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

張遼傷的不重,只是因力竭才被太史慈所趁,以致受了內傷。

過去僅一日,呂布率騎卒先至,看着帳中撐住榻沿勉強起身的張遼,呂布和顏安撫道:“文遠靜養即可,毋須起來。”

雖然呂布如此語言,張遼還是奮力站起,抱拳羞愧道:“主公,我…”

呂布繼續撫言道:“某已盡降黃巾全軍,此次前來,麾下將士有四萬衆,區區一北海小城,指日可下,文遠無須憂慮。太史慈若出,某必爲文遠復仇,將其擒下,任憑汝處置。”

張遼與太史慈兩人之間,雖是敵對雙方,但北海城下一戰,張遼甚是佩服太史慈武藝,聞聽呂布之語,心甚喜焉,連忙道:“太史慈武藝高強,更兼此人不趁人之危,行小人行徑,實乃是忠義之士,主公若能擒之,可說其降來。”

呂布轉目顧四周,見張遼帳內僅一親隨相侍,不應其言,而是皺眉說道:“文遠,你傷病之體,豈能無醫?”呂布說罷,速令成廉出帳,往鄉間請醫師前來。

張遼聞之,感激涕零,俯身道:“不當主公如此厚待,遼…”

呂布此舉並無邀買人心之意,實是出自至誠,唯此張遼更爲感動,言語間,竟然語不成聲,心中暗自發誓,爲主公之事,自當努力奮爭,以報此恩情。

主僕兩人就於帳中,一人跪坐,一人斜臥,閒聊起來。

張遼乃是呂布舊將老臣,不比陳宮、許褚、徐盛等人,一者是陳翎所攜投入帳下之將,一者是新來乍到,人心叵測,難免有親疏遠近之別。呂布見其爲自己之事而受傷,由此更見親切親近,心腹之語,自能講來,讓張遼一一聽聞。

將最近的大事,以七千軍衆破四萬黃巾之軍,斬殺於毒、白繞兩將,降服管亥,傳檄徐和,收服三十萬黃巾衆傾述一番,聽着的張遼拍案擊節,講述的呂布眉飛色舞,君臣相得,無復以此。

此事張遼雖早獲知,但怎如主公親身講述一遍來的驚險?

更兼此時,主公呂布坦誠以待,示其勇武,張遼怎會不知趣,從旁讚歎上幾聲?

時至日落時分,大軍才姍姍而來。

張遼得醫師治理,堪堪站起身來,陪同呂布出營迎接大軍的到來。

率先而進的是

許褚一軍,許褚在秋高氣爽的天氣中,半赤身體,提着一柄大刀闊步上前,見呂布、張遼兩人站在道旁,大笑着過來,先行參拜呂布,行抱拳禮道:“主公,褚不負所托,率前軍至。”

呂布頷首,上前一步,親扶其臂膀笑顏道:“仲康,來急矣,汝之部從何在?”

許褚大笑,答道:“尚在後邊,且待片刻就至。”

許褚說完,向呂布告聲,便走到張遼,伸出大手,拍了張遼一下,小聲着說道:“文遠,你與太史慈一戰,我可是聽說了,可惜當時某不在,不然的話,哼哼…”許褚說着,一亮手中的九耳八環象鼻刀,用力掄舞了幾下,喝道:“除去主公之外,何人能擋?”

張遼搖晃了一下,努力振作精神,贊同說道:“若仲康在此,太史慈不能敵,定會認輸罷戰。”

許褚聽聞,喜之。

呂布聽得兩人的說話,心中自得,暗忖,現在麾下兵卒數萬,大將有張遼,高順、許褚等,謀士有陳宮、陳翎、許汜等,只要將北海攻下,自此某將傲視羣雄,不再是一寄人籬下的落拓之將。

三人說話間,許褚的部從逐漸靠近營地,行進過三將身側,皆行禮而過。

呂布讚賞,張遼欣賞,許褚肅然。

許褚一軍大約在一千左右,並不是許褚只能將這麼多士卒,實則是許褚對帳下部從要求頗高,勇力不能擋自己一擊者,皆不能爲虎衛!

虎衛者,重甲步兵,穿覆體盔甲,手持斬馬刀,背大盾,各個身形高大之輩,力弱者,如何能在如此負重之下作戰?

此千人中的半數,還都是許褚譙縣自家族人,其餘乃是幾經戰鬥之後,被許褚相中,收攏歸至部屬的。其中有相城人,有莒縣人,有剛剛結束戰鬥後,被許褚強拉過來黃巾軍中的力士。

管亥對此不能制也,許褚是呂布帳下宿衛之將,許褚所需之兵,與呂布自己所要一般無二,難道自己能呆愣的矗在那裡,硬生生的等主公呂布上門討要?

許褚前軍進入營內之後,此時天色漸暗,呂布毫無不耐之色,沉着站在營外,以待中軍至。

主公不歸營,張遼、許褚兩人何以能離?

兩將分衛呂布左右稍後一步,靜等大軍至。

車馬鼓譟間,影影憧憧,旌旗呼獵,陳宮率三萬大軍至。

中軍華蓋之下,陳宮居中,徐盛、廖化兩將持兵刃護持左右,兩人身後便是各自的親隨校尉,馬聲嘯嘯,步卒如龍,委曲蜿蜒,蕭殺之氣迎面撲來。

陳宮經過呂布身側,微笑以待,僅拱手一禮,便帥軍而進。

徐盛、廖化兩將同樣如此,抱拳施禮,不下馬,不棄械,騎馬而過。

全軍皆是如此,無人例外,除去管亥等原黃巾軍,各個面露驚異之色,不知如何是好。

呂布自離中軍,陳宮掌全軍之權,除非臨戰事,呂布對此也不能指手畫腳,軍令所至,無人可阻,就算是主公呂布也不行。

這是維護軍師的權威,這是維護君上的威儀。

大軍進營足足花了一個時辰,安排好一切事宜之後,陳宮這纔來繳令,口稱道:“不負主公所託,帥大軍至張遼營中。”

呂布頷首點頭,肅然扶起陳宮道:“有公臺在,某方得行事方便無阻,今後依仗尚多,若有不當之處,還請諫之。”

陳宮微笑告退,提大軍數萬行進,其中大多數還是前黃巾軍,若說不累,那就是相欺了。

大軍全部進入張遼擴建的營內,其中不包括徐和所率的糧草輜重一軍,作爲押解隊,只能慢吞吞的前行,不知何時能夠到達。

不說呂布對此會不耐,諸將同樣如此。

宿至半夜,忽有人驚呼起來。

只聽得巡夜大將徐盛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營外的嘈雜聲,驚醒起呂布,呂布穿衣披甲,綽起畫戟便向帳外趕去。

剛出了宿帳,張遼提破天戈迎上前來道:“主公!”

呂布皺眉,說道:“文遠,某大軍在此,些許屑小之輩而已,無礙與某營寨,只管回去休息罷了。”呂布說着,不顧張遼努力上前,令早已服侍在側的魏越扶其回去。

張遼苦笑着,在魏越強行之下,只得回帳休息。

呂布跨上赤兔,引成廉等十數騎,急馳向徐盛所在。

來到營門,呂布不禁大吃一驚!

來人竟然是…

書羣號:一零八九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五百一十八回 鳴金收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
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五百一十八回 鳴金收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