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

從前日到今日就已經有數百封勸降信射入城內,守城的袁譚和逢紀閔純李歷等人看了之後,臉色十分沉重。

信件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袁紹已經北去,放棄了鄴城,希望他們早日投降,如果袁譚能夠選擇棄暗投明,劉備以齊王的身份擔保,將向朝廷上書,對他既往不咎。

開出的條件很誘人,不僅會保證袁譚的權益,對於城內的士兵以及諸多官員也不會秋後算賬,因此城中軍心浮動,不少中下級軍官頗爲意動。

不過好在袁譚逢紀等人反應迅速,立即把事情給壓了下去,對外宣稱這是敵人的攻心之計,這纔將城內躁動的人心給壓制住。

但很顯然這種壓制不會太長久,因爲城中的糧草只夠那麼兩三月用度,如果袁紹一直沒有回來援救他們,城中士兵官員都得懷疑是不是真如勸降信說得那樣,袁紹已經棄鄴城於不顧。

所以面對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鄴城內大小諸多謀士將領希望袁譚能夠拿個主意,現在的情況是由於糧草不多,堅守肯定持續不了多久,所以要不要派人出城去找袁紹。

當他們來到袁氏府邸,想要找如今城中做主的袁譚商議事情的事情。纔剛進入袁家前庭,就聽到中廳內爆發出劇烈的爭吵聲以及伴隨着瓷器傢俱砸碎的聲音。

衆人面面相覷,站在庭中向廳內觀望,透過紗窗隱約見到兩個人在裡面發出爭吵。二人大家都認識,一個是長公子袁譚,一個是袁紹的妻子劉夫人。

“母親,城外青州軍和洛陽軍十多萬,城中也就四萬餘人,我們守城就已經十分勉強,又如何還能出兵去打退他們,救回弟弟?”

廳內袁譚苦口婆心地向劉夫人解釋自己爲什麼不能出兵的原因,就因爲這件事情,劉夫人已經向他吵鬧了無數次。

劉夫人是個五十上下的厲害角色,雙手叉着腰,指着袁譚鼻子臭罵道:“當初生你們三個兄弟的時候,我遭了多少罪才把你們生下來,老三說沒就沒了,你是不是心裡還高興呢?”

“我高興什麼,他是我親弟弟,他被俘虜了難道我不難過嗎?可是現在這情形,穩住城中局勢就已經很不易了,更別說出兵去城外。”

“那你父親呢?你父親現在還在邯鄲,你也不打算去救?”

“如果父親現在正在與青州軍決戰,下令讓我帶兵去救我肯定會去,可現在城外沒有一點消息傳進來,

我也不知道邯鄲那邊什麼情況,怎麼敢貿然去?”

“我看你就是不想去救你父親和弟弟,老三沒了你是不是以爲你的位子就穩了?我告訴你,只要有我在,你這輩子都別想繼承袁家!”

“我纔是冀州長公子,我纔是袁氏的繼承人!我憑什麼不能繼承?”

袁譚被劉夫人的話說火了,暴怒迴應。

“還敢回嘴?”

劉夫人舉起桌案上的花瓶就向着袁譚砸去,袁譚連忙閃身躲開,花瓶“啪”的一聲砸在地上,瓷片四濺,有一片甚至濺到了袁譚腳上,劃出了一道口子。

袁譚連退數步,因爲過於駭然,竟然沒有發現腳上還在流血,瞪大了眼睛看着母親道:“母親,你這是做什麼?”

劉夫人繼續不依不饒道:“你這樣的蠢纔要你有什麼用?你弟弟被人抓走了你無動於衷,父親在外遇險,你卻整天就知道待在城裡不敢出去,從未給你父親分過憂,也從未做出點讓我欣慰的事情,我要你做什麼?”

“我是蠢才,三弟就有用,他有用他會被人俘虜?”

袁譚忍不住回嘴反駁。

劉夫人是那種暴烈性子,聽到他的話就更加生氣,喝道:“尚兒之才比你強十倍百倍,我多希望被俘虜的是你不是他!你若還是他兄長,就應該出城把他救回來!”

袁譚怒吼着說道:“三弟是你兒子不假,我就不是你兒子了?整天就知道溺愛三弟,三弟被劉備抓了關我什麼事情,現在城外那麼多大軍,你是不是想讓我去死了你才高興啊?”

“那你去死啊!”

劉夫人惡毒地道:“拿你的命去把尚兒換回來,我一百個願意!”

“母親你.......”

