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

張翼乃是張良後人,常以漢臣自居。

原爲張郃所擒已感羞恥,如今竟然淪落到服侍僞帝呂布帳下大將周泰的境地,這種事情如何能讓張翼忍受得了?

少年成名,又加上祖上皆爲漢室效力,這一日張翼乃尋張嶷來商議,欲反正重新投入劉備麾下爲臣。

張嶷亦非是能夠忍氣吞聲之輩,性情豁達豪壯,聽得張翼相攛掇之後,便約定來日各率本部人馬齊攻周泰大帳,就算不能殺死周泰,亦要令得他無暇兵圍梓潼。

張翼、張嶷兩人都是智勇雙全、有膽有謀之人,奈何如今尚在少年之時,所行之事有欠考量,假如只有周泰一人的話,兩人或許有成功的可能;但現在有審配、賈逵兩智者在,如何能夠讓張翼、張嶷兩將得逞?

張達賺城之計或有遺漏,但以審配、賈逵兩人的目光來看,魏延不問是非,直接揮砍斬殺張達,此間必有內情。

思慮一番之後,審配、賈逵兩人得出一個最爲接近事實的猜想,那就是吳蘭、張翼、張嶷三員川將中必有一人通敵。

在周泰令帳下諸人分兵圍城之際,審配、賈逵兩人小心翼翼提防着這員通敵之將再復趁機取事。

是故,在張翼、張嶷兩人剛剛約定不久之後,周泰就已經得報,張翼、張嶷兩人無故私下密謀,似有不利自己的行動。

張翼、張嶷兩將皆是有才之人,雖然現在年少,但周泰不願屈殺此等良將,乃遣人召吳蘭過來問話。

吳蘭乃是新降之人,在周泰帳下爲將,可謂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

這日夜晚將臨時分,吳蘭卸下盔甲,正待吃過之後便早些歇息,接任下半夜的巡視任務。忽聽得帳外有人向裡稟報言道:“將軍,主帥請將軍過去一敘。”

聽得這話,吳蘭心中狐疑,卻不敢怠慢,匆忙放下手中筷箸,披了一件輕甲就向周泰大營而去。

待吳蘭至周泰大帳,見周泰正與審配、賈逵兩人說笑,吳蘭乃上前一步,向着三人一一抱拳施禮,口中言道:“末將吳蘭見過大帥、軍師。”

周泰罷手,請吳蘭坐下,然後問道:“吳將軍,從軍多久了?”

料想不到周泰竟然是詢這麼一個問題,吳蘭遲疑了一下,默思片刻,站起身來向着周泰抱拳回稟道:“末將自少年時投在劉焉麾下爲吏,轉眼間,時至如今已經快十年了。”

“嗯…”周泰本不是想詢問他這樣一件事,不過是爲了避免唐突,故而先行問了這麼一句,待吳蘭回答之後,周泰嘆了一聲說道:“十年軍旅生涯下來,吳將軍也可算是一員宿將了。”

這是誇獎之言,吳蘭不敢自承爲宿將,又念及就算那柳毅自己都戰不過,爲他斬殺了自己一部將,故而略有羞愧着連聲說道:“在下武藝平平,實在稱不上宿將,大帥繆讚了。”

聽着吳蘭的回話,又得知他在自己帳下一直安分守己,

沒有一絲非分之想,周泰帶着嘉許之意,搖頭說道:“吳將軍不用自謙,過去十年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吳將軍能夠一直忠心服侍那劉焉父子二代,已屬大不易!”

不待吳蘭再一次回話推就,周泰就說道:“如今,隨着我等征戰那劉備的戰事進行下去,這個天下遲早會爲吾皇所得!”

“是、是,主帥所言不假。”周泰談話中已經言及如今的晉帝呂布,吳蘭不敢有任何一絲不敬之色,遂在周泰話音剛落之時,便開口奉承言道。

乜了吳蘭一眼,周泰咳了一聲,看向帳外逐漸暗下去的天際,說道:“現在,本將提兵來攻取梓潼,前者張達獻上賺城計,可惜爲那魏延識破,不能成功,本將引以爲憾。”

此事確爲可惜,吳蘭亦是露出惋惜的臉色,不等他爲此說上幾句,周泰又道:“如今我聽得張翼、張嶷兩人陰謀勾結,欲陷我周泰於死地,此事不知是真是假,特此請吳將軍過來一敘。他張翼、張嶷兩人,是否真是此類人?”

聽得周泰說起此事,吳蘭唬得臉色刷白,心中暗暗道着,難道是周泰以爲自己與他張翼、張嶷有勾連,故而在事發之前,特遣人召自己過來,…

吳蘭轉思又一想,若是周泰真有疑忌之心,恐怕自己如今已經俯首就縛了。

冷汗不知不覺中浸溼了衣衫,吳蘭臉上一陣反覆,就在周泰、審配、賈逵三人的注視之下,吳蘭艱難的開口言道:“不敢欺瞞,張翼、張嶷兩人平日間談話中甚爲渺視大帥。”

不等周泰變色作勢,吳蘭接着又道:“可如今我等皆爲大帥的將佐,往日雖略有過節,但不應該會有謀反之心罷?”

