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戰馬問題

送走諸葛果,劉封回到住處,想到左慈說的話,心中也有些忐忑,若真是有這樣一個對手潛伏着,還真說不出是什麼樣的感覺!

正在這時旬炎走進來說道:“將軍愁眉不展,莫非有什麼事情?”

劉封看了旬炎一眼:“也沒什麼事,就是這騎兵訓練還差最重要的馬匹不足啊!”

“這個問題將軍在回來的路上就提起過,”旬炎答道:“如今天下良馬產地無非匈奴、西涼和羌地,匈奴離我們太遠,只有從西涼和羌地想辦法了,馬將軍的西涼鐵騎也是聞名天下啊!”

“馬超?”旬炎提到馬超劉封心中一動,馬超當年在西涼勇猛第一,甚至連羌人也畏懼三分,稱之爲“神威天將軍”,素有威信,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起作用,不如找他想想辦法!想到這裡,他一拍旬炎的肩膀大笑道:“你一提馬將軍我倒想讓他去和羌人聯絡,看看能不能換回有些馬匹!”

旬炎沉吟道:“以馬將軍在西涼一帶的影響力,應該會有一些作用吧,不妨一試!”

劉封一看鄧艾不在,便問道:“士載去哪裡了,怎麼沒和你在一起?”

旬炎答道:“他從荊州回來之後便一直在畫地圖,此時不知道畫完沒有!”

看來這鄧艾還真如歷史上說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便會觀察地形然後畫出地圖,看來真是好習慣啊,隨即說道:“士載未雨綢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又問旬炎:“公符來找我,可是有什麼事?”

旬炎猶豫片刻說道:“不瞞將軍,屬下今日有家人送信來,說曹丕即位,大赦天下,已經將屬下的家人放了!”

劉封聽了也很高興:“如此甚好,公符也算了了一件心事,那你來找我,莫非是想把他們接來?”

旬炎聞言跪倒在地:“將軍知遇之恩屬下誓死難保,但是家人安危,實在是不能不掛懷!”

劉封扶起旬炎說道:“公符不必如此,此乃人之常情,我當然會盡力,而且文若先生之大義,就算與你僅一面之緣,我也會幫你,”想了一下他又道:“不過此事不能急於一時,只要你的身份還未暴露,你家人就還是安全的,現在家中還有幾人?”

旬炎神色黯然:“我旬家乃是河北大族,如今卻沒落了許多,雖然還有幾百人,但此次營救的卻僅有屬下母親和小妹兩人而已!”

劉封安慰他道:“世事難料,公符也莫要過於沉痛,等我和老師、父王商量之後,便派人去接回你家人!兩個人應該問題不大!”

旬炎再次稱謝,劉封又安慰了一番旬炎這才拜別而去!

第二日一大早劉封便來找劉備,沒想到關羽和諸葛亮也在,看劉封進來,劉備很是高興:“東吳送來的物資錢糧不說,光是幾條大船,就足夠讓人吃驚的,尚尹你可真是不簡單啊!”

劉封謙虛了一番說道:“父王,此次隨船而來的東吳將士也有一些,就讓他們先留下來訓練我們的水軍,等訓練完成了再送回東吳!”

諸葛亮點頭讚道:“不錯,尚尹這招的確高明,我這就安排人給東吳送信,說他這些士兵貪戀蜀中美景,要遊玩些時日才能返回!”

幾人一聽相視大笑!

諸葛亮又說道:“不過這些士兵不能和那些歸降的東吳士兵放在一起,怕生禍亂,那些歸降的士兵想必都是沒有什麼牽掛的,也不怕孫權報復,其他的就不好說了,還是不要爲難他們的好!”

劉備也吩咐道:“此事就按軍師說得辦!尚尹來找我可有何事?”

劉封聞言答道:“孩兒想問,我軍在外地可曾派有哨探?”

劉備看了諸葛亮一眼說道:“如今兩軍交戰,哨探當然是要安插的!”

劉封也知道這肯定是有的,便問道:“不知道這些哨探可有專門的人來統一管理和調度?”

諸葛亮神色有些欣賞的問道:“這個倒沒有,有什麼消息都是由我和主公來處理的,尚尹有什麼想法嗎?”

