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名人效應

路上張飛拉着馬超說道:“孟起,你可一定要弄回一批馬來,別讓俺失望了啊!”

馬超拍着胸脯笑道:“三將軍放心,肯定沒問題!”

張飛這才滿意:“那好,你先去準備,我就不去送你了,一路順風!”

馬超和糜竺向衆人道別各自去準備!

劉封追上張飛和趙雲:“兩位叔叔慢走!”

張飛一看是劉封,叫道:“你小子這幾日都鬼鬼祟祟的幹什麼呢?也不見你去軍營!”

劉封笑了一下說道:“我經常有事需要老師要指點,現在卻有件事想請兩位叔叔幫忙!”

趙雲問道:“賢侄有何事儘管說!”

張飛也拍着劉封的肩膀說道:“只要俺能幫忙的,保證沒有問題!”

劉封見兩人對自己都很熱誠,也是心中高興,總算將以前的形象改變了不少,抱拳說道:“兩位叔叔是要去軍營練兵嗎?”

張飛哈哈大笑:“那是當然,要不閒着多難受!”

劉封說道:“既然如此,我屬下有一個將領名叫鄧艾,此人雖然現在沒什麼軍功,但確有大將之才,我是想請兩位叔叔帶帶他,指點一二!”

張飛一聽有些失望:“我還以爲是什麼好事呢,原來是這個,沒問題,等下你讓他來軍營找俺!”

趙雲也笑道:“將領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是應該的,賢侄就不必拘禮了!”

張飛瞪眼說道:“子龍,這你也要和俺爭嗎?”

趙雲有些無奈,一攤手:“三將軍,這可明明是你跟我對着幹啊!”

張飛一聽愣了一下,想想自己一直好像還真是對着趙雲,撓撓頭笑道:“俺就這脾氣,你不會生氣吧?”

趙雲搖頭笑道:“三將軍也是耿直之人,雲怎會生氣?”

張飛一拍手叫道:“那好,俺倆現在就去軍營切磋一下,這兩天真是手癢啦!”還沒等趙雲回答,突然又怪聲說道:“哎呀,說起這個,還忘了前天讓你來軍營你怎麼能失信?”

趙雲皺眉道:“是你自己說的,我可沒有答應你啊!”

張飛乾脆拉着趙雲耍起無賴:“不管那麼多了,現在去也不遲!”說着便拉着趙雲向軍營奔去!

劉封也去找鄧艾說明此事,讓他跟着這些人學學肯定能有不少幫助,而且歷史上鄧艾對騎兵訓練好像也很有心得,就先培養着,反正他也沒事幹!

正走着,突然家將找到他:“將軍,華先生來找你了!”

華佗?自從上庸讓他來成都之後便再也沒見過,剛來聽說去周圍探查情況了,一時還真忘記了,便將剛纔的事情向家將交代一番讓他去找鄧艾,自己直接回到住處來找華佗!

“華老先生久等了!”看到華佗在客廳劉封趕忙上去打招呼!

華佗也站起來向劉封施禮:“將軍別來無恙?”

兩人寒暄了一下劉封便問:“華先生這一月考慮的如何了?”

華佗拈鬚沉吟了下,說道:“老夫最近也到處走走看看,確實感觸良多,玄德公的確治國有方,這蜀國境內是比其他地方好得多,大概也只有東吳的建業,魏國的洛陽、許昌可比啊!”

劉封見華佗已經想通了,也很是高興:“既然先生已經決定開館授徒,我看此事要儘快辦理纔是,而且我軍中年底便要召開文武大會,到時候說不定華先生也能發現一些人才呢!”

華佗也讚歎道:“此事老夫也聽說了!不瞞將軍說,老夫已經找好地址了!”

“哦!”劉封沒想到華佗也是個說幹便幹的人:“在哪裡?”

華佗答道:“正是前蜀中大戶張永年的府邸,如今張家敗落,正好便買了下來!”

原來是張鬆以前的住所,作爲成都的大戶,應該地方不小!

劉封一想自己也沒事幹,就張羅這個吧,便建議道:“我看馬上就是中秋,也是個好日子,不如開張之日就選在八月十五吧!”

華佗皺眉道:“中秋還有五日,這準備恐怕不足啊!”

劉封笑道:“先可以簡單準備一下,等開張了再慢慢打理不遲,而且此時需要宣傳時日,否則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華佗想了想點頭道:“既然公子如此說,那老夫這便先去準備!”

劉封讓人把孫禮喊來說道:“孫將軍這幾天帶着府中的人跟着華先生去幫忙!”

華佗連忙推辭:“使不得是不得!怎敢再煩擾將軍?”

劉封笑道:“先生莫要推辭,如今都在練兵養戰,反正閒着也是閒着,正好讓他們幫幫忙,就先生和你的高徒恐怕人手不足啊!”

華佗見劉封這麼熱情也不好再推辭,只好道謝!

劉封想了想又問道:“不知先生的醫館可曾想好名字?”

