳翎站一塊,等候着主公呂布的來到。這是因爲作爲此種戰鬥的主力軍勢,周泰他正忙於檢視軍伍以及安排各部人馬依序登船。

廖城這個地方處在河北、青州交點結上,幾乎上了船,在無袁軍阻擊的情況下,半日即可登上河北之地。

如此要地,原本應該引起袁紹的重視,可由於現在曹操與他袁紹現在交戰正酣,無暇顧及這些,在靠近廖城的黃河北岸,袁紹並無駐軍在此。

這樣的局勢,對於青州呂布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主公未曾來到廖城的情況之下,周泰已經遣出前部軍勢,搶登河北之地去了。

時至日中,在陳翎的瞭望中。

溫侯呂布騎一匹戰馬,手持畫戟出現在陳翎的視線內。

鐵蹄隆隆,旌旗飄展,持槍握矛的騎士跟隨着呂布縱馬馳來。

呂布一馬當先,王者一般的傲視前方。此時的溫侯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滿面肅容,左右乜視間,張狂異常。

在他身後的是幾乎同樣裝束的呂玲綺,只見粉臉俏麗,眉峰絳紅,眼中帶煞,騎在赤兔馬上,跟隨於後。

與呂玲綺並駕的乃是陳宮,此時他一席官身,黝紅如練,頦下飄着幾縷鬍鬚,顧盼間冷峻沉着。

在後面的兩人,一爲宜霜,另一爲孫翊。

宜霜頭挽雙丫髮髻,數條粉色錦帶系綁在發間,隨風飄蕩,煞是好看。她身穿玲瓏甲,手提一柄長槍,縱馬馳騁間,嬌小俏豔。

孫翊已經是男子弱冠裝扮,皮甲裝束,手持一柄大刀,稚嫩的臉上似乎心事重重,對身前身後的騎軍視而不見,只顧着伴隨而進。

在溫侯呂布來到面前之時,陳翎上前一步,躬身致禮,靜待主公駕臨。

溫侯呂布率軍靠近廖城,見陳翎等候在此,頷首間擎起手中畫戟,隨之騎軍在呂布的帶領之下,緩慢下來,直至陳翎身前,完全停下。

呂布翻身下馬,陳翎上前爲其牽馬。

於後陳宮、呂玲綺等數人一一下馬上前來與陳翎見禮,陳翎向着主公呂布,扶繮拱手道:“臣,陳翎見過主公。”

多日不見,有些生疏,陳翎知道並非是如此,溫侯呂布得天子欽賜“左將軍”官身綬印,已非昔日毫無根基冒名青州刺史,而是有着朝廷品序的大漢左將軍。

這個“左將軍”的名號,不止爲溫侯呂布正身立名,而且同時也給呂布帶來巨大的改變。

其一就是,在諸侯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呂布頑強抵禦袁紹、曹操兩勢的攻擊,卻依然屹立不

倒,穩踞青州一地,令人吃驚、愕然間,不禁讓這個天下逐漸開始接納溫侯呂布這樣一個武夫的存在。而隨着朝廷正式的封賞拜將,慢慢地,那些世家子弟帶着好奇之心,進入青州,或出仕,或遊歷,給呂布心境於巨大的改變。

天下雖大,但武力爲尊,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個人武勇就算再厲害,也不能依仗縱橫天下,惟有帳下所有效忠自己的臣子都強大了起來,那麼,這纔是真正的無敵啊。靜夜臥榻間,溫侯呂布每每如此想到。

其二,早年的經歷,出生在邊塞,成長於官宦家庭,服侍丁原、董卓這些事情,都給了呂布巨大的衝擊。安定的生活中,不比戰亂時期,可以憑藉武勇賺取戰功脫穎而出,可以縱馬傲嘯俯視天下英傑,而只能通過各種繁文縟節,以顯各人的尊卑等階,上位者,威嚴寬厚;臣下者,謙卑有禮,如此一來,纔算是真正的“君君、臣臣”。

陳翎見過溫侯呂布之後,與陳宮寒暄了一聲,接受呂玲綺、孫翊、宜霜三人的拜見,一一還禮之後,引着衆人向廖城內進去。

陳翎邊走,邊爲周泰不在的原因解說着道:“據細作回稟,此刻袁紹在黃河北岸並無大量兵卒的蹤跡,因此幼平,便直接派麾下軍卒強渡黃河,搶佔要地去了。”

呂布點頭,跨步行走間言道:“如此甚好,有了前方據點,待渡河之後,某即刻遣成廉、魏越兩人直接襲取平原之地,而非需安營紮寨。”

