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

棄馬岱、郝昭兩人不用,甚至是審配這樣的智將,陳翎都不曾派遣,反而使魏延帥着二萬兵馬,帶上吳蘭、雷銅兩副將前去壽春把守,這事令衆人都感驚訝莫名。

魏延的確是有大將之才,不然劉備也不會使他爲梓潼守將,然此際陳翎帳下不凡有其他可用將校,爲何單單令他前往壽春代爲駐紮?

緣於周泰的推薦?

這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並不能完全解說的通陳翎爲何選擇魏延,而不派遣別人。

趙雲同樣是劉備帳下的大將、猛將,無論是從武藝上來看,還是統兵能力,趙雲各項本事都在爲魏延之上,爲何不派遣趙雲,而單單是那魏延?

建安十二年,晉泰始元年十一月中旬,已經在壽春安定下來的魏延,一邊招募士卒,一邊勤加操練,以待陳翎監造戰船完畢,來年進圖江東。

當初爲何魏延帥兵來壽春,身爲主帥大王的陳翎卻去了江夏,這是有緣由的,緣由就在於壽春毋需多作整頓,只需曹規蕭隨,繼續延用陳翎以及諸葛亮兩任城守的治理政略,便能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而在江夏那塊地,同壽春一樣有着與江東接襄的邊界,在提防孫策或會隨時來襲擊的同時,還得監造戰船。

何況,在陳翎胸中還包涵着私心,這才形成了主帥在外,大將在內的狀況。

這一日魏延正在府衙梳理政事,有着陳震在側,其實他可以把這一切都放下,只要專心於招募兵卒一事就行了,但心中對未來有所明悟的魏延,如此對着陳震言道:“我知公有大才,治此小城猶如烹小鮮,又是大人近臣,延不敢以言相欺,眼見天下即將平復,沙場廝殺賺錢功勞已經不足恃。”

魏延說道此處,陳震已經明白他接下來要說什麼,乃笑道:“文長有此心可見子儀所託得人,吾無憂矣。”說完此話,陳震負手出,再不理壽春政事,竟將此地的全部軍政大權全部交託給了魏延。

陳震與陳翎廝混久了,也帶上一絲出塵之意,魏延見之,豔羨不已,不過念及自己不比這兩人,羨慕不得,在心中感激的同時,竭力爲征戰江東準備着。

魏延伏案研讀文案之時,有人急匆匆闖進內堂,半跪急報稟道:“將軍,江東起兵了!”

本來心中頗有怒氣,不過在聽得他這樣一句話後,魏延不再追查小節,而是拔身而起,向他喝聲問道:“此事當真?”

見自家將軍臉上帶着驚喜萬分的神采,轉眼間就閃瞬不見,這人還道自己眼花,怔了一下,重複確定的說道:“真的,千真萬確,那孫策提兵十萬,分爲三路攻過江來了!”

魏延度着步,在這人的面前緩緩移動着,在他的心底暗自想道,自己接手壽春事務已近一個月,在這個一個月中,已經明確了在陳翎去往西川的那段時期內,諸葛亮心中並非無攻取江東之意,只是緣由江東與中原有着一條大江阻隔,不能成行。

欲圖孫策,必先制船,這是最爲基本的前抉條

件,否則過江不得,如何攻取揚州?

然江東自孫策而下,並非全是庸才,也有明見者,諸葛亮數次在江右搭建船塢,數次爲江東出兵摧毀,水戰不利,吃上一些敗仗也在所難免,魏延心中並無小覷諸葛亮之意,只是彼時陳翎正在川中與舊主劉備大戰,此處投入兵力不足,故而這般。

時至如今,大勢已成,陳翎去鄱陽湖,其一是避免前事重演,其二,就是分江東兵勢,讓自己與那張遼張文遠好齊頭並進,一舉攻克揚州。

此一謀劃是上策,然江東孫策亦非是孤守之輩,在此之前先行討伐徐州、壽春等地,不失爲一良謀。

尤其此際,中原的兵力大部分都在攻向長安的曹操,南、北呼應,的確可以佔據一部分先機。

想到這裡,魏延心中已然確定此次孫策大軍前來非是其他,實乃真的是想來攻取中原之地,在整個天下大一統之前,做最後一次誓死拼搏。

如此,魏延沉聲開口令道:“速去請陳大人,吳、雷兩位將軍過來議事!”

