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

安逸和容易從來不屬於劉範。處理好了天州和昆州的州牧和刺史,但劉範的問題接踵而至。州一級的長官已經就位,但兩個州共有十六個郡,劉範又上哪去找十六個太守、十六個郡丞、十六個主簿、十六個功曹、十六個督郵、十六個都尉呢?

這可讓劉範犯了難了。以前平定涼州時,劉範在任命涼州十六個郡守時,就十分捉襟見肘。要不是劉焉向他推薦了幾個賢才,賈詡又推薦了幾個涼州本地的名士,他就湊不夠十四個太守人數。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又是十六個郡十六個太守,但問題是他已經沒有多餘的人才了。

這時候,劉範才深刻地領會到缺乏人才的痛苦。由於涼州處在邊塞地區,從來不崇尚詩書禮教,所以沒有什麼著名的士人。不想冀州和豫州,歷來都是名士聚集之地。而且,豫州中的潁川郡更是人文薈萃之地,有潁川書院和月旦評,幾乎所有有名的文士都在那裡。

而涼州歷來都是金戈鐵馬之地,又是不毛之地,本地沒有文士,其他地方的名士也對涼州不屑一顧。他們那些文雅之士,當然不會把荒蠻的涼州放在眼裡。即使現在的涼州已經是十分富裕,商業發達,隱隱有超過冀州之相。但長久以來形成的偏見一時之間不會消退。

加上劉範集團對世家大族明顯抱有敵意。屠戮涼州豪強,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又將國有土地分給平民耕種,對剩餘的大地主又按照田畝數量層層加稅,軍中武將和官府中人大多數都是寒士出身,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那些世家大族,劉範憎惡世家大族,不會把權力交給他們。而大多數的文士又是世家出身,所以東州的文士更加鄙夷劉範,只把劉範看成和羌人一般的蠻子。

沒有文士這些人才,推行改革的進程就會放慢不止一點。而且流民很快就要從朝廷治下進入西涼,太守又身負屯田重任,劉範必須要儘早任命十六太守才行。對於劉範來說,現在寧濫勿缺,數量比質量要重要得多。不論治政水平如何,天州和昆州必須先有十六個太守才行。

如果是寧濫勿缺的話,劉範倒還有人可用。比如上次何進和董卓合謀要在洛陽城害死劉範,卻讓劉範借勒索張讓反敗爲勝時,劉範在長安城和洛陽城閒着沒事,就到處拉攏了一些士人,數量有五百多人,另有兩千多他們的家屬。他們主要是出身低微的太學生,因爲出身所以在太學裡飽受欺凌,無出頭之日;還有的是被察舉爲官,但卻無錢買官的寒士;還有的是黨錮之禍時被牽連的黨人,雖然朝廷在黃巾之亂時解除了黨錮,但對於黨人,朝廷還是能不用就不用。

後來,隨着兩百多萬流民不斷涌入涼州,其中也有六百名寒士被錦衣衛用了一些特殊手段以收納,這六百多人在錦衣衛體制內就從事參謀和文書工作。雒陽之變後,劉焉等人撤離洛陽,也帶來了他們五個人各自的門生故吏,數量有三百多人。其中大儒蔡邕和盧植的門徒最多,都有超過一百名門生願意跟隨他們全家都進入涼州。

劉範當時將這些人都任命爲秀才,暫時讓他們待命,還沒有讓他們參與到官府中去。現在,劉範也顧不得他們沒有在官府工作的經驗了,只能把這些寒士往天州和昆州推。

但鑑於他們沒有治政經驗,恐怕不能勝任太守這等重要職位。所以劉範決定,先拆東牆補西牆。涼州有十四個太守府,自然就有十四個郡丞、都尉、督郵、主簿,這些人雖然任職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年,但好歹還是擔任過官員,有點處理政務的經驗。加之這兩年涼州廣泛吸納流民,數量超過兩百萬不止,他們安置流民的水平,應該還是可以的。再說了,天州和昆州的十六個郡,就沒有一個郡有超過十個縣的。要那麼有才,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所以,時間緊急,劉範也沒時間考察這些郡級官員的水平,就選擇其中最爲優秀的人,補上涼州巨大的太守職位空缺。剩下沒當上涼州的太守的,就認命爲天州和昆州的太守。兩個州的太守的屬官,則在其他寒士中選拔。由劉範以實際政務和儒家法家經典爲題,對寒士們進行筆試。筆試後,劉範又和賈詡親自對寒士們進行面試。最終,才確定了十六郡的各級官員。

雖然天州及昆州的州郡縣官員人數夠了,但劉範知道,他們那些新人,除了州一級的長官都是有豐富經驗的,郡縣兩級官員都是些書生。用這些人去安置流民,不知道會產生多少不必要的麻煩。但天州有劉虞,昆州有黃琬,他們兩人都是老手,每個人手下都有五個原本是太守的屬官。只要底下的太守縣令聽話,認真地執行他們交代的任務,不求超常發揮,只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劉範就能燒高香了。

但劉範忽然在這次任命郡縣長官中,看出了一個掣肘他多年的難題,那就是人才缺失問題。這幾年以來,劉範從發家開始,一直以來都是先軍後政。因爲他是因爲軍功起家的,後來才擔任州牧一職。所以自然就多偏重於賈詡、田豐、黃忠、趙雲、典韋、張遼、張頜、魏延、馬超、文聘、閻行、龐德、高順、馬岱,這些西涼軍中人。依靠這些謀士和武將,劉範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但隨着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大,從區區一個涼州,到現在的涼州、天州和昆州,劉範統治的區域已經有方圓千里了。地盤越來越大,就必然需要更多的人才來幫助他鞏固統治。得江山容易,難的是坐江山。但劉範在這一方面太吃虧了。他當初選擇了涼州爲起家之地,所以人才就很缺乏;但如果他當初選擇的是處在山東的州,哪怕是有山越人出沒的揚州,人才也遠遠比涼州興盛。如顧陸朱張四家、周瑜、魯肅等,都是揚州人。

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
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