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

建安三年六月,馬雲祿攜馬岱、馬休、馬鐵三人迤邐來至北海,聞報馬騰、馬超分別爲曹操加封爲前將軍、伏波將軍之後,呂布乃不用馬岱、馬休、馬鐵三人爲將,使之爲呂玲綺部曲。

六月上旬,張揚聚集兵勢於鉅鹿,待幽州諸將閻柔、田豫、牽招、鮮于輔、鮮于銀、公孫度等人率軍依次抵達之後,張揚遂傳令依然屯兵館陶的陳翎帥其帳下衆將前來參拜。

此時張揚與陳翎同爲刺史,按理說兩人官職相仿,無謂上下之別,然此次征討翼州最後一郡是在溫侯呂布的敦促下發兵前往攻佔,爲正視聽,張揚纔會有此舉。

相比張揚帳下諸將,陳翎這一方的大將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周泰、審配、柳毅、張南、公孫羽等,更見雄壯,兼翼州兵力還在張揚幽州之上,因此雖有溫侯呂布敕令,但除去與陳翎相交厚的周泰、陳震等人之外,對此俱略有微詞。

黎陽一戰中,除去曹洪這一曹軍主帥逃遁進入鄴城,其他田豐、許攸、夏侯德、夏侯尚等人皆爲陳翎所部擒拿,就因陳翎爲換取妻兒回平原,他置其帳下諸將的功績不顧,縱敵而走。

本來就因此不滿的顏良、文丑等將於此沒有理會陳翎這個翼州主帥,接得令至之後,直接率軍前往鉅鹿與張揚匯合。

因此待陳翎帥軍攜着周泰、陳震、張郃、高覽、審配等移兵廣平郡曲渠之時,於此等候的公孫羽、柳毅兩人臉帶尬尷之色出城來迎陳翎進內休息。

一番寒暄間,陳翎有些感慨,張郃、高覽兩將是在平定幽州之時,自己結交起來的情誼,而審配爲自己安置在樂陵國之後,心切急欲報仇雪恨的他,對自己放走與郭圖一丘之貉的許攸甚是不滿。

顧及到這是爲了陳翎的妻兒,審配卻是心懷怨憤着忍了下來,陪侍在左右。

經由這一段時日的相互瞭解,審配的心底知曉,能夠擊敗曹操擒拿住郭圖的,這樣的帥纔不多,在審配眼裡,止有數人而已,其中最有可能就是陳翎。

至於現在得溫侯呂布器重的張揚,平庸之輩,不足託於重事。

念及此,看覷着陪伴在陳翎身旁張郃、高覽等將以及出城迎接自己等人的柳毅、公孫羽兩人,或許在他們心中都是如此想着,現在的陳翎不過是一時失勢,展望將來,能成就大事者,還應屬此

人。

一宿無話,翌日沮授收軍中大權於己身,令諸將留下大軍之後,便攜着衆人北上前往張揚屯兵之地鉅鹿。

鉅鹿在曲渠之北,兩地都在鄴城東北方向,按理說張揚若想南下攻擊鄴城,屯兵邯鄲是爲最佳,不過邯鄲距離鄴城實在太近,慮及糧草之重,將大軍屯糧之地放在鉅鹿亦可。

不過這樣一來,就顯得比較麻煩,陳翎帳下久爲糧草轉運使的薛蘭如此說叨着。

沮授聞之,心中不過稍一轉念,便微微一笑不以此爲意。

自陳翎出兵擊曹洪所部之後,緣由陳翎屯兵於陽平郡館陶,顏良、文丑兩將乃分駐鉅鹿、安平兩郡,廣平郡爲柳毅、公孫羽兩人所駐紮。

顏良與周泰一戰,雖然未曾報至呂布知曉,但私底下青州所有將校皆知的情況之下,主公怎會不聞之?

溫侯既聞,張揚如何不得知?

