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

給子女們取名字之後,劉範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公事上。對於劉範,最爲緊要的,就是趕緊準備好安置即將到來的流民大潮。流民數量足足有五百萬,因爲有黃巾軍的殘餘存在,所以可能還會達到六百萬,這個數字完全可以與天府之國的益州的人口相媲美。涼州自從被平定之後,劉範又想盡辦法,充實了流民兩百五十萬人口。可以說,涼州的州郡縣三級官府的大小官吏門,已經具備了一些安置流民的經驗。但是這次不同,流民數量足足有五百萬以上,而且他們會在短時間內一同涌入,更何況還要把他們遷徙到涼州以西的西域。這就給劉范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除此之外,流民還將帶來嚴重的治安問題。在朝廷和西涼聯手西遷流民時,黃巾軍、黑山軍等農民起義軍的成員,肯定會有一部分趁機加入流民大潮。這些人經過涼州時,一旦賊心不死,爲害涼州就是大事不妙。

劉範召集了所有重要的臣屬進行討論,最終田豐提議出一個策略。田豐認爲,安置流民首要在處置西域。他認爲,應該在西域和西涼實行屯田制。屯田制有民屯和軍屯兩種。都是國家提供國有土地,以供流民耕種。以個人爲單位,每五十人爲一屯,一屯設典農都尉,都尉之上還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軍屯則是六十人爲一屯。屯田不隸屬於郡縣。屯田收成按照一定比例,由屯田人與國家劃分。

劉範一聽這個提議,一下雙眼都亮了。屯田制原本是漢武帝首創,劉徹爲了對付匈奴人,接受了大臣的建議,在北方和西方邊境招募百姓進行屯田。後來漢朝奪取西域之後,他又遷徙大量罪犯、奴婢到西域屯田。但屯田的人數和規模都很少,一個屯田區只有幾百人而已。而且當時屯田的人大多數還是招募西域當地人進行。

後來,棗坻又向曹操提出屯田制的構想,曹操就先後在許昌周邊和江淮地區實行屯田制。實行屯田制的第一年,曹操就收穫糧食一百萬斛。因爲屯田制,曹操養活了中國北方,而且在以後的軍閥混戰中再也沒有軍糧短缺的情況出現。可見屯田制的作用極爲巨大。

但劉範一方面想推行屯田制,一方面又投鼠忌器。因爲屯田制帶有很大的剝削性。在曹魏屯田時,使用官牛者,與國家六四分成;使用私牛者,與國家對分。到了曹魏統治後期,分成比例達成八二分成。毫無疑問,屯田制對百姓的剝削十分嚴重。

而且現在涼州又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百姓對土地只擁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如果在西域實行屯田制,恐怕會讓流民們覺得,他們和涼州人不平等。但是對涼州實行屯田,劉範又恐怕已經習慣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涼州百姓反對,失去涼州百姓的民心。

但是在農業文明時代,尤其是即將到來的東漢末年的亂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帶來的收益比屯田制的收益少之又少。實行屯田制所獲得的糧食,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數十倍。一旦實行屯田制,劉範就再也不用怕軍糧短缺,也不怕境內的百姓不能解決溫飽問題。

所以,劉範還是一咬牙一狠心,決定在西涼和西域都實行屯田制,把涼州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變爲屯田制的民屯,分成爲百姓四分,國家六分。但爲了安撫涼州人,以及即將到來的流民,劉範承諾,參與民屯的百姓除了上交所得糧食的百分之六十之外,不用再交其他的稅,而且上交給官府的六成糧食,官府將以每斤五錢的價格補貼給百姓。補貼價格隨着實際情況,可以隨時浮動調整。而且遇到荒年,萬一發生了糧食絕收的情況,官府將免徵六成的糧食,並補貼一些糧食。

這樣,就相當於劉範用錢去購買屯田上交的六成糧食。雖然每斤五錢的價格很低,但百姓沒有損失太大,至少沒有如同曹魏屯田那樣剝削。而且百姓拿到錢之後,資本雄厚了,消費能力就會大幅增長,又能促進消費。而且涼州商業稅經過劉範的完善,屯田制不會太過於剝削百姓,故而所有人都沒有反對。

如此一來,劉範覺得可以實行屯田制了。盧植提出,可以多給百姓一個選擇。盧植認爲,可以招募百姓爲屯田軍。軍屯以六十爲一屯,參與屯田軍的人,其家庭可以免費獲得五十畝土地的使用權,土地收成上交三成,自留七成。官府也對上交的三成糧食進行每斤五錢的補貼。屯田軍在農忙時負責屯田,屯田所得收成需上交八成,自留兩成。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也需要上戰場。屯田軍在戰場上立了功,就可以升爲職業軍人,其家庭所上交的糧食收成,就可以下降至兩成。實際上,盧植的軍屯策其中也結合了民屯。

劉範認爲,盧植的提議很好。軍屯策實施後,兵源問題就解決了,而且軍糧問題也是迎刃而解。但劉範仍然害怕百姓抵制屯田制,所以規定百姓可以自願選擇參加民屯或者是軍屯,也可以自由選擇參不參加屯田。如果使用國有土地而不參與屯田的,可以上交土地使用權,從事其他職業。在屯田制進行的第一年,不收取任何費用。民屯可以不上交六成,軍屯可以不上交三成。並且,不論是民屯還是軍屯,官府提供耕牛、耕具和種子。

爲了契合屯田制,劉範還補充了一條。就是原來棗柢的屯田制規定,屯田區不隸屬於郡縣,而且還有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去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和典農中郎將。但劉範沒有那麼多人才,可以擔任這麼多職位。爲了屯田順利進行,劉範只好讓屯田區隸屬於郡縣。每個郡縣有專門的屯田區,由太守和縣令直接管理。

經過劉範的完善補充,屯田制這才成熟完整。

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
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