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

“三國之謀伐 ()”

第二日後,劉備抵達了小平津渡口。

其實四個人並不是都去洛陽,前線還需要大將坐鎮,關羽和張飛只是送他們到河內。

因爲魏郡離洛陽不過二百餘里,因此送到黃河邊上,二人就準備回去。

由於天色已晚,他們在河對面的河陽縣住宿了一晚上,陳暮與三個兄弟喝酒飲宴,便準備要把自己做的事情跟劉備說一說。

正是六月盛夏,晚風吹過黃河,濺起波瀾漣漪,滔滔不絕的河流奔騰,天空無數鳥羣飛舞,兩岸野花爭奇鬥豔,遠遠能眺望到河對岸的邙山,晚間的霧將山林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霧色裡,宛如一張絕美的水墨畫卷。

離着河灘約數公里處有一片溼地,正好位於河陽縣的南面。這處別院就修建在此間,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以及成羣結隊的野鴨遊弋,後院有個涼亭,就着晚風,兄弟幾人正把酒言歡。

夕陽西下,晚霞卷着暮鴉染紅了半邊天空,絢爛的火燒雲在天邊如光波流轉。陳暮提起酒壺,給三個兄長倒上酒,邊倒邊說道:“來,大哥二哥三哥,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張飛盯着那快要盛滿的酒杯,哈喇子都快流到下巴,等陳暮倒好之後,第一個舉起來道:“喝!”

“喝!”

四人哈哈大笑着,一飲而盡。

他們喝得黍酒,也就是黃米酒,夏天喝烈酒傷身,所以陳暮發明的蒸餾高度酒在冬天很受歡迎。夏天的話,除了北方遊牧民族以外,大部分漢人還是願意喝低度的黍酒、秫酒或者杜康酒。

一口乾了之後,劉備擦了擦嘴角,擔憂地對陳暮說道:“四弟,天子之前幾次詔書,都讓我們儘快將袁紹攻滅。此次回洛陽,我擔心天子會申飭我等剿滅袁紹不力呀。”

“雖說伴君如伴虎,但如今的天子爲人寬厚,終究是比不得當年康帝權勢。且現在天下大亂,天子還有很多要倚仗大哥的地方,不會拿我們怎麼樣。”

陳暮知道應該是朝廷裡最近的一些風言風語傳到了他的耳朵裡,畢竟關羽久在洛陽,在朝中也不是沒有耳目,因此出言寬慰了兩句。

東漢最後一個有權力的皇帝就是漢康帝,也就是歷史上的漢靈帝,盧植董卓說下獄就下獄,張溫皇甫嵩朱儁這幫人說革職就革職。早年的羌亂,後來的黃巾之亂,都可以說是他平定的。

劉虞跟他比起來,差得太遠。現在劉備還沒有明面上跟朝廷唱反調,即便不立即進攻袁紹,也是有理有據,並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地方,如果朝廷對劉備下手,除了是自毀城牆以外,反而是逼反了劉備,讓劉備有藉口推翻朝廷。

所以只要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朝廷都不會對劉備動手,但暗地裡的打壓肯定不會少。

關羽便皺起眉頭說道:“話是如此,可我有一名老部下現在就在洛陽軍中擔任城門司馬,他前些日子給我來信,稱尚書檯那邊對我們兄弟幾人的彈劾如雪片般飛來,說我們擁兵自重,已有反意。”

“什麼?”

張飛聽了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道:“我們爲朝廷流血流汗,拼死拼活,他們就這樣對待有功之臣嗎?我以前還以爲伯安公是宗室長者,令人尊敬,當年在幽州之時,我也是聽他的寬厚仁德長大的,卻不知道當了皇帝之後,怎麼就變成這副模樣了?”

“三弟稍安勿躁,天子又沒有明確說要懲戒我們,只不過是尚書檯有彈劾我們的奏摺而已。周公還曾經因爲恐懼流言蜚語避居東國,如今我們手握大權,

被朝廷一些人忌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劉備倒是沒有把怨氣撒在皇帝頭上,反而幫劉虞辯解了兩句。

陳暮搖搖頭道:“恐怕這裡面不僅是那些朝中臣子的意思,天子的態度,也是值得玩味的。”

“四弟的意思是?”

劉備皺起眉頭。

“這背後,恐怕就有天子的指使。”

陳暮說道:“不然那些大臣,有什麼膽子和麪目敢來指責大哥?別忘記,當年若不是我們,他們都得死在長安!”

