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

汝南郡上蔡縣陶家莊,有十幾富戶,還有數百貧民家。

李家在這村莊中位列前三,有着薄田數百畝,僕從百計。

wWW ☢тт kán ☢¢Ο

李家本非是此地人氏,初平年間,張角起事,翼州河北之民多是流離失所,不能生計,他遂攜巨資舉家遷徙至此。

陶家莊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地方,但自從李家至此之後,鄉民多有淪爲其佃戶,謀求生活所需。

這村莊依山傍水,景色秀麗。

這一日,自郡上來了一羣人,看模樣各個勇武異常,陶家莊里正出迎,將一干人等分遣至數富戶家暫居。

次日拂曉,這一些人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李氏族主李再竹暗下打聽之後,方知這一羣人竟然是溫侯麾下車騎將軍之子一行人!

捶胸扼腕嘆息,失之交臂,若是早知此事,不用里正,昨夜這一行人全部安置在自己家中歇息又何妨?

從里正家中出,李再竹從一戶賤民家門過,隱約偷聽的似有人在竊竊私語,喜言道:“有了這寶貝,今後生活再無憂矣。”

哼哼冷笑一聲,李再竹心中暗暗念道着,這陶墉能有什麼寶貝,要不是祖上遺留下來的古物,就是什麼這鄉下罕見,郡上習以爲常的物事,不足爲怪。

將此事淡忘,李再竹回家不久,過了數日之後,便聽聞那陶墉家中挖出祖上埋下的財物,現在一家各個穿金帶銀,好不富貴。

村東陶家老蕭本有一妙齡小女,李再竹原想聘爲第六房小妾,可不想自這陶墉發達之後,把這女子娶了去。

李再竹聽聞此等消息之後,心中氣悶不平,私下暗道你陶墉只不過是仗着祖上有德才會如此,哪裡像我白手起家,從無一片存瓦開始,有了今日的家境。

又過了二日,家中老奴李再升來密告言道:“家主,那陶墉並非是掘出祖上的財物,而是…”這老奴說着這話的同時,偷偷瞥視了侍候在李再竹左右數個女侍。

有些煩躁,將此些雜等下人斥退,這老奴李再升才附耳上來,低聲言道:“昨日我家小子無意間窺得那陶墉有一件寶貝,…”這老奴說着話,兩眼開始發光起來,他的聲音有顫抖,李再竹聽得他接着說道:“那寶貝狀如一淨手盆,只有這麼大小。”

wωw◆Tтkā n◆¢Ο

這老奴李再升說着的同時,用手比劃起來,比之一瓜大不了多少,他繼續說着道:“你丟進去一枚銅錢,它會吐出兩枚來!”

聽得這話,李再竹一怔,接着哈哈大笑起來,喝斥言道:“你這老奴,此等無稽之談之事也敢拿來戲弄你老爺我!?”李再竹說着一個巴掌甩在這老奴的臉上,一指門外,嚴斥道:“滾出去!”

捂着有些血色的臉龐,這老奴李再升小眼不住的盯着李再竹,哀聲說道:“小人怎敢相欺?!”

李再竹看着這老奴竟然還敢留在此地,懷怒站起身來,一腳就踹了過來。

這老奴被李再竹踹了這一腳後,跌坐在地,他臉上泛起幽怨之色,擡頭向着李

再竹說道:“家主,實話告訴你,非只是我家小子看到了,老奴我亦一併見着了!”

正待喝些壯丁過來,將此老奴架下去,聽到他這話之後,李再竹有些猶豫不決了。

“老爺,你再想一想,這數日間,那陶墉置辦了多少物事,家中添了多少產業?”這老奴見家主心中已經開始相信自己,乃繼續說着道:“刨根問底,他那陶墉祖上是什麼樣的人,能遺留下這麼多的財物?”

“他祖上是鄉吏出身,到了他祖父那輩,好賭成性,將大好的一家敗個精光…”李再竹似是對着這老奴說,又仿似是自言自語。

“着啊!”拍打着自個的大腿,這老奴李再升,巍巍顫顫的站了起來,低聲垂氣着言道:“若不是老奴親眼所見,我也不會相信。”

點了點頭,李再竹向這老奴李再升吩咐說道:“不論你說的是真是假,這陶墉是該到了時候,他往日數次衝撞於我,此事不報,我心氣不順!”

