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

之後,賈詡又提議割據幷州,還沒等劉範否決,田豐就第一個不同意賈詡的建議,在田豐看來,幷州有很多壞處,第一,幷州就在司隸的頭頂上,衆所周知,司隸就是大漢的心臟部位,受不得半點震動。幷州離司隸的距離比冀州還要近,自然吸引的眼球也就還要多;第二,幷州雖地域遼闊,但大體處於黃土高原和沙漠上,所以土地十分貧瘠,糧食產量極爲低下,不足以養民和養軍;第三,幷州人口太少了,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口,雖沒有被黃巾起義波及,但後來又有黑山軍崛起,在太行山上藏匿着,時不時就下山來搶掠,官軍很難剿滅,朝廷也沒錢了,於是硬的不行軟的來,朝廷只能暫時封給黑山軍的張燕一個雜號將軍。

劉範點點頭。賈詡不服氣,說讓田豐舉一個州看看。於是田豐又舉了一個州,徐州。徐州大約就是後世的蘇北地區和山東省南部。田豐說,徐州處於東海之濱,有魚鹽之利,灌溉方便,處處耕地,氣候溫和,人口繁多,雖面積狹小,卻有三百二十多萬人口,例如糜家這樣的商賈比比皆是,人民殷富,不知饑饉。

賈詡反對。因爲徐州在東海之濱,地勢上極爲不利。面對中原的敵人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戰略位置不好,極易受到來自中原地區和江東的威脅,堅持不了多久;地勢平坦,易攻難守,沒有任何地形可以憑藉,只要有大隊騎兵,基本就可以迅速攻下徐州。

之後,賈詡和田豐又爭論了很久,好像每一個他們提出來的州都不能住人似的,劉範知道,這是一場他們之間的戰爭,無關利益,無關立場,只關於才能謀略的戰爭。劉範想了想便問兩人,道:“你們不必爭論了。我聽你們舉薦那些州郡的理由,無非就是人口、地勢、地位、生產力、民心向背以及朝廷是否在意等問題。在這些因素中,你們認爲,這其中哪一個對我最重要?”

“朝廷!”兩人轉向劉範,異口同聲地毫不猶豫地道。

劉範拍拍手掌,道:“這不就結了?不過,你們爲什麼認爲朝廷是最重要的因素?”

賈詡和田豐對視一眼,田豐道:“主公,人口不多,我們可以再吸引百姓移民,這不成大礙;地勢、地位不好,我們可以勤加練兵,用勇猛的兵士來抵禦敵人;糧食生產落後,我們可以勸課農桑。如今阻擋主公的,只有朝廷了。朝廷雖衰頹,但仍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主公更是惹不起!特別是皇帝,此人從小就被閹宦們矇蔽,但凡聽聞有人造反,必定盡全力捕殺!如當年陳蕃下獄,閹宦進言黨人造反,他就斬殺衆多黨人,其餘禁錮於家。主公是漢室宗親,和皇帝是一家人,皇帝這纔沒有疑心。若是主公動作大了,驚動了他緊繃的神經,那主公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劉範心神一凜。作爲一個歷史系大學生,他又主修東漢歷史,劉範對於漢靈帝還有有些瞭解的。漢靈帝劉宏,本是冀州一個普通的小侯爺,衣食無憂。竇太后和大將軍竇武兩人想要干政,於是他們需要一個不會處理朝政的皇帝,最好是一個小孩子。於是他們選中了不起眼的劉宏。劉宏一登基,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之間的矛盾隨之升級。不久,大宦官曹節和王甫兩人密謀,除掉了大將軍竇武,掌控整個朝局。

後來,又發生了黨人與宦官們之間的衝突。劉宏就沒過過一個安生日子,朝局一團亂麻,又有外戚和太后干政,於是他養成了多疑的性格,只要有人哄騙他將有某某造反,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他便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最後寧殺錯,不放過。雖然漢靈帝的一生只是個冷笑話,他也沒有什麼特別才能,國家不會治理,臣下不會統御,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掌握對全國人民的生殺大權,不是劉範惹得起的。

