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

鄃縣,冀州戰場前線。

“糟了糟了糟了,大哥,出大事了。”

陳暮火急火燎地走入廳內,還沒進門,就已經能聽到他焦躁不安的聲音。

劉備正在廳中看公文,見他急匆匆進來,不由大爲驚訝。

自己這四弟平時向來都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即便再艱難的時候,也是微笑着面對。

到底是什麼樣的急事,居然會讓他焦躁成這樣?

“四弟,怎麼了?”

劉備放下公文,不解詢問。

陳暮快步走過去,將手裡的密信放到他桌子上,沉聲道:“河南出事了。”

“什麼事?”

劉備皺起眉頭,北方這邊還在對峙,南方就已經又出亂子了嗎?

他接過密信,只看了一眼,眉頭就鎖得更深。

上面第一行就寫了呂布進攻徐州,面對曹孫聯軍,雖然被擊敗,但孫堅重傷,豫州危在旦夕。

袁術雖然賣了呂布,但劉繇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根本無法和他抗衡。

之所以劉繇能夠堅持這麼久,是劉表孫堅的牽制。

正面戰場,孫堅前線最少三萬多大軍在九江壽春前線,劉表則是四萬大軍在進攻廬江,兩面夾擊,袁術疲於應付。

劉繇總兵力才兩萬,他唯一的作用,就是敵後騷擾,其它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防守爲主。

由於袁術的主力部隊被劉表孫堅牽制住,再加上長江中下游地區擁有大量水系,湖泊,河流,可以用於固守,因而劉繇才能抵抗到現在。

但隨着孫堅主力部隊調去了北面兗州戰場,袁術前線壓力驟減,不再需要分大量的兵馬在壽春,直接五萬大軍東進。

劉繇派出於糜、樊能、張英、陳橫四將前去抵抗,但實力懸殊,最終還是兵敗陽羨,南遁豫章。

袁術處理了後方,再無後顧之憂,於是趁着當時豫州軍處於孫堅重傷,羣龍無首的情況下,揮師西進,北上進攻汝南、沛國等地。

孫策雖然拼死抵抗,可無奈勢單力薄,原本他們三人聯盟,缺一不可,現在沒了劉繇,前線軍隊還少了大半,哪怕劉表依舊在牽制廬江,可已經再也無法阻止袁術的腳步。

“大哥,孫文臺是我們的重要盟友,他若是身敗,則豫州就要被袁術奪取,到時候袁術坐擁豫州和揚州之地,實力恐怕比之袁紹都差不了多少。”

陳暮站在劉備的身後,聲音低沉,但眼睛裡原本的慌張早就不見了,閃爍着一絲冷厲,繼續道:“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理。”

劉備沉着冷靜道:“不錯,我們確實不能坐視不理。依四弟之見,我們應當如何?”

“自然是出兵南下。”

陳暮毫不猶豫地說道。

劉備一時遲疑,說道:“若是這樣的話,那冀州這邊兵力恐怕不足。

陳暮勸說道:“《左傳》言:應時而動,度德而處。如今天下大勢有新的變化,舊的戰略方針就不應再用,而應用新的戰略,我們不能再繼續跟冀州耗下去。”

“嗯。”

劉備點點頭,說道:“四弟,坐下慢慢說。”

陳暮便坐下來,看着劉備認真說道:“大哥,我們之前的戰略,就是以幽州公孫瓚,洛陽二哥,以及青州三方爲支點,合圍冀州,一是限制冀州發展,二是爲朝廷奪回北方,但現在南方局勢更加嚴峻,我們就得轉戰於南方。”

“袁術消滅了劉繇,再無後顧之憂。他的實力在南方第一,孫堅這次重傷,豫州羣龍無首,靠劉表一人已經無法阻擋他的腳步,一旦孫堅被消滅,那麼袁術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劉表以及曹操。”

“劉表實力雖不弱,然畢竟無法跟袁術相比。至於曹操,兵不過數萬,哪怕他擊敗了呂布,現在也不過是稍稍喘了口氣而已,根本不可能在袁術的攻擊下支撐多久。”

“等到袁術把曹操擊敗的時候,劉表肯定也堅持不了多久。到時候南方盡歸袁術,雖然這看起來跟我們沒有關係,但大哥別忘記,袁術與袁紹都出自袁家,二袁不管是分還是合,他們反懷篡逆之心卻是一定的事情。”

