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母親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馮子曰:智者,術所以生也;術者,智所以轉也。

世間的一切謀劃,都需要恰當的方式。

但有的時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方法在好,也有可能出現意外。

利用董太后身邊的弘農王下毒,本來應該是一招極好的棋。

因爲董太后不會提防身邊人,特別是自己的親孫子。

但李儒還是漏算了一點,那就是母愛。

何氏的確恨透了董太后,也渴望再次翻身,重新掌控權力。

可這並不意味着她願意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去做賭注。

劉辯雖然被廢,可終究是先帝的孩子,又是嫡長子,不管是在朝堂還是董太后自己,都不會拿他怎麼樣。

而且劉辯跟劉協的關係也極好,順利的話,下半輩子就是迴歸封國,安穩渡過一生。

然而要是劉辯去做了傷害董太后的事情,結果是什麼就不用多說。

一旦被查出來,下場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條可以走。

所以如果讓何氏自己去動手,她一萬個願意,哪怕賭上自己的性命也無可厚非。

但要讓她用自己的孩子去賭,何氏絕無這種可能,想都沒有想過。

能見自己的孩子一面已經很滿足了,更何況其它?

只是讓何氏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那番話,終究還是對劉辯起了作用。

哪句話?

就是那句讓他好好聽話,讓祖母高興,別惹祖母生氣。

劉辯牢牢記在心裡,一刻也不敢忘記。

結果在昨日,劉辯夜半三更去廁所的時候,路過董太后寢宮,便進來看看。

門口的宮女太監都沒有攔他,

因爲董太后是睡在裡屋,劉辯和劉協就睡在旁邊另外兩間房,他們的房間本就是相通的。

由於最近朝堂上下讓他娶妻的聲音很大,娶了妻後,劉辯就要搬出永樂宮,因此除了白天每日在董太后身邊討她開心以外,即便夜半三更,他也想來看看祖母是不是睡得安穩。

當他小心翼翼地進入董太后寢宮後,發現祖母睡得很熟,並沒有什麼問題。於是本來轉身便走,卻發現桌案上焚香已經燒得差不多,香料馬上就要耗盡。

宮廷中每日都會燒香,因爲薰香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傳開來,特別是皇室,每天都會燃燒很多香料,供人睡得安穩。

劉辯知道西域香料能夠助人睡眠充足,於是爲了祖母能睡個好覺,想也沒想就吩咐宦官帶他去儲藏室,親自取出香料來,給自己的祖母續上,一切做好之後,才放心離開。

而好巧不巧地是,劉辯取出來的香料,剛好是董卓進貢的。

也許一切都已經是冥冥之中註定,剛好永安宮有地暖,爲了保證在冬季暖氣不擴散出去,門窗都是封閉,使得這一斤香料裡的毒素極爲致命。

董太后本就身體老邁,抵抗力下降,一夜之後,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就病倒在了牀上。雖然不至於奄奄一息,但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差,有些頭疼難忍,昏昏欲睡,情況不是很好。

當然,這一切劉辯並不知道,見到這種情況,連忙服侍左右,表現得十分孝心。

董太后病重的消息,也馬上傳遍朝堂,各方態度不一,就不多做贅述。

王鈞卻隱隱已經猜到了情況,特意問了昨夜當班的宦官,知道弘農王來過太皇太后寢宮之後,心裡就有了十成把握。

看來董卓確實利用了弘農王,總算不用自己出手了。

王鈞算是鬆了一口氣。

只是這裡面的曲折和故事,他做夢都想不到,其實根本不是劉辯主觀意識這麼做,而是聽從了何氏吩咐,想討董太后歡心的結果。

事實上即便劉辯不這麼做,再過幾日,王鈞自己也得下手,開始將有毒的香料替換進太后寢宮的常用香料裡。

無它,即便董太后出事,也不會有人懷疑在他頭上,這也算是陳暮早就幫董卓留的最後手段。

只不過自己動手畢竟有一定風險,儘量假他人之手最好,所以纔算是最後一步棋。

如果李儒實在沒用,沒辦法幫董卓完成任務的話。

......

......

“明公,如何?”

下午董卓從皇宮回來,進門後李儒便詢問情況。

董卓欣喜的神情顏於表面,高興地道:“太醫令都找不出原因,只道是年事已高,體弱多病。”

“看樣子董太后的大限將至了。”

李儒很滿意毒藥的藥效,要知道他們可是把毒藥參進了那麼多香料裡,沒想到僅僅一夜,居然就能讓董太后生這麼一場重病,比之砒霜都要厲害得多。

“再耐心等等,很快會有結果的。”

閻忠提醒道:“在董太后死之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準備妥當。”

“嗯,我即可傳令,讓士兵準備。”

董卓點點頭:“就這幾日見分曉,一旦太皇太后離世,文優你就立即處理了何氏,我便以董承無辜殺死何氏爲由,襲殺董承!”

