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結義

第二日天朗氣清。

張家桃園。

張飛家裡並不是豪強,而是商人。

豪強是指地方門閥勢力,至少家裡要出個六百石官才能稱爲豪強。

事實上劉備也不是個賣草鞋的,織蓆販履的意思是指他從事商業活動,以此貶低他的身份。

所以張飛雖然家裡有錢,但本質來說,卻依舊屬於平民階層,桃園是他的祖產。

陽春三月,桃花盛放。

張家僕人擺上神案、香火、燭臺。

後來人結義,在神位處擺放的一般是關公像。

現在自然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他們擺的是天地。

當時的人們信奉的神仙可不是後世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而是昊天上帝。

這個昊天上帝,就是指頭頂老天爺。

黃巾軍起義,打的名號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就是昊天。

神案擺上,四人祭上五穀和牲畜,舉着四杯酒,磕頭下拜,祭祀上蒼。

“我劉備。”

“關羽。”

“張飛。”

“陳暮。”

“今日結爲異姓兄弟,從此性命相交,生死與共,不離不棄。不求同年同於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違此誓,天人共戮之。”

四人將手中的酒杯倒在地上,跪在神案前磕下三個響頭,待劉備起身之後,關羽張飛陳暮又向劉備磕了一個頭。

“二弟三弟四弟!”

“大哥!”

“我們今日起事,共創一番事業。”

劉備將三人扶起來,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張飛哈哈大笑道:“正應如此,昨日我就已聯繫買家,變賣祖產,我們當用來招募兵卒,訓練士兵。”

陳暮道:“那我就去規劃行軍路線,儘量避開黃巾軍大部隊,尋找朝廷主力投奔。”

關羽漲紅了臉,三弟四弟都有事做,自己好像無所事事,憋了一會兒才說道:“我去城門口張榜。”

劉備心花怒放:“好好好,不過光有士卒也不行,還得有馬纔可以。我認識兩位馬商,蘇雙與張世平,早年曾有過結交,我今日就出發去找他們買馬,二弟三弟四弟,你們等我的好消息。”

中午劉備就急匆匆地騎馬去了中山國找蘇雙和張世平,中山國相當於一個郡,陳暮所在的蒲陰縣就在中山國,蘇雙和張世平是這裡著名的馬商,與劉備有所交集。

四人分工明確,張飛聯繫買家出售自己的家產,充當軍費。關羽寫下告示,開始在城門口徵募兵士。陳暮則研究其他們要走的行軍路線。

這個時代有地圖,名字叫做輿圖。比如荊軻刺秦的時候,就是用的獻上燕國各地輿圖這個藉口來接近秦始皇。

不過地方輿圖要麼在地方豪強手裡,要麼在官府手裡,而且資料並不詳細,只會標註官道和一些標誌性景物,細節末枝就只能實地勘驗。陳暮就去了酒館飯館這類外地人來得較多的地方打探消息,瞭解一下目前情況。

涿縣地處於幽州和翼州的交界處,就是後世的保定涿州,鉅鹿連名字都沒變過,屬於邢臺市管轄,二者不過300來公里距離。上個月鉅鹿黃巾起義,佔領大半個翼州,消息自然輕易傳到了幽州這邊來。

第二天早上,劉備就回來了,眉宇間喜氣洋洋,帶來兩個消息,一是他去中山國的時候找人問過,盧植的確是這次出兵將領,目前在蕩陰一帶,

即將開赴鄴城,與黃巾主力交手。

二是蘇雙和張世平聽聞他要幹一番大事業,居然決定資助劉備,送了他50匹馬,10萬錢,以及一千斤上好的鑌鐵,這種鐵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花紋鋼。

