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鳴驚人

面對賈詡帶有考覈意思的問話,諸葛亮微微一笑,從容不迫的朗朗言道:“主公的決定很英明。我軍連續數年以來,北抗匈奴、烏桓;南擊黃巾餘黨;西進洛陽破董卓;東渡大洋剿水寇,將士們南征北戰,早已疲憊不堪,若此時舉疲憊之師遠征袁紹,即便是勝,也是慘勝,亮以爲熟爲不智。”

話鋒一轉,諸葛亮繼續說道:“休養生息雖爲良策,然必須要有相應對的法度來支撐,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亮以爲,主公應破除舊有的一些律法,制定順應時代的新法,讓治下百姓們有法可依,軍中將士有法恪守,這樣一來,軍中府中秩序井然,上下一心,數年之後則大事可期。”

說實話,開始的時候,一些將官對諸葛亮禮敬,完全是看在敖烈的面子上,認爲年紀輕輕的諸葛亮縱使天縱奇才,但畢竟年紀還小,尚不足以託付重任。沒想到諸葛亮一席話說下來,有理有據且見解獨到,讓原本心中不服的將官們逐漸收起了輕視之心,認真地聽着諸葛亮的分析:

“至於開辦學院之事,這個提議雖好,但實施起來卻頗有難度。衆所周知,當今世上最好的學府莫過於鹿門山學院了,水鏡先生和吾師龐德公兩位高士坐鎮鹿門山,讓學院天然帶上了一層奪目的光環,主公若想開辦學院,至少也要找幾位名動天下的鴻儒來鎮場,才能和鹿門山學院一爭高下,否則的話,憑什麼吸引那些寒門士子前來潛心修習?”

頓了一頓,諸葛亮繼續說道:“不過,主公廣招寒門士子和普通百姓入學,教授他們各種技藝,讓他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對主公從心底生出感恩之情。待他們學業有成,擇其中佼佼者錄用,分派到各個郡縣和軍中做官,這一點,亮十分認同。天下奇人異士何其多?許多頗具天賦之人,只因家室窮困,最終導致碌碌無爲。主公現在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學業有成之後,必定殫精竭慮以報主公培養、知遇之恩,不但可以解決我軍現在中下層官員奇缺的窘境,說不定,還可以發掘出一些可堪重用的棟樑之纔出來。”

說道這裡,諸葛亮眉頭一皺。又說道:“先前亮曾言,開辦學院之事困難重重也在於此。主公越過世家望族,給了寒門士子一條康莊大路走,那麼最後,必然導致那些世家望族無路可走。試想,大批天下寒士都被主公收攏,那些世家望族又怎肯甘休?那些世家三五年之內。或許不會反應過來,時間一久,必定會明白主公開辦學院的真正目的乃是網羅人才。所以,開辦學院之事,主公還要慎重考量,要麼就不辦,要辦就要一炮打響,讓第一批入院學習的學員們的成色。提高數個臺階。要保證數年之後,能在這批學院中尋覓到幾名優秀的人才。”

緩緩吐出一口氣,諸葛亮又道:“至於數年之後,我軍休養生息之後又該何去何從,亮在來時的路上亦曾反覆推敲。亮以爲,方今天下,諸侯並起。現在主公元氣大損,其他諸侯必定趁機擴充實力。陳留曹操,實爲當代梟雄,他必然會將陳留潁川等地連成一片。進而圖謀兗、豫,此人,乃是主公亦敵亦友之勁敵;河北袁紹,隨因伏擊主公之事,名聲大損,但其畢竟家室深厚,門生故吏遍天下,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麼樣,因此,袁紹的實力並沒有下降多少,他會在這一段時間內,鯨吞冀、青,並且虎視徐州,此人,是主公以後進軍中原的第一道考驗,我軍應當把他放在首要目標之上,時刻注意他的動向。”

“除此二人之外,江東孫氏時代英豪,江東又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之地,依次推斷,孫氏久後必爲一方霸主。不過主公與孫氏淵源深厚,幽、並與江東之間,又隔着整個中原,因此,主公和孫氏並無利益衝突,可以和孫氏結爲聯盟,在江海之間用船隻互通往來。以爲犄角之勢。”

“剩餘的荊州劉表乃是守城之主,胸無大志;益州劉璋,昏庸闇弱,必不能長久;南陽袁術,爲人刻薄,全無人主之姿……凡此種種,皆非主公敵手,不消數年,這些人中必然會滅亡大半。”