只要董承一死,洛陽就盡在掌控,到時候就真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自己權傾朝野的時候,終於要到了。

而在董太后重病的這幾日裡,滿朝上下風起雲涌,特別是荀爽等人,紛紛請求召回劉焉劉備。

因爲這兩日都是宗室重臣,一旦董太后去世,皇室就只剩下一個幼主,必須要有鎮得住場面的宗室才行。並且兩人都是州牧,召回他們,也有利於中央集權。

原本這件事情被董太后壓着,滿朝文武雖然想做,可做不成。現在董太后重病,朝政被袁隗把持,當下政令順利通過,有飛騎出京準備召回劉焉劉備。

到了第五日,本就已經老邁的董太后最終還是沒有抗過去,病死在了牀榻之上,臨死前任命董承爲大將軍,一時間滿朝素縞,哀嚎遍地。

而在此時,永安宮卻出現了一個神秘的人。

這是李儒第二次來永安宮,相比於上一次,這次卻是帶了一些兵馬。

守門宮將早就被他買通,守衛永安宮的士兵被調走,替換上了董卓的人。

已臨近傍晚,暮色沉沉,晚霞的夕陽卷着火燒雲,染紅了半邊天。

接近十一月深秋,永安宮內落葉滿地,一邊蕭瑟之景。

李儒緩緩步入宮殿,走在空無一人的宮外廣場上,略顯寂寥。

推開宮門,何氏安靜地坐在殿內,身邊只有郭勝一人陪伴。

往日的衆星捧月早已經成爲過去,在這落寞的冷宮之中,除了郭勝以及寥寥幾名宮女以外,就只剩下宮外看守她的士兵。

“何太后。”

李儒沉着臉,走進來冷然道:“你差點讓我們的計劃失敗。”

何氏輕笑一聲:“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爲什麼不讓弘農王下毒?”

李儒往前一步逼問。

何氏淡淡地道:“那是我的孩子呀......”

李儒一愣,然後苦笑道:“看來我還是算漏了一步,不過至少結局也不算太壞。”

“聽說太皇太后病倒了?”

何氏問道。

李儒點點頭:“今日已經去世了。”

“你是來接我進宮的?”

何氏又問。

“不是。”

李儒搖搖頭,眼眸中露出了冷厲的光:“我是來送你去與太皇太后作伴的。”

何氏愣住了神,下一秒,身邊的郭勝就掐住了她的脖子。

李儒身邊的士兵進來,將她死死控制住。

“郭勝你!”

何氏怒目而視,她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身邊人居然會出賣自己。

郭勝面目猙獰道:“太后,別怪我,要怪就怪大將軍。當初若不是他做的那麼絕,又怎麼會到今天這個地步,這一切都是大將軍的錯!”

“掰開她的嘴。”

李儒取出一瓶酒,裡面參雜了另外一瓶毒藥——夾竹桃汁液。

何氏雖死命掙扎,卻根本掙脫不開。

片刻後,毒藥就被灌進了她的嘴裡,強迫吞嚥了下去。

怎麼會這樣?

何氏睜大了眼睛,她怎麼也沒有想到,明明董太后都已經死了,這些人爲什麼還要害死自己。

他們說要扶持自己回宮,幫助自己的孩兒復辟,這一切都是假的嗎?

他們就不打算繼續利用自己,讓自己乖乖聽命於他們嗎?

何氏在心中苦笑。

原來到最後,自己纔是那個最傻的人。

夾竹桃的毒性猛烈,毒藥很快開始發作,何氏眼眸裡的光,越來越黯淡,她的神情,也越來越恍惚。

在這一瞬間,她腦海裡浮現的,全都是劉辯的身影。

有人說,人在死前,是在回憶自己一生。

但何氏是一位母親。

所以劉辯才是她唯一記掛的人。

她想起了他的笑,想起了他的哭,想起了關於自己孩兒的一切。

辯兒。

自己那苦命的辯兒。

你爲什麼要生在帝王家,爲什麼性格要如此懦弱?

有那麼瞬間,何氏忽然恨自己的兒子。

如果自己的兒子雄才大略,能夠穩定住皇位的話,自己也許今天就不會死在這裡。

可是這種心情一閃而過。

再無能,那也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

做母親的,又怎麼能怨恨自己的兒子呢?

何氏絕望而又悲慟。

過了片刻,只覺得身上一鬆,他們放開了她。

何氏掉在了地上,毒藥發作,渾身抽搐,眼神開始渙散。

李儒冷漠地看着她。

這個女人沒有什麼好可憐的,不說她劣跡斑斑,單說當初無故鴆殺王美人,也夠她死一次。

董太后與何太后,一個極度貪財,一個極度善嫉,都不是什麼好人。

兩人鬥了十多年,今日一起死,也算是一對冤家了。

然而,不知道是什麼支撐着何氏。

也許是強烈的求生欲。

也許是過於思念自己的孩子。

就看到何氏哪怕渾身抽搐,口吐白沫,依舊艱難地看着李儒的方向,緩緩伸出了手。

“別傷害辯兒......”

這是她最後的話。

這句話已經耗盡了她全身的力氣。

說完之後,瞪着一雙眼睛,無力地倒了下去。

辯兒。

要活下去。

好好地活下去啊。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68章 母親)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說明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請假條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十八章 諡議
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說明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請假條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十八章 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