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

長安城外,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皆往一座大型軍營而去。這座軍營不是別的,就是西征官軍的大營。此時,官軍四十萬人馬已經具備,除開在陳倉城上堅守的三萬步兵外,大型裡已經匯聚了三十七萬大軍,其中七萬騎兵,三十萬步兵。

將近四十萬的大軍,總數都超過了長安城居民之總數。往軍營裡側耳傾聽,皆是士兵們訓練時發出的吶喊聲和戰馬時不時發出的長嘶。聲聲吶喊,如同一道又一道雷霆,聲若洪鐘,甚至長安城內的居民,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再自天空中俯瞰大營,刀槍劍戟,如山林一般密集。巡營的士兵,整齊有序地圍繞大營來回巡視,無一點漏洞。而大營之中,將領與士兵之營帳的安置,埋下的鍋竈,糧草的安排,均是井井有條,中規中矩。這是官軍主帥皇甫嵩的作品。皇甫嵩是大漢名將,多次在打擊羌人造反的戰爭立下戰功,威名遠揚,一如馬援、虞翎。如今皇甫嵩已經年過不惑,白髮蒼蒼,但仍然不失大帥風采。

這時,不僅官軍已經集結在長安,曹操、袁紹、蓋勳、公孫瓚、孫堅、淳于瓊等大將也已經到達了長安,正在舉行宴會。曹操舉起酒觴,說道:“皇甫老將軍,晚輩敬您一杯!”

皇甫嵩大笑,說道:“哈哈!孟德敬的酒,老夫定當滿飲!”說罷,皇甫嵩揚起脖子,酒觴中已空無一滴酒。

皇甫嵩和曹操都放下酒杯,營帳外,傳來了一陣高過一陣的軍士們訓練時的吶喊聲,聽起來令人振奮。曹操側耳聽了外面傳來的吶喊聲,就知道官軍在皇甫嵩這等名將的手下,訓練有素,軍紀嚴明。曹操於是拱手說道:“晚輩真是敬佩老將軍,治軍有方。官軍有半數之人皆是郡國兵,訓練不明,戰力不足。而老將軍操練大軍,練就雄師,不過易如反掌。有老將軍如此名將在,大漢治下,豈容他劉子楷放肆?”

受到曹操巴結的皇甫嵩,又一次爆發出爽朗的大笑,說道:“孟德過獎了!孟德爲朝廷獻上十軍會攻如此精妙之計,劉範雖有文韜武略,想必也不是孟德之對手。只要此次徵西涼大功告成,能使劉範此賊授首,孟德必當居首功!”

曹操說道:“老將軍折煞晚輩了。老將軍身經百戰,戎馬半生,臨戰經驗豐富,又豈是劉範一黃口小兒能夠戰勝的?”

皇甫嵩聞言,又是爽朗的大笑。京兆令蓋勳也曾在破羌之中建功立業,所以雖爲京兆令,但仍然可率軍出戰。朝廷在選擇將領時,頗爲困難。一方面,如朱儁、楊彪等人確實是名將,但年事已高,戰心沒有年輕人那般濃烈。而新一代的將領又是青黃不接,除了曹操、袁紹、淳于瓊、公孫瓚等在京師的將領外,朝廷能夠想到的,就只有在地方上的蓋勳和孫堅兩人。蓋勳看着曹操和皇甫嵩兩人之間互相吹捧,互相擡高,十分不滿,說道:“此次西征,首要並非是使劉範授首,而是光復涼地,將涼州、天州和昆州再次納入朝廷掌控。劉範雖爲叛賊,但仍是漢室子孫。與陛下之爭,不過是漢室內中爭鬥爾。我等且收復失地便可,劉範又何干乎?”

聽到蓋勳如此言,在場的人都是眉頭一皺。皇甫嵩說道:“蓋大人此言差矣!劉範雖是漢室子孫,但犯上作亂,禍加至尊,如今早已被宗正除名,不復漢室宗親之身矣。”

蓋勳說道:“即使是除名,但劉範身體中仍然流着高祖之血脈,此非除名而可更改,天下人皆知,獨衆位不知乎?”

曹操說道:“範乃高祖血脈無疑,而非光武血脈,君知乎?”

蓋勳說道:“無論是高祖血脈,還是光武血脈,皆是漢室子孫,理應親如一家,孟德可知乎?”曹操便無言以對。

袁紹說道:“劉子楷更擅自稱王,更是謀逆之舉。天下若不共征討之,不知朝綱何在,朝廷威嚴何在?”

蓋勳說道:“高祖曾殺白馬與天下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討之。而劉範本姓劉,傳自魯恭王。他稱涼王,正和高祖之遺命,衆等又何必多問?今雖討之,而其稱涼王是矣。”

蓋勳一一將衆人駁倒後,宴會陷入尷尬的氣氛之中。皇甫嵩不滿地說道:“蓋大人此話,意欲何爲?難道要偏袒此賊?”

蓋勳說道:“老將軍,下官非是偏袒劉範,而是實話實說。劉範既是漢室宗親,又已合法稱王,已經收得關西百姓之人心,關東百姓,亦多有心嚮往之意。別的不說,老將軍也知道,不論是郡國兵還是京師之兵,皆多有偏心之意。”

皇甫嵩當然知道,官軍中,中上級的將領軍佐大多是世家子弟出身,自然恨透了劉範。但下級士兵卻是貧民百姓,多有嚮往關西之意。軍中一直流傳着關於劉範建立軍功的傳說,而且還有劉範暗布的細作,替劉範在士兵之中爭取人心。雖然他盡力彈壓,用嚴苛的訓練的打壓這股歪風邪氣,雖表面上看,官軍士卒已無議論,但暗地裡仍然是暗流涌動。皇甫嵩很清楚,這一仗他必須要打贏,如果官軍敗績,很有可能就倒戈相向,成爲劉範麾下的軍隊了。

蓋勳見皇甫嵩不說話,又說道:“下官之意是,如今雖有十軍會攻,但劉範之實力仍然是不可小覷。若強逼之,劉範定會破釜沉舟,與老將軍拼死作戰。而老將軍不如使人勸降,約之投降後,宗正將江夏劉氏重新歸入宗譜,劉範可降爵一等,可稱公,其父劉焉可稱侯。如此,漢室內鬥便可止息。”

皇甫嵩聽完蓋勳之建議,思慮一番後,說道:“此言不虛。”

曹操見蓋勳這是要破壞他的十軍會攻大計,立即出言反對:“蓋大人此言差矣!今有十軍會攻,十路大軍早已是枕戈待旦,若是費時費力勸降劉範,非但不能將之勸降,更會拖延時日,使大軍喪失戰心,而劉範又得時日備戰,誠爲下策。且有十軍會攻在,劉範授首必然,君何動搖乎?”

蓋勳不語。皇甫嵩也說道:“孟德之意,方爲高見。劉範此獠,怎會投降?若不克之,失地何收?蓋大人無須再言。”

蓋勳只得低頭飲酒,不再說話。

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
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