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

南方暗流涌動,北方的幽州,同樣驚心動魄。

曠野之上,數千騎兵捲動着風雷之勢,如排山倒海一樣向着遠方的大地上穿梭。

河流兩岸森林遍地,臨近早春,植物生根發芽。因爲前些日子下過雨,通往雍奴縣城的官道之上,沼澤泥濘。

一株碧綠的小草艱難地從泥地裡冒出頭,貪婪地呼吸着新鮮空氣,噠噠的馬蹄疾馳而過,又再次將它碾入了泥土裡,踐踏成了塵埃。

雖然再過兩日就到一月初,可北方的天氣依舊帶着那麼一種令人徹骨森然的寒冷,像是要把人凍成一團團僵硬的雪人。

只不過相比於遼西,漁陽郡算是好的。現在的遼西還在下雪,鵝毛大的雪花紛紛揚揚,如果沒有烈酒和棉衣,在那冬天雪地裡是真的會凍死人。

公孫度騎在馬上,他拍了拍身上的風塵,遠遠地看見了自己派出去的先鋒騎兵已經抵達了灅(lei)水河畔,便對身邊的親信大將柳毅說道:“志堅,已到哺時,士兵們也都餓了,讓大軍先休整一會兒,吃些東西再出發吧。”

“唯。”

柳毅便派了傳令兵,向着身後浩浩蕩蕩的三萬多人的步兵大軍下達指令。

公孫度自己翻身下馬,四處打量着周圍的環境,看到旁邊河畔有一大片草地,涓涓河水流淌,河對岸原本有一羣野鹿,在馬隊抵達之前,就已經逃得很遠,又貪婪地看着河邊,遲遲不肯離開。

“父親。”

公孫度的長子公孫康原本是想自己帶人去獵殺那羣野鹿,正派人去找渡口過河,發現自己的父親也同樣抵達了灅水河邊,就匆匆忙忙過來,跟在父親身後陪着他一起散步。

“嗯......”公孫度僅僅只是沉吟地點點頭,臉色卻十分凝重,似乎心事重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父親還在想出兵的事情嗎?”

公孫康問道。

公孫度不置可否地按了按手,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像是在示意兒子不要在在這個話題上繼續談下去。

等過了片刻,他才說:“你們先散開些,

讓我一個人好好想想。”

“我去爲父親獵一頭野鹿來烹食。”

公孫康識趣地退開。

公孫度另外一位心腹大將陽儀也跟着他走了。

等到他們離得稍遠了一些,公孫康看了眼背對着他們的公孫度,在陽儀耳邊悄聲問道:“叔父大人,我父親到底怎麼了?”

陽儀是公孫度的謀士,此次出兵,也是他與公孫度商量許久得出的結果。

聽到公子的問話,陽儀不着痕跡地看了眼遠處似乎心事重重的公孫度,才低聲迴應道:“明公依舊未能決斷。”

“父親明明是一個果決之人,怎麼在這件事上如此猶豫?”公孫康忍不住說道:“現在兵都已經出了,右北平與漁陽已很快就能納入治下,那公孫瓚的一切產業,也都盡歸父親之手,此時箭在弦上,哪能退縮?”

“你不懂.......”

陽儀搖搖頭:“明公稱王於遼東,天高皇帝遠,無人可以威脅到他。但若冒然插手中原戰事就不一樣,公孫瓚在幽州亦是勢力不小,此番我們進攻他,如果不能把他殲滅,後患無窮。”

“嗯......我當然知道,所以這一戰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公孫康舔了舔乾燥的嘴脣,目光瞭望向遙遠的西方:“只要能夠殺死公孫瓚,整個幽州就是我們的了。”

“哪有那麼容易。”

陽儀苦笑道:“我們雖然與袁紹結盟,但公孫瓚聚衆十餘萬,實力不容小覷。且還有那青州的劉備,明公曾經還想出兵把東萊之地佔據,結果還未實施,那青州的劉玄德就已經把我們在外面的海島全部佔據,甚至連沓氏縣城港口都差點不保,與這些中原勢力交戰,絕不是那麼想象中的可以輕鬆獲勝!”