劉封點頭說道:“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此軍情探報之事不能忽視,而且我們現在都是在準備出征之前才向對方派遣人員刺探軍情,我覺得應該專門成立一個情報部門,培養可信之人到他國做間諜,無論是否在戰,都應當隨時打探消息!”

劉備問道:“你的意思是要專門組織一隊人馬打探軍情?”

劉封點頭稱是:“若是這些人能夠滲入到對方內部就更好了,如此一來,我們便對其瞭如指掌,即使出戰也能針對其弊病,一戰而定!”

關羽思索了一下說道:“尚尹這個想法的確很新,而且對我們的益處十分重大,只是這人才短缺,不好尋找啊!”

劉封早就想好了:“這就主要着落在此次的文武大會上,我們可以從中篩選出優秀人才,然後慢慢培養壯大!”

諸葛亮也同意劉封的想法:“這也是一個辦法,當年曹操不也頒佈《招賢令》網羅人才嗎?”

劉封看諸葛亮有些想法,便繼續建議道:“而且我們此次大會要搞得聲勢浩蕩,不但在我蜀中舉行,而且要將消息散放到全國各地,這樣效果才能更加明顯!”

劉備皺眉道:“如此一來,那要是對方派來的暗探該如何是好?”

劉封笑道:“此事可先作防範,到時候我們將比賽的地方設置在成都城之外,並將前來的人分作三類,一類是由軍中和比試選拔的,一類是我蜀中地方選拔上來的,第三類便是針對這外來的,都分別登記,等到選拔結束後再對這些人進行審覈,通過之後再量才使用!”

諸葛亮聽完劉封的話大笑道:“看來尚尹是已經有了一套思路了,這個方法也不錯,我看此事要早做宣傳,要不許多人到年底都還不知道呢!”

劉備又問道:“以軍師的意思是要年底舉行嗎?”

諸葛亮點頭說道:“此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煩雜,而且要經過不斷篩選,前期還要做宣傳,當然是越早越好了!”

劉備也沒有什麼意見,便說道:“那就讓尚尹去安排這件事吧!”

劉封一聽頓時頭大了,連忙推辭:“父王不可,這種事我從來沒做過,提提意見還可以,要是具體做我怕不行!”

諸葛亮也笑道:“的確如此,我看此事就交由蔣琬和楊儀、王甫幾人去操辦吧!”

關羽又問:“剛纔說的成立情報組織,我看也很有必要,一定要選一個慎重之人才行!”

劉備沉吟道:“此事我看秦宓可行,他爲人正直慎重又有思辨能力!”

諸葛亮想了一下說道:“我看也可以,此事還要找子敕商議,而且馬謖也素有才學,就讓他來輔助吧!”

這一老一少的組合的確不錯,秦宓有經驗,等到馬謖學會了,也正好可以接班,劉備和關羽也沒有異議!

劉封看此事了結便提起旬炎的事情,劉備思考了半晌說道:“此事當然要辦,軍師你看該如何行動?”

諸葛亮輕搖羽扇,閉目沉思了一會道:“此事說難也不難,潁川離蜀中路途遙遠,只怕路上不太方便!一定要派可信之人前去,而且還不能多,否則容易起疑!”

關羽突然說道:“我看王舉此人可行!”

劉封也想起來關羽可是收了他這個手下騎將爲徒,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看着幾人詢問的眼光,關羽解釋道:“此人原來也是尚尹屬下一個將領,我看他刀法不錯,便收爲弟子,的確是一塊材料,而且爲人誠懇,武藝也是大有長進,之前他和旬炎同爲騎兵將領,兩人相熟,若是他們兩個前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諸葛亮聽完說道:“那好,就等今年年底派這兩人前去,等到過年的時候魏軍排查也會疏鬆許多,便可藉着拜訪親戚之名將她們接來!”

沒想到這幾人對旬炎的事情還挺上心,看來還是荀彧的面子大。

剛要說騎兵的事情,卻有士兵報告說趙雲求見!劉封一想可能趙雲也正是爲這事而來,便沒有再說,等趙雲來了一起商議。

趙雲一看幾人都在,也很是高興,對劉封說道:“原來公子早就來了,莫非你也是來商議騎兵的事情?”

劉封還未答話,關羽卻問道:“騎兵怎麼了,我等剛纔還未談及此事!”

