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

陳震至徐州,方知張遼、顏良、王基等大將都移師去了廣陵,此地僅有一自倭國迴轉的于禁,以及他三千部從。

于禁亦非毫無交集,在他駐倭國之時,多與陳震有書信往來,探討治理東夷一事,故而聽得此一句話後,陳震頓足苦惱言道:“文長如此,文遠將軍亦是這般,難道他們不知比之據守大城,出外野戰更爲兇險嗎?”

聽得陳震的話,于禁不以爲然,呵呵一笑,暗自道着,孫策又非勢大不能敵,據守城池太過示弱,若非自己剛剛從倭國迴轉,此次駐守在後的不會是我於文則。

不過聽陳震說起孫策主力軍勢去了壽春,而魏延預欲出城邀戰孫策,于禁這才着急起來,沉聲言道:“孝起,事不宜遲,本將即可提兵前往壽春。”說完這句話,有着與魏延一般的心思,于禁又接着說道:“我此次去往壽春之後,徐州再無駐兵,有勞孝起往青州一行,請鎮國大將軍速遣援軍至徐州。”

鎮國大將軍就是高順,如今他雖然跟隨呂布出征在外,但在青州還留有駐軍,于禁非是爲求援而求援,實則想把陳震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去。

孫策既然主力兵勢在壽春,那麼在江都方向必然是一偏師,所謂偏師就是兵少將寡,張遼一鼓就能潰之,待陳震去往青州的同時,自己向文遠送出消息,想必會帥軍轉向壽春,以截斷孫策後路。

抑或是分兵出來,一軍回徐州駐守,一軍前往壽春,畢竟那個時候自己已經到了壽春,徐州這個門戶不能無兵啊,呵呵…

如此想了之後,于禁盡提下邳城中所有兵馬,在陳震急急向青州去的同時,留下五百老弱兵卒把守城池外,全軍急速向壽春而去。

孫策的三路兵馬,其中兵出蕪湖攻向廣陵的一路乃是以孫輔爲主,魯肅爲佐的二萬軍勢。在出兵之後,爲迷惑張遼,孫策的這三路軍勢都是以孫策帥旗爲主旗,一路招搖而過,好像孫策真的在軍中一般。

待得進軍至江都左近,孫輔在魯肅的進諫之下,虛扎無數大營,故佈疑陣,以待張遼來觀。

初時,張遼信以爲真,乃軍列以前,預與孫策做決死大戰,不過一直未見孫策出,彼陣中將校看似無數,但皆是些陌生之人,張遼心中不禁起疑。

等過了二、三日,小將王基反覆窺探之後,向張遼言明說道:“將軍,我觀敵陣僅有二萬餘兵卒,並無其他新面孔出現。”

王基的話很是明瞭,但誰會這麼無聊,從敵陣中兵卒身形臉上一一辨識過去?

張遼心中其實信了一半,不過本着提攜後進的念頭,有意打壓一下,省得少年盛氣,以後仕途不暢,乃開口言道:“伯輿,你看清楚了?”

王基笑了笑,提起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向張遼展示了一下,正色點了點回道:“這兩日,敵我雙方都在爲大戰準備,我閒着無聊便想窺探一下敵將面貌,省得將來…”王基說到這裡,覺

得有些羞愧,張遼、顏良兩員猛將都在面前,就算要斬殺孫策帳下大將,一時間也輪不到自己啊。

張遼頷首,瞬而沉思了片刻,再擡起頭來之時,他的臉上已經佈滿了凝重之色,在他的心中想道,王基的話應該不錯,但若真的這樣的話,那孫策的主力軍勢應該去了…

張遼正想到這裡,忽帳外有急使求見,張遼心中一驚,暗道一聲,莫非真是如此了?

召使進帳,此人一臉汗水,是于禁的近侍,他如今全身溼透,應該是一路馬不停蹄疾馳而來,張遼問道:“下邳可安好?”

“下邳無事,但壽春…”此人隨即將前事一一說來,張遼聽罷,怒形於色,拍案而起喝道:“好個孫伯符!竟敢佯攻江都,實擊壽春!”

在帳中反覆度着步,張遼在衆將官的目光中暗暗思慮着,眼前既然是一支偏師,那麼就毋需自己在此統領全軍作戰。

畢竟戰事一開,就算己方有着巨大的兵力優勢,但若想在短短數日內結束這場戰事,也非是一時三刻就能辦到。

何況,彼軍既然是來奉命來拖延自己,那麼必有相應的對策。

我帥軍大進,他退回江上,我拿他無可奈何,一來二去,短短數日內,他便能將自己牢牢的拖在此地。

而與此同時,緣由魏延輕敵犯險,壽春事急,若真那孫策攻取了此城池,自己有何面目回朝見聖上?

