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

甄家舉族若想偷出鄴城至平原,最爲危險的一段路程,不在魏郡之內,而在出了鄴城之後。

由於人數衆多,陳翎已經可以想象,在有追兵的威脅之下,其中的這些甄家族人會驚慌忙亂到什麼程度。

因此,若是要保住這些甄家之人,尤其是族中主幹,勢必要犧牲掉一部分人。

這些人得在甄家離開鄴城之後,維持着家中正常生活,使得於禁等曹軍將校產生甄家還處己控之中的幻覺。

有了這樣一個前提,甄家纔有可能趁此時機,向着廣平郡或陽平郡中去。

若是換作另外一人來辦,自然是極其爲難之事。

但正如夏侯恩所言的那般,陳翎身爲半壁翼州刺史,有權指揮駐紮安平郡的顏良,駐紮清河郡的文丑,配合着甄家脫出鄴城之際,舉族向廣平、陽平兩郡,使得他們無心顧及甄家之事。

如此一來,事成矣。

而等甄家來至平原之後,自己可向他們詢問鄴城城中之事,爲十月出兵征討魏郡做出最爲合理的部署。

回平原之後,陳翎就開始爲此事準備。

在接到甄家回報會舉家遷居來平原之後,陳翎令駐紮在河間的公孫羽、柳毅兩將率軍經由中水攻入中山國內的安熹縣,令駐紮在安平郡顏良帥軍逼近鉅鹿邊境,令駐紮清河郡的文丑、聊城的張南兵向陽平郡,給鄴城曹將於禁造成三路軍馬齊進攻擊鄴城之假象。

除了這三路人馬之外,夏侯恩率三千輕騎偷出平原,沿清河郡進入陽平郡,繞開曹軍兵勢,就在魏郡的邊緣地帶,等候甄家出現。

此事較爲兇險,不過夏侯恩既然想接甄家出鄴城,自然只能責無旁貸親率騎軍前往接應。

于禁聞報平原兵勢動向,不敢怠慢,聚集樂進、李典、滿寵等人商議。

由於因受災緣由,呂布軍勢陷入窘迫之境,曹操乃調曹仁至徐州,總攬當地軍政大事,以防呂布從青州攻入徐州。

曹仁在前往徐州之時,曾留言道:翼州疲敝,近期平原之陳翎無力攻伐鄴城,然爲將者當爲主公分憂,汝等要小心在意,以防陳翎使詐陰謀奪取城池,需慎之又慎。

想起這些,于禁乃開口對李典三人言道:“陳翎此番侵入中山、鉅鹿、陽平三郡之時,正當麥熟之際,我料其必然是想來搶收糧食,而非爲其他。”

于禁說的很是在理,樂進、李典、滿寵三人連連點頭附和。

掌細奸消息的滿寵更爲于禁佐證言道:“據平原城中傳出的消息來看,周泰、高覽二軍皆未出兵,由此可見,文則所斷恰如其分。依我之見,此事不能讓平原輕易得逞,我等應分兵拒之!”

于禁頷首,顧視三人,心中暗道,樂進、李典兩人皆是能戰之將,惟有滿寵雖智略出衆,但於武藝卻略遜他人。故此,于禁開口言道:“伯寧守城,我等三人各率一路軍馬迎戰顏良、文丑、張南三將,如何?”

于禁雖然是商量的口吻,但此刻以他爲尊,滿寵首先上前一步接令道

:“謹遵將令,末將誓死守城!”

樂進、李典看着滿寵已經接了將令,心中對於禁佈置並無覺得不妥,乃隨後各自上前一步,抱拳言道:“末將接令!”

于禁甚感欣慰,現在主公帳下,除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四人之外,惟有自己位在他人之上,曹仁離開鄴城去徐州之時,將鄴城交付於自己,于禁身感重任在肩,故而對其餘三人持禮有加,所爲何?

這還不是爲了能夠友善樂進、李典、滿寵三人,做到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呂布軍勢侵襲麼。

擔心在自己等人率軍出征之後,滿寵駐守的鄴城或會爲陳翎所趁,于禁遂道:“郭淮、郭援、高幹、趙睿、馮禮,這五將就留在鄴城,助伯寧一臂之力罷。”

除了郭淮這一新投之將,其他四人都是昔日袁紹舊部,曹操回師許都之時,並未帶上他們,原因之一是心慮其忠誠是否可靠;其二就是鄴城這裡不能沒有能征慣戰之將。因此,除了袁熙、袁譚、朱靈等少數幾人以及一干謀臣之外,皆留駐於此。

樂進、李典兩人帥軍將去之時,于禁擔心兩將冒險突進,乃至於陷入絕境,于禁遂囑咐兩人不得戀戰,只需驅逐敵軍離境即可。

陳翎之書信中,並無搶收曹操勢內諸郡麥穗之意,只有佯攻之令。

但顏良、文丑、公孫羽、柳毅四人,爲去歲災禍遭足了苦,哪能不攜帶上一些農具,趁機收割莊稼?