“假設亮以上種種判斷皆已成真,天下之勢則漸趨明朗,主公可兵分兩路,主公自引一軍南下征討袁紹,將冀、青兩州納入治下,則退可自保無虞,進可虎視中原;再派一上將軍北上,清剿匈奴、烏桓、鮮卑及餘扶等異族,然後施以教化,令其或遷居內地,或恪守漢律,則我軍北疆無憂,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諸葛亮已經把心中所想,全部說了出來。整個大堂之內頓時鴉雀無聲,安靜的落針可聞。良久之後,敖烈方纔在諸葛亮構想的宏圖中清醒過來,舉起雙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隨着敖烈的鼓掌,其餘文武們也都欽佩的站起身來,向着諸葛亮撫掌,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

賈詡笑呵呵的說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孔明之才,比之管仲、樂毅,猶有過之。詡以爲,孔明比之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載之張子房,也是不遑多讓。”見到賈詡竟然把諸葛亮比作姜子牙和張良,敖烈哈哈大笑道:“孔明之才,諸君見識否?適才一番話,可謂一鳴驚人否?”

因爲諸葛亮的一番話,讓敖烈識人之明的名聲,再上了一個新臺階。諸葛亮也因此正式確定了敖烈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觀的洞察和細節上的微控,都足以讓其他人心悅誠服。

在散會之後,敖烈讓趙雲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問題,然後把諸葛亮、賈詡、荀彧、李儒、魯肅、徐庶以及顧雍等文官留了下來,共同商議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幾人在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先對內部官員進行局部調整,以便讓衆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首先,就是諸葛亮的身份問題,敖烈封給他大都督司馬之職,總覽幽、並二州軍政大權。同時,敖烈還把涿郡太守崔琰官升一級。出任幷州牧長史,隨同高順前去幷州整頓州務,隨同崔琰同去幷州的,還有和諸葛亮一同前來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經過諸葛亮的推薦,敖烈知道崔州平三人雖然在歷史上沒什麼名氣,但是出任一郡太守還是綽綽有餘的。崔琰升遷後空出來的涿郡太守一職。則由荀彧推薦的張既擔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決。李儒是新近投效敖烈的,以前曾是董卓麾下的謀主,不太適合放到檯面上來,所以敖烈在明面只封給李儒一個參軍的職位,但卻把新組建的暗影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暗影訓練成型之後,賈詡就撤出暗影,由李儒來掌控暗影這支特殊部隊。

在武將方面,敖烈也進行了一些調整。因爲敖烈現在兼任着幽並大都督之職,手中的權力更大了,基本上鎮守北疆的官職,敖烈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軍將軍趙雲、徵北將軍馬超和鎮北將軍黃忠這三位已經升無可升的武將之外。其他武將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級,張遼等人在原職的基礎上,都得到了升遷,敖烈還上表請劉協下旨封他們爲列侯。至於呂布,敖烈對他倒是不太好直接進行封賞,畢竟呂布的幷州牧的職位是劉協親封的,還有着奮威將軍的名號,於是敖烈同樣上表劉協。請求封呂布爲龍驤將軍。

對官職調整完畢之後,敖烈又把調整的方向指向了軍隊之中。因爲在沙縣一戰中,血殺和虎賁兩營精銳損失慘重,所以敖烈把公孫瓚原有的白馬義從併入血殺營,把高順原有的陷陣營併入虎賁營,並在軍中挑選精銳之士併入兩營之中,不論是幽州人還是幷州人。甚至是已經遷居到幽州的烏桓人,只要忠誠度沒有問題,作戰勇猛的,都有被選中的資格。敖烈還把此次擴充的名額放寬。限定每營在原有的基礎上,在多招收一萬名精銳,使每個營的人數達到兩萬之衆,進而升級爲軍,不在稱營。

同時,麒麟營也進行進一步的擴充,人數同樣也維持在兩萬左右,與血殺、虎賁一樣,今後將被稱爲麒麟軍,而不再稱營。在原本的三軍精銳擴充之後,敖烈還單獨成立了一軍,號龍驤軍,這支軍隊全部由精銳騎兵組成,與血殺軍不同,龍驤軍將配備長柄兵刃和全身重鎧,成爲正規的騎兵作戰部隊。龍驤將軍呂布,就是這支部隊的第一任統帥。同樣,呂布麾下的幷州狼騎,也將全部併入龍驤軍,幷州狼騎的名號,今後就將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他們將以全新的旗號、全新的裝備,出現在他人的視野之中。

