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

郭嘉自豪地說道:“如此一來,屬下只需二人,不勞動大軍分兵,就可將大牂羌這一軍對羌中的威脅,消除於無形之中,而且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化干戈爲玉帛,將大牂羌化爲已用。大牂羌勢必有數十萬衆,主公又可坐得十萬戶人民,更可坐得數萬雄兵,以彌補我軍傷亡之損,此豈不妙哉?”

劉範點點頭,說道:“不錯,我真應該早點想到這一點。”

馬岱看了看劉範和郭嘉兩人,見馬超仍然愣着,趕緊用手捅了一下馬超。馬超回頭看馬岱,馬岱用眼神示意馬超。馬超這才恍然大悟,立即抱拳,說道:“超願爲主公出使大牂羌,超也必將勸說家父,一同前去,爲主公去除南路一軍。”

劉範滿意地點點頭,心想馬超平日裡很愚笨,到了關鍵時刻倒是挺上道的。劉範說道:“孟起是伏波將軍後裔,伏波將軍曾爲隗囂之將?。昔日,伏波將軍義降光武帝,叛離隗囂。光武帝派伏波將軍去勸說隗囂的其他將領歸降光武,果然大獲成功,爲光武帝斬斷了隗囂的一條臂膀。如今孟起與岳父之出使大牂羌,豈不是恢復祖宗榮光,堪比伏波?”

馬超和馬岱聽到劉範說這話,臉上盪漾起自豪的神色,神采飛揚,馬超更是激動,說道:“謝主公誇獎,超必使之歸降。”

劉範點了點頭,說道:“奉孝,你之消除大牂羌之威脅,功勞簿上還有我岳父和孟起的大功,可算不得盡是你的功勞。對於另外三軍,你又將如何應對?”

郭嘉說道:“對於南路大軍中的益州軍,屬下也有對策。那就是憑藉嘉之三寸不爛之舌,不用幹戈不用兵,只需說服之,即教那益州刺史賈龍乖乖退兵,不敢出戰。”

劉範感到很不解,心想謀士都是這般神神叨叨的嗎?劉範說道:“益州有兵二十萬衆,奉孝又以何計勸說賈龍退兵呢?”

郭嘉微微一拱手,笑道:“這就不勞主公費心了。屬下在這裡,先給主公賣個關子,等賈龍果真退兵後,再說不遲。主公需要做的,就是不必在涼州南境部署一兵一卒,可將盡數兵力用於其他戰線上,奮力戮殺,賈龍必不會兵出漢中。”

賣個關子?未知的結果,讓劉範頗有些不安。劉範說道:“好吧,賣個關子就賣個關子。可是益州軍若出兵漢中,西攻武都與大散關,則涼州有淪陷之憂。奉孝保證能使之不戰?”

郭嘉說道:“主公無憂,嘉有信心一定能將益州軍定在漢中,無所作爲。主公若是不信,嘉可寫下軍令狀,如何?”

衆人除了田豐和賈詡兩個老謀深算之人以外,都對郭嘉的豪言壯語震驚不已,半信半疑,有些不確定郭嘉是否真的能學蘇秦張儀那般,僅僅靠外交斡旋,就可將戰爭消彌於無形之中。劉範看着郭嘉那自信滿滿、胸有成竹的模樣,最終還是說道:“好吧!我相信你。軍令狀不必寫,我只要南線無戰事,能讓我抽出手全力進攻東線。”

郭嘉自信滿滿地說道:“主公且放一百個心。若是賈龍不聽嘉之言,依然要興兵進犯,即無軍令狀,嘉亦將自裁謝罪。”

劉範搖搖頭,說道:“奉孝言重了,怎可輕言自裁之事?若你自裁了,還有誰能爲我解除北線兩路大軍之威脅?”

郭嘉說道:“主公無憂。北線兩軍,相較於其他三條戰線上的兵馬,其實最爲容易處置不過。胡人這一軍,堪稱最爲容易化解的一軍。胡人雖人衆,但卻不似匈奴、鮮卑那般團結,而是彼此分散,互不統屬,甚至血統也毫不相干。他們之所以聽從朝廷之命,妄圖南下攻擊涼州,無非是聽了朝廷的挑唆,又貪戀涼州之富庶繁華,想要在大戰之中渾水摸魚,從涼州這裡多搜刮一些財貨罷了。對付這一軍,其實也簡單。既然胡人想要的是財貨,而非想要打敗我軍,取得戰略性勝利,那主公不如從府庫之中拿出一些財貨來賄賂胡人,請之退兵,化干戈爲玉帛。胡人見不用大動干戈,就能從主公手裡取得他們所急需的財貨,必定喜不自勝,心滿意足,退兵而還,不再南下。而待主公將東線戰場上的敵軍擊敗,就可抽出手來,去偷襲胡人。胡人得到財貨之後,又見我軍主力在東線,必定對主公無所防備,若偷襲之,必能一舉將胡人殺得慘敗,主公也可趁機將胡人對涼州側翼之威脅一舉消除。所付出的財貨,只不過是讓胡人給代爲保管而已,主公是半點損失也沒有。”

聽完了郭嘉對胡人這一軍的部署,衆人皆是心服口服。劉範說道:“奉孝之計,果真妙哉!想必伊健妓妾、治元我兩人庸庸碌碌,貪戀財貨,必不識得奉孝之計。待我敗了皇甫嵩,再引軍奇襲胡人,胡人自當潰敗。奉孝真乃國士無雙。”

郭嘉搖搖頭,說道:“主公不必如此高興,因爲嘉還有另一計對付匈奴,必能讓主公更爲高興。主公可知是何計策?”

劉範聞言,十分激動地說道:“奉孝快快說來,是何妙計?”

郭嘉說道:“匈奴人有數十萬,兵亦有十數萬。涼州北境,又沒有任何險要關山,可供固守。若我軍主力在東線戰場上正與官軍等軍鏖戰,而匈奴趁機偷襲涼州,則涼州不攻自破,拱手讓人。匈奴可謂是涼州北境最大的威脅。但要應付匈奴之軍,其實比應對胡人更爲簡單,甚至不必賄賂之,就可使匈奴敗退。主公當知,匈奴單于欒提羌渠與須卜骨都侯之間多有不合,且須卜骨都侯更得匈奴人心,早就妄圖攀上單于之位。如此一來,倒是簡單了。主公可休書一封,寄給須卜骨都侯,邀他在羌渠起兵來進攻西涼之時,對羌渠發起突襲,殺掉羌渠,成爲匈奴單于,並許諾承認他的單于之位,使羌渠與須卜骨都侯之間,爲了單于之位而自相殘殺。而如此一來,不論是羌渠取勝,還是須卜骨都侯取勝,匈奴內戰之後,必定是元氣大傷,實力大損,沒有能力再來攻擊涼州。而主公可穩坐釣魚臺,靜觀匈奴人之間狗咬狗,涼州北境不復有任何威脅,涼州仍然是固若金湯,而主力可肆無忌憚地猛攻東線戰場。”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