陳翎遠在江夏,不能掌控局勢,此地的實際統帥便是自己,此前還暗暗感激他,但如今看來,沒有了他鎮守壽春,豫州、徐州兩臨近江東的大州,就成了獨木難支之相。

想到這裡,張遼當機立斷令道:“王基何在?”

此時張遼的口吻是點將的喝令聲,王基不敢怠慢,挺身而出,抱拳應道:“末將在!”

看着眼前這一員小將,張遼心中欣慰,令道:“吾命你帥五千兵馬沿堂邑、東城一線,趕赴壽春,以擊孫策側翼,你敢接令否?”

王基聞之大喜,心中暗道,在此與當面之敵廝殺如何能與親自去戰那孫策來得爽快?

王基乃沉聲回稟言道:“謹尊將軍號令,不敢有所懈怠!”

張遼頷首,轉首過來望向張南、高幹、臧霸、孫觀等人,一指就在自己左手列的顏良,說道:“我欲親自提兵去那壽春,此地汝等諸將就以顏將軍爲尊,明白否?”

顏良是有名的大將,而且投在呂布麾下的時日比之在列諸位都久,張遼用之爲此地主帥,在衆人意料之中,臧霸、孫觀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後,各個向着張遼、顏良兩人一一抱拳答“諾!”。

安排好這一切,張遼心憂顏良猛是猛矣,但戰場廝殺不僅單依靠武力,若是敵方出奇謀,顏良或許會中計,乃暗使臧霸爲參軍,在顏良失措之際,代其爲主帥。

留下三萬軍馬,在王基先行一日之後,張遼亦提兵前往壽春,同時派

了一小將回那徐州駐守。

張遼一走,臧霸與顏良便起了矛盾。

緣由在於文丑一事,昔日文丑、逢紀爲孫權、陸遜兩人給設計謀害,顏良一直記憶在心,在此之前,他位在張遼之下,就算有爲文丑復仇的念頭,亦只得壓抑在心,不能得償所願。

時至如今,張遼在王基尚年幼,不能服衆,遣他爲前鋒去往壽春,留自己爲此地主帥之時,顏良自覺得機會來了。

就如張遼所想的那般,在顏良的心中,亦是想到此地的敵軍不可能太多,而應該比之自己爲少。

如此,張遼僅走了一日後,顏良便聚將號令向對面敵軍攻擊過來,準備一鼓作氣將他們趕下江去,然後或尋找戰船繼續驅軍過江,或兵向壽春,以待戰事結局如何,再做打算。

顏良此一號令出,臧霸首先就不滿,若無張遼的暗命,他亦只得聽得顏良的號令行事,不過現在麼,臧霸自覺得昔日自己曾經與當今聖上一同戰鬥過,更兼有了暗命,臧霸便勸諫顏良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一戰事本來就是孫策欲圖我徐、豫兩州之地,才發兵前來攻打。”

“我等在無大將軍在此的情況之下,莫如據守不動,以待來軍攻襲如何?”臧霸侃侃而談,顏良聽得惱怒非常。

“且江東多有奇謀之士,若是將軍在此中計戰敗,將來如何向文遠將軍交令?”臧霸的話是好的,不過有些保守而已,衆人有附言者,亦有反對者。

“哈哈…”聽到最後,顏良不怒反笑,狠狠盯了臧霸一眼後,喝令道:“來人!給本將把此人關起來!”此時顏良是一軍主帥,餘者衛從不敢不聽,且顏良只不過是想把臧霸給關押起來,省得再有其他之人出言冒犯於他,遂聽令行事,強拖着臧霸向帳外而去。

臧霸本是一員大將,區區數名衛卒如何能製得了他?

不過此時此刻,不同於平常,臧霸臉上泛着一陣陣冷笑,向近旁撲上前來的孫觀示意,稍安勿躁,便順從的被推了出去。

來到外面,臧霸仰天哈哈大笑一聲,接着哼了一聲,唾了一口,便負手回了自己的營帳。

顏良說將他關押起來,那隻不過是當堂號令,衆人不敢不尊,待來至外面之後,一將的餘威就能震懾住這些衛卒不敢對他放肆,是故臧霸非常自覺的回他營帳,自我約束起來。

在臧霸的心中其實並無針對顏良之意,若真那心思,早把張遼留給他的憑證拿出來,遍視衆人了,不過在他的心中,真的覺得顏良沒有那個必要,非要在此時此刻與那對面的敵軍廝殺一場。

隨着孫策主力兵勢的浮現,如今決定這場戰事的關鍵在壽春,而非是這裡,顏良沒有看清楚,臧霸則是一目瞭然。

不然張遼也不會放棄這麼一場大勝的機會,迅速的提兵去援壽春。

壽春關係着豫、徐兩州的安危,不能、亦不得不救!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十三回 陳震難脫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斬將殺敵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
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十三回 陳震難脫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斬將殺敵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