說着這話,李再竹從裡屋奉出一物,老奴李再升見之,知曉這是家主收來的各家各戶欠下的借條。

有些是家中無糧,以田畝抵押在老爺這邊,借了米糧回去過活;有些是喜喪之事,自己無力置辦,也向老爺借一些銖錢,留在這邊的欠條。

從中翻出那張註明陶墉的那一紙條,李再竹念道着,“本人陶墉…茲欠陶家莊李再竹銖錢一十三貫,特此簽字畫押,村東陶墉。”

看着這欠條的同時,李再竹自個研起墨來,然後放下這欠條,拿起筆來,在這上面添加了一撇。

吹乾之後,將他交給老奴李再升,李再竹交代言道:“拿去給那陶墉確認一下,然後在此…”李再竹說話的同時,指指剛纔添加上去的那一撇,接着說道:“讓他在這裡再按一手印。”

生怕這老奴誤解了自己的意思,然後又念及現在的陶墉頗爲富貴,原本那些小錢應該能嘗還,李再竹又叮囑了一句言道:“此次你過去,非是前去討債,而是…”

不等李再竹說完話,略懂一些文書的李再升,老臉笑開了花言道:“家主,老奴我懂,那陶墉乃是不通文墨之人,…老奴我懂!”說着李再升就退了出去。

過了不久,在李再竹焦急的等待中,李再升拿了這一被確認之後的欠條回來了,李再竹拿過來一看,原本欠錢一十三貫的那幾個字上按着一個手印,在這個手印下,是欠錢一千三貫。

看着這張欠條,李再竹露出滿意的笑容。

過了二日之後,李再竹再次命老奴李再升前往陶墉家,這一次是要他討債去的。

自然,原來的借額與此時李再升所說不符,此一事逐漸鬧大,然而早有所打點的在陶家莊里正的主持之下,勒令陶墉限期還出這一千餘貫銖錢。

又過了三日,陶墉趕着車過來,將一千又三貫的銖錢堆放在李再竹的家門口,在諸父老鄉親的見證之下,陶墉當場撕碎了那張欠條,揚長而去!

看着陶墉

的背影,李再竹臉上勉強帶着微笑,在這一千貫銖錢中拿出來一部分散發給數貧家,然後雙手顫抖着拂袖回到家中。

經過此一事,李再竹再毋庸置疑,確信那陶墉家的確有一聚寶盆的寶貝在!

陶墉他家纔多大的地,就算翻遍了也不可能藏匿起這麼多的銖錢,何況遍數其中,少有百年前的銖錢,多是當代的錢幣。

居家默坐數日,李再竹念起這陶墉有一老父,鰥夫多年,李再竹乃暗使第四房小妾前去勾搭。

陶墉新娶妻不久,其老父養在舊房,雖然是一家,但已經算是分了門庭。

李再竹的第四房小妾本是一水性揚花之人,做起這種事,手到擒來,稍一串門,便已經勾搭上了。

一日,趁着夜色,李再竹攜帶着家丁闖上門去,抓姦在牀。

當即將自己的小妾杖斃,這是爲了掩人口舌,早在使她來勾搭陶墉老父之時,李再竹就已經下定了決心的。

之後將其老父架着前往陶墉家中,僅僅就一牆之隔,這事鬧鬧街坊皆知,陶墉豈會不曉?

見李再竹一臉的羞怒,率着家丁提棍闖入,陶墉不敢攔,只是將自己的女人喚進房去,然後問道:“李再竹,你想如何?”

大笑一聲,李再竹臉上露出難堪的面色,說道:“萍兒雖然只是個小妾,但亦是我之人,如今你父老來不檢點,陶墉,你現在竟還敢問我如何?”

李再竹一視左右,尤其向着老奴特地矚目了一下,喝道:“給我砸!”

說話這話,李再竹轉首盯向陶墉言道:“此事說來父老面上,你我都不好看,如今我已經將我那小妾杖斃,現在你若任由我消了心頭之氣,你老父自然歸還給你,陶墉,你以爲如何?”

家醜不可外揚,這事說來的確似乎自己的老父做了差些,生活剛剛有些起色,你想貪圖享受,自可去花錢消遣,何必去與這李再竹的小妾勾搭?

這般想着,念及有那物在,這些家當砸了就砸了吧,反正還能重新置辦起來,陶墉如此想着,默默無語,只當李再竹不存在,正待退入後堂,與夫人在一起,省得她擔驚受怕。

未料陶墉正待起身之際,李再竹開口言道:“爲免得讓人說三道四,你我不妨假說你家進了賊,剛巧我酒筵方歸,路過此處,仗義進來拿賊,如此你這家中遭禍一事,也可解說一、二,如何?”

陶墉嘆道:“還是李翁有長見,如此甚好。”

兩人正說話間,老奴李再升自房內出,三四人圍擁着他,陶墉看不清楚。

見老奴向自己一點頭,李再竹知事已成,擔心有他變,不敢久留此地,乃略一拱手之後,便率着家丁揚長而去。

待李再竹一干人等走了之後,陶墉掩上破敗的房門,嘆了聲,看了自己老父一眼,說道:“你老也回去罷,這事到此應該無事了。”

老父羞紅了老臉,喃喃不敢言,走出毀壞一地的新房,回他舊房去了。

(本章完)

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零四回 如夢似幻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四百七十九回 竟然如此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
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零四回 如夢似幻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四百七十九回 竟然如此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