袁譚一臉不敢置信地看着她,這是自己的母親,居然說出如此令人心寒的話。

“我已經不是你母親了!”

劉夫人繼續刺激着袁譚,惡狠狠地道:“你父親已經把你過繼出去,城內的軍隊你也不配執掌,把大印交出來,否則別怪我無情!”

袁譚呆呆地看着她,目光中露出絕望。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父親不喜歡他,母親更是將他視爲仇寇,既然如此,當初你們爲什麼要把我生下來?爲什麼要讓他承受這麼多痛苦?

一時間,袁譚只覺得失魂落魄,也不想再跟劉夫人爭吵什麼,扭過頭就往廳外走去。

然而劉夫人看他要走,當即衝了上來抓住他喝道:“你這逆子往哪裡去,我讓你把大印交出來聽到沒有?”

袁譚很想一耳光扇死這個潑婦,可畢竟是親生母親,不敢動手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便只好把她推開,兩人正推搡間,外面逢紀閔純李歷等十多名謀士將領連忙衝了過來,將二人分開。

“你們攔着我做什麼?沒看到這逆子要造反了嗎?”

劉夫人猶自在怒喝。

袁譚不想搭理她,也懶得和將領謀士們商議大事,一個人疾步出了府邸,騎上馬匹就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留下府邸當中諸多將領謀士以及劉夫人在那無能狂怒。

“算了算了,夫人,現在城中可謂是內憂外患,家中若是再失和,恐怕劉備大軍就要打進來了,明公還在城外奮戰,家中怎麼能不寧呢?”

逢紀好不容易纔把劉夫人勸住。

劉夫人罵罵咧咧道:“這逆子真是要氣死我了,你們也都看到了,我讓他交出大印,他卻不交,這是要犯上作亂,如此忤逆不孝的東西,我要之何用?”

衆人面面相覷,過了好一會兒,閔純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夫人,不知道夫人要大印有什麼用處?”

劉夫人毫不猶豫地道:“自然是命令你們出兵去攻打劉備,救出我那苦命的孩兒。”

“呃.......”

“夫人,軍中還有些事情,卑職告辭了。”

“我也有些事,我先走了。”

“我還得去巡防,就不叨擾夫人了。”

諸多將領謀士連忙撒丫子開溜,這劉夫人真是不可理喻,現在城內堅守已經很不容易,她居然還想去救回袁尚,真是個瘋婆子。

劉夫人本來還想讓他們架空了袁譚,結果這些人紛紛不理會她走了,一時氣急,想起自己那苦命的三子袁尚,不由悲從心來,嚎啕大哭起來,周圍袁家府邸裡的奴僕婢女沒有一個人敢勸。

這些天來,因爲不小心觸怒了夫人而被杖斃的奴僕已經不下十人。奴僕們不僅沒有人敢來勸,甚至一個個要麼瑟瑟發抖生怕遷怒,要麼冷眼旁觀宛如看待一名仇寇。

劉夫人是可憐,自己生下來的孩兒在戰場上被敵人俘虜了,現在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可誰來可憐他們這些無緣無故,就有可能被杖殺的僕人呢?

沒有人會可憐她,即便她現在哭得如此撕心裂肺。

.......

.......

袁譚出了府邸,只覺得心煩意亂,騎上馬匹,在城中四處閒逛。

鄴城很大,由於被敵人包圍,導致城內的商業幾乎停滯,街面上到處都是巡邏的軍隊,他一個人獨自騎馬本應該被攔住盤問。

不過當看到腰間掛着的腰牌之後,士兵也知道這是袁譚長公子,因此一個個權當沒有看見,任由他亂跑。

袁譚走着走着,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走到了南城,縱橫交錯的街道上,有一個較小的府邸。

他一眼就認出來,這是袁紹一位外親李宣的家,袁紹在娶劉夫人之前,曾經娶了李膺的女兒,只不過那位過世得很早,也沒有給袁紹生下一兒半女,所以沒有什麼存在感。

但不可否認的是,袁紹能有今日的成就和名氣,跟娶了李膺的女兒有很大關係。黨人是士林領袖,李膺又是黨人領袖,藉着這層關係,袁紹才能進入黨人圈子。

只不過在利用了黨人幫他宣傳了名望之後,袁紹就狠狠地踩了黨人一腳。王芬把冀州牧位置讓給了他,得了冀州大權,袁紹轉頭就開始打壓起了黨人。

這使得包括荀和陳逸李度那一幫人,都鬱鬱而終。李度是李膺的侄子,李宣是李膺的孫子,當初王芬當政,李宣就跟着李度來了冀州,結果來了就回不去,最終只能留在這裡。

李度前些年已經鬱鬱而終了,李宣整日就跟其他黨人殘餘交往,袁譚對於這些人往日是敬而遠之,他跟他們也沒什麼親戚關係,自然不想走動。

但今日看到李宣府邸,不由鬼使神差,走到了院外敲門。

過了片刻一老奴開門,詫異道:“尊駕是?”

