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

長安如此堅不可摧、城高壕深,城中又有盟軍兩萬四千之衆駐守,主帥是雖然在劉範手下敗了很多場、但仍不失爲世之名將的皇甫嵩,看來這長安城是易守難攻了。皇甫嵩率領盟軍進入長安城後,餓得前胸貼後背的盟軍已經沒有軍糧了,面臨着斷糧的危險。而長安城中也沒有存糧。本來存糧不少,但存糧一律被運到了郿縣。

危急時刻,得知了盟軍即將斷絕糧食的消息,長安城中各個世家大族紛紛傾囊相助,不僅給盟軍補充了軍糧,還白送給皇甫嵩四萬家兵作爲生力軍。得到了充足的軍糧,又獲得了足足四萬的世傢俬兵,盟軍再一次強大起來。長安城隱秘正好藏有武庫,存放着足夠的武器。皇甫嵩大開武庫,給私兵都裝備了武器。六萬幾千的盟軍,只要不受西涼軍的挑釁,堅守不出,就足以守住這長安城,進而穩住岌岌可危的局勢了。

消息傳到劉範這裡,劉範大怒。劉範知道,他在涼州的改革極大地傷害了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世家大族絕對容不下他,所以纔對盟軍這麼支持。而這些支持,還只是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提供的。如果是整個關中的世家大族都如此,那皇甫嵩又能收穫到數十萬大軍。如果在等下去,皇甫嵩得到越來越多世家的或明或暗的支持,盟軍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大,長安城就越來越難以攻克。故而劉範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如何攻下長安城,讓世家大族支持不了盟軍。

暴脾氣的典韋說道:“大王,末將有計,可攻克長安城!”

劉範頗爲不信,典韋可是史上有名的莽漢。劉範說道:“惡來,你這是看孤拿不下長安心急火燎,故而給孤開玩笑吧!”

典韋憨笑道:“大王,您可別小看了末將。末將是傻了些,但也有志於建功立業,將來封妻廕子,給大王破開這長安城,把皇甫老二提溜到大王面前!”

劉範這才一改半信半疑的態度,說道:“行,那你快說吧!”

典韋說道:“喏!大王,俺尋思過,這皇甫老兒爲何能重新得勢呢?還不是因爲有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支持他,以抗拒大王的天威。”

劉範點點頭,說道:“說的不錯,沒有他們,皇甫嵩只有兩萬兵力。只要孤給你指揮大軍,必定能攻克長安。”

典韋一拍手掌,說道:“這不就結了?大王只要派兵到關中各地去搜捕世家大族,把整個關中的世家大族全都給滅九族,財產抄沒,家奴全都釋放掉。這樣一來,就能把長安城裡的世家大族給嚇得半死。大王在書信一封,寄給長安城裡的世家大族,威脅他們趕緊獻城投降,他們那些慫貨,哪敢不從呢!”

劉範聽完,搖了搖頭,只說了一句:“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典韋急了,說道:“大王,爲何不可啊?”

郭嘉連忙站出來解釋,說道:“典將軍有所不知,萬一真這麼做,就會挑起關中所有的世家大族的怒火。關中之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幾乎都是從孝武帝時就已經在關中生根發芽。孝武帝爲了抑制世家大族和富商之增長,便強行把全天下資產超過三百萬錢的富室全都給遷移到關中來。故而關中是世家大族最爲密集也是最爲強大之地。若是果真用了典將軍的計策,不僅不能族滅世家,反而會讓關中世家紛紛羣起而攻之。大王雖然手握雄兵,但在此時與關中衆世家相抗衡,時機還不成熟。換言之,我軍之實力,還遠遠不如關中世家的底蘊。若真與之開戰,我軍固然能勝,但也是慘勝,如此結果,對我西涼無半點好處。再說了,一旦與關中世家開戰,關中就會淪爲一片狼煙。大王需要的,是一個富饒的關中。如此才能給大軍提供充足的軍糧,而不是一片荒涼之地。再者,激怒關中世家,進而會引起天下世家對大王之仇視排斥。大王要取天下,就應當先蟄伏,等到時機成熟,再與全天下之世家開戰,方爲上策。”

聽郭嘉這一長串的解釋後,典韋不耐煩地閉上眼,並別過頭去,擺擺手,說道:“嗨,俺看你們這些軍師就是些書呆子,淨知道說些大道理,迂腐!”

郭嘉但笑不語,衆人皆笑。劉範說道:“除了典韋之計策,還有人能獻上計策,爲孤攻下這長安城嗎?”

馬岱站出來,說道:“稟報大王,末將或有把握!”

劉範心想,這馬岱馬丁寧雖然年紀比馬超還小,但智勇雙全,值得日後獨當一面。劉範說道:“丁寧有何計策?”

馬岱說道:“大王,末將之計,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劉範說道:“既然如此,尼拾的是何人之牙慧呢?”

馬岱說道:“是左軍師賈先生之牙慧。賈先生曾經勸大王挑撥離間朝廷與幷州、皇甫嵩與李儒之間的關係,迫使幷州軍不得不退出陳倉城而走,途中被我軍伏擊。今長安城中有三軍:官軍、鮮卑軍與烏丸軍。其中,鮮卑軍之統領爲和連。和連此人,雖爲檀石槐之子,卻生性膽小。如今鮮卑軍不過八千多人,損失了九萬二千人,早已是重創。和連想必早已是憂心如焚,懼怕大王天威。若大王去信一封,好生撫慰之,約之秘密打開城門,放我軍入城,事成之後,大王許諾放他們回鮮卑,絕不刁難,則長安城必定被攻下。”

衆將都以爲然,唯獨劉範搖了搖頭。劉範說道:“不可。有陳倉會戰前車之鑑在,有渭水之戰在,和連就絕不會答應。在陳倉會戰中,李儒與呂布背叛皇甫嵩,出城就被伏擊而敗。和連可不敢再學李儒。況且,發生了幷州軍出走一事,皇甫嵩必定是對鮮卑軍和烏丸軍多加提防,不會把守城之任交給他們。再者,鮮卑與孤,乃血海深仇,他們絕不會同意與孤同謀。就算他們答應了,也難保不是皇甫嵩與他們會將計就計,誘騙我軍進入城中,而埋伏我軍。攻克長安自然是頭等大事,但不能拿西涼兒郎的性命來打賭。”

馬岱說道:“大王高瞻遠矚,末將不及。”而後退下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