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

蔡琰跑出了詩會,只留下一臉茫然的劉範呆呆傻傻地坐在原地,他想去追上蔡琰,但畢竟蔡邕在場,只得作罷。劉範心裡默唸着《鳳求凰》,想想蔡琰之前的失望的表情,只覺懊惱不已,心痛不已,他連冗長艱澀的《將近酒》和《洛神賦》都能背誦出來,卻聽不懂著名的情詩《鳳求凰》!想起蔡琰轉身跑回屏風後時,身後幾滴晶瑩的淚珠在空中飛揚飄零,劉範恨不得給自己來幾百個巴掌,再把自己再扇回過去的那一刻。

堂中的衆人,看到這戲劇性的一幕,都議論紛紛。蔡邕嘆了口氣,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道:“唉!都是爲父的家教不嚴,讓各位見笑了。來來來,我們繼續吟賞煙霞!”蔡邕舉起酒樽,敬了衆人,先小酌一口。劉範和衆人也都紛紛舉起酒樽,道:“謹命!”劉範喝乾了酒樽裡的酒,只覺得酒如白水,心頭也是索然無味,百感交集。

等了很久,等到了黃昏時分,劉範終於等到了詩會結束。劉範急忙起身,準備請蔡邕准許他去看看蔡琰,沒想到蔡邕卻先開口了,道:“子楷賢侄,你且留下,老夫與你還有話要說。”

劉範聽到這句話,心裡很忐忑。作爲東漢一代文豪,蔡邕連《漢史》這樣高深的書都寫的出來,又怎會不知道《洛神賦》和《鳳求凰》之意呢?後世有言道:女追男,隔層紗;男追女,隔層媽。古代的女子出嫁,都要看父親的意思,如今的蔡邕的角色和後世的媽是一樣一樣的。劉範想,要是蔡邕直接不同意那可如何是好?難道要直接搶人?劉範便暗示賈詡三人先行回去。典韋擔憂劉範的安危,出了蔡府,便在蔡府門前守候。

蔡邕又重新坐了下來,臉色平靜,古井無波。蔡邕自顧自地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看着琥珀色的茶水,彷彿自言自語地道:“子楷,來,先坐下!”

劉範只得坐下。蔡邕將茶杯拿起來,一飲而盡。蔡邕放下茶杯,又從容自若地倒了一杯茶,一邊對正在愣神的劉範道:“子楷賢侄啊,你覺得老夫的女兒蔡琰如何啊?”

劉範吃了一驚,看了看蔡邕,他還是一臉的古井無波,於是劉範感嘆道:“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學識淵博,震古爍今;性情淑惠,溫文爾雅;又天姿國色,宛若天仙下凡,堪比昔日的西子:如此才貌雙全,實乃文君、飛燕之流難以望其項背者也!若論起才學,天下男子中也無幾人可以超越。”

蔡邕微微點點頭,再飲下一杯茶,沉聲道:“不錯。對於一個女孩來講,琰兒的學識確實太過淵博了,淵博到天下有學識的男子們也難以望其項背,所以,很多男子一直是對她敬而遠之啊。”

聽到這句話,劉範暗暗竊喜。蔡邕長長地嘆了口氣,又道:“這都是老夫這個做父親的錯,不該讓她女孩學得那麼多。有句老話說得好: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哦?夫子如此以爲?那我倒不覺得這樣。哪個聖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們不學無術,不得聖賢之神明聖德感化沐浴,又怎能保證她們德行合禮呢?況且,女子有才,至少還可以明事理,辨是非,不受污濁之人誘騙,這豈不是更好?”劉範最反感的就是這句話。

蔡邕有些驚訝,半晌,他才道:“子楷說的,倒也不是全無道理。可是,琰兒因此也心氣極高,世間尋常的男子他看不上。我以前也很欣賞衛仲道,今日一看,哼!也只不過是個小人罷了!”

劉範無言以對。蔡邕又悠悠地道:“如今她唯一屬意的,恐怕也只有你,劉子楷一人了!”

劉範雖心動,卻還是不說話。蔡邕終於放下了茶杯,緊緊地看着劉範的眼睛,半眯着眼,誘惑劉範,道:“子楷,你給老夫說句實話,難道你對琰兒,就沒有動過半點心思麼?”

劉範的心咯噔一聲,說出了實話,他道:“琰兒小姐如此出衆,我心非木石,怎會不生出愛慕之心?能得到琰兒小姐的青睞,也是我的榮幸。只不過,我是軍人,要爲國家征戰沙場,恐怕無力風花雪月。如此,不知琰兒小姐可願意?”