趙雲便將自己想訓練騎兵並將目前的困難向大家訴說了一遍!

劉備皺眉說道:“子龍想要訓練騎兵我當然同意,若是連你都不讓訓練,還有誰敢擔當此任?只是這兵馬之事,確實乃是我軍中的一大缺憾,也是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劉封卻笑道:“其實除了趙叔叔外,孟起叔叔也對這改革後的騎兵甚是熱心,我看讓馬叔叔想想辦法未嘗不可!”

諸葛亮突然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和羌人?”

果然是高人,一提就能想到這麼遠,劉備不解道:“羌地確實乃是產馬之地,但和孟起有何關聯?”

“難道是想借孟起當年在羌族的影響力去購換馬匹?”關羽經過諸葛亮一說也想到了!

劉封點頭說道:“若是孟起叔叔能夠出馬,說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劉備一拍桌子也有些激動:“若是真能如此,那我軍中也將擁有一支西涼鐵騎,而且比之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愁天下不定?”

諸葛亮站起來笑道:“請將不如激將,不如現在就通知大家召開會議,讓孟起自己站出來!”

劉備和諸葛亮合作多年,一個眼神便能彼此心領神會,幾人相視而笑都各自去準備!

衆人都在議事廳聚集,不知道突然通知開會要說些什麼,張飛拉着趙雲問道:“子龍,你可知有何事召集大家?俺正和孟起訓練騎兵呢,哪有時間在這裡折騰?”自從看了馬超的重騎兵之後張飛真是愛不釋手,天天和馬超在一起訓練,甚至比馬超還要勤快!

趙雲還未回答就見劉備和諸葛亮也到來,衆人見禮完畢之後劉備說道:“此次召集大家來一是說一下中秋過節的事情,再來就是想和大家商議一下子龍的一個建議!”

張飛一聽又是趙雲,很是不服氣:“子龍又有什麼主意?”

劉備輕叱道:“三弟不得無禮!”看張飛退下之後繼續說道:“子龍剛纔向孤請求將騎兵訓練之事交與他管理!不知大家有何異議?”

剛說完張飛又站出來大聲說道:“俺不同意,爲何要交由子龍一人來訓練?”

馬良出列言道:“主公,騎兵自從改革之後確實戰力大增,也需系統的訓練,屬下以爲子龍將軍確實是不二人選!”

馬超一聽也急了,忙說道:“主公,俺也會訓練騎兵,俺的西涼鐵騎可不弱於子龍的輕騎兵!主公若是不信, 現在就可以比試一番!”

張飛也狠狠的瞪了馬良一眼,轉身道:“大哥,孟起說得對,要比試一下才知道!”

諸葛亮看時機差不多了,便起身勸解道:“大家莫要爭執,衆所周知,我軍中兵馬不足,騎兵也甚少,雖然子龍和孟起能力不相上下,但若是由子龍和孟起兩人來訓練,便是人力浪費,所以也只能舍一人了!既然子龍先提出來的,便就讓與子龍吧!”

張飛一聽擼起袖子就要打架的樣子:“原來是子龍你玩陰的,俺老張可饒不了你!”

劉備看着馬超漲紅的臉失笑道:“不過孟起也休要氣餒,若是你能弄來馬匹,這訓練之事便交與你又有何妨?”

馬超看有了希望,欣喜道:“主公儘管吩咐,俺定然全力以赴!”

劉備這才說道:“孤聞之孟起在羌地素有威信,若是孟起願意出面去跟他們商議交換馬匹之事,孤便出資讓你訓練二十萬騎兵,你看如何?”

“二十萬?”馬超呆了一下,要知道劉備軍中現在騎兵總共也纔不過八萬,要是有二十萬,那可真的是想都不敢想,馬超有些興奮:“若是主公如此答應,俺一定親自前去,若是這幫羌賊敢不答應,俺便搶回他們的馬匹!”

諸葛亮指着馬超笑道:“孟起莫要性急,此去是要按長久計,要讓羌人每年爲我軍培育戰馬,而且現在正值秋冬之際,羌人過冬肯定也是缺少物資過冬,又要劫掠,如果孟起能夠說與厲害,只要他們能提供多少戰馬,我們便能提供多少相應物資!”