劉備交友廣泛,在中山和范陽兩郡到處有朋友,原本他是打算讓那兩位馬商帶着馬來涿縣給他們錢,現在直接白嫖,當然很開心。

幾天之後,張飛關羽招募了500健壯士兵,同時1000斤鑌鐵也打造成了三把神兵利器。

雌雄雙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

本來張飛還鼓譟着給陳暮打一把佩劍,這些鐵綽綽有餘,但陳暮顯然已經給自己定位爲一個狗頭軍師,對於一個殺雞都下不了手的現代人來說,在後面出謀劃策,搞點卑鄙陰謀小手段還行,讓他去戰場上殺敵那就不太可能,極力推辭掉了。

三月下旬,劉備領着他的鄉勇軍就開始啓程,按照陳暮規劃的路線,他們決定避開黃巾軍主力,不選擇南下直接去鉅鹿,而是往西去中山國,穿過常山郡北部區域,往趙國,廣平郡一帶走。

常山郡就是後來的石家莊,東南部是華北平原,地形開闊,官道平整。西北部屬於太行山中段,崇山峻嶺非常多,道路十分難走。

從此時的輿圖就能看出來,整個常山郡八個縣,西北面一個都沒有,幾乎都分佈在東南面,沿途荒無人煙,村壯之間可能相隔幾十公里,有時候連路都要一路披荊斬棘才能走出來。

不過這麼走也有好處,那就是常山郡的繁華地帶都靠近東南的鉅鹿郡,鉅鹿是黃巾軍老巢,勢力輻射到了常山,所以如果從常山郡荒無人煙的太行山一帶繞道趙國,南下去廣平郡與盧植會師,一路上就碰不到大股黃巾部隊。

目前張角手裡有20多萬黃巾軍主力,先不說劉關張手下的500人同樣都是剛拿起武器的農民,和黃巾軍戰力比起來沒什麼區別。單說劉關張再是悍勇,也不可能真的以一敵萬,那也太誇張了一點。

因此在行軍路線方便就得避實就虛,走相對人跡罕見的地方。

不過雖然黃巾軍大部隊被陳暮研究的行軍路線巧妙避過,但到了趙國之後,小股黃巾軍開始多了起來,這讓張飛異常興奮,出征都十多天了,他的長矛早就飢渴難耐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陳暮才第一次看到了那支著名的黃巾軍。

當時這些人正在劫掠一個村莊,約有幾百人,大部分都是青壯,額頭綁着黃色布條,手裡的武器也大多是農具,只有少部分配有刀,其中一個小頭目模樣的人還有一匹乾瘦的黃馬,握着大刀騎着馬在村莊裡肆意縱橫殺戮。

這個村子裡的青壯不多,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老弱婦孺倉皇失措地逃跑,幾十個有膽氣的漢子抄起武器反抗,保護家人,被數倍於自己的黃巾軍用鋤頭木棒等農具圍毆致死。

有個老人拉着孫子在村中央大道上往北面逃,那裡有個小樹林,跑進去就不會死,被小頭目騎馬追上來砍了一刀,臨死前還在催促着孫子跑。

婦人勉強能撿到一條命,但大部分都是被抓住,有人興奮地當場開始撕她們的衣服。

哭喊聲,尖叫聲,辱罵聲,大笑聲不絕。

看到這一幕,劉備毫不猶豫地一馬當先,帶領人馬衝向村子。

陳暮身邊有人保護,別過頭,儘量不去看這人間慘劇。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起一羣農民被另外一羣農民欺負,然後又有一羣農民來幫忙的事件。

但事件的殘忍程度和血腥程度也遠不是簡單一句話能夠概括。

史書上寥寥幾筆黃巾之亂,更多的筆墨都着重在這羣星璀璨,波譎雲詭的亂世英雄上。

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人們永遠都只關注那些建功立業的英豪們。

誰又關心這些卑微個體生命的消亡與興衰呢?

不過是無論興亡,百姓皆苦而已。

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請假條。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八十五章 炮!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七十七章 馬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五十章 鬥將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
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請假條。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八十五章 炮!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七十七章 馬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五十章 鬥將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