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

按照這個物價,戶部和大涼錢莊最後決定,仿照羅馬帝國的貨幣,分別鑄造圓形的金銀銅幣。價值最低的銅幣,分爲一文、十文和百文三種。一文按照通寶計算,也就是2.4銖,約等於一枚五銖錢的一半;也就是說,一石糧食等於五十文;一百文,就可以購買兩石糧食。

銅幣劃分爲一文、十文和百文,主要依據三種貨幣其中的含銅量。銀幣也是如此,分爲三種,分別是一圓、十圓和百圓。一圓銀幣,也叫一銀圓,等於千文銅錢。金幣則也分成三種,即一圓、十圓和百圓。

但不同於銅幣與銀幣的換算,因爲此時歐洲和南美洲的銀礦沒有得到開發,白銀也很稀有,故而銀的價值較高。同等重量下,金銀的換算比大約是一比二十五。故而一金圓,等於二十五銀圓。以此類推,十金圓,等於二百五十銀圓;一百金圓,等於兩千五百銀圓。

當然,因爲價值太高,十金圓和一百金圓已經十分沉重了。一般不進行大宗交易,用不到十金圓和百金圓。涼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買菜買肉,買衣服買杯盤這些,絕大多數只用到銅幣。小商人們之間交易,也就用得到銀幣和一金圓。只有涼國朝廷以及州郡縣的官府,還有那些大商人,纔可能用到十金圓和百金圓。

爲了防止破壞貨幣、偷取金銀的事情發生,戶部和大涼錢莊沒有采取五銖錢外圓內方的形狀,而且將新的金銀銅幣,鑄造成實心的正圓形,就像羅馬帝國的錢幣一樣;並在金銀銅幣的邊緣,鏨刻一圈印痕。這樣的話,如果宵小之徒偷銅的話,就會破壞印痕。百姓使用新版金銀銅幣時,只需要查看錢幣上的印痕是否完好,就可以辨別出這枚錢幣是否被刮削破損;一旦發現有破損,便可拒收,並向官府舉報。

同時,戶部要求全涼國都要用柔軟的牛皮口袋承裝錢幣,如此就杜絕了金銀銅幣的破損;如果出現破損,便是有意的偷取金銀銅以牟利的行爲。而涼國牧業十分發達,只是涼國朝廷下轄的七十二牧監,便有八九百萬頭牛。無論什麼東西,多了,就便宜了。因此,牛皮小袋是涼國百姓都能負擔得起的。爲此,戶部還制定了牛皮小袋的製造標準,指導衆多皮革工場製造牛皮小袋。平時百姓使用牛皮小袋,可以懸掛在腰帶上,或者裝在衣服領口處的袋中,也可裝在袖子裡的袋中。

接下來,戶部和大涼錢莊需要關心的,便是新式錢幣的形制問題。漢帝國的錢幣,也就是五銖錢,外圓內方,中間有方孔,方孔旁邊有“五銖”二字。但新式錢幣和五銖錢截然不同,自然不能再參考五銖錢的外形。至於羅馬帝國、安息帝國等國的錢幣,上面都鑄有君主的頭像和名字。本來劉範也是傾向於在涼國的新式錢幣上鑄造他的頭像和名字,但三省的四位宰相一致反對。在他們看來,劉範身爲涼國國主,地位尊崇,至高無上,怎麼能將頭像印在錢幣上,讓普通百姓將之掌握於手中?

劉範也不得不屈服了,畢竟在這個帝制時代,君主的名字都必須避諱,何況是他意圖將頭像鑄在錢幣上的念頭了。就算他真的力排衆議,堅持將自己的頭像鑄在錢幣上,恐怕涼國百姓也不敢使用,只會放在家裡高高供奉起來。

但新式錢幣也總得有個圖紋,不然也難以區別於一般的金銀塊,突出幣值。最後,經過戶部和大涼錢莊的商議,兩部向劉範和三省共同提出的方案,便是在不同幣值的新式錢幣上鐫刻不同的禽獸圖樣。一文銅幣,雀紋;十文銅幣,鷹紋;百文銅幣,鶴紋;一銀圓,牛紋;十銀圓,狼紋;百銀圓,象紋;一金圓,熊紋;十金圓,虎紋;百金圓,馬紋。

之所以以馬的紋樣,來表示新式錢幣中價值最高的百金圓,其實是劉範的意思。因爲在劉範看來,雖然馬不如虎熊兇猛,也不如象龐大,但卻是涼國鐵騎的代表。涼國鐵騎是涼國大軍的絕對主力,涼國與漢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大月支帝國等的戰爭的勝利,絕大多數的軍功都是涼國鐵騎取得的。而若沒有戰馬,也就沒有涼國鐵騎,所以戰馬對於涼國的意義,不是虎狼這些猛獸可以相提並論的。

除了發行貨幣外,大涼錢莊還提供存款、貸款、匯兌和儲蓄等業務。這些業務,本是這個時代聞所未聞的。主要由劉範提出,然後再由戶部和榷部制定其他細則。涼國處於絲綢之路上,連接着東方的漢帝國,和西方的安息帝國、大月支帝國、羅馬帝國。這些國家和涼國彼此之間貿易往來,都需要兌換對方的錢幣,因此大涼錢莊匯兌各國錢幣勢在必行。

同時,爲避免金銀過於沉重、不利於攜帶的弊端,大涼錢莊還發行銀票。涼國商賈只需要在涼國任意一地的大涼錢莊分莊存入金銀幣,然後憑藉銀票,可以在涼國其他任意一地的分莊取出金銀幣。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大涼錢莊的銀票能夠省卻金銀幣攜帶不便和不安全的麻煩,使用銀票的商賈需要向大涼錢莊支付一定的錢。

在確定了新式錢幣和大涼錢莊的章程之後,又經歷了一個多月,大涼錢莊正式成立,開始在涼國五個州各個城池裡建立分莊,並正式發行新式錢幣。在此之前,《大涼邸報》也一直刊登出有關新式錢幣和大涼錢莊的新聞,提前向涼國千萬百姓普及新式錢幣和大涼錢莊,提醒涼國百姓準備好手中的金銀和五銖錢,準備在大涼錢莊建立以後,拿金銀和五銖錢去錢莊兌換成新式錢幣。

等到中平六年二月時,大涼錢莊正式成立,發行新式錢幣,涼國百姓還是有些忐忑不安。對於新鮮事物,人本能的反應首先是畏懼。即便戶部下達命令,在涼國境內一律禁止使用五銖錢和碎金銀塊,或者布帛等物來充當貨幣,只准使用新式錢幣,在頭一個月,還是沒有多少百姓願意拿手中的金銀塊和五銖錢前去兌換。

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
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