現在呂布麾下,已經重新又招募整齊了六千騎軍,配上馬鐵,毋須擔心道路不好走,可直接跨山越嶺、跋山涉水分取樂陵、平原郡內的各縣城,以孤立平原城之勢,待等步卒過河之後,便可直接包圍平原城而戰,不必再等待姍姍而來的步卒前去攻陷城池。

這就是騎軍能夠快速下城的好處,在袁軍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奪取城池,合圍平原城了。

事不宜遲,在匆匆用過飯之後,溫侯呂布不待郝萌、韓猛、許褚三將提兵到來,直接率騎軍登上船隻,揚帆向着黃河之北而去。

陳翎原本也想跟隨而去,可惜的是郝萌、韓猛、許褚三人皆是無謀之輩,更兼對於河北之地甚是陌生,生怕迷途,溫侯呂布乃令陳翎留下,將這幾人,等全聚齊之後,再率軍跟上攻入翼州。

而周泰,則是帥大軍跟隨呂布而去。

前方已經開始戰鬥,自己還得等待,這種事情,陳翎是無所謂。跟隨溫侯呂布左右,那是爲了安全着想,河北並非無名將,遇上顏良、文丑等,帳下只有曹性、夏侯恩兩將的陳翎,恐怕自己不能敵啊。

陳翎是如此想,曹性、夏侯恩兩人似乎更加沒有想法。作爲其部將,現在陳翎官至翊軍將軍,兩人不管是爲校尉、還是行軍司馬,都幾乎沒有區別。麾下就這麼多兵卒,五百騎軍、八百連弩,若是換了其他之人,想必會考慮再多招募一些兵卒,以供征戰,但陳翎似乎根本無意於此。

翊軍將軍可不比陳宮的軍師將軍,陳宮那將軍位,其榮耀性多過於實際作用,這是爲了陳宮能在主公呂布不在的時候,給出一個可以名歸言順號令衆將的官身憑據。

當然若沒有軍師將軍這一職務,陳宮還是會在主公呂布不便之時,以別駕身份指揮戰鬥,但這很不一樣,文職指揮武職,以前勢力弱小之時,還能爲之,但現在主公既然已經是左將軍了,那麼何必如此呢?

況且,大家都封將軍位了,就陳宮沒有,豈不就是在說,陳宮這個位置可能不長久,有可能會被撤下來?

陳宮是如此,陳翎差不多也是這般情況。

作爲溫侯呂布勢中,少有的幾個謀臣軍師,由於諸葛瑾一直在處理政務,不能從軍,僅有的二位軍師,肯定得有一個軍職在身,才能整肅軍律,不至於在戰爭中,因爲這樣的小事,而導致大軍敗北。

大軍出征,謀臣身份不夠,那麼按上一參軍事職務,從旁協助進軍征戰,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原因何在?

一是大都將領都是些目不識丁的武夫,若是憑藉人多勢衆就能打勝仗,那就不會有謀臣軍師這樣的人出現了;

二是軍中各種瑣碎雜事繁多,肯定得有文吏的存在,不然何以制軍嚴整,令行禁止?

三,認字識文之輩,多是一些博覽羣書之人,對於統籌謀劃、調撥兵馬,不能說無師自通,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只要按部就班,依照讀過書籍中學識,就能勉強出兵征戰。

那些紙上談兵者,經歷一場、或數場戰爭之後,有的或許不再上戰場,有的或許就陣亡在戰場上,優勝劣汰之下,總會有人留下,有人離去。

其中或有天賦出衆者,那麼就是一流的謀臣,絕代的軍師。

這樣的人才,在溫侯呂布眼中,陳宮、陳翎兩人絕對可以算作是其中之一、二。

呂布授衆臣將軍位,並非胡亂指派,若能借與曹操共擊袁紹之勢,取得翼州三郡之地,那麼勢必會擴軍,

待到那時匆匆招募士卒,投入與曹操的爭奪戰中,還不如未雨綢繆,先行擴漲軍伍規模,以待那刻的來臨。

若是兵敗身亡,那麼就沒不必考慮這些了,部從部將會降、會陣亡,將軍位封賞出去,也能聊以慰藉,不至於到頭來,還埋怨自己毫無氣量。

就是這個原因,陳翎的翊軍將軍一職,並非是虛職,而是實權,只要陳翎他想招募兵卒,只要不過萬人,溫侯呂布還是會給出兵糧兵需的。

可不知爲何,以陳翎的情況來看,他家底殷實,萬人軍伍有主公呂布的支持,招募足夠,並非難事,但他卻沒有急切着擴漲軍勢,而依舊還是那般人馬,五百騎軍、八百諸葛連弩,僅此而已。

衆人心中雖然存着這般疑惑,卻沒有向陳翎問起。

青州治中喜歡精兵,只想打造精兵而非強軍,這就成爲衆人的共識。

這一表面上原因,在陳翎心中卻是說不出的無奈,此刻自己僅有夏侯恩、曹性兩人,與曹操一戰,殲敵僅二萬,這個當然是自誇,自損數千,已有名將之資,順帶着曹性、夏侯恩兩人也爲世人聞之,曹性有射瞎夏侯惇一目在先,擅射卻不精成爲世人所共知。

他們有何能力,能力極限在哪,陳翎可謂是一清二楚!