“我願意,我願意!”劉範還沒說完,隨着兩聲透露出興奮的叫聲,蔡琰就從屏風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跑出來,跪下,在劉範身旁,一個乳燕投懷,雙手就緊緊地抱住劉範的腰,將頭埋在劉范寬大的懷裡。劉範雖然驚呆了,但卻下意識地卻也攬住蔡琰纖瘦的腰肢。透過兩件薄薄的衣衫,雙手觸摸到蔡琰柔滑細膩的酮體,劉範簡直要醉了,呼吸急促。

蔡琰用頭頂了頂劉範的胸口,一抽一抽地哭道:“以後不管將軍去哪打仗,琰兒永遠都在原地等你回來!”

劉範說不出話來,只能閉上眼睛點點頭,道:“嗯!”

蔡邕撇過頭去,又飲了一杯茶,卻再也嘗不出茶是苦還是甜。劉範毅然決然地放開蔡琰,對蔡邕一拱手,嚴肅地道:“夫子,我想娶琰兒爲妻!還望您恩准!”

蔡邕靜靜地看着劉範,劉範眼神堅定。蔡邕漸漸露出了溫和的笑容,道:“你可是認真的?”劉範想也不想就狠狠地一點頭。

“想要娶走琰兒也不是不可以!”蔡邕點點頭,淡然道。

劉範欣喜若狂,大笑道:“啊?真的?好!那我就……”

“誒!慢着!老夫還有三個條件,你必須全都答應,不然你就不能帶走琰兒!”蔡邕急忙伸出了三個手指,止住了劉範的話。

“父親!您這是幹什麼?!”蔡琰第一個就不答應,嘟着小嘴。

劉範拍拍蔡琰的手,耐心地道:“琰兒不用着急,這是我和岳父之間的事,放心,我一定能娶你回去。”一聽這話,蔡琰暈乎乎地,對劉範點點頭,靠在他身邊,攥着他的手。

“哈哈!琰兒啊琰兒,這還不是劉家的人呢,就對夫婿如此言聽計從!”蔡邕大笑,但笑聲裡全都是酸意。

劉範也不免有些得意,蔡琰也是嬌羞地笑了,將螓首埋進劉範的懷裡深處。劉範道:“岳父請說,什麼條件?莫說只是三個條件,就算是三千個、三萬個,爲了琰兒我都要答應!”

蔡邕道:“好!那你可聽好了,這第一個條件:我蔡家,那好歹也是豫州的大族,老夫此生福薄,也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所以,琰兒嫁進你江夏劉家,必須是正室大婦,不能是妾室!這個條件,你可答應?”

劉範根本不作他想,立即點頭,道:“小婿答應!”

“好!這第二個條件,琰兒生養於朱門之內,嬌生慣養慣了,受不得半點委屈!你永遠不準冷落了琰兒,不準讓她流下一滴悲傷的眼淚!聽到了嗎!”蔡邕嚴厲地瞪着劉範,彷彿劉範一個不答應,就立即撲上去生生活剝了他。

“我以皇族之名發誓,一定愛琰兒,至死不休!”劉範也盯着蔡邕的眼睛,樹起右手三隻手指;蔡琰幸福地抱緊了劉範,眼淚又不爭氣地流出眼眶。

“好!第三個條件,這是最重要的,聽好了啊!你們必須儘快給老夫生下個外孫來!”一聽這話,劉範直接就愣了!他還以爲蔡邕會給出什麼苛刻的條件,而沒想到是這個不算條件的條件!蔡琰一聽父親這話,臉又“刷”地變紅了,嗔怒地道:“父親,你說什麼呢!都一把年紀了,羞不羞啊!”

蔡邕對蔡琰溺愛地笑了笑,並不言語。劉範知道蔡邕的意思,在這個母以子貴的時代,最先有一個嫡長子,是保證寵愛不減的最重要的保障,蔡邕此舉,是在替蔡琰未雨綢繆,長遠打算啊。劉範點頭,道:“岳父放心!就算岳父不提,小婿和琰兒也會努力的!對吧,琰兒?”蔡琰羞澀不已,輕輕地掐了劉範一把,沒有反對。

蔡邕哈哈大笑,道:“好!子楷,琰兒是你的人了!你可以帶琰兒走了!”

——回收:推薦、打賞、鮮花、點擊!

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
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