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

王莽篡逆,羣雄並起?

劉備駭然說道:“四弟,不可胡言亂語。如今世道雖亂,但朝廷依舊有掌控之力,待收拾山河,重定乾坤,這天下可依舊是大漢江山。”

他是漢室宗親,雖然他這個頭銜沒有給予他任何好處,大漢江山也跟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但這就好像後世地域維護一樣,你生在某個地方,天天罵這個地方這裡不好那裡不好,房價高物價高工資低,但如果外地人罵,心裡必然不舒服,要站出來維護。

這就是所謂的自己人可以黑,外人不能黑。

劉備現在的心理也是如此。

大漢江山的確跟他沒關係,可他姓劉,祖宗是劉邦,當然會下意思進行維護。而且也不會去真正思考大漢朝會不會滅亡的問題,因爲站在他劉家子孫的角度去想,必然是希望這個朝代永遠流傳下去。

然而陳暮卻表情十分嚴肅地說道:“大哥,你也跟着盧植先生拜讀過經書,寫過文章知曉天下大勢,見識不該如此短淺。黃巾之亂雖然現在很有可能要被平定,可是你該明白,陳涉吳廣的起義也很快被平定,可秦朝的天下太平了嗎?如果現在天子將賣官鬻爵的錢財全部拿出來,撫卹士兵和各地難民,江山也許還能穩固幾十年。但這依舊屬於治標不治本,只要朝廷一直如此黑暗,地方就會一直民不聊生,那麼造反起義者依舊會層出不窮,源源不斷。再加上天子昏庸,居然下令各地豪強自己組建兵馬抵抗反賊流寇,這無異於是把兵馬的權力讓給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再過幾年,恐怕這些手握兵權有朝廷任命官職的正規軍,反倒會變成最大的賊寇。”

東漢末年其實就是死循環爛攤子,皇帝、宦官、外戚、官吏、豪族無不對百姓進行殘酷剝削。

漢桓帝的妻妾多到五、六千人,其他在宮中服役的更兼倍於此。

漢靈帝的貪婪更勝過桓帝,他把原有的賣官制度擴大執行,每品官都有定價。如果買官的人當時拿不出錢來,還可賒欠一下,到任後再加倍繳納。造成當時地方官吏貪污成風,瘋狂壓榨百姓。

那時有“官非其人,政以賄成”的說法,《後漢書·賈琮傳》言:“時黃巾新破,兵兇之後,郡縣重斂,因緣**。”

黃巾剛破,漢靈帝就以修宮殿爲藉口,大肆加稅。

中平二年,也就是185年,宦官張讓、趙忠勸說漢靈帝聚斂天下錢,名曰“修宮錢“,每畝十錢,用來修宮室、鑄造銅人。又下詔令州郡出納材木文石,送到京師。大郡二三千萬,小郡一兩千萬,全國七八十餘郡國,斂財達百億之巨。

這些錢可都是積壓在各郡的太守頭上,各地太守無奈,就只能繼續向百姓收稅,剝削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有的太守學漢靈帝,在地方賣買低級官職來收斂錢財。

有的太守爲官清廉,像後來的鉅鹿太守司馬直,被這筆錢逼得吞藥自殺。

還有的太守則會找地方豪強幫忙,讓他們出錢。

可豪強怎麼可能會白出錢?

於是在被地方官員逼着繳納一定“稅收”之後,各地貴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富商也開始加入到了這場狂歡裡。

以前只敢小規模侵吞百姓的土地,現在則直接肆無忌憚,瘋狂侵佔田地,役使農民,敲詐勒索,奢侈逾制,幾乎是進行竭澤而漁的剝奪。

各地百姓被迫無奈,紛紛破產逃亡,飢寒交迫,求生無路。

這種由上而下的矛盾一直從漢安帝時期就積攢,

到了今年徹底爆發,造成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

其實從漢末的發展演變也能看出問題所在。

漢靈帝除了當吸血鬼搜刮財物以外,最大的兩個昏招一個是在黃巾起義時允許地方豪強組建軍隊,另外一個是重置州牧制度。

前一個造成了東漢末年羣雄割據,比如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都是得益於地方組建軍隊這項政令。

而後一個則實質性造成了三國,由於州牧制度導致各地州牧在本州權力跟皇帝沒什麼區別,如此擴軍、徵稅、任命官員,兼併地方豪強組建的軍隊,最後擴展到一個國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後,曹操佔領兗州,自立爲兗州牧,南征北戰,吞併了北方大量地方勢力,最終建立起曹魏政權。

從這兩點也能看出,漢靈帝兩個昏招對於朝廷掌控地方打擊有多大。

雖然由於這兩項政令,讓各地叛亂逐漸被平息,但可以說傷敵八百,自損兩千,直接導致地方勢力坐大,朝廷的權力縮小,實質性地將漢代朝廷變成了周王室那樣,沒有實權的吉祥物。

不過陳暮作爲一個要遊說劉備起割據想法的謀士,當然不會說未來天下會三分,畢竟現在還沒有州牧制度,地方權力也僅限於一定的兵權而已。

超前一步是聰明人,超前十步那就是瘋子,會被人當成鬼上身請巫師施法。

因此陳暮只講了漢靈帝開放各地兵權的危害,而沒有說以後會出現州牧制度,對天下造成多麼大的打擊。

但即便如此,劉備也是面色不愉,反駁道:“四弟休得胡言,天子雖荒唐,但朝廷仍有楊太尉、袁司徒、張司空三位忠正廉明之士在,還有逯鄉侯、劉君朗、張司農、鄧太僕等忠君愛國之人扶持朝政,有他們在,朝廷必然能撥亂反正,恢復乾坤。”