劉備臉色的愁容就更加深了,舉起酒杯,望向遠方,喃喃自語道:“難道要我在攻破袁紹,解甲歸田之後,他們才能夠安心嗎?”

“解甲歸田?”

陳暮冷笑道:“我們死得更快。”

劉備默然不語。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沒有了兵權,他們幾兄弟什麼都不是,隨便派一羣刺客就能要他們的命。

“四弟,你到底是何意?”

關羽忍不住問道。

陳暮卻看向劉備,說道:“大哥應該也猜到了我們這次爲什麼要回洛陽。”

“你說說吧。”

劉備說道。

陳暮圖窮匕見,語不驚人死不休道:“大哥應該明白,朝廷兵馬不多,他們有的只有大義。青州兵馬以及洛陽兵馬,多是我們的人,擁衆近二十萬,二哥三哥,若你們是皇帝,是朝廷大臣,擔不擔憂我們造反?”

關羽不悅道:“大哥一心爲漢,自己就是大漢宗室,怎麼可能會造反?”

“我們兄弟知道,朝廷知道嗎?”

陳暮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人心隔肚皮,白起是怎麼死的?李牧又是怎麼死的?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素來被中央朝廷忌憚是常有的事情,功高蓋主,自古都是如此。如果我所料不差,朝廷恐怕已經在商量如何對付我們,這次傳出的風聲,便是一個開始。”

劉備忍不住問道:“四弟以爲,朝廷會怎麼對付我們?”

“三步!”

陳暮豎起手指頭:“一,催促我們儘快剷除袁紹,袁紹一死,朝廷必然會派人前往冀州擔任州牧,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不排除是我那師兄楊彪,如今朝廷當中,也就只有他稍微年輕一些。”

“二,袁紹破滅之後,朝廷應該很快會讓大哥南下討伐河南江東等地的諸侯,乃至於關中和川蜀,哪裡偏遠,就讓大哥去哪裡,慢慢消減大哥的影響力以及咱們的兵力。”

“三,最重要的是洛陽的兵權,之前天子已經讓錢塘侯取代過一次,只是錢塘侯病死讓朝廷措手不及。等到袁紹死後,就是朝廷收回二哥兵權之時!”

這裡面並沒有去河間抱小幼嗣的策略,因爲這並不算打壓劉備的一個計策,相反,如果沒有打壓成功,反倒會讓劉備成爲一名權臣。

畢竟劉虞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和那位皇后基本已經沒有了生育能力,活不了幾年的情況下,給一個手握二十萬大軍的朝中重臣留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是個什麼概念。

別說朝中那些人老成精的大人,就算是泰山書院的一個孩童都明白會是什麼結果。

到時候必然是劉備上位,大將軍之位跑不掉。不要以爲大將軍只有外戚能當,韓信和袁紹都當過。甚至到最後黃袍加身,如王莽篡位一樣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劉備經營幾十年,說不好真的能成功。

畢竟劉備姓“劉”,是漢孝康帝親自錄入族譜裡的劉邦子孫,即便是篡位,也比王莽那個姓王的外戚要名正言順得多,總歸是天下人多的是隻要皇帝姓劉就無所謂的大漢擁躉。

聽到陳暮的分析,劉備端着酒杯,沉默着沒有說話。兩撇鬍子微微抖動,顯然是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覺得這種情況並不是不可能,沒有了兵權,他什麼都不是。

“朝廷.......真的會這樣對我們嗎?”

關羽聲音有些顫抖。

陳暮嘆氣道:“二哥,你熟讀史書,也該明白,手握重兵,如何不會被朝廷忌憚。當初朝廷善待我們,是因爲需要用到我們,可如果河北平定,朝廷必然不敢讓河北落在我們手中,當年世祖便是得河北而得天下,我們費盡心思剿滅袁紹,到頭來不過是鳥盡弓藏而已。”

衆人沉默不語。

就連一向認爲劉虞待他很好的劉備,此時都沒有說話。

因爲他確實察覺到了危機。

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還有句話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如果劉虞真的全心全意信任劉備,劉備投桃報李也不是不行。

但他也明白,最近朝廷風聲變動,裡面未嘗沒有三公九卿以及那位皇帝的影子。

能做到開國皇帝的都不傻,劉備的政治嗅覺或許沒有陳暮那樣敏銳,然而這兩年劉虞越來越忌憚他也是一個事實。

不然的話,爲什麼朝中彈劾他們幾兄弟的奏摺如雪片一般多?顯然是後面有組織有預謀的準備。

這其實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你手握大權是爲了拯救漢室江山。

可權力越大,兵馬越多,就要被朝廷那些上位者忌憚。如果你放下手中的權力,把兵馬全都交出去,不僅江山保不住,連自己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得以保全。

正如曹操在銅雀臺橫槊賦詩之時曾言:如國家無我一人,真不知將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有人見我權重,妄加猜度,疑我有異心,此大謬也!