除了四軍精銳之外,敖烈並沒有在擴充其他的兵員。四軍精銳擴充完備之後,就將達到八萬之衆,其餘的軍士也有七萬餘人,敖烈麾下的人馬屆時將達到恐怖的十五萬。這樣一個數字,對於偏遠的幽、並二州來說,已經是所能承受的極限了,幽、並的人口本來就不如中原各州,賦稅糧草也較之相差甚遠,能維持十五萬大軍已經相當艱難。而且敖烈不可能窮兵黷武,他還要留下足夠的青壯勞動力來保證兩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即便是像現在這樣,把軍隊的人數維持在最低線上,敖烈依然感到頭疼不止。在沙縣一戰中,血殺和虎賁兩軍精銳喪失的戰馬、鎧甲、戰刀等軍備,雖然在戰後回收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能在配備到軍中使用了,尤其是戰馬,一萬多匹戰馬爲了抵擋聯軍的箭襲,基本上都被射死了,單單是解決戰馬的問題,就讓敖烈感到十分爲難。還好賈詡細心,把死去的戰馬身上的馬蹄鐵等裝備都回收了回來,否則的話,重新打造可供一萬匹戰馬裝備的馬上三寶,那將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萬通商會的財力不是無限制的,可禁不起敖烈這樣的揮霍。通過預算,敖烈得知眼下萬通商會的財力,最多隻能供應兩支精銳軍隊的重建,其餘的兩軍精銳和普通士兵的軍備物資問題,還完全沒有着落。萬通商會發展的雖然迅速,但畢竟時間還短,成立至今還不足五年,尚不能獨力應付這樣規模的擴軍。

當務之急,是要在短時間內儘快籌集一筆資金,重建麾下的精銳大軍。同時,書院的建設也要儘快提上日程,還要像諸葛亮說的那樣,招攬幾名德高望重的名士壓陣,才能起到廣招學員的效果。另外還要制定一系列適合幽、並二州發展的律法,使治內人民生活安定,從而促進經濟上的發展。

總之,敖烈感到自己的頭,都快要被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撐爆了。(未完待續。。。)

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167章 脣槍舌劍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7章 金絲葉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23章 秉燭夜談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437章 惡戰不休(四)第35章 誘殺!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300章 血戰洛陽(五)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138章 西涼錦馬超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327章 喜訊第49章 一刻千金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18章 拜師第8章 惡戰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2章 八方來賀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31章 恍若隔世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45章 燕京律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19章 定親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74章 會晤劉表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153章 鬥陣!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50章 名震京師第21章 幽州臺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48章 又見蔡琰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31章 烏桓進犯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0章 三線開戰(四)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56章 血洗衛府第50章 名震京師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235章 割發代首第18章 拜師第396章 火力全開第34章 擒賊擒王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34章 擒賊擒王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388章 攝政王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25章 倒履相迎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279章 寶馬的盧第329章 劉備入川第329章 劉備入川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224章 噩耗第21章 幽州臺第113章 兄弟聚首
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227章 孫策崛起(一)第167章 脣槍舌劍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7章 金絲葉第474章 氣吞山河第23章 秉燭夜談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437章 惡戰不休(四)第35章 誘殺!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300章 血戰洛陽(五)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138章 西涼錦馬超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327章 喜訊第49章 一刻千金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320章 奮勇爭先第18章 拜師第8章 惡戰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340章 再收弟子第52章 八方來賀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206章 半渡而擊之(二)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31章 恍若隔世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45章 燕京律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19章 定親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74章 會晤劉表第462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153章 鬥陣!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50章 名震京師第21章 幽州臺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48章 又見蔡琰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31章 烏桓進犯第257章 短暫激戰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0章 三線開戰(四)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56章 血洗衛府第50章 名震京師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235章 割發代首第18章 拜師第396章 火力全開第34章 擒賊擒王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34章 擒賊擒王第40章 約法三章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388章 攝政王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463章 擴軍備戰(一)第25章 倒履相迎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279章 寶馬的盧第329章 劉備入川第329章 劉備入川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224章 噩耗第21章 幽州臺第113章 兄弟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