就是緣由將帥不和,自己纔會在陳宮、諸葛瑾、陳羣等人的力薦之下,來至翼州調撥此次征討之戰。

張揚是此次戰鬥的主帥,而自己則是軍中之典軍。

所謂典軍就是糾察四方,監督參謀獻計,陳宮曰。

而在沮授印象中的典軍一職,源於靈帝時西園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曹操擔任過此職,掌統校尉以下親王親事和帳內守衛陪從之事。

此典軍已非彼典軍,更接近自己在本初公帳下之時的都督,除去了還有一幽州刺史張揚之外,並無很大的區別。

深感此職責頗重,沮授心中暗暗念道着,一方面既要在不受張揚掣肘的情況下,主導此次戰鬥,另外一方面,還得協調諸將諸軍,好教他們同心齊力攻下鄴城。

如此情況之下,張揚將屯糧之所選在何方,已經是不那麼重要了,更爲重要的是,彰顯着呂布麾下又有一名將即將崛起。

鄴城不比其他城池,這是曹操在河北僅有的一處盤踞地,若能攻克下來,勢必將成爲攻守易勢的關鍵,從此之後曹操將無力挾擊溫侯呂布,而主公則可以從容不迫的或北或東攻入中原,取得兗州、豫州、司隸、三輔…繼而便是這整個天下!

如此一戰,怎能不成就一員大將之威名,使得他成爲名將? wWW ⊕тt kǎn ⊕¢○

當然,那是在自己從旁“協助”之下,沮授如此默默唸道着。

一行百餘騎,速行轉眼間便已至鉅鹿。

來至張揚安營紮寨之地所,自有遠眺的侍衛報給張揚聞知,遂沮授馳馬近前,來至營帳門外之時,此刻張揚已經攜着諸將迎候在此了。

張揚身高不過八尺,身形優雅,頗有儒將之風。

不過對於張揚知根知底的陳翎不這麼認爲,至少張揚的武藝還是不錯的,在軍中應能夠與高覽等人一較高下,至於勝負,那就另說了。

此刻自己已不是主帥,陳翎謹慎的跟隨在沮授之後,翻身下馬含笑施禮向張揚致意。

“原來子儀亦來此矣…”張揚在向代主公至此的沮授致禮之後,便看覷向陳翎,在他心底,其實是有些驚愕。

陳翎此人不比他人,在溫侯麾下屬於那種權高位重之人。

若是陳翎因自己爲主帥一事而不來鉅鹿,自己亦不會驚訝萬分,只會暗暗念道着,果然如此,…心中可能並無不滿之意,畢竟相較起來,自己的確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一一拱手致禮寒暄中,張揚請諸將入大營。

緣何至此?

張揚還在牽掛着陳翎到來之事,是因奉先公?

抑或是想來與自己爭奪兵權?

張揚想了很多,根本沒有想到的是,陳翎此來並無他意,只是順應他將令而已。

張揚有如此這般心思,實在因現在有關陳翎的傳聞實在有些離譜了。

在呂布剛佔據青州之後,北海三傑的名號便傳揚出來。

陳宮、陳翎、諸葛瑾,三人皆是當世英傑。

從呂布崛起的情況來看,陳翎在其中居功至偉,相較之下,陳宮、諸葛瑾兩人一常伴隨溫侯出征在外,一於內安定後方,顯得不那麼光彩奪目。

正是緣由此,起初陳翎便已獻侯再世之譽。

不過有關陳翎種種的傳聞宣揚開來,這青州之地的黎民百姓心中忽有所悟,或許陳翎並不是陳平,而是一位高之權臣。

所謂空穴不來風,正是緣由陳翎此前的種種,時至其使周泰爲主帥兵圍真定城池,陳翎帳下一將亦能號令一方封疆大吏張揚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明證,陳翎他的確並非是陳平一流,抑或是王莽之輩。

是否如此,還有待商榷,這個天下中的芸芸衆生拭目以待着。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百四十二回 趙雲出現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顏良攻城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
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百四十二回 趙雲出現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顏良攻城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