然而欲使我交出兵權,封侯歸國,實不可行,誠恐爲奸徒所害。我敗則國家傾危,天下必定大亂!我豈能慕虛名而招大禍?

此番苦心,諸公未必能知啊!

人到了這個位置,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現在劉備就切身感覺到了這一點。

朝廷有風言風語,天子詔書不斷催促他儘快消滅袁紹,大漢天下還有無數心懷叵測的諸侯,盜匪遍地。

冀州牧的位置他不貪圖,他怕的是真如陳暮所料的那樣,一旦冀州迴歸朝廷,朝廷就會很快派他南下與其他諸侯硬拼,倉促之間如果準備時間不夠,恐怕征討南方沒那麼容易。

在這一瞬間,如果劉備知道歷史上的曹操經歷的話,或許也會感嘆一句垂死病中驚坐起,曹操竟是我自己。

不過他也不是一個相信片面之詞的人,聽到陳暮的分析之後,便對陳暮說道:“四弟,朝中雖有風聲,但畢竟已經被天子和諸多公卿壓了下去,你又如何覺得,天子一定會打壓我等呢?”

陳暮笑道:“如果大哥不信,到了朝中,拜會天子之時,天子必然會與大哥商討國家大事。到時候大哥猜猜,天子會與大哥聊些什麼?”

劉備沉聲道:“莫不是要收我兵權?”

“那倒沒那麼快。”

陳暮說道:“此行我們只是回京述職,袁紹還未滅,朝廷也不敢立即對我們動手,但必然會爲接下來的打算開始做鋪墊,如遴選帝嗣,而且我料他們中意的帝嗣絕不是幼年天子,恐怕會在少年或者成年的章帝子嗣中選擇。”

“還有呢?”

劉備又問。

“還有就是洛陽的兵權。”

陳暮分析道:“關中已經收回,但那邊還不穩,朝廷那幫大臣不傻的話,肯定是想辦法把二哥調去關中。”

“調去關中?”

劉備與關羽都是心中一凜。

關中現在雖然已經收回,但因爲戰亂得太久,可以說是百姓凋零,生靈塗炭,去了那裡,確實難以有所作爲。

而陳暮卻是想起了皇甫嵩,當年皇甫嵩平定黃巾之後,手握數萬北軍精銳,整個洛陽的兵權都在他手裡,漢孝康帝就採取了自己的建議,把皇甫嵩調去關中,兵不血刃地就除了他的兵權。

朝廷的人如果不蠢的話,恐怕也會依樣畫葫蘆,想辦法把關羽送去關中。到時候洛陽大部分兵權就會回國朝廷手中,這樣加上幽州的鮮于輔,朝廷就能擁有一部分兵力。

實際上這次回洛陽,並不是劉備陳暮主動申請,而是界橋之戰後,劉虞就數次下詔書催促他們立即剿滅袁紹,劉備幾次上書說明原因,劉虞就下詔讓他們回一趟洛陽親自跟他說,因此纔有現在的情況。

然而劉備人在冀州,但軍情司也不是瞎子。洛陽那邊朝堂上的風聲還是傳了出去,或許這本身就是劉虞楊彪這些老傢伙故意爲之,放出風聲讓劉備惶恐,給予他壓力。

這樣等到一行人抵達洛陽之後,劉虞出面有人做黑臉有人做白臉,連哄帶騙,再加上大義以及道德綁架,沒準真的能把關羽弄走奪了洛陽兵權。

陳暮知道,這應該就是洛陽那邊,當前階段,最真實的想法!也是圖窮匕見,最後的意圖!

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四十章 鳴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完結感言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章 賄賂第五十章 鬥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章 結義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章 孟德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
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四十章 鳴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完結感言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章 賄賂第五十章 鬥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章 結義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章 孟德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