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

一聽是荀攸,劉範就露出了笑容來。這時候,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的優勢可就體現出來了。別人或許還不知道荀攸,畢竟荀攸還沒有在東漢末年的舞臺上大放異彩,但劉範卻知道荀攸此人的厲害。

荀攸第一次登上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歷史舞臺,是他謀誅董卓。董卓造逆,惹得全天下的人都殺之而後快,所以不止曹操刺殺過他,荀攸也曾經有過“引刀成一快”的壯舉。但就和歷史上衆多的刺殺事件大半失敗的結局一樣,事情敗露,荀攸很快就被捕下獄。

和他同謀的另一人畏罪,也清楚董卓的手段,故而在獄中自殺,只有荀攸談笑自若,不以爲然。很顯然,荀攸知道董卓不會殺他,故而不怕。果然沒過多久之後,董卓就將他放了。這是因爲董卓當時奪權之後,備受世人的不滿。所以他需要拉攏世家大族。出於這一點考慮,董卓授予了蔡邕官職。這也是董卓爲何放過荀攸的原因,畢竟他是潁川荀氏。

後來,荀攸就追隨了曹操,給曹操獻計獻策頗多,尤其是在曹操與呂布爭奪兗州、曹袁決戰、佔領北方四州時,曹操贏得全勝,幾乎都是依靠荀攸的高超計策。再後來,鍾繇總結下荀攸的十二條妙計,想要寫成一本兵書。但還沒等鍾繇寫完,鍾繇就先死了,故而荀攸的妙計也隨之失傳。最後,荀攸官至魏國的尚書令。注意,他是魏國的尚書令,而非漢朝的尚書令。曹操建立魏國,是漢的國中之國,有權建立朝廷幾乎所有的制度。在荀攸生病時,曹丕前去探望,甚至跪倒在他榻前。可見荀攸在曹氏心中的地位。

劉範說道:“說得好。荀攸此人,有如此見識謀略,堪稱一絕。雖然他與曹操合謀,但孤要取得天下,就必須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樣吧,專門列出一條,讓朝廷交出荀攸,由孤處置。”

劉誕說道:“諾,屬下記住了。”

衆人都道:“大王能包容意圖謀害大王的荀攸,氣度非凡,胸襟寬廣,真有王者之氣,雄者之風,日後必將成就大業,定鼎天下!”

劉範心想,荀攸此人是曹操的謀主,又怎能放過?若是其他人,早就殺之而後快了,哪有什麼氣度不氣度的?

劉範擺擺手,說道:“馬屁可以以後再拍,現在先說大事!”

賈詡說道:“以屬下之見,除了要索取朝廷的賠款之外,朝廷更應該重新開放商路,讓西涼的商人暢行無阻纔是。而且,西涼三州不出產鐵礦。現在大漢所有的鐵礦,幾乎都在朝廷管轄之下,尤其是中原、河北這兩地。當讓朝廷與西涼自由買賣鐵礦,來支持西涼的產業。”

劉範點點頭。一個古代國家最重要的三種戰略物資,一種是食鹽,一種糧食,另一種是鋼鐵。而西涼除了盛產湖鹽外,糧食和鐵礦都很匱乏。這十分不利。只有朝廷肯與西涼交易鐵礦石,西涼的軍工業和其他各項產業才能蓬勃發展。

劉範說道:“可以。除了貿易往來之外,還有補充嗎?”

賈詡說道:“既然是靖難,就少不得要誅殺奸佞諂諛之臣。而環顧天下,最爲奸佞諂諛之臣,莫若十常侍。大王可要求朝廷交出十常侍,給大王誅殺,以謝天下。不過嘛,十常侍又是掣肘大將軍何進的利器,若是將他們十人全部斬殺的話,恐怕會讓何進的權勢陡然上升,打破朝廷內的平衡,很容易引得天下大亂。眼下,大王還需要平穩地治理西域二州,這時候天下大亂,對大王十分不利。所以,十常侍不能全殺。宜應誅殺其中的幾個。這樣,清君側的目的達到了,留着幾個宦官壓制着,大將軍的權勢也不至於太過膨脹。”

劉範頷首,說道:“可!十常侍中,最當殺者,自然是張讓、趙忠和封諝了。張讓、趙忠自不必說,這封諝曾經勾結黃巾賊,事情敗露後仗着皇帝的寵幸而活到今日,早就讓天下人不滿了。若殺了他們三人,正好讓天下人解解氣!”

賈詡說道:“大王英明!還有一人,合應痛殺!”

劉範笑道:“文和是說曹操嗎?”

賈詡說道:“正是!曹操此人,獻出十軍會攻之計,險些讓大王的霸業陷入危機。而且,曹操能想出如此計策,必然有高超的謀略膽識,在屬下看來,說句大不敬的話,其才能心計不下於大王。如若不殺,日後必將成爲大王的勁敵。現在可趁着兵臨城下,逼迫朝廷交出曹操,任由大王殺剮。想來曹操交惡十常侍,又爲大將軍所不喜,現在十軍會攻失敗,也必然會觸怒朝廷所有人,朝廷斷然沒有不交出他來的道理。就如同上次洛陽之盟時,大王向朝廷索求烏孫國丞相,朝廷不敢不頂着宗主國名譽掃地的風險交出來一樣。殺了曹操,大王日後可永絕後患;不殺,則後患無窮!”

劉範也這麼以爲,不但如此,劉範比賈詡更明白曹操的危險。但現在一舉殺掉曹操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劉範卻有些猶豫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若東漢末年分三國這一時期是夜空,而曹操就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若沒了曹操,這三國還是三國嗎?若沒能和曹操一決高下,戰個你死我活,那穿越來這一遭,又有什麼意思呢?

想到這,劉範知道了自己的選擇何在了。劉範對賈詡的計策不置可否,而是問典韋道:“惡來你說,曹操殺是不殺?”

典韋粗聲粗氣地說道:“敢和大王作對的,都該殺!”

劉範點點頭,拍了拍典韋結實得像一塊大石頭的肩膀,又問馬超道:“孟起你說,曹操殺是不殺?”

馬超說道:“末將的意見和中護軍一樣,曹操此賊當殺!”

接着,劉範又問了馬岱等將領,都是該殺。只剩下郭嘉一人了。郭嘉但含笑不語。劉範說道:“奉孝,曹操該殺嗎?”

郭嘉語出驚人:“回稟大王,曹操不該殺!”

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
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