似是自問,又仿似爲張翼、張嶷兩人辯解,吳蘭如此說道着。

“呵呵…”

聽得這一冷笑聲,吳蘭憋忍住不忿,轉首過來向着審配一禮說道:“軍師有何言語請說,不過莫要恥笑末將我。”

不看吳蘭,審配向着周泰一揖說道:“幼平,據此吳將軍應該與此事無涉,但遣無妨。”

周泰頷首,接着轉首過來向着吳蘭一笑,開口令道:“今日夜間,吳將軍待在營中不出,但有任何聲響,皆不用你出帳過來,吳蘭,你可明白?”

聽得周泰的號令之後,吳蘭心中一陣顫慄,暗道着難道說張翼、張嶷兩人真有謀反之意?

不敢讓周泰久候,吳蘭只遲疑了一下,便抱拳領命而去。

看着吳蘭的背影,審配轉首過來向着賈逵一笑,然後對着周泰說道:“此次過後,張翼、張嶷兩人或不可留,但吳蘭此將,只能依附在將軍麾下爲吏了。”

聽着審配的話語,周泰嘆了一聲,皺眉說道:“吳蘭資質平平,也就一能戰之將,比之張翼、張嶷兩人大不如矣。”

聽周泰的話甚是憐憫張翼、張嶷兩人,一直不曾開口說話的賈逵向着周泰作揖言道:“府君,用人之才,

忠心爲上,其他之人就算有張良、韓信之能,若不能爲己用,當除之。”

審配緩緩點頭,亦向周泰言道:“大帥不必爲此兩人遺憾,世間忠勇之輩舉不勝舉,將軍今後必能有所獲。”

聽得審配、賈逵兩人的勸諫之言,周泰說了聲道:“罷了,罷了…”

接着他臉色一沉,向着當面的審配、賈逵兩人令道:“張翼、張嶷兩將,我待其不薄,想不到會發生這般事情,如此…”

是夜,張翼、張嶷兩人派人偷入梓潼城中,與魏延約定舉火爲號,一同齊出攻向周泰大營。

不料事不諧,早有所察覺的周泰在兩人堆放木柴燃燒之際,從暗中殺出,迅速擒拿下二將,平息了一場本來能夠令整個戰局改變的大禍。

在此之後,周泰在營帳中埋伏下重兵,令人點燃火堆,引魏延出城來襲。

在此之前,魏延接到來自張翼、張嶷兩人的密信,緣由張達一事,魏延確信張翼、張嶷有反覆重新回至自家主公的決心,當下魏延親率一軍偷出南門,殺向周泰的大營。

在夜色中,周泰的大營燈火通明如同白晝,又兼不少兵卒在慌亂跑動,魏延見之,更不相疑,大喜之下,向着身後的衆軍卒喝了一聲道:“諸位,今日一戰必能敗周泰,汝等隨我攻入此營中,擒殺敵將!”說完此話,魏延不再遮掩,翻身上馬,藉着夜色朦朧,直襲向周泰的營寨。

魏延的軍勢周泰看得清楚,又知曉此際惟有自己可擋此人,周泰乃向審配、賈逵兩人一抱拳言道:“便如之前所言,我去抵住那魏延,然後樑道鎮守大營,正南另引一軍前去奪城。”

就在審配、賈逵兩人頷首間,周泰大笑一聲,提起衠鋼槊,仿似自語一般說着道:“張翼、張嶷兩人雖然有錯在先,但無意中卻爲本將解開了不得攻陷此城的疑惑,似是這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周泰說完這話就拍馬而去,但他的話還是落在審配、賈逵兩人的耳中,一時間,審配、賈逵兩人面面相覷,俱長嘆一聲,言道:“幼平、府君,所言不假,這老天似乎真的在假手張翼、張嶷兩人令得自己一方攻下這梓潼城。”

卻不說周泰與魏延如何大戰,且說自魏延離了梓潼之後,一哨人馬便從小道過來,來至梓潼城下。

叩門求進,守衛在北門的一小校聽得底下之人喊道:“我等乃是過境去往成都的商販,可否讓吾等進城稍歇?”

這小校本待不讓進,不過見彼只有二十餘人,雖然將軍的話就在耳畔,不得放任何一人入城,可這半夜三更的,將他們趕到哪裡去休息?

最爲重要的是,那閃爍着金色光芒的財物,實在令人垂涎。

這小校完全忘記了,梓潼近一個月來,一直爲城外周泰所包圍,只有在晚間才稍微鬆懈一些。

這些人有多大的膽子,竟敢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來至梓潼,去往成都?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五回 生死搏鬥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回 君臣相談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斬將殺敵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三十九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
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五回 生死搏鬥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回 君臣相談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斬將殺敵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三十九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