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

魏延和馬超立即押解着兩萬降兵,回到了大營之中。聽完了魏延的描述,劉範先是對二將多加賞賜。表面上看,劉範很高興又獲得一次大勝。但其實,劉範卻十分地不高興。魏延爲了使幷州狼騎渡河時互相殘殺,而沒有趁勢衝殺。雖然看起來確實是很聰明,但卻也讓李儒和呂布有了充足的時間逃走。當時,李儒和呂布等將領正在與士卒們爭奪船隻,根本沒有時間顧及西涼軍。只要魏延命西涼軍圍捕李儒和呂布,既不能渡河,又不能與西涼軍萬人相抗,肯定會束手就擒。但魏延卻選擇了不進攻,眼睜睜地看着到嘴的肥肉飛了。劉範深知,李儒有智計,呂布有勇力。只要董卓有李儒和呂布的輔佐,再次成勢不是難題。

而魏延卻本末倒置,自以爲聰明。這讓劉範十分地不悅。但既然事情已經如此,劉範也就只能不再追究,裝作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對明明犯了錯而不自知的魏延大加賞賜。畢竟,如果劉範因此而翻臉暴怒的話,難免會使衆將離心離德。從另一方面來說,魏延的選擇其實也是避免了西涼軍不必要的傷亡。減小傷亡,這一直都是劉範的原則,劉範也一直對衆將反覆地強調,不要過多地浪費西涼兒郎的性命,要多快好省地打仗。可能就是因爲劉範有這樣的原則,魏延纔在緊急關頭不選擇去擒拿李儒和呂布,而是選擇保存西涼兒郎的寶貴性命。從這一點來,倒是錯在劉範誤導了魏延,致使他選錯了攻擊目標。故而,劉範並未怪罪魏延。

好在,魏延和馬超配合得當,除了放跑了李儒和呂布之外,出色地取得了此次伏擊戰的勝利,斬殺一萬五千人,迫降兩萬餘人,也算是賊不走空了。董卓本來兵馬就不過八萬帶甲之兵,這次損失了五萬大軍,對於董卓來說,又是一件值得氣得吐血的大喜事。等李儒和呂布回去,肯定會被他罵得狗血淋頭。呂布本來十分見寵於董卓,這次大敗而回,一定會讓董卓罵死。而呂布年輕氣盛,脾氣暴躁,怎能忍得了董卓的暴脾氣?兩人決裂,就從這開始。

但取得渭水之戰的勝利,只不過是一場小勝而已,並未對戰局有多大的影響。官軍未與幷州軍發生火併,倒是在幷州軍退出陳倉城後,快速地接管了北門的防務。陳倉城,仍然在盟軍手中穩若泰山。而幷州軍貿然出城,而被殲滅在渭水之畔,又給困守陳倉城的皇甫嵩、曹操、孫堅、和連、軻比能和蹋頓等人敲響了警鐘。從此之後,盟軍絕不敢再冒失地出城。這樣一來,反倒是適得其反,讓陳倉城更難攻克了。這一問題,讓劉範十分頭疼。盟軍是絕不會出城決戰,而攻城又損失太大而且也未必能攻下城池,劉範已經是對盟軍束手無策,黔驢技窮了。更糟糕的是,這次渭水之戰的勝利,給劉範帶來的不僅是幷州軍遺留的大量輜重和幾千匹戰馬,還有兩萬多張嘴,等着劉範餵飽。

劉範的軍糧已經被一百萬參戰的人吃得只剩下了七十萬石,再過十天,西涼軍就要斷糧了。斷糧,就是曹操所要看到的。只要盟軍再堅持十天,等西涼軍斷糧,那此次西征就算大功告成了!即使西涼軍再如何驍勇善戰,沒有糧食,也只有戰敗這一條死路。難道,這次一定要如此狼狽的結局失敗嗎?劉範的決心開始動搖了。

就在劉範愁苦的前幾天,有兩個人,同樣面臨着不比劉範斷糧的危機更簡單的危險,這兩人就是奉命守衛大散關的文聘和奉命駐守西域二州的龐德。文聘要面對的,是袁紹率領的二十萬步兵大軍,來勢洶洶,氣勢恢宏。而他呢,手中只有可憐巴巴的一萬步兵以供守城。大散關又年久失修,將袁紹二十倍的雄兵擋在大散關之外,看似是個不可能成功的任務。而龐德,則是比文聘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龐德換防西域時,按例只帶走了五千鐵騎。不過五千鐵騎,就要保衛方圓兩千裡的天州和昆州,防禦黃巾軍的動亂,這個任務更爲艱鉅。西域二州那麼大,黃巾軍也潛伏在良民之中,隨時有可能發起叛亂,而且人數也不會少。單單龐德的五千鐵騎,恐怕很難應對黃巾軍的襲擾。

而兩人的另一共同點是,他們都不會有援兵。劉範忙於在陳倉城下與盟軍對峙,又怕袁紹設伏,然後盟軍又在陳倉派兵去兩相夾擊,所以劉範不能分兵來救援大散關。而田豐、趙雲和張遼,正率領七萬鐵騎,還在從姑臧城趕往西域的路上。涼州東西狹長,延綿兩千裡,七萬鐵騎肯定要在路上耽擱很久。而在田豐等率軍趕到之前,黃巾軍必定會先發動叛亂。這就意味着,龐德只能孤軍奮戰。而除此之外,尚且不知道烏孫人是否已經勾結好了大宛人和康居人,三個與西涼有些不共戴天之仇的國家,何時會對幾乎不設防的西域發動猛攻。西域二州,除了龐德部五千鐵騎外,再也沒有什麼武裝力量。其餘的五百幾十萬人,都是尚且衣食無着的新移民。倉促之間,西域也沒有組裝起屯田軍。面對西方的威脅,西域就如同砧板上的一塊肥肉一樣。

還有,大月氏野外蠢蠢欲動。大月氏國力雄厚,就算十個烏孫綁在一塊,也不是大月氏的對手。大月氏早在西漢時,就對西域垂涎三尺,又向南攻佔了印度河流域地區和大部分恆河流域地區,根本就不用爲糧食發愁。而且,大月氏歷來保持着遊牧民族的特性,人人皆兵。若是大月氏願意,隨時可動員超過百萬的雄師。如此強大的對手,甚至比朝廷之威脅,也是不遑多讓。

劉範雖用郭嘉之計,消除了南線和北線的威脅,也在東線取得了接連五次勝利,但東線之威脅仍然存在,西線戰場最爲撲朔迷離。至於戰局會將如何發展,劉範根本沒有半點主意。劉範能做的,就是祈求上天庇佑,希望龐德能不負他的重望,打敗死灰復燃的黃巾軍;希望文聘將袁紹擋在大散關之外;更希望田豐等三人,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
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