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

武安國下城援太史慈,來的正得其時,此刻場中太史慈與張遼激鬥,兩將悍勇異常,戰馬踐踏間,無一人敢上前插手其中。旁人爲免被其所傷,只能避讓而過再行交戰。

戰局推移中,太史慈三千士卒顯露出兵敗之相,由一人開始,逐漸擴散至全軍,越來越多的士卒向着城門逃去。

丟盔棄甲的不在少數,更多的是稍一接觸敵軍,便畏縮退步;對方持長戟刺殺過來,袍澤傷重不支倒下之後,心中更加恐懼,戰戰兢兢綽着武器向前刺擊,或中或不中,無暇細看,只顧再一次往後退去。

武安國此時領軍出城援至,太史慈麾下的士卒見之,心中總算鼓起些許戰意,現在己方人數佔着優勢,可向前攻擊。

武安國率軍涌入陣中,頂替即將崩潰的原太史慈部從,壓住陣腳,展開反擊。

武安國並非無名下將,當初在虎牢關前,也曾與溫侯呂布單騎廝殺過,雖被呂布斷一腕,但就是這樣,也不是平常之將能擋!

武安國重振雄風,僅以一手之力,就撕開了張遼陣勢,挫動張遼一軍銳氣。

武安國的武器本是一柄重五十斤的鐵錘,雙手持着才能展開攻擊招數,但手腕被斷之後,武安國自忖鐵錘現在施展不便,遂改用輕靈許多的長槍。

一槍在手,或刺或撩,比之鐵錘,力道稍顯不足,武安國暗自嘆着,不過用之殺敵,卻是足夠了。

隨着武安國的參戰,張遼麾下的將士都感覺到了壓力。

本來很順暢的前進之勢,被擋住了。

不止是被擋住,且有被壓制的感覺。

己方一人上前攻擊,敵方有相應的兩人上來應對。

以一戰二,不是每個人都有張遼一般無二的勇武,手忙腳亂下,有人受傷,有人被砍死,一戰退,二戰退…

眼見着本來壓至快城下的軍勢,現在被逼回張遼身旁,每個士卒都怒了!

現在不能退了!

將軍還在與敵將拼殺着,再退的話,將軍會身陷重圍中。

怒喝聲中,每一個士卒都竭盡全力戰鬥。

戰鼓聲中,張遼帳下校尉向那些觀望着僕從軍卒發出將令,上前參戰。

同時青州人,相助張遼攻擊北海,雖是將令,不得不

出戰,但更多的是無奈,每一個被攜裹而來的軍士心中都懷着不滿,可不上前不行啊!

孔融視他們爲寇仇,張遼視他們爲外人,兩難之中,勉強拿起武器上前參戰。

張遼在與太史慈交戰中,已感到軍勢有變,此刻又見本來砍伐中的僕從士卒上來加入戰鬥,心中大急!

軍陣之事,不是人多就能擊敗敵人的。

麾下三千士卒經由自己操練,與那些青州兵有着本質上區別。

這三千士卒習慣了自己的指揮,習慣了陣列隊形,已有強軍之氣勢。而那些青州兵只懂得進退,軍陣更無從談起,現在兩軍混在一起,只會擾亂原本的陣勢!

相較起來,不比原來三千軍勢戰力強啊!

本來就算處於勢弱的軍陣,也能維持着不敗的局面,但隨着他們的加入其中,整個戰場會變成混戰!

張遼心中急躁起來,手中破天戈越發沉重。

心中暗忖着,破敵之後,自己或能整軍再戰,若是不能,累軍至此,一敗塗地就在眼前。

雖然焦急,張遼臉上沉着如斯,不顯一絲端倪。

感受張遼兵刃的勢急,太史慈繃緊了臉,努力奮戰。

張遼非他人所能敵,饒是自己,也僅能維持一個不敗不勝的局面。

身爲大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是不在話下,軍勢的變動,在太史慈心中,一覽無餘。

方纔己方呈現敗勢,太史慈爲之一急,但據城而戰的便利,使得他沉下心來,努力作戰,現在戰局變換,該輪到張遼他了!

遮擋住張遼又一輪破天戈的攻勢,聽着他喝道:“太史慈,汝若還不退去,休怪我無情!”太史慈哈哈大笑一聲,心念張遼將要開始搏命了。謹慎應付間,太史慈巋然無懼,回道:“張遼,今日汝敗局已定,還不快快下馬就降?”

張遼大怒,聽得太史慈之言,驅馬上前,破天戈舞將起來,口中喝斥道:“太史慈,無名下將,得勢便猖狂,無恥小人,吃我一戈!”

張遼手中的破天戈挾帶着呼嘯而來,太史慈不敢有絲毫大意,正對其勢,手中長槍迅疾刺出數槍。

兩人的武器在空中對撞着,這是兩人鬥將半天,在疲累之下,積蓄下來的最後一點力量,若不能就

此破敵,只有敗陣而過的下場。

說時遲那時快,兩件兵刃相擊,發出的聲響形成了一團爆裂氣勁,圍在邊上的雙方士卒,躲避不及,一一被震飛出去。

太史慈口中連呼着,“殺!殺!…”

張遼咬牙吐氣喝道:“破!破!…”

兩人跨下之馬承受不住,皆前蹄一跪,兩將跨坐不穩,摔下馬來。

張遼翻身而起,向太史慈肆意揮斬着手中的破天戈。

太史慈手中之槍則如瀑布傾瀉之下的頑石,阻擋着張遼的攻勢。

“轟”!又一巨大聲響,張遼口角溢血,手腳顫抖;太史慈同樣不好受,長槍斷裂,手掌虎口受創,滿面滴汗。

太史慈低頭看看手中半截長槍,慘笑一聲道:“張遼張文遠,吾敗了!”

張遼掙扎着前移一步,臉上帶着勉強之色,顫聲道:“太史慈太史子義,名不虛傳,你沒敗,而是我…”

張遼說着力竭,仰天摔向地面,就近的親衛連聲疾呼道:“將軍!…”忙不失迭的搶將上來,將張遼扶往後軍。

太史慈沒有上前奪將,再次廝殺,他亦是無力,無能矣!

看着張遼一軍潮水般的退去,太史慈站在蜂擁而至的軍勢人海中,哈哈大笑起來…

不負府君之託,戰敗張遼張文遠,足以還其情矣。

戰敗張遼張文遠,足以顯傲世間矣。

張遼此人,領軍果毅決斷,武藝超倫,太史慈心中暗暗歎服,心中念道,他日,你我重逢再戰一場,以決勝負!

太史慈心中帶着遺憾,同樣三千之勢,對陣之下,武藝或在其上,但軍陣上卻是自己敗了。

太史慈不回北海城中覲見北海相孔融,而是自回家中。青州之事,非自己一人所能阻,張遼就如此厲害,世人皆謂無雙的猛將呂布呂奉先,更不知是一副何等絕世絕倫的模樣?

可惜!

可嘆!

孔融此人非明主,不然就算爲之戰死沙場,又如何?

太史慈默默想着,孤身單騎上路,出了戰場,隱於山林間。

遠遠傳來,“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書羣號:一零八九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諸將爭功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譚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三百二十五回 死戰求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四百三十八回 真人蒙身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
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諸將爭功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譚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三百二十五回 死戰求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四百三十八回 真人蒙身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