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整頓朝綱

從帝陵回到咸陽城中,科考的事情也大概定了下來,今年還是按照以往的文武大比進行,只是名字正式更換,將科考和察舉合稱爲科舉!科舉是察舉制的延伸和完善,漢代時期的察舉制並非只是單純的舉薦,除了“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外,經過歷代皇帝的改善,也有各項規定相繼推出,有一套選才標準和

考試辦法。

所以劉封的提法大家也很容易接受,不過針對後世的弊端,劉封略作調整,考試的內容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還有政事、軍事、人文等等。

除此之外,增加了殿試,取文場十人,武場十人,各州郡、朝廷大員舉薦十人,合計三十人進行殿試,公平競選,排出最後的名次。

前三名定爲狀元、榜眼、探花,直接挪用後代名目,費禕等人自無意見,至於其他的各級考試的進士、舉人、秀才,劉封也有一套說法。

漢代已有“舉茂才”之說,所舉薦之人必爲德才兼備,而才之秀者,是薦舉的條件之一,既然是考試,自然注重才學,便稱爲秀才。

考慮到初期學文之人並不多,生源有限,秀才由各郡、國負責選拔,秀才之上便是州府舉辦的科考,通過州府考試的人,與舉薦之人統一由禮部舉辦國考,故稱舉人。作爲後來人,劉封深知人才不知侷限於文學方面,漢代自從武帝之後獨尊儒術,劉封也做了一些微調,太學院中除了文學博士、太學博士等之外,還增設醫學博士、算學

博士、律學博士、書學博士等名目,但凡有一技之長者,都可破格錄用。

各州設置州學博士、郡縣設立縣學博士,根據不同等級享受俸祿,同時積極鼓勵建立私塾,對於開館授業的名士給與獎勵和資助。重新整理了考覈的名目和條件,察舉和科考並重,衆人自然再無異議,至於舉辦縣學、鄉學等詳細措施,劉封則交給費禕和董允去想辦法,只要有人通過殿試,獎勵其所

屬各州郡官吏也無不可,甚至可以作爲考覈政績的項目之一。

劉封大力推行文學,重視士子,費禕等人都極力贊成,傳經授道更是先賢教導,這一項舉措幾個人積極性都極高,幾乎連夜都制定出了草案。

但另外的一項關於取消丞相一職,將六曹單獨設立,位同九卿一事,衆人大起爭執,六曹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尚書令的地位將超越九卿,與三公並列。東漢時光武帝設置尚書檯,將尚書檯分爲六曹治理國事,統領百官政事,長官稱尚書令,雖然看似權力大,但在體制上仍然屬於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往往都是大將

軍、大司馬、太傅等錄尚書事來秉政。

劉封直接將六曹獨立,尚書令職位提高,便意味着三公徹底被架空,雖然這個職位在先進的朝堂中無人擔任,但這是對大漢官秩的重大變動,自然有人提出反對。費禕自己本身就是尚書令,尚且猶豫再三,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只是劉封卻咬定諸葛亮之後,再無人能擔任丞相一職,取消丞相,六部便要各司其職,不提高地位,如

何理事?爲了與州郡佐治的分曹區分,將六曹更名爲六部,分爲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職權的增加,便意味着和九卿的職位有了衝突,這需要一個緩慢的過

程。比如九卿之首的廷尉,掌管天下刑獄,而刑部顯然也是主管刑罰,廷尉便是大理寺的前稱呼,劉封便以明代官制爲參考,乾脆來個三司會審,除了廷尉和刑部之外,增加

明亮司,類似於後代的都察院,

天下決獄之權在刑部,但凡關乎生死及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問罪,需經過廷尉複審,

遇有重大案件,則由三法司會審,而刑部的審理廷尉不同意時,可先與明亮司同審,甚至直接上奏聖裁。明亮司是劉封單獨提出來的獨立部門,既不在九卿之列,也不六部之中,而是直歸皇帝關下,負責監察天下民情,與後代的錦衣衛有些類似,可以直達天聽,是對御史臺

監察功能的補充和擴充。而明亮司的名字也是從諸葛亮的名字中而取,諸葛亮字孔明,明亮司將如同丞相一般,督查政事,治理百姓,比起錦衣衛,少了皇帝護衛和直接緝捕犯人的功能,防止權

力過大,造成危害。

另外將暗衛的名稱也改爲雲羽衛,也是從關羽的名字中取來,負責掌管國家機要情報,雲羽衛的統領依然是馬謖。當劉封提出明亮司的時候,衆人的爭執才少了一些,有了這樣的監察機構,也不至於讓刑部權力過大,但明亮司的人選卻始終懸而不決,這必須要一個公平正直之人方能