“我是袁譚。”

袁譚說道。

老奴愕然道:“原來是大公子駕臨,我馬上去通知主人。”

說罷門也沒關,急匆匆地跑了進去。

過了片刻,一年約三十餘歲的男子走出來,他大概比袁譚長了那麼幾歲,出門熱情迎接道:“外親來訪,有失遠迎呀。”

шшш• тTk án• ¢ ○

“表兄。”

袁譚連忙回禮,其實他跟李家沒有任何關係,但李宣的父親李瓚,是袁紹原配夫人李夫人的親哥哥,所以按照禮法來說,他得尊稱李夫人爲大母,稱呼李瓚爲外舅,稱呼李宣爲表兄。

“外親客氣,快請進。”

李宣將他迎入門內,袁譚四處觀望,就看到這只是個普通小院子,庭中樹木已經發枯,落葉積滿了庭院沒有清掃,走約十二三步,就到了迴廊下,進入中廳。

廳堂不大,除了主坐之外,左右兩邊都只能坐兩人,主客分列而坐之後,袁譚才說道:“冒然打擾,希望沒有叨擾到表兄。”

李宣一邊招呼老僕上酒菜,一邊笑呵呵地說道:“外親能來看我,我就已經很高興,又怎麼能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算打擾呢?”

“那就好。”

袁譚放下心來。

片刻後酒菜上桌,二人舉杯暢飲。

放下杯子之後,李宣見袁譚悶悶不樂,唉聲嘆氣,便詢問道:“外親何故嘆氣呀?”

“唉,實不相瞞,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袁譚長嘆道:“城中內憂外患,父親現在生死不知,我那母親,恨不得我死了她纔開心,非要逼迫我出兵營救我那三弟,父母偏愛幼子是人之常情,可哪有這般不顧長子死活的呀。”

李宣心中一動,便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外親不如和我說說,興許我能出個主意。”

袁譚滿腹心事不知道與誰說,見李宣爲人很是儒雅,心生好感,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末了還道:“表兄,你看看,這是爲人父母的嗎?”

李宣沉思道:“外親,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表兄但說無妨。”

袁譚答道。

李宣就說道:“袁公與夫人偏愛公子尚,是整個冀州上下皆知的事情。不怕外親知道,很多人都清楚,如果公子尚沒有被俘虜,這冀州牧的位置,恐怕......”

袁譚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整個冀州上下都知道,他難道就不知道嗎?只不過他曉得軍中有不少自己的支持者,因此還抱有希望。

但今日看了母親的態度,恐怕即便軍中有支持者,自己想上位也不容易,好在袁尚被俘虜了,少了最大的阻力。

李宣看着他的臉色,便知道戳中了心事,就道:“不過萬幸的是公子尚被俘虜了,外親現在的地位肯定是無憂。但劉夫人思念幼子已經是到了很深的地步,若是外親不能下定決心,恐爲後患也。”

袁譚連忙道:“表兄教我該如何是好?她終究是我母親,爲人子女,怎麼能不孝呢?”

李宣便笑道:“我倒不是讓你不孝,只是想問一下外親,你現在是做何打算?如今城中內憂外患,糧草已經不多,劉備攻入城內是遲早的事情, 而且我還聽聞袁公已經北上,棄鄴城於不顧,再不想辦法,怕是隻能身死城破了。”

“表兄是如何得知城中糧草不多了。”

袁譚頓時心中一驚。

城內的糧草問題一直是被掩蓋住的,就是不希望引起將士們恐慌,怎麼好像鬧得路人皆知了一樣?

李宣苦笑道:“城中糧價飛漲,我這升斗小民,亦是苦不堪言吶。”

袁譚沉默了片刻,問李宣道:“那該如何是好?”

李宣豎起兩條手指,說道:“三條路,一條是向劉備投降。二條是突圍北上去找你父親,第三條嘛......”

“是什麼?”

“自立爲主!”

李宣語不驚人死不休,令人駭然不已。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完結感言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完結感言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通知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章 儒生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請假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
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完結感言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完結感言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通知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章 儒生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請假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