性公!

劍聖!

自己怎敢付與大軍帥領?

那樣豈不就仿似在說自己識人不明嗎?

千把人的軍勢,曹性、夏侯恩還尚可,若是萬人軍伍,帥之出征,不喪師辱國已經是叨天之幸了。

合遑期盼兩者破軍殺敵,那樣的事情,陳翎根本不存祈望。

若是能得一名將在側,譬如失之交臂的趙雲,陳翎早就這麼幹了,招募兵卒,毋需自己擔心,自可由他自己處置,遣而出征,能大勝能小敗,自己豈不樂乎?

而假如自己帥軍呢?

這種事宜差不多就一個道理,陳翎沒有那閒工夫一直待在軍營中,管理軍勢,遣曹性、夏侯恩兩人代爲管轄又不放心,因此,才遲遲沒有招募軍卒,已成大軍。

說到底,一個字,懶!

自由自在慣了的人,那受得了這般拖累,再者陳翎屬於那種做起事來,全力以赴的人,若真集聚起這麼一支軍伍,說不得也會整肅嚴明,不成精兵強軍誓不休。

一日之後,許褚、郝萌、韓猛三將率本部人馬至廖城。

駐守在濟南國的郝萌、韓猛兩人距離廖城很近,若是得報就起軍出兵的話,應該早就到達。這並非是兩將拖延,而是在過來之時,與屯兵歷城的廖化相商之後,郝萌、韓猛兩人分別撥兵馬一千交付給了廖化,由他在兩將出徵河北之時,代爲主管濟南郡內所有事宜。

因此,在許褚率着一千餘虎衛至廖城之前,郝萌、韓猛兩將共率六千軍伍來廖城與陳翎匯合。

在等待了半日之後,許褚才姍姍來遲,原因一是路程相對比較遠一些,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從徐州下邳退縮至東海郡的臧霸,懇求溫侯呂布,能夠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將琅邪郡內的開陽等城、縣地,交還給他。

這個要求,對於臧霸來說,正常不過了,但對於駐紮琅邪將近二年的高順來說,屬於癡心妄想!

不必通過與溫侯呂布的溝通,高順就駁斥了臧霸來使,令其迴轉東海,言道,若曹操攻襲東海,臧霸可入琅邪郡內躲避,這就是看在昔日的情分上,纔會如此辦理的。

俗話說的好,人在屋檐下,豈能不低頭?

昔者,呂布暫居琅邪郡之時,對於臧霸的要求,有求必應,這才能夠兩廂無事,熬過那一段苦難的日子。現在溫侯呂布佔據了青州,開始向翼州進軍,臧霸在曹操大軍之勢下,潰敗逃脫至東海駐紮,這其中的緣由,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還在下邳未曾陷落之時,臧霸向青州求援,當時溫侯呂布身陷曹操大軍攻勢中,還是遣出李封前往支援,這可以看作是因兩人私人之誼,又是盟友關係,溫侯呂布纔會如此的。

不過這其中,臧霸受其瞞弊,因而敗退至東海蝸居,呂布心底是否存在歉意,不得而知。但也是同樣的原因,曹操纔沒有進軍東海,一鼓作氣把臧霸徹底消滅,這同樣可以看作是由於溫侯呂布的存在,臧霸得以保存一塊領地,而沒有就此消亡。

對此,現在的臧霸或糊塗,或明白,都應該知曉,溫侯呂布對於他來說,有怨有恩,其中的情緒,一時半會,臧霸他是分辨不能。

溫侯呂布是有機會求援他的,不過那是在不顧青州的情況之下;溫侯呂布是可以不顧他的,但還是遣出李封。那個時候,曹操三路大軍,分襲翼州、徐州、青州三地,翼州不必說他,青、徐兩州都面臨傾覆之危,但溫侯呂布還是遣出將領,救援他臧霸而去了。

這是恩義,對此臧霸心中感激。

而另外溫侯呂布不告他,而任由曹操攻略徐州,對此臧霸心中滿是苦楚。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回 魏延衝陣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二百三十五回 夜觀天象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回 決戰城下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襲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
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回 魏延衝陣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二百三十五回 夜觀天象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回 決戰城下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襲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