田豐道:“還有大將軍何進。自主公擔任鎮北將軍開始,主公又不願臣服於他,那與他的矛盾是少不了的。而且主公在朝堂上還有可以與他抗衡的力量,這就更觸了他的逆鱗了。若是主公不遠離朝堂,遠離世人的視線,他必然不會讓主公安生。”

賈詡道:“不錯。最好主公離朝堂、離雒陽離得遠遠的, 屆時,何進對主公放下了戒心,就算主公折騰得多厲害,他也可能懶得管。”

劉範嘆了口氣,道:“我能遠離權力中心,自然也能回來。何進是不會放過我的。”

賈詡道:“主公何須懼怕何進?別忘了,主公如今也是一員外將,統兵數萬;朝中亦有勢力;且皇帝和十常侍忌憚何進勝過主公千倍,何進想要對主公不利,無疑艱難曲折。”

劉範點點頭,笑道:“文和說的對。有你與元皓在,天下何憂?”

“謝主公誇獎!”兩人長揖。

劉範看着地圖,突然眼睛一亮,便指着地圖上一個形似長長的骨頭的州,道:“你們看涼州怎麼樣?”

賈詡有些驚奇,眉頭一皺;田豐則凝神看向地圖上的涼州。劉範滿懷期待地道:“怎麼樣?”

“恕屬下直言,主公是從遠離朝廷、不引人注目的角度選的吧?”

賈詡一語道破。

劉範道:“不錯。涼州夠偏遠,夠貧瘠,夠荒無人煙,簡直是整個大漢最無人問津的地方,朝廷就算再怎麼忌憚我,也斷然不會認爲我在涼州有什麼重大威脅。”

田豐皺着眉頭搖搖頭,喃喃自語地道:“雖說朝廷的眼睛不會光顧涼州,但涼州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

劉範道:“涼州有什麼不好?”

田豐道:“第一,涼州狼煙四起,飽受戰亂摧殘,在涼州,大漢與羌人、氐人時戰時和,難分難解,一言不合,就能引發一場戰爭!第二,由於山東之人歧視涼州等西地,涼州人也極度排斥山東人;第三,涼州人口太少,只有不過七十三萬人,而且現在還是逐年降低;第四,涼州土地多年以來無人衡中,淪爲荒地,開荒不易!”

山東,不是後世的山東,而是崤山以東。

劉範道:“你說的這些問題,我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就是因爲這些不利條件,朝廷纔會對涼州不屑一顧,纔有利於我們暗地裡發展。這些弊病雖多,但只要我們悉心治理,未嘗不可將涼州變成大漢最發達的一個州。而且涼州連接着西域,漢人亦或是外境蠻夷,想要交易,就必須經過西域。涼州的河西走廊,正可溝通兩方,我們也能從中獲利。”絲綢之路對於中國有多麼重要,不言而喻,不然後世也不會費盡心思再開建設新絲綢之路了。

田豐道:“主公想過沒有?若是涼州破敗時,朝廷自然是不屑一顧;但等涼州在主公的手上繁榮昌盛起來,那形勢可就變了,朝廷定會更加敵視主公。”

劉範道:“涼州發達之時,朝廷掌握的其他地方恐怕早已破敗,朝廷的統治,也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又怎會來觸怒已經坐穩涼州的我呢?”

田豐想了想,微微點點頭,道:“主公遠見卓識,屬下拍馬莫及。”

劉範笑道:“我自己的能力我是知道的,要不然我也不會招攬你們了。文和,你說怎麼樣?”

賈詡道:“主公莫說是去涼州,就算是想上月亮,屬下也會追隨,絕無貳心!”

田豐道:“唯主公馬首是瞻!”

“得你們兩人,便知得天下不難矣!”劉範長嘆一聲。

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
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