“到時候我們被南北相擊,就會陷入極度被動之中。除非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消滅袁紹,但袁紹實力強橫,非三五年之功不能將其擊敗,因此一旦二袁成勢,尾大不掉,這天下,恐怕還得亂不知多少年。”

一番言語,清楚地分析出了此時中原地區混亂的局勢。別看現在南方地區各路諸侯大混戰,好像跟處於北方青州的劉備毫無關係,可問題在於,袁術和袁紹一樣,屬於不承認現在洛陽劉虞朝廷的反動勢力。

別的諸侯雖然也是割據地方,但好歹名義上尊朝廷爲主。而這二人卻完全不服從朝廷的管教,袁紹在北方擁立僞帝就算了,袁術在南方也是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擅殺朝廷大使。

所以刨除掉二袁內訌的問題,一旦袁術在南方勢力成型,就不亞於又一個袁紹興起,且南方再無掣肘,對付一個袁紹就已經很艱難,更別說同時對付兩個。

陳暮的分析邏輯簡單清晰,句句到位,也很清楚地告訴了他爲什麼要先南後北的原因,劉備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他猶豫了片刻,還是問道:“那北方,我們該如何是好?”

“就只能暫時採取守勢了。”

陳暮沉吟道:“全方面退出冀州,以平原爲構建的防禦體系固守,不再對冀州鉗制,最少需要三到五萬大軍南下,才能製得住袁術。而且我們必須開始新一輪的徵兵,以應對更加嚴峻的挑戰。”

“如果我們不再對冀州產生威脅的話,那公孫伯圭那邊.......”

劉備立即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他只是分不清楚主次,不代表他蠢。冀州戰場主要力量還是來源於青州軍與洛陽軍,這兩股兵力加起來是十四五萬左右,而公孫瓚只有五六萬人馬,三方合作,剛好二十萬大軍,與袁紹二十多萬大軍對峙。

一旦青州這邊開始撤兵,那正面壓力就會來到公孫瓚頭上。公孫瓚退兵回幽州還好說,就怕他性格剛烈,不願意退兵,到時候和袁紹決一死戰,這是劉備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陳暮說道:“此事還得大哥親自去一趟南皮,與伯圭兄陳述厲害,告訴他我們是爲了去救孟德允誠文臺,希望他看在當年攜手同席的份上,撤兵回幽州。”

老道德綁架了。

按理來說,曹操鮑信孫堅他們死不死關公孫瓚什麼事情?

劉備和公孫瓚好歹還是發小兼同窗,小時候的好兄弟,有這層關係公孫瓚纔在討董之時一直力挺劉備當盟主,而且公孫瓚和劉備本身也有很大的利益牽扯。

公孫瓚爲什麼能夠起勢?

是因爲他與幽州北面的東部鮮卑關係很好。

漢末時,檀石槐一統鮮卑,給予桓帝靈帝時期造成了很大麻煩。

然而自檀石槐死後,他原本一統的鮮卑各部落開始分裂,鮮卑人的實力大不如前。

東部鮮卑居住於幽州以北,也就是後世的內蒙赤峰市一帶,每年冬天一旦出現嚴寒天氣,牛羊大批凍死,他們就得南下劫掠。

而陳暮爲公孫瓚提供了烈酒,青州爲他提供了糧食、鹽等生活必需品賣到了北方,鮮卑人將牛羊再賣給他,雙方各取所需,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戰爭,就變得極少。