華佗思索道:“名字老夫還真未曾想過,老夫行醫只想濟世救人,這多餘的還真未考慮過!”

劉封說道:“既然先生的旨在濟世救人,不如就叫‘仁濟醫館’,你看如何?”

華佗聞言拍手叫好:“仁濟天下,不錯,就如此定了!”

“不過,我還有個主意,不知先生可否答應?”劉封又想到一個辦法!

“將軍請講!”

“我想讓二叔來做名譽館長,先生意下如何?”

“名譽館長?”華佗一時還沒反應過來!

劉封解釋道:“就是讓二叔也來掛名,館長是華先生,二叔只是佔個名頭,卻不用多做什麼!”

華佗一下子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有巨大的好處,要是這中間有關羽的名分,不僅他自己的名聲也會有所提高,而且將來醫館的安全等問題也不用再考慮了,當下說道:“將軍考慮如此周全,老夫怎敢不從?”

劉封說道:“先生先莫要謝我,此事我也是一時想到的,還爲曾和二叔商量,先生先去準備,我這就去找二叔商議此事!”

華佗這才稱謝而去,劉封讓孫禮帶人去幫忙!。

自己還真是第一次來關羽的府邸,不過由於關羽之前一直在荊州,成都的住所也是臨時才配置的,和自己的地方差不多,走到門口正好看見關平出來,便讓關平帶着自己去見關羽!

此時關羽正在督促關興和王舉練武,自己在一旁看書,估計還是春秋吧!

“父親,大哥來看你了!”關平老遠就喊道。

關興兩人聞言也停了下來,關羽站起來大笑道:“賢侄可真是稀客啊,說起來你還是第一次來我府上吧?”

劉封連忙上前見禮,看看王舉也是滿頭大汗,不過眼神也比以前堅毅了很多,估計有了不少的長進,欣慰道:“看來你也是進步不少,可要好好練習,不要辜負了二叔的期望啊!”

王舉抱拳答應!劉封這纔將剛纔的事情向關羽說了一遍。

關羽聽完長笑道:“此事容易,元化先生醫術冠絕天下,於我也有救命之恩,就按賢侄說得辦吧!”

劉封沒想到關羽答應的如此痛快,又閒談了一陣便告辭出來!

劉封又找到旬炎讓他寫一個佈告貼到城門各處,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到時候纔會更加熱鬧!關於醫館的題字,找劉備還是找諸葛亮呢,正在犯愁的時候突然想到張飛聽說也寫得一手好字,不如找他更方便些,畢竟不會考慮那麼多了,劉備現在也算是一國之君了,這種事也不好麻煩他,諸葛亮也算是士人中的代表,雖然華佗也很有名氣,但比起這些士大夫,還是有所不同的,不如找張飛來的乾脆,其實效應也差不多,畢竟都是兄弟嘛!打定主意便直接來到軍營找張飛!

有事做時間過得還真快,而且沒想到華佗的影響力也不小,幾日時間,竟然還有不少平民來幫忙!

十五日一大早,莊園的周圍已經聚集了好多人,甚至還有一些士兵,諸葛亮已經命令士兵除了有任務的其他的都可以休息一天,現在整個成都都知道華佗開館授徒,所以一大早就顯得很熱鬧!

華佗和劉封幾人站在門口招呼衆人,兩邊門框上刻着寫好的對聯:志在活人施妙藥,心爲濟世挽沉痾。橫聯:仁心濟世。這是旬炎自己的傑作,華佗幾人也很是滿意!

不一會關羽和張飛也來了,劉封看時間差不多,便大聲說道:“今日華老先生開館授徒,我二叔關將軍爲名譽館長,下面就請二叔和華先生揭匾!”

華佗也是滿心激動,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大夫會受到如此多人的關注,也真慶幸當初自己的決定,而且劉封對他的改變無疑是最大的!他和關羽走到大門兩邊,在衆人的喝彩聲中將門頭上的紅綢揭開,正是張飛親筆題的“仁濟醫館”,下首寫着“張飛題”!

在衆人的驚歎聲中又多了許多對張飛的議論,很多人都想不到張飛能寫出如此遒勁有力,龍飛鳳舞的字來,而且張飛的字豪放飄逸,既有大將的陽剛凌厲之勢,也不乏書生的瀟灑奔放,頓時說得連張飛都面有得色!

這時孫禮用他一貫的大嗓門喊道:“此次仁濟醫館開館,華先生將親自授徒,如果有願意拜華先生爲師的,可以現在就報名,不論身份來歷,只要志在救民與水火苦難之中的都可以!”

華佗也站出來說道:“老夫一生四處奔波而一事無成,雖有懸壺濟世之心,但終歸勢單力薄,不能成大事,想當年孔聖人開館授徒而將仁義傳播於四海,華佗雖不敢自比,但也想救民於水火之中,此次開館,望有志之士對醫學有愛好興趣者,都來加入,華佗願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衆人都爲華佗的氣勢所感染,不由叫好!

