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

到了六月中旬,涼州各地的農人都將自家剩餘的糧食賣給了官府,十六個郡,除去不產糧的羌地三郡,都統計出了糧食總量:每個郡皆各有一個糧倉,十三個糧倉加起來,買進的糧食超過了十多萬石。

而涼州商業興隆,官府收取的賦稅,再加上官府售賣的食鹽、書籍、冠軍侯紙、工廠、商鋪的租金等,加起來一共有驚人的六億三千六百四十萬錢!僅僅改革兩個月半,涼州就抽取到了大漢一年賦稅的兩倍有餘的賦稅!這還是免除農業稅之後的成果!但是,涼州得到這麼多錢,主要還是因爲商鋪、工廠、食鹽、書籍、紙等商品的價格在短時間內節節升高,隨着市場需求變小、利潤縮水,這些商品的價格也會逐漸逐漸地降低,像現在這樣不到三個月就賺取六億錢的井噴模式,一定會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少而穩定的、循序漸進的稅收模式。

錢賺得多,卻不如用錢用得快。劉範在進涼州之前,還剩有足足二十億錢,但進了涼州之後,要給涼州軍福利和涼州軍的日常薪資、發給涼州各級官員俸祿、補貼涼州百姓、建設幾百家官營工廠、招募熟練工匠、收購房屋作爲市中的商鋪、向以甄家和糜家爲代表的商人購買武器的原材料、購買糧食等,這些都是要花費巨大的項目。特別是糧食,現在是全國都在鬧饑荒,米麥一粒難求,糧價高得離譜,所以購買糧食花費巨大,但這又不得不買,只能買少一些。這就像後世中國一樣,即使油價攀升,但仍然要進口,不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會發生錯亂和停滯不前。

這些錢不得不燒,劉範忍痛割愛,自進入涼州以來,一共花費了十四億四千萬錢,在收得商業稅之前,他只有五億六千萬錢了,比起原來二十七億錢,相去甚遠。加上這次的商業稅,劉範的資產終於又回升到了兩位數,一共十一億九千萬錢,依舊是大漢的首富。就憑這一點,劉範感覺自己比漢靈帝還牛掰。劉範還有糧食共計兩百七十萬石,其中包括糜家和甄家幫他從全國各地買來的糧食二十多萬石,以及涼州農民收穫並賣給官府的十多萬石。現在的大漢遍地鬧饑荒,糧食貴得很,但劉範依然要買,他計劃還要再買夠兩百萬石糧食。

……

就在涼州一片興旺發達之際,天下全都又被涼州嚇了一跳!天下人紛紛驚呼,涼州這到底是怎麼了?怎麼昨天還是賊寇與羌氐兩族橫行霸道、人民過着水深火熱、苦不堪言的生活的十八層地獄,而一轉眼的功夫,今天卻變成了一個歌舞昇平、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人民生活富裕、官吏奉公守法的天堂?!劉範打敗叛軍,收復涼州的消息,天下人還比較容易接受;但對於涼州的變化,早就知道涼州民不聊生、寸草不生的天下人還是抱有懷疑態度的,畢竟這太過於令人神往了!再看看大漢的其他地方,哪個州、哪個郡,能有傳說中的涼州的一分好?!

再後來,涼州的新玩意兒隨着去涼州經商的商人返回,也跟着進入中原,人們再一次被雷得五迷三道、外焦裡嫩的!首先就是牀鋪和椅子,商人們都說是冠軍侯親自發明出來的。人們瞬間愛上了這兩樣東西,並賦予它們響亮的名字:冠軍侯牀、冠軍侯椅,有人因此戲謔地笑道:睡冠軍侯、坐(作)冠軍侯。

又後來,涼州又傳出了鐵鍋、茶道、磨面技術等,顛覆了漢人的傳統飲食。鐵鍋到宋朝才被髮明出來,所以在宋朝之前的朝代,人們烹飪的方法只是蒸煮,而不能炒菜;茶道,直到唐朝茶聖陸羽寫出《茶經》後,茶道纔開始流行。茶道改變了漢朝人煮茶的習慣,遷客騷人們紛紛摒棄簡陋的煮茶方法,爭相學習茶道。

磨面技術,相傳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爲救助病人,第一次磨出了面,併發明瞭餛飩和餃子,但那時的餃子不夠精細,跟餛飩沒什麼兩樣。後來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爲了用別的東西代替人頭拿來祭奠亡靈,諸葛亮命令蜀軍的炊事員做出了饅頭和包子。