每年秋冬季節,都有成羣的牛羊趕到青州,爲青州人帶來大量的肉食。

雖然這屬於雙方互惠互利,肉蛋奶是人急需的蛋白質主要來源,多吃肉身體才能強壯。如今青州士兵精銳能夠稱雄於天下,也多虧了公孫瓚。

但不管怎麼說,公孫瓚能有今天,也離不開劉備陳暮兄弟的幫助,大家利益相關,可謂糾纏極深。

相比之下,他跟曹操鮑信孫堅的關係,就非常的淺。

也就是並肩作戰兩年的關係。

所以陳暮讓劉備以曹操鮑信孫堅他們的性命去勸說公孫瓚,實際上就是道德綁架。

偏偏公孫瓚這個人還吃這一套。

因爲他太講義氣了。

只要跟他稱兄道弟,那麼哪怕自己利益受損,他也會勉強答應。

比如劉備要脫離他去徐州,公孫瓚就送了兵,連趙雲也給了他,只是後來趙雲的兄長去世,不得已才離開劉備而已。

因此陳暮這一策,可謂十分有針對性,利用的就是公孫瓚性格爲人豪氣,江湖老大哥的慷慨俠義風範。

要是遇到曹操那種人,這個計策就不管用了,因爲他沒有道德,就絕對不會被道德綁架。

漢末還沒有道德綁架這種東西,聽到陳暮的話,劉備也沒覺得什麼不對。

畢竟他也是個講義氣的人,當年天下五君,大家一起共討董卓,那份情誼還是在的,相信公孫瓚也能理解他的困局。

當下,劉備就說道:“好,孟德允誠文臺與我們親如手足,可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敗亡。此戰就由四弟你領軍南下,幫助孟德與文臺將袁術擊退。”

陳暮搖搖頭道:“不可,此戰必須大哥親至。”

“哦?”

劉備納悶道:“爲何?”

“南方諸多勢力交織,形勢極爲複雜,遠非北方可比。且此次涉及都是各地諸侯,還要讓二哥領兵南下,唯有大哥的身份,才能將他們統籌在一起。”

陳暮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南方各路諸侯太多,局勢錯綜複雜,且從青州前線不能調太多兵,還得從洛陽分一部分兵馬,讓關羽帶隊。

以關羽的高傲,往往有自己的主見,因而還是得劉備親自去才行。

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能徹底壓服住關羽,讓他無條件聽從命令,也就只有劉備一人了。

“唔。”

劉備沉吟道:“好,那我就親自去一趟,平原就交給四弟了。”

陳暮道:“大哥此次南下,可帶三哥公與元皓去。”

“好。”

劉備站起來:“我現在就去一趟南皮。”

說罷便出了門。

召來張飛典韋,在二人以及玄甲重騎護送下,劉備當天就北上準備去找公孫瓚了。

陳暮則留在了鄃縣,統籌起退兵的事宜。

......

......

陳留郡,濟陽縣。

呂布接連戰敗,丟了大半個兗州,只剩下陳留。

此時此刻,他正在府邸之中喝着悶酒。

“可惡,那袁公路居然如此欺騙於我,此賊當真是可惡至極!”

呂布越喝越氣,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他現在已經知道了自己失敗的原因,袁術居然屯兵淮陵,根本沒有北上,而是東去打劉繇了。

現在劉繇覆滅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南方,呂布再蠢也知道自己被人家當了槍使。

袁術假裝要和呂布一起攻打徐州,調虎離山,讓孫堅主力北上。

又趁着淮南暴雨天氣,從長江南下,攻克丹陽和吳郡,這樣一來,他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他袁術是舒服了,可坑慘了呂布,被孫堅曹操兩家聯手暴打,損失大半個兗州。

衛覬在一旁沉吟道:“將軍,袁公路確實可惡,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該想辦法重新振作起來,不能消沉。”

“是啊奉先,咱們得想想辦法。”

張楊也說道。

呂布咕嚕咕嚕一口把罈子裡的酒喝光,罈子狠狠砸在桌子上裂成碎片, 惡狠狠地道:“伯覦,你說該怎麼辦?”

衛覬想起了朝廷最新送來的密信,便輕聲說道:“如今之計,唯有聯合袁術,再戰曹操。”

“什麼?”

呂布惱怒道:“你還嫌我被那袁術害得不夠慘?”

衛覬苦笑道:“明公,我知道你心裡有怨,但如今我們也只有袁術這一個外援,況且此事如果我所料不差,袁術的使者,應該也快到濟陽來了。”

“他還有臉來?”

呂布握緊了拳頭,袁術把他坑慘了,就不怕自己殺了他的使者?

然而衛覬卻道:“袁術雖然欺騙了將軍,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解除了江東後方的危機,他下一步,必然就是對付豫州的孫堅。孫堅如今重傷,豫州羣龍無首,袁術不可能不對汝南不動心,因而必定會選擇北上,這也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了。”

還沒等呂布說話,門外忽然進來一個士兵,說道:“報,將軍,左將軍使者求見。”

呂布皺起眉頭。

袁術,還真的派使者來了。

他的臉皮可真厚呀。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六十四章 慘幕說明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八章 回京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六十四章 慘幕說明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八章 回京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