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

“董賊怎麼能!”

華陰縣府邸之中,劉備面目猙獰,仰天嘶吼。

董卓的殘暴,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殘殺廢帝就算了,連在位的皇帝都不放過,這與樑冀何異?

更何況即便是權傾天下的樑冀,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做。

董卓卻要當衆砍殺皇帝,性質更惡劣千倍萬倍!

陳暮對劉備說道:“大哥,往好處想,至少天子現在還沒有性命之憂。當務之急,你還是得去向曹校尉,孫太守他們去賠罪。”

一旁的張飛有點納悶,嚷嚷道:“四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曹操他們進攻,差點害死天子。大哥撤兵,保住了皇帝一條性命。要賠罪也是曹操他們賠罪,怎麼是大哥去賠罪?”

哪知道劉備長嘆一聲道:“確實是該我去賠罪,如果不是我瞻前顧後臨陣脫逃,又何至於讓他們大敗而歸。”

“可他們大敗而歸不是他們自找的嗎?”

張飛就不明白了,既然選擇偷襲長安是錯的,那爲什麼還要爲他們的失敗而負責任?

然而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

正如你在結果出來之前,任何看似正確的選擇,又怎麼知道它是錯的?

劉備選擇帶着百姓走,那時候他自問對不起天子和先帝。

是因爲不管他心中有一刻懷疑董卓真的會殘害天子好,亦或者不是也罷,他最終的選擇就是沒有去長安,在當時的環境來看,確實像是在逃脫,辜負了先帝信任。

雖然時間最終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沒有讓董卓得逞,將劉辯保護了下來,可這又迴歸到了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上。

那就是他之前做的事情性質,依舊跟袁紹等人退走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放棄營救皇帝,放棄了各路諸侯對他的信任,甚至將曹操孫堅鮑信他們置於危險之中,根本沒有考慮他們的死活。

張飛是個直性子,不太明白裡面的性質與彎彎繞繞。

但劉備卻很清楚,他一戰不打就選擇撤兵,表面看起來是爲了求穩,實際上如果被有心人宣傳,說不好就言稱他懷有異心。

因此這個歉必須道,必須要堵上各路諸侯的口,不能讓他們到處去亂說。

想到這裡,劉備也算是明白了陳暮的良苦用心,苦笑道:“我知道了,煩請四弟去跟他們先說說,等我病好一些,必然一個個登門拜訪,親自道歉。”

“嗯,那大哥還是先好好休養,我去城中佈置一番,防止敵人偷襲。”

陳暮起身,準備出去。

就在此時,劉備卻忽然叫住了他:“四弟。”

“嗯?”

陳暮轉過身,不解道:“怎麼了?”

劉備猶豫片刻,低聲問道:“如果你是在我那個境地,你會選擇怎麼做?”

“我嗎?”

陳暮稍稍思索,搖搖頭道:“我不會到你那個境地,因爲我一開始就會求穩,聽田元皓的話,

穩紮穩打,如果我不確定董卓是否會殘害天子,就會慢慢包圍長安,一步步轉移關中百姓回洛陽,再送他們去青州,這樣不管天子能不能救到,至少百姓我可以救不少。”

“唉。”

劉備長嘆了一口氣:“我明白了。”

陳暮拱拱手,轉過身。

臉卻陰了下來。 шшш★TTKΛN★¢ ○

屋外的天空本就是陰鬱,沒有陽光,屋子裡黑漆漆的,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臉色。

我會怎麼做?

呵呵。

我當然會跟着曹操他們進攻長安。

等董卓弄死劉辯,我再誅殺董卓,攫取巨大的名望。

然後趁亂弄死曹操孫堅鮑信,奪取他們的軍隊。

嗯。

天下無君,曹孫鮑三位君子身先士卒,死於亂軍之中,真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

不管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人,都應該記住他們的偉大與光輝。

但死人是沒法成就恢弘事業的,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

到那個時候,名望有了,兗州有了,洛陽有了,豫州徐州揚州自然也有了。

青州徐州兗州洛陽一帶連成一片,雖然南北強敵不少,但天下能夠與他對峙的,也只剩下冀州的袁紹跟荊州的袁術二人。

此時公孫瓚在北,自己在南,以雄厚實力先南北夾擊除掉袁紹,再除掉袁術,佔領中原地區之後,最後徐圖天下,則大漢江山盡在手中。

這是陳暮在自認爲所處劉備那個位置,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極限。

只是,這一切都只是想想而已。

陳暮爲什麼選擇去投靠劉備,去找一方諸侯去充當謀士?

還是因爲他幹大事而惜身,或者說,他幹啥都惜身。對於絕對的利己主義者,能站在別人身後去可以完成的事情,絕不會親自動手去做。

帶領兄弟們打江山看似熱血沸騰,但也不看看劉邦死裡逃生多少次,不看看曹操劉備的一生盤旋在死亡的邊緣有幾回?

各朝各代的開國太祖,一個個看似光環加身,天命所歸,卻不知道這只是倖存者偏差而已。

哪怕是劉秀這開掛一般的人生,也都是因爲他是倖存者,要是他運氣不好,隕石落的是他的軍營,你看看歷史上還有沒有東漢什麼事?

所以還是那句話, 陳暮也許能規劃好一切爭霸的條件,但他卻不會自己去幹。

因爲他沒那個自信地以爲自己就一定是最後的勝利者。

要是萬一這天地間,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上天的旨意或者安排。在他即將成功之前,晚上睡覺的時候忽然來一顆隕石砸下來,那才叫可悲。

因此絕對的利己主義者,跟着老大哥劉備這樣有氣運加身,最後確實能成就一代偉業的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

劉備出乎意料的貿然舉動,也的確讓陳暮覺得有些不能掌控。

他倒不是想除掉劉備,取而代之。

而是覺得,或許也該給老大哥洗洗腦,告訴他什麼是爲君之道,什麼是能夠作爲一名雄主應該有的資質。

只是現在的時間條件還不成熟,畢竟如今名義上,他們頭頂還有個大漢天子劉辯存在,老大哥也還是忠君愛國的好臣子,不能以雄主自居。

至少也該等到劉辯與劉協一樣,直接“社會性死亡”之後,再考慮這件事情。

眼下,當務之急,就是要擺平曹操孫堅鮑信他們。

不能讓他們節外生枝,跑出去肆意破壞老大哥的名聲。

臨陣脫逃,畏敵不前,可是一個大麻煩。

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章 倉庫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四十章 表功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章 活着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章 等人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六十三章 進軍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
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章 倉庫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四十章 表功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章 活着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章 等人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六十三章 進軍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