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

劉範雖然兼任武威太守,但改革事大,所以武威郡的政務還是由田豐擔當。當改革差不多塵埃落定後,劉範不僅身體累了,心也累了。於是,劉範讓賈詡和田豐接手,自己回府休息去了。

劉範一打下涼州,就定全州治所於武威郡的姑臧城,又在姑臧城中修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州牧府。這座州牧府,劉範可能要有幾年的時間住在裡面。州牧府裡,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府中還有一個花園,面積佔全府的二分之一,種植着衆多花卉佳木,現在是早春時節,萬物勃發,花園裡鮮花盛開,百花齊放,重重花香交織交融,人聞了精神抖擻,提神醒腦。當劉範苦惱的時候,就到花園三徑走一走,走回去時便茅塞頓開。

深夜,劉範着一件薄衣,斥退扈從,獨自一人走入這花的海洋。剛一踏入園中,一陣香氣就撲面而來,劉範深吸一口氣,心曠神怡,但這次例外,淤積在心中的煩惱竟沒有如煙散去。劉範尋了一塊光滑的大石頭坐下,靜靜地思考他的問題:我這麼做對嗎?

想着這個問題,劉範想到了自己重生當天,自己對自己發下的壯志:逐鹿中原,成就一番王業、霸業。當時的雄心壯志,經過一天天的發酵,逐漸地變成了如今的疑惑,每當劉範在朝着成功的路途上更進一步時,他都會轉身回頭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偏離了既定的軌道,又看向前方,看看選擇了的這條路是否是不歸路,該不該再走下去。當劉範看見大漢底層百姓的生存景況之時,第一次開始懷疑這一點。大漢的百姓們,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卻要供養騎在他們脖子上的大地主大官僚階級,苦不堪言。當上層社會在享樂之時,他們卻餓殍遍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朝不慮夕。處在統治階級得劉範,自知罪孽深重,更不想再害了他們。因爲成就霸業,就免不了要殺人,殺人即使非直接殺人也能間接殺人,這意味着,劉範踏下的每一步,每個腳印裡都蓄滿了殷紅的血液,這些血液,屬於陳舊的統治階級,更屬於底層人民。

一旦天下陷入亂戰,百姓將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就像歷史上那樣,經歷了三國亂戰之後,當晉朝建立時,本來有五千萬人口的中國只剩下區區幾百萬人,蠻夷的數量都比漢人的多,人多力量才大,漢人不如蠻夷,於是最終五胡亂華又上演。

劉範自覺自己正在拯救大漢,包括擁兵自重,包括佔領涼州,這都是爲了以後和天下羣雄逐鹿中原而做的準備。但劉範現在腦海裡冒出一個想法:要是失敗了呢?要是不能一統天下呢?要是這一切都是白費力氣呢?想想看,他失敗之後,天下的局勢將會比歷史上更加糟糕,百姓遭受到的衝擊也會變得更加嚴重,中國的歷史可能也會改變,可能晉朝沒了,隋朝沒了,唐朝沒了,宋朝沒了,元朝沒了,明朝沒了,清朝沒了,民國沒了,社會主義中國沒了……所有已知的歷史一切都變了,而且情況會可能會變得更壞!

之後,後人們就會把失敗的他當做一個笑話,一個悲劇,整日諷刺,整日羞辱,從前取得的功績,只能是失敗前的一閃而過,後人和歷史只會記得前人的錯,卻從不提前人的優點。什麼擊敗鮮卑,什麼收復涼州,都只會是劉範失敗之前的迴光返照,人們會抓住他失敗甚至被殺死的事不放,閉口不提之前的輝煌!人們會把他吊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將他視爲千古罪人!如果真是這樣,那劉範做這些吃力不討好,又有什麼意思呢?人活在世上,不就是爲了名利二字嗎?

想到這裡,劉範頭痛欲裂。不僅歷史會隨着他而改變,而且他身邊的人也將受到莫大的波及。劉焉如果沒有聽信他的話,與何進針鋒相對,幫劉範博取利益,他完全可以像歷史上那樣,躲進益州關上門就可以過一過當皇帝的癮,穿皇帝該穿的衣服,戴皇帝該戴的冠冕,坐皇帝該乘的車,住皇帝該住的房子,根本不用擔心劉範的未來會怎麼樣;如果黃琬沒有聽信劉範的話,爲他在朝堂上呼風喚雨,那他完全可以像歷史上那樣,出任豫州牧,受盡後人讚頌,也不用擔心殺身之禍;如果盧植沒有聽信劉範的話,他完全可以在朝堂上擁有一席之地,之後回家鄉軍都山隱居,深受後人褒揚,還能把牌位放在孔子的旁邊,享受太廟的香火,接受衆位皇帝的跪拜;如果賈詡沒有追隨劉範,他完全可以像歷史上那樣,輔佐曹操成就一番事業,最終讓曹操給他榮華富貴,福澤子孫;如果趙雲等將領沒有追隨劉範,他們也可以在歷史上成就自己一番,名列“五虎上將”,威震四海。

劉範只慶幸自己救了蔡琰和田豐,如果劉範沒有改變蔡琰的命運,她將成爲衛家的罪人,更會被匈奴左賢王搶回匈奴,過一段悲慘非人類的生活;如果劉範沒有改變田豐的命運,田豐還是會被愚蠢的袁紹給殺了,平白辱沒了一身的橫溢才華。但劉範轉念一想,若是他們追隨他之後,他失敗,他們也會隨之失敗,那他們又該怎麼辦?

所有被劉範所改變命運的人,新的命運都系在劉範一個人身上,只要劉範一朝失敗,那他們都會隨之失敗!劉焉、黃氏、劉誕、劉瑁、劉璋、黃琬、蔡琰、貂蟬、盧植、劉虞、賈詡、田豐、黃忠、趙雲、張郃、張遼、文聘、高順、魏延、馬騰、馬超、馬岱、馬雲鷺、涼州軍士兵、涼州一百二十萬百姓,乃至天下人五千多萬,他們的命運都會隨之改變,極有可能會墜入深淵!

如果失敗,不能一統天下,那天下會分裂得更徹底,梟雄鷹揚,連番混戰,一同把所有人都推向深淵!百姓深受其害,傷亡慘重,如同曹操寫的詩《蒿里行》一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歷史列車的軌道被他所變更,從已知的方向和終點,駛向深淵!

劉範自然不願看到這一幕。但他已經停不下來了。涼州改革已經完成,再想收回成命已是不可能,所有他的人都在等着他,他的人沒有他不行,他也不能捨棄他的人。他舍不了涼州,舍不了涼州軍,舍不了蔡琰和她腹中的骨肉……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他都不捨不得。但捨不得,意味着歷史改變,他的人,可能都會從雲端墜入深淵。這是一道致命的選擇題,而劉範不得不做。但只有兩個選項,兩個都有危險。

劉範想到這裡,頭疼得無以復加。早知如此,他就該在重生之時給自己來個了斷,到今日時就不會如此糾結了。劉範將臉埋入雙手,也埋入陰影之中。

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
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