公孫康握緊了腰間的刀柄,冷然道:“劉玄德欺我父太甚,此番出兵,也未嘗不是因爲他大船數次兵進遼東,欺我遼東戰船不利。我聽聞今年袁紹與劉備已經到了大戰關鍵,若我們能助袁紹戰勝他,不僅幽州之地盡取,還能出兵東萊,一窺中原之繁華!”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既然出兵了,就無需後悔,此戰我爲先鋒,必要爲父親開疆拓土,拿下整個幽州!”

公孫康看到遠處找渡口的騎兵回來,便快步走到河邊,騎上馬匹,領着十餘名護衛與找渡口的騎兵匯合,準備過河去獵鹿去了。

陽儀看着他雄心勃勃,又充滿朝氣的背影,感嘆了一聲:“現在的年輕人還真是......野心十足呀......”

遼東,終究逃不過參與中原大戰的宿命。

去年袁紹就派了使者來找公孫度聯盟,一直到今年公孫度才決定出兵。

在這個過程當中,陽儀一開始是反對的,不願意摻和進去。

他們在遼東稱王,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到他們。

但公孫度思考了許久,在無數次反覆深思熟慮之中,不斷煎熬,最終決定還是出兵。

不出兵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在遼東稱王稱霸,若是沒有野心,便沒必要跑到中原大地上去摻和這檔子事。

東北大地雖然苦寒,但寧爲雞首,不做牛尾,亦是人之常態。

可出兵的理由就實在太多了。

對幽州富庶之地的渴望.......對劉備海軍時常遊弋在遼東內海的忌憚.......對棉花、烈酒、糧食貿易的覬覦,以及內心伸出迸發出來的那麼一點野心......

整個幽州最富裕的地方就是漁陽、涿郡、廣陽三郡,人口加起來達120餘萬,其它右北平、遼東、遼西,每郡人口不過在幾萬到三十萬之間,還不如涿郡一郡人口多。

所以如果甘心只是在遼東苦寒之地稱王,那自然不摻和中原之事更好。但如果稍微有點想法,那公孫度唯一的出路,確實只有西進涿郡這一條。

除此之外,公孫瓚的皮毛、酒水、棉花貿易都是公孫度覬覦的產業,這些年來,作爲鄰居,公孫度是看着這位同姓兄弟在幽州風生水起,利用北方人急需的物資,賺得盆滿鉢滿,心裡不豔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公孫度已經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危機感,對青州的恐懼,讓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想象,一旦劉備最後獲得勝利,他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轉輾反側,在糾結了一年有餘,乃至於觀望了大半年之後,公孫度最終還是決定出兵,偷襲公孫瓚老巢。

或許有人會奇怪,公孫度和劉備有什麼交集?

但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遼寧大連到山東煙臺到底有多近。

走海路不到二百公里,中間還有大大小小十多個島嶼,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些島嶼就有人居住,秦始皇漢武帝尋訪仙藥,就是跑到這些島嶼上去找,也就是所謂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

陳暮爲了搜尋美洲大陸,引進漢朝急需的糧食作物、工業作物、經濟作物,大力發展海軍,與幽州、揚州等地展開海運貿易的同時,也在對三韓之地進行軍事化統治。

因此可以說,青州和遼東半島,其實就近在咫尺。

青州的海軍早就把大連市南面和東面的大部分島嶼全都佔據,幾乎已經威脅到了公孫度的老巢。

歷史上公孫度可就是通過這些島嶼當跳板,佔據了青州東萊郡來着,現在劉備反客爲主,步步蠶食遼東,怎麼能不讓他擔憂。

所以在青州海軍的步步緊逼之下,公孫度就不得不開始考慮將來如果劉備獲得了中原戰爭的全面勝利,那他偏遠的遼東地區該如何自處的問題。

畢竟袁紹可沒有那麼強大的海軍,就算袁紹贏了,背信棄義,沒有按照約定把漁陽涿郡等地讓給他,他在遼東也穩如泰山,袁紹沒道理會千里迢迢從陸路過來攻打他。

而劉備則不一樣,劉備不需要走陸路,直接通過強大的海軍就能夠從遼東登陸,隨時將他的政權顛覆。

一個離得天遠,一個就在旁邊,遠交近攻這麼粗淺的道理要是再不明白,那公孫度也愧對他漢末諸侯之一的名頭。

如此一來,公孫度即便不想參與中原戰爭,也只能硬着頭皮,帶着自己的兵馬,開始向涿郡進兵。

當然。

遠交近攻是一回事,真開打又是另外一回事。

青州海軍至少目前只是在他的近海四處遊弋,還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如果直接與青州開戰,後果也不是公孫度能夠掂量得起。