馬超拍着胸脯說道:“若是主公如此保證,俺便更有把握了!”

諸葛亮又吩咐道:“此行事關重大,而且商談並非你所長,我看就派糜竺和你同行,他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馬超答應道:“如此甚好,也省得俺費力了”又對一側的糜竺說道:“子仲,我們去準備一下,這就出發!”

劉備笑道:“孟起莫急,還有幾日就是中秋了,等過完節再去不遲啊!”

馬超哪管這麼多,當即說道:“軍情事大,過節不過節都一樣!”又怕糜竺不答應,便又說道:“子仲你要是等着過節你就先過,俺先去那邊看看情況!”

糜竺看馬超的神情也是片刻等不得,便向劉備行禮道:“多謝主公關心,我這就和孟起將軍出發!”

諸葛亮看也攔不住,便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便由張苞和馬岱隨行,此行路途遙遠,路上小心,尤其是子仲,孟起你一定要照顧好!”

馬超笑道:“你就放心吧,難行處,俺讓子仲坐轎,等過了漢中,俺讓子仲乘馬車,要是子仲出了什麼差錯,俺還怕做了虧本生意呢!”

衆人一聽馬超的話都不禁大笑!

劉備又說道:“那就如此定了,此行只可成功不能失敗,就是稍微吃些虧也無妨,你們便宜行事,今年漢中豐收,你們到時候直接在漢中交易,孤會向魏延將軍說明!”

若是能從漢中直接交易,倒真是省了不少的周折!

張飛一看安頓完畢,忙說道:“大哥,到時候可也要讓俺訓練一支兵馬!”

劉備笑道:“若是馬匹充足,讓三弟訓練又有何妨!”

張飛這纔沒有多說話!

劉備看安排完畢,便讓馬良、蔣琬、楊儀、王甫、秦宓、馬謖、伊籍幾人留下,其他人都各自散去!

第2章 華佗改道第32章 左慈來了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34章 名人效應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8章 計賺雍?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7章 塞翁失馬第42章 爲你而來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7章 風雲聚會第8章 兩軍對壘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9章 搗亂的白旗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50章 惺惺相惜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1章 兵臨長安第48章 誘兵之計第60章 隆中求才第43章 棋逢對手第25章 不懂水戰第28章 大忽悠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6章 虛虛實實第37章 先行一步第19章 成都軼事第26章 尚衡號第9章 ?城攻防第10章 荀?的兒子第7章 各就各位第18章 計定東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37章 先行一步第34章 名人效應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5章 如此身份第33章 荊州之主第28章 第一水師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21章 反突圍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6章 尚衡號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59章 軍制改革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36章 你偏心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53章 再擒孟獲第15章 拜師風雲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44章 皆大歡喜第51章 節節敗退第58章 改朝換代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3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請君入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章 幕後高手第2章 幕後高手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0章 鎩羽而歸第43章 棋逢對手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8章 抵達漢中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5章 拜師風雲第46章 坐論天下第49章 進退兩難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57章 班師回朝第47章 喜憂參半第34章 避蜀伐吳第14章 好餿的主意
第2章 華佗改道第32章 左慈來了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34章 名人效應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8章 計賺雍?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7章 塞翁失馬第42章 爲你而來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7章 風雲聚會第8章 兩軍對壘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9章 搗亂的白旗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50章 惺惺相惜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1章 兵臨長安第48章 誘兵之計第60章 隆中求才第43章 棋逢對手第25章 不懂水戰第28章 大忽悠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6章 虛虛實實第37章 先行一步第19章 成都軼事第26章 尚衡號第9章 ?城攻防第10章 荀?的兒子第7章 各就各位第18章 計定東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37章 先行一步第34章 名人效應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5章 如此身份第33章 荊州之主第28章 第一水師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21章 反突圍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6章 尚衡號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59章 軍制改革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36章 你偏心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53章 再擒孟獲第15章 拜師風雲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44章 皆大歡喜第51章 節節敗退第58章 改朝換代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3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請君入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章 幕後高手第2章 幕後高手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0章 鎩羽而歸第43章 棋逢對手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8章 抵達漢中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5章 拜師風雲第46章 坐論天下第49章 進退兩難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57章 班師回朝第47章 喜憂參半第34章 避蜀伐吳第14章 好餿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