擔當。討論再三,費禕推薦鄧芝擔當明亮司統領,鄧芝爲將十餘年,賞罰明斷,不苟素儉,不治私產,家無餘財,最主要的是他性各剛簡,不飾意氣,因此很少有人與他結交,

算來算去,這個“司令”非他莫屬。六部和尚書檯地位的提升,意味着三公和九卿的職位便要做出調整,此事劉封先前就和荀方交代過,叫荀方拿出草案與衆人商議調整,三公其實在當朝和曹魏、東吳都已

經不設,故而衆人爭執一陣,便不再固執己見了。最頭疼的事情總算有了眉目,劉封暫時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時間便是和衆人商議各部的職權範圍,當職責漸漸明晰,大家發現比之原先九卿的分工更爲明確,又有內廷

與各部相互制衡,才明白了劉封的先見之明。對於政令和朝堂機構,劉封其實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他至今還連某些官職都說不上來,更不要說具體的職責了,在提出大體框架之後,便交給費禕和董允幾人決策,他

只管端着茶杯在一旁養神,實在有爭執的地方,才加以調解。

幾天時間過去,劉封覺得焦頭爛額,身心疲憊,比他出徵打仗還要累,每一個官職,每一條政令,都關乎國事,干係民生,誰也不敢大意,一旦做錯,便是千古罪人。果然朝裡比朝外更繁瑣,這也更加堅定了劉封遠離朝堂,開疆擴土的決心。

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1998章 另闢蹊徑第436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腐儒害人第959章 搶先一步第857章 驚天異象第1719章 藏寶圖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265章 朝堂風雲第762章 家族計劃第1496章 當衆毀壞第659章 連環之威第1141章 神機妙算第2001章 黑油之火第161章 冒進中計第431章 虎豹騎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642章 名將之後第1102章 逐鹿天下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1593章 以進爲退第1078章 長久之計第823章 休養生息第1600章 處處受制第773章 吳班評價第1438章 夷洲初改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517章 敲山震虎第605章 揭穿身份第1191章 無奈退兵第481章 俘虜消息第412章 勤政愛民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1692章 先祖之光第1239章 天意不公第1926章 手到擒來第1063章 出乎意料第974章 籌備婚禮第512章 言聽計從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671章 專軻的能力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1077章 誇誇其談第1981章 田忌賽馬第1320章 羣策羣力第505章 主動請纓第1648章 羊祜獻策第236章 雙喜臨門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243章 名將風度第941章 急不可待第2026章 退無可退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345章 朝堂暗鬥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1537章 兵進幷州第1863章 一夜混戰第1100章 英雄之後第2115章 天現異象第1844章 局面失控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2002章 前後夾攻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466章 三道防線第1968章 改天換日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653章 智換要地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131章 佈局西域第1382章 孤身奮戰第1105章 和諧相處第841章 鬍子大叔第1783章 騎虎難下第359章 叔侄交鋒第201章 對手轉變第2005章 後繼有人第358章 三線出戰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300章 山越分兵第1822章 反殺迎敵第1122章 東海巨賈第123章 離間之計第1224章 靜待其變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1774章 必殺之器第1880章 陷入重圍第516章 無路可逃第1901章 烏桓殘族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828章 兩軍混戰第1794章 二將爭先
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1998章 另闢蹊徑第436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腐儒害人第959章 搶先一步第857章 驚天異象第1719章 藏寶圖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265章 朝堂風雲第762章 家族計劃第1496章 當衆毀壞第659章 連環之威第1141章 神機妙算第2001章 黑油之火第161章 冒進中計第431章 虎豹騎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642章 名將之後第1102章 逐鹿天下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1593章 以進爲退第1078章 長久之計第823章 休養生息第1600章 處處受制第773章 吳班評價第1438章 夷洲初改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517章 敲山震虎第605章 揭穿身份第1191章 無奈退兵第481章 俘虜消息第412章 勤政愛民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1692章 先祖之光第1239章 天意不公第1926章 手到擒來第1063章 出乎意料第974章 籌備婚禮第512章 言聽計從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671章 專軻的能力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1077章 誇誇其談第1981章 田忌賽馬第1320章 羣策羣力第505章 主動請纓第1648章 羊祜獻策第236章 雙喜臨門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243章 名將風度第941章 急不可待第2026章 退無可退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345章 朝堂暗鬥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1537章 兵進幷州第1863章 一夜混戰第1100章 英雄之後第2115章 天現異象第1844章 局面失控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2002章 前後夾攻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466章 三道防線第1968章 改天換日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653章 智換要地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131章 佈局西域第1382章 孤身奮戰第1105章 和諧相處第841章 鬍子大叔第1783章 騎虎難下第359章 叔侄交鋒第201章 對手轉變第2005章 後繼有人第358章 三線出戰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300章 山越分兵第1822章 反殺迎敵第1122章 東海巨賈第123章 離間之計第1224章 靜待其變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1774章 必殺之器第1880章 陷入重圍第516章 無路可逃第1901章 烏桓殘族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828章 兩軍混戰第1794章 二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