在張仲景和諸葛亮之前,中國人吃小麥就像吃大米一樣,直接去了殼煮熟了就吃。但大米柔軟,吃起來滿口盈香;麥子煮熟了還是十分堅硬,吃麥子就像吃糙玉米一樣,不僅難以咀嚼,而且比糯米還難消化。但有了磨面技術,生活在東漢末年的人們,就都能提前享受美味的麪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了!因磨面需要有磨盤,所以一時間,人們都競相學習涼州人的方法制作磨盤;農民們也紛紛學習涼州人,改種小麥而不是低產的粟了。

還有曲轅犁,農人們競相拋棄原有的笨重的直轅犁,搶購曲轅犁。很多官方的手工作坊也開始仿製涼州的曲轅犁,意圖搶佔涼州市場。有了曲轅犁的幫助,大漢的農業生產力瞬間上了一個臺階,就算家裡沒有耕牛的自耕農,也能用羸弱的人力拉犁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護自耕農,增強自耕農的實力,讓他們免於被世家大族吞併的危險,也能緩解一下當下的饑荒。

在從涼州傳出的一系列發明中。若論影響力最大的發明,當屬改良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改良造紙術,要等到幾百年後的唐朝才能被髮明出來;而活字印刷術則是比改良造紙術還要年輕的發明,中國人翹首以盼,它終於在距離東漢末年有將近一千年的北宋被髮明出來。比起改良造紙術在唐朝引起的轟動,以及活字印刷術在北宋京都汴梁城引起的反響,當這兩項偉大發明在本不該它們出現的東漢出現時,在全國範圍內引起的巨大轟動,後者是前者所不能企及半分的。

當薄薄的、純白的、細膩的、柔軟的,並印着整整齊齊、一絲不苟的字的《論語》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每個人最初的反應就是吃驚得張開嘴,嘴能塞進幾個雞蛋。因爲這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了!自從人們用到竹簡和蔡候紙之後,心中就暗自存下一個信念:這個世界再沒有比竹簡和蔡候紙更適合寫字了!

就算竹簡不僅耗費材料,製作程序繁雜,就算蔡候紙太厚重,氣味臭哄哄的,而且還不容易吸收墨水。就算這兩樣文化媒介再怎麼有缺憾,但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它們更好的了,或者說,人們由於自身眼光和歷史發展緩慢的侷限,找不到比它們更好的了!

人總是這樣,未知的物質,人不可能想象得出來,人也不會主動地去思考那些他們所還不能瞭解的物質,因爲那相當於杞人憂天,無事生非。按照哲學的思維來說,就是意識必須依賴於物質,沒有物質的存在,就不會有相應的意識出現。之所以人們吃驚於這本《論語》的不可能,那是因爲人們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有比蔡候紙更輕薄更細膩的紙張出現,也不會想到,會有比手抄更便捷的傳遞文化的方式。因爲出乎意料,所以吃驚。

這就相當於,後世的人拿着一臺蘋果,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說,這就是人們在二十一世紀要用的東西,那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也一定會大吃一驚,抱有懷疑態度。所以,當天下人看到這種獨特的《論語》時,雖然會買下來,但心中仍然存有疑惑,漸漸地,隨着人們用慣了這種書籍,天下人就會適應下來,轉而更瘋狂地搶購來自涼州的書籍。當然,這兩項核心技術被劉範保護得嚴嚴實實的,就算市場需求很大,價格很高,劉範也只把這兩項技術藏在祁連山上,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慢慢地,開始有人從各種渠道瞭解到了一些關於改良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的秘密,他們竟然試圖派遣探子滲透進馬鈞的官營工廠裡去;還有外州的世家大族,既蠢笨又膽大妄爲,竟然敢派遣私兵去攻打官營工廠!當然,他們的下場都是一樣的悲哀:既沒有得到這兩項技術的任何關鍵,也沒有攻破官營工廠的堡壘,只能讓守護工廠的兩千士兵和聞詢趕來的涼州軍一起消滅掉。經歷瞭如此慘痛的失敗,那些心懷鬼胎的世家大族這才罷手,但時不時還是會有人對官營工廠下手。

同時,還有很多農民知道當工匠更賺錢,想要拋棄田地進工廠。這個苗頭可不好。因爲劉範還要靠農民爲他種出足夠打天下的糧食;涼州這種本來糧食就不能自給自足的地方,要是農民又不事生產,那涼州就又會陷入饑荒的危險之中。所以,劉範特別頒發了一條法令:禁止涼州現有的所有公私工廠再招募工人,禁止涼州人以及進入涼州的人再從事工匠,違反這條法令的,工廠主沒收全部家資,並罰爲勞改犯十年;農民則罰爲勞改犯三年,全家課稅五抽一。此條法令一出,涼州的工匠熱才慢慢消退,也有不少人觸犯了法令,慘遭抄家和勞改。

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
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