因此一路上那個叫糾結。

畢竟縱觀歷史來看,公孫度的野心,也僅限於遼東而已,要他參與到中原大戰來,屬實爲難他。

但公孫度思來想去,既然已經出兵了,那也沒有後悔路可以走。

現在他在考慮的問題,就是直接出兵往涿郡方向去,去支援袁紹的部隊,還是偷襲薊縣,佔據公孫瓚的老巢這兩個方案。

在河邊走了許久,一直到兒子公孫康獵了幾頭野鹿回來,煮熟之後送到他面前,公孫度才下定了決心,對兒子公孫康說道:“康兒,轉道,去泉州。”

“泉州?”

公孫康驚訝道:“父親,我們不是要去攻打薊縣嗎?”

公孫度漠然道:“既然要得罪,就要得罪死。攻打薊縣,不過是逼公孫瓚回防,解除袁紹在北方的壓力而已,但直接進攻涿郡,則南北夾擊,置公孫瓚於死地,方纔能一勞永逸,否則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

聽到父親的話,公孫康高興地道:“父親之言甚妙,我早就說過,一定要把公孫瓚殺死,才能除去後患。如果只是劫掠廣陽、漁陽、右北平等地,這些地方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只有奪得整個幽州,據一州之富,方纔能鼎足北方,坐觀天下!”

等到公孫康興沖沖地回到自己的前鋒馬隊當中,準備率領騎兵南下泉州的時候,陽儀上前對公孫度說道:“明公.......”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公孫度搖搖頭道:“當初我們只是打算攻下薊縣,將公孫瓚的財富全部奪走,讓他後方大亂,主力進攻的事情,就交予袁紹。但一路上我也想明白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兩頭搖擺,反不得好,還不如徹底投靠一方,將另外一方剪除掉。公孫瓚和劉備就在身邊,寢食難安啊。”

“唉.......”

陽儀嘆了口氣,點點頭道:“只能這樣了。”

等到士兵們休整過後,大軍再次啓程。公孫度的實力其實並不強,雖然漢末的時候,因爲天下大亂,很多人都遷移至遼東避禍,但這麼多年下來,遼東總人口也依舊不過六七十萬,可用兵馬不超過四五萬數,這次出兵,帶了三萬多人,已經是極限。

所以公孫度一開始和陽儀的想法就是趁着公孫瓚和袁紹打得你死我活,劫掠幽州西部的人口和財富,一是削弱公孫瓚實力,二是一步步先看看青州的態度,若是青州不管此事,並沒有從海上出兵,他們大可繼續西進。

但公孫度左思右想, 決定還是幹票大的。如果能夠把公孫瓚徹底弄死,那整個幽州就是他的了,到時候治下人口和財富一躍成爲天下中上層諸侯,坐擁百萬人口,也有實力窺視中原。

雖然中原地區遠比偏安一隅更加殘酷,公孫度已經年近五十,越來越差的身體不再支撐起他年少時的野心,然而不管是爲了子孫後代,還是爲了不在劉備佔據中原之後,被他從海上派出大軍剿滅自己,他都得去拼一拼,搏一搏,至少,哪怕是失敗了,總歸是還能逃回遼東,再支撐一段時間。

數日後,遼東大軍從泉州西進,過方城,南下范陽,逼近易京。而這段時間,公孫瓚與鮮于輔時常與袁紹軍隊大戰,雙方死傷近萬,正處於焦灼的對峙期。

公孫度還未靠近的時候,早就派人去往袁軍通報,雙方約定了時間,共同出兵。

十二月末,一月初。

鄭縣城外,半夜時分,舉火爲號,兩路大軍,南北夾擊,猛攻公孫瓚大營!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請假條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章 觀察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請假條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章 觀察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