關羽乘勢說道:“華老先生醫術高明,在民間早有神醫之名,當年羽也曾受先生刮骨之恩,實乃當今醫術第一人也!”

由於之前的宣傳,很多人都曾聽說華佗爲關羽刮骨療毒,現在經過關羽親口確認,自然對華佗的推崇又增加了一成!

此時已經有一個年輕人首先站出來:“各位將軍,華先生,在下曾爲一藥童,也略同醫理,既然今日先生收徒,在下願意垂聆先生教誨!”

華佗看有人站出來,自然高興,讓他到旁邊旬炎和自己弟子那裡報名!

有了第一個人開頭,後面的人也更多了,華佗看排隊已經有十幾人,不由得有些熱淚盈眶,對劉封幾人連連行禮:“老夫今日能有之成就,全仰仗各位將軍了!”

正在幾人討論的時候,卻聽見一個爽朗的聲音傳來:“哈哈,三將軍的字真是越來越有氣勢了!”

衆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劉備和諸葛亮也來了,華佗趕緊上前行禮!

劉備笑道:“華先生能在我蜀中開館授徒,便是對備最大的信任和鼓勵了,備也當盡心盡力,早日讓民衆安居樂業!”

華佗答道:“皇叔仁義,天下盡知,老夫也是欽佩之至,今日皇叔能來,當真令老夫誠惶誠恐啊!”

劉備笑着安慰華佗:“先生不必客氣,以後若有什麼困難,備當爲先生做主!”

諸葛亮也在一旁笑道:“我主公感念先生一片赤誠之心,特送一千兩銀子與先生作爲資費!先生可莫要辜負了主公一片苦心啊!”

華佗聞言吃了一驚,馬上便要推辭,劉封勸道:“先生就莫要推辭了,這也是父王一片心意,也算是儘儘地主之宜啊!”

因爲這幾人的到來,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熱鬧,報名之人也排起了長隊!

一直快到午飯之時劉備幾人這才離去,諸葛亮卻在乘人不注意的時候遞給劉封一個錦囊!

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50章 守株待兔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33章 荊州之主第40章 虎頭蛇尾第50章 惺惺相惜第10章 荀?的兒子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3章 棋逢對手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4章 夜救麥城第3章 孫權之志第18章 計定東吳第31章 勝利歸來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27章 進駐武陵第58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成都軼事第4章 夜救麥城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9章 義字當頭第2章 華佗改道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4章 驕兵必敗第17章 英雄形象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28章 大忽悠第49章 進退兩難第17章 英雄氣概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4章 好餿的主意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9章 震懾羌兵第51章 天下飄雪第9章 ?城攻防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27章 進駐武陵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55章 如此身份第53章 再擒孟獲第4章 魏國對策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4章 下個戰書第22章 我是看客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20章 荊州決策第52章 荊州鉅變第41章 弄假成真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2章 怪事連連第17章 英雄形象第3章 孫權之志第23章 爾虞我詐第51章 天下飄雪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章 戰略眼光第59章 軍制改革第21章 疲兵之計第57章 誰中計了第46章 坐論天下第53章 再擒孟獲第36章 你偏心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0章 荊州決策第16章 成都議事第58章 裡應外合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42章 爲你而來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3章 再擒孟獲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5章 白衣渡江第49章 進退兩難第36章 你偏心第14章 葭萌關相會第18章 計定東吳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3章 春秋刀法第59章 軍制改革第13章 春秋刀法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10章 荀?的兒子第31章 榮歸故里第8章 抵達漢中
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50章 守株待兔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33章 荊州之主第40章 虎頭蛇尾第50章 惺惺相惜第10章 荀?的兒子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3章 棋逢對手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4章 夜救麥城第3章 孫權之志第18章 計定東吳第31章 勝利歸來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27章 進駐武陵第58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成都軼事第4章 夜救麥城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9章 義字當頭第2章 華佗改道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4章 驕兵必敗第17章 英雄形象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28章 大忽悠第49章 進退兩難第17章 英雄氣概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4章 好餿的主意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9章 震懾羌兵第51章 天下飄雪第9章 ?城攻防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27章 進駐武陵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55章 如此身份第53章 再擒孟獲第4章 魏國對策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4章 下個戰書第22章 我是看客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20章 荊州決策第52章 荊州鉅變第41章 弄假成真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2章 怪事連連第17章 英雄形象第3章 孫權之志第23章 爾虞我詐第51章 天下飄雪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章 戰略眼光第59章 軍制改革第21章 疲兵之計第57章 誰中計了第46章 坐論天下第53章 再擒孟獲第36章 你偏心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0章 荊州決策第16章 成都議事第58章 裡應外合第27章 無賴戰術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42章 爲你而來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3章 再擒孟獲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5章 白衣渡江第49章 進退兩難第36章 你偏心第14章 葭萌關相會第18章 計定東吳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3章 春秋刀法第59章 軍制改革第13章 春秋刀法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10章 荀?的兒子第31章 榮歸故里第8章 抵達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