在魏延接報的同時,張遼亦獲報得知孫策出兵了,他與魏延不同,駐守徐州已數年,此前這裡一向不爲聖上重視,張遼知這是緣由陳翎一路攻城拔寨的緣故。

在他那方投入的兵力多了,相對的在徐州面向江東的這裡,也就是少了一些。

故而,張遼並不急於求成,而是平緩慢慢積累着戰力,以待時局改變。

就在陳翎奪取西川之後,張遼以爲他立即就會攻向梓潼,討伐曹操之際,突兀傳來諸葛亮去了西川,陛下則聚兵攻向了那洛陽。

嘆息了一聲,張遼自忖這江東看來還得在等待一段時日,安撫住顏良等將校的心情後,張遼繼續分兵把守臨近江水的各哨所,以待戰機。

不料就在此種狀況之下,孫策又一次出兵來攻徐、豫州兩州,得報之後,張遼心中不知是該興奮,還是該覺得悲哀。

爲孫策悲哀,數次的交戰的經歷,讓張遼明白,僅僅憑自己一人,就能讓孫策束手無策出不得那江東尺寸之地,只能憋屈的困守在那裡,等待着最後一戰的來臨。

如今這一戰,可視孫策作爲江東之主最後一次衝擊中原的努力,這一次,他孫策如果還是失敗了,那麼能夠逃遁回到江東的將卒,其勢必不能擋自己麾軍大進!

召來顏良、王基等將,張遼在派使前往壽春的同時,同樣爲抵禦孫策的侵攻,而準備着。

孫策兵出建業,十萬大軍分爲三路,這三路有主有次,在進軍之前,孫策與周瑜等謀臣早有定論,是故避戰張遼,全力攻襲壽春,成爲孫策此次出兵的戰略。

張遼之能不在於他悍勇,而在於他謀算亦不凡,數次奇計詭策,都不能讓張遼折損過多,由此孫策覺得張遼所在的廣陵不易進取。

而魏延所把守的壽春,則相對容易些,更何況靠近壽春不遠的廬江,還駐紮着孫策的一支兵馬,它就是由程普一軍。

程普

是自己可以信任的老臣,從自己父親起兵以來,他就一直跟隨在側,若是連他都不信任,更合遑其他人哉?

壽春的兵力不足,止有川中帶回來的二萬兵馬,又此處的領軍大將乃是知之甚深的魏延,孫策覺得有李嚴爲輔軍之後,自己豈會敗在魏延他的手下?

李嚴、糜竺帶着劉備三兄弟的後人來到江東,孫策暗中收留在府中,不讓外人得知,就是欲藉此來攻中原。

只是萬萬想不到的是,陳翎他自己並沒有來壽春,而是去了江夏,留駐在壽春的就是魏延。

魏延有何本事,能擋自己?

這樣想了之後,孫策主力先至廬江,與程普合兵一處後,就兵發壽春而來,此一兵勢人馬約在八萬左右,孫策自建業出的兵力有六萬,程普二萬。

而孫策的另外兩路,分別各爲二萬餘,一攻淮南、一攻廣陵。

淮南就在廬江的東面,此處在陳翎、諸葛亮兩任壽春守之時,雖然佔據過,但緣於孫策數次出兵攻伐中原,便慢慢沉寂下來,淪爲江東與江右的中間地帶,不再爲雙方視爲必爭之地。

淮南這裡,只在戰爭時期呂布、孫策雙方纔發兵前往奪取,以便形成戰略優勢,達到合圍殲滅敵軍的目的。

其實在整個戰略上來看,淮南比之壽春更是一兵家必爭之地,但緣於此前江東與中原數次的爭奪,形成了如今這樣一幅戰局,廬江在孫策手中,淮南夾在中間,若是陳翎、諸葛亮兩人在此重兵把守,那麼豫州腹地就空了出來,隨時都有被孫策通過廬江攻入其中的可能。

惟有牢牢佔據住壽春,才能制約江東的攻勢,讓孫策不能放心攻入中原中去,畢竟由壽春出兵,後路被斷,糧草被燒,這樣決定大戰勝敗的關鍵因素,都可於此出兵完成。

大戰之前的氣氛空前緊張了起來,魏延在與陳震、吳蘭、雷銅數人商議之時,不斷有前方的探子回來稟報,“報!將軍,孫策的大軍成千上萬,不可計數!”

“報!將軍,孫策的大軍已經過了六安,到了成德!”

“報!將軍,已經打探清楚了,孫策大軍起兵十數萬,號稱二十萬,向着壽春而來的就有近十萬!”

“報!將軍…”

在沒有探清楚孫策多少兵馬之時,魏延還曾起意出兵與孫策野戰,但如今聽得孫策真實的兵馬之後,魏延哈哈大笑一聲,重複着方纔的話語,說道:“本將意已決!決心出兵…”

魏延話還沒說完,陳震拱手言道:“魏將軍,孫策勢大,還是守城爲上,以待張遼將軍得報來援!”

陳震的勸諫也是不錯的一項選擇,孫策攻向壽春的兵馬多了,那麼在廣陵一線,自然會少,得知真實消息之後,想必張遼不會不派遣兵馬來援。

不過魏延是一員敢於冒險搏命的大將,在此一天大戰功面前,忍受不了誘惑,決意出兵與孫策在平原鏖戰廝殺,卻非是陳震所能阻,如此魏延在孫策大軍臨近壽春之前,出兵了!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六百零八回 兵圍廬江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敵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視聊城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回 拜見呂布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四十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
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六百零八回 兵圍廬江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敵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視聊城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回 拜見呂布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四十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