楊太尉就是楊賜,這個月纔剛剛被罷免,由於古代信息不發達,劉備還不知道。司徒則是袁隗,也就是袁紹和袁術的叔叔。張司空則是帝師張濟,不是張繡的叔叔,而是東漢名士,皇帝的老師,前兩天去世了,由司農張溫補上司空的位置。

至於逯鄉侯、劉君朗、張司農、鄧太僕這些人,分別是光祿勳劉寬,宗正劉焉,大司農張溫,太僕鄧盛,不過今年都各有人事變動,比如張溫遷司空,楊賜被罷免後,由太僕鄧盛擔當太尉的重擔。

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朝廷裡,劉備遠在冀州打仗,當然不清楚這些。不過他說的這些人,也的確算是黨錮之禍後,勉勉強強還能稱得上正直廉明的臣子。

但要知道這些人的權力是誰給的?

漢靈帝目前依舊掌控着中央,只要他是個昏君,那臣子再正直廉明有個屁用?

更何況朝廷也就這幾個人能看,其中劉備看好的劉焉還是萬惡之源,自己就懷着篡逆之心,其他諸如大鴻臚曹嵩,廷尉崔烈,衛尉董重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要麼是靠外戚上位,要麼靠買官上位,這樣的朝廷能好纔怪。

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陳暮知道朝廷一系列的舉措會給地方帶來什麼災難,也知道朝廷上的皇帝和臣子都靠不住,可是當時的人哪裡清楚?

就連曹操這樣遠見卓識之人都要到董卓之亂後,才明白世道變了,又到了秦失其鹿的時候,更遑論目光沒有曹操長遠的劉備?

因此劉備根本不聽陳暮的勸言。

陳暮見他不信,思索片刻,就打消了勸劉備有早做自立打算的念頭。

他原本是想告訴劉備,以後時局會更加動盪,應該趁此機會立下戰功,有了一定官職之後,再想辦法買個更大的官,等天下大亂的時候,可以有一塊地盤休養生息,不至於到後來過顛沛流離的生活。

但現在劉備根本不聽勸,那就只能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說。

陳暮於是說道:“既然大哥不信,那權當是愚弟胡亂言語,不要當真。不過大哥素有仁義之心,如今各地民不聊生,天下大亂。以後如果大哥想保國安民,心中可有良選?”

這是在問以後劉備要是去當地方官,想去哪個地方?

劉備毫不猶豫道:“自然是幽州。”

衣錦還鄉嘛。

誰不想回到家鄉光宗耀祖?

陳暮說道:“之前我曾問過大哥,志向幾何,大哥說做一方刺史足矣。我勸大哥要想得更遠一些,要做刺史,就得立功勞。做了刺史之後,還得有更好的志向,做太守、將軍、九卿,是與不是?”

“不錯。”

劉備點點頭:“所以自那以後,我就更改了志向,希翼如果能當上刺史,未來還能更進一步當太守,將軍,在墓碑上提漢故徵北將軍劉候之墓。”

“那麼請問,以大哥如今幫助盧將軍平定廣平六縣的功績,能官至幾何?”

劉備遲疑道:“約莫能做個縣令?”

他本來就是六百石的中郎官,如果只有現在的功勞的話,就算有盧植的推薦,也頂多是平調當個六百石縣令,不可能做刺史。

“那平定張角呢?”

“這是件大功勞,雖然師君爲首功,但我若是可以先攻入廣平城內,刺史應當可期。”

劉備躊躇滿志,這些日子他帶着關羽張飛拼命殺敵,每次都衝鋒在最前線,就是爲了多立戰功, 達成將來朝廷任命他爲一方刺史的功勞。

以一介白身想一步登天,當上刺史,也的確只有平定賊首那麼大的功勞才能做到。

雖然朝廷論功行賞,盧植肯定是首功,但他要是能生擒張角,或者率先攻入城內,那就是奇功一件,再加上盧植舉薦,沒準真的可以當上刺史。

如果刺史沒有空缺,當個實權地方郡丞、上縣縣令、郡長史、都候也不錯。

畢竟刺史名頭聽着大,在漢朝其實就是個風聞奏事的監察官而已。同爲六百石的地方縣令、郡丞、長史的權力都要比刺史大很多,並不是很多人想的一州長官。

不過劉備其實還不知道,自黃巾以後,朝廷給予地方刺史的權力開始越來越大,最後發展到居然擁有了人事任免權的地步。

以往各地太守縣令都由朝廷任命,刺史只有彈劾地方官員的權力,而沒有罷黜官員的權力。如果發現某地太守縣令有貪贓枉法的行爲,刺史可以上奏朝廷,由皇帝和三公檢驗,才能對這位太守縣令進行處置。

而黃巾之亂後,地方刺史的權力越來越大,中央監管力度變弱,很多州的刺史趁虛而入,接過了朝廷人事任免權。

有了這項權力,短短几年間,刺史就由原來的監察官變成了一州之地的長官。

到中平五年,也就是188年,劉焉乾脆向漢靈帝建議把刺史改爲州牧。

漢靈帝居然同意了這個荒唐的請求,這其中也不免有很多地方的刺史已經擁有了實質性的州牧權力,尾大不掉,乾脆順勢而爲的原因。

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六章 馬鈞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三章 盧植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章 孟德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說明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章 冀州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六章 觀察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四十章 奇襲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八十五章 炮!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
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六章 馬鈞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三章 盧植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章 孟德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說明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章 冀州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六章 觀察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四十章 奇襲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八十五章 炮!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