因此,當於禁、李典、樂進三將各率人馬來至對敵之處時,眼前的景象實在令人憤恨!

李典看覷着文丑一人持大刀騎乘在戰馬之上,乜視着自己。

在他身後是雁屏開去的陣列,約有一萬軍馬,與己所帥人馬大略相等。

而在他側後翼的農田中,則是張南率着大隊步卒正在收割麥穗。

李典心說,這些可都是我主公治下的農田啊!

“爾等怎敢如此行事!”李典憤怒大喝一聲,帥軍猛進,就欲與文丑來戰。

文丑大笑一聲,左右一顧,言道:“衆兒郎隨我出戰!”文丑說着就拍馬上前,大刀揮舞間,直取李典而去。

文丑、李典兩人相對衝擊,忽聽的陣後鳴金聲大作,李典遲疑,文丑無奈,恨恨盯視了李典一眼,撥馬而走。

李典見之大喜,驅軍直入。

未曾衝突過片刻,就有一陣箭矢猛射過來。

李典驚駭,此乃連弩之射,不能敵之!

李典撥馬回陣,待及還至原來佇馬之處,李典發覺就在此前瞬息間,自己所部就傷了數百人。

李典猶是怒目看覷向文丑處,但見其一軍掩護着張南搶割步卒緩緩而退。

李典想追襲,又恐中了文丑軍中連弩之射毒手,心中躊躇不已,只得慢慢墜行於後,驅文丑、張南兩人率軍出境。

時至日落之分,再也看不見文丑、張南兩人之後,李典下令安營紮寨,就在此地休息。

翌日,不出李典所料,文丑、張南率軍又想來搶糧

李典不敢大意,排兵列陣,以待其勢。

文丑、張南兩人見之,乃提兵後退。逐漸直接沒蹤跡,李典這才撤了陣勢,歸營休息。

在大營之中,李典自思,看此兩日間的境況,于禁所料極爲準確,陳翎的確只爲糧草而來,若非如此,早就麾軍相戰,何必鳴金收兵?

慮及此,李典遣人至附近各縣處,令人前來收割麥穗。

李典嘆了一聲,此時收割麥穗,實屬不得已,須知距離麥熟之際,還需半月之久。

次日,文丑、張南兩人率軍又來,覷見對面李典含笑以待,在他陣列之後,無數的百姓正在忙碌收割麥穗。

文丑觀其陣勢,密封不透一絲縫隙,知若自己帥軍過去攻擊,死傷慘重再所難免,故而一橫大刀,乜視了李典一眼,迤邐循曹操、呂布兩勢邊界地帶而走。

文丑心說,此地搶糧不成,難道我就不能移師另尋他地?

“呵呵…”冷笑中,文丑、張南兩人帥軍而走。

看覷文丑、張南兩人沒有直接率軍轉身後退,而是沿途向上去,李典心中怒火萬丈,明曉兩人是想去其他地方搶糧,乃撤陣帥軍急趕。

李典一邊追趕,一邊念道,文丑、張南!汝等倆人真欺我不敢戰麼?!

手中的長槍揮蕩處,激起片片青澀麥杆來。

李典縱馬奔進了一會後,氣餒的想到,自己真的不敢戰呀。

現在主公曹操聚集大軍在許都處,河北這裡並無攻入呂布治轄地內之意。

不止是鄴城駐軍僅夠防禦之用,更因主公數次出陣,所積蓄下來的糧食已不夠用度,僅能維持平常之需。

李典心中開始推演着假如自己攻擊文丑、張南兩人之後,會將如何的戰局。

無論是己勝,還是文丑、張南佔據上風,勢必會引其他諸路軍勢過來參戰。

本來兩萬軍勢的戰鬥,過得數日之後,再來觀之,便是十數萬大軍的決戰。

兩方都無餘糧,可想而知,此戰戰罷,就算是勝利者一方,應該也是慘勝。

李典深深的嘆息着,陳翎太過卑劣無恥,待此次事件過後,自己應該向於文則諫言,不能只任憑平原來搶糧,自己等將校,應該同樣進入呂布轄治地域中,行搶劫糧草一事!

就在李典疲於奔命追逐文丑、張南所帥之軍勢的同時,于禁、樂進兩人所遭遇的狀況與李典相類似。

兩勢出兵之地,距離邊界不遠,朝發夕至,也就不存在會因此多消耗糧食的問題,純粹當作練兵看待,亦不過如此。

陳翎、于禁兩人此時都不知,因此刻一事,將來的征戰變得更加複雜,更加難耐,不能把握敵將真實意圖,無法掌控敵軍所擊之處,撲朔迷離間,往往錯失良機,這是兩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

而得益於鄴城、平原兩地,于禁、陳翎兩人兵勢往來,甄家一路無險,到達與夏侯恩匯合之地後,在夏侯恩的護送之下,進入清河郡,然後來至平原城。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軍降俘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孫